收藏 分销(赏)

高质量视域下的幼儿园课程建设: 重点领域与实施步骤.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479004 上传时间:2024-04-2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9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质量视域下的幼儿园课程建设: 重点领域与实施步骤.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质量视域下的幼儿园课程建设: 重点领域与实施步骤.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质量视域下的幼儿园课程建设: 重点领域与实施步骤.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61适应性发展课程专栏/COLUMNS“幼儿园适应性发展课程”这一项目的发展要经过“两建设”“两提升”“两转变”。“两建设”是指课程体系建设和活动环境的建设,因为幼儿园环境就是课程,环境是融入课程当中的,所以第一年重点在于课程体系建设,第二年重点做活动以及活动环境,第三年开始启动幼儿园园长的课程领导力和教师的课程行动研究能力质量提升,最后实现“两转变”,即幼儿园教育观念的转变和孩子学习方式的转变,以达成促进幼儿园质量提高的目的。上述即整个项目的实施思路,也是园所在开展项目过程中要做到的几个重点。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问题:幼儿园课程建设重点在哪里?实施步骤是什么?一、幼儿园课程建设

2、的重点领域课程建设初期,园长要制定课程发展规划,然后去做课程管理,再推动课程实施,最后进行课程评价,要先执行再考虑反馈。幼儿园课程建设一共有六个重点领域:(一)课程理念建设课程理念是方向,课程理念需要得到科学理解和逐步落实。以幼儿数学为例,一个幼儿进行数数的活动正确与否,判断标准在于用什么样的理念来衡量,如果基于儿童发展的理念,便应当思考幼儿的发展是什么样的?这一活动是否利于幼儿经验的发展?理解了幼儿发展的内涵,便能明晰正确的行为表现方式,这就是理念以及理念对行为的影响。理念是需要进行不断地剖析和了解的,所以幼儿园要不断审视和完善课程理念,这个思考的过程也是收获的过程。我们不能等待到将理念理解

3、透彻的时候再落实,应当在理解的过程中逐步落实。比如幼儿园适应性发展课程的课程理念儿童发展本位,大多数教师不能一次便明晰儿童发展本位的内涵及外延,但在一次次潜移默化中,教师们也能慢慢学会站在儿童立场上看待教育,不恰当的教育行为便会慢慢变少,教师也能在对儿童本位这一基本理念的学习过程中,渐渐理解幼儿相较于成人的区别,如经验的缺失、行动能力的不足等,从而站在儿童的视角来看待幼儿园教育。儿童发展是整体性、全面性的发展,但是也要关注个性方面的发展,孩子是多样性的,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社区,所以不能用完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孩子的发展,国家有基础标准,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

4、指南,这些文件指出了孩子发展基础性和全面性的必要性。但孩子之间是有差异的,多元智能理论便论述了这一点,所以要有正确的课程理念,既关注到儿童发展的共性,又关注到儿童之间发展的差异性,立足于儿童发展,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确立正确理念之后,便要进行理念的建设。理念的建设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首先要进行培训,在培训中学习。教师通过培训渐渐有了儿童立场,开始关注儿童发展,思考怎样在教育过程中让其贯穿始终。不同的理念都会存在底线要求以及创造性的更高要求,教师在教育实施过程中便会受不同理念的影响,改变其教育行为方文/陈时见高质量视域下的幼儿园课程建设:重点领域与实施步骤062智慧/WISDOM式,所以理念会引

5、领变革。其次要在实践过程中理解,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不断思考、不断交流,不断产生感受和感悟,从而增强对课程理念的理解。有交流便会有提升,园所应当建立教师交流机制,在交流中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最后是在研究中深化课程理念,在交流过程中要善于抓住要点,进一步深入探讨、研究,交流过后也要善于提炼、总结,这样才能纵向研究,深化理念。例如教师在幼儿园课程理念的引领下设计了一个活动,教学过程中便要探讨“活动中儿童的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教研团队就这个问题进行交流、研讨,并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总结经验,提炼思想,从而加深对课程理念的感悟。(二)课程体系建设幼儿园发展课程体系,首先要明确理念,然后将理念落实到目标

6、、内容框架和活动框架上,以此形成课程体系,再进行幼儿园园本课程的适应性转化。实行转换就是要选择一个课程体系,实施内容的整合,最后实现园本转化。例如“幼儿园适应性发展课程”便是一种框架,以此框架为依据,便可以研究幼儿园课程的科学性、结构性、层次性,当对课程理念、目标、内容相对了解之后,便可以进行内容整合,将幼儿园特色资源变成课程,逐步替换原有课程,这便是园本课程生成的过程。幼儿园课程体系的整合和转化要考虑科学性和适应性之间的关系,园本课程就是要让幼儿园课程更加适宜于园所孩子的发展特点。但课程建构的同时必须遵循科学性前提,我们不能够仅仅因为适宜性而失去了科学性,也不能够因为科学性而损害了适应性,要

7、把两者有效结合起来,这就考验园长的课程领导力。(三)课程能力建设课程能力建设包含两个方面园长和教师的课程力。园长课程领导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规划。理解整个课程的内容体系、框063适应性发展课程专栏/COLUMNS架结构之后,园长就要根据园所具体情况制定长期规划,一般期限为三至五年,逐步推进课程建设工作,抓住每一年的重点,把每个关键点依次突破。第二个方面是管理。课程的管理包含的内容有:日常培训工作、交流制度等。第三个方面是推动实施。课程建设起来了,便要实施、落地,实施过程中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是重点关注对象。第四个方面是评价。各个幼儿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评价版块进行调整,基础不太好的

8、幼儿园可以先淡化这个版块,重点将规划做好,比较成熟的幼儿园可以启动评价。教师的课程建构能力在幼儿园课程建设中也非常重要。教师要参与到课程编制中,去发现资源、挖掘资源、筛选资源,并将资源转化为课程;要把资源结构化、体系化,让资源演变成孩子的活动,这一过程要通过教师和园长的课程研究来实现。所以在进行教师课程建构能力提升的过程中,园所要多进行教师培训、知识交流,鼓励教师多动手进行实践,多动脑进行研究,在充分考虑儿童发展的全面性和差异性的前提下,在课程基本理念的引领下,将所发现的资源融入课程体系当中。比如教师今天看到一片稻田决定做田野课程,明天看到一片森林又要做森林课程,后天看到一片沙地就想做海洋课程

9、,那幼儿园便成了展览会,资源零散没有条理,变成了简单的堆积,这就是教师没有课程建构能力的表现。教师的课程建构能力主要体现在对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上,幼儿园教学不是将材料直接给孩子让其摆弄,幼儿园教学资源一定要蕴含教育性支持,教育不是零散的,一定是有目标、成系统的。(四)课程资源的建设每个园所都有丰富的课程资源,但更重要的是要有发现课程资源的眼睛,将园所内的材料物尽其用。园所所处地区环境的特色文化、自然风情都是可以加以运用的课程资源。但所有的客观存在都能成为课程体系资源吗?部分资源可以生成课程,但是不一定能纳入课程体系。教师发现资源之后要将资源和课程进行对接,确定资源与课程的相关和适配程度。比如一所

10、幼儿园今年做了图书馆活动,明年又决定做美术馆活动,后年打算做博物馆活动,当问及为什么要做这些活动时,他们的理由是:联系到哪个馆,就做哪个馆的活动。这说明几个活动之间是没有建立起相关联系,不具备层次性和结构化,其中蕴含的对于幼儿发展的影响便极有可能是不全面、不科学的。在幼儿园适应性发展课程之中,资源是基于共同性活动和选择性活动的,在资源选择的过程中便会充分考虑幼儿发展的全面性和差异性。但课程的结构又会根据园所产生变化,加入适应性发展课程项目的幼儿园基本选择的是共同性活动+选择性活动+特色活动课程组合,这些幼儿园进行资源选择的不仅要考虑幼儿的全面性和个性化发展,还要考虑园所特色、地域文化特色。在进

11、行课程资源建设时,还要关注预设资源和生成资源的整合,以及园内资源与社区资源的整合。整合的过程也是筛选的过程,资源之间是存在关系的,利用关系意识能够结构性地推进幼儿新经验的获得。(五)课程环境的建设环境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又可以分为幼儿园大环境与幼儿开展活动的小环境。环境一定要能跟幼儿产生互动,具有教育性,这是幼儿园课程环境建设的关键。好的幼儿园会将园所的所有空间开发出来给孩子,不只将孩子的活动局限在教室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教室环境的建设,还要关注功能室的打造,园所要合理利用空间,依靠现代技术将更多空间腾挪出来进行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去打造教育环境提升孩子的经验。比如幼儿园可以购置便于收纳

12、的床,在午睡时间将床从折叠的空间拉出来,就是卧室;午睡结束将床收纳起来,孩子就又多了一个可以活动的环境。最后要特别强调一点:幼儿园的环境是变化的,是会跟随孩子经验的增长而变化的,也会随着课程的推进而变化的。我们坚决反对一成不变的幼儿园环境,环境要丰064智慧/WISDOM富,但也不能杂乱,美育是融入在环境之中的。(六)课程制度的建设在幼儿园课程制度的建设过程中,要建立课程建设逐级培训制度。“逐级”即要设置阶梯性难度,依次递增,把握好每个梯度的重难点,依次攻破。培训制度要趋向系统化、科学化,依循教师的发展轨迹,同时考虑课程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幼儿园课程制度的建设过程中,要建立课程决策的集

13、体审议制度,不能形成“一言堂”,要进行群体性的讨论,并实事求是,针对议题进行审议。在幼儿园课程制度的建设过程中,还要建立课程实施的交流研讨制度,在交流和研讨中教师更容易得到提升,这是教师成长的重要机制。最后还要建立园本教研制度,每个幼儿园都会有自己的园本教研模式,教研体系如果不成熟,便很难将课程做得深入。教研就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外在的资源、知识、理论与本园实际相结合,从而推进园所特色课程的建设。二、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实施步骤(一)课程理解充分理解课程才能推进幼儿园课程建设。对课程理念的理解,可以充分考虑儿童发展与教师发展,只有做到充分理解,才能在遇到具体事件时站在正确的角度分析,实现儿童与

14、教师的发展,完成课程建构过程中两个主体互利互惠、双向发展的过程。对课程结构的理解,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基础性课程和发展性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角色。基础性课程指向的是共同性活动,发展性课程指向的是选择性活动。适应性发展课程的课程结构就是要把儿童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统一起来。对课程特征的理解,可以让教师更深入理解课程的生活化与活动化。课程就是活动,我们首先基于儿童发展的根本目的,了解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拟定儿童接下来的发展目标,选择可以发展该目标的活动,这个活动的来源便是孩子的生活。这便是课程的生活化与活动化的特征。对课程要求的理解,可以让教师更明晰教学实施的过程化与游戏化。教师要关注幼儿

15、经验成长的过程,琢磨其经验增长的规律和形成的机制。因为经验本身还涉及经验迁移等方面的问题,那么机械的记忆和经验的获得有相似之处,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以教师一定要关注活动的过程。游戏是幼儿园活动开展的基本途径和形式,但是游戏不能代替教育活动。这里的游戏指没有目的、没有计划的幼儿自发性游戏,但是活动的开展过程可以以孩子喜欢的游戏形式来进行。(二)课程模仿课程模仿要做到“一遵循”“两选择”“两参考”。“一遵循”,即遵循适应性发展课程的课程理念,儿童发展理念具有方向性、指导性的作用;“两选择”,即选择既有的课程体系和已有的课程资源;“两参考”,即参考课程实施的教师指南和课程实施的优秀案例。在模仿的过

16、程中才能理解课程建设的设计思路、结构,了解每一个环节的来源、依据,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够进行变化,这样建构起来的课程才是科学的、符合幼儿发展规律的。(三)课程整合课程整合是基于课程模仿进行的。课程整合的对象是幼儿园传统的、具有在地性的、特色的课程。幼儿园传统的课程一直以来都做得非常好,有一定成果和固定模式,将其与课程理念相结合,进行优化升级,逐步整合进课程体系,在具有丰富地域资源的情况下,就可以整合幼儿园具有在地性的活动进入课程体系。这首先便于幼儿、教师获取课程资源,也便于幼儿与真实环境互动;其次,让幼儿生活在这样一种文化环境之中,受文化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整合此类课程更容易让孩子获得长足的发展

17、。如梁平实验幼儿园就可以利用柚子这一资源,西南大学附属幼儿园可以利用周边自然博物馆、西南大学图书馆、美术馆等开展馆藏课程。065适应性发展课程专栏/COLUMNS课程的整合还要关注特色课程。园所教师已有的知识体系、家长拥有的资源都可以成为园所特色的来源。比如园所有一批教师具有工程方面的学科知识,就可以让工程成为园所的特色。幼儿园课程整合要学会做“加减法”,有的时候甚至还要做“拼贴”。如上述课程在整合进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要注意将其与适应性发展课程的课程理念相结合,对活动本身进行优化、更新。此外,还要筛选掉课程体系中不适合园所的部分,以此完善幼儿园课程体系框架。需要注意的是,幼儿园课程整合的比例要

18、基于幼儿园的发展实际,根据教师专业能力、幼儿园课程建设经验水平、园所资源和环境等方面选择课程整合的比重,以上条件越薄弱则整合比例越低,反之则越高,一般为100、82、64甚至55。但根据实际情况来看,当园所选择了一个课程,其整合程度一般不会超过50%。“幼儿园适应性发展课程”便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不断丰富课程框架,将在地性的、特色化的、传统性的资源有效整合到课程体系中,打造基本理念不变但是表现方式多样的适应性发展园本特色课程。(四)课程审议课程审议是为了更好地进行课程整合,是课程整合的依据。为什么要替换掉原来的活动?这个活动好在哪里?进行替换的必要性是什么?课程审议便是要回答诸如此类的问题。建立

19、课程的审议制度要基于课程的行动研究。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原来的活动需要被调整、替换、改造,只有在课程的行动研究过程当中,才能进行课程诊断,发现其与孩子的不匹配性在哪里。建立课程审议制度,要基于课程的案例分析。每一学期园长或教学主任可以安排小、中、大班的重点审议主题,下学期每个年龄段再重点审议另外一个综合主题,这样创建多个具体的案例,提升教师的案例研究能力,同时提升课程整合的科学性。有了案例之后,教师们就可以基于案例进行讨论,分析的问题也会更具体,更具有实践意义。建立课程审议制度,还要基于课程的科学结构和课程的园本特色,我们要把科学性和特色化有效结合起来,做到既符合科学,又确保幼儿园课程的自身特

20、色,这样也便实现了构建园本化课程体系的目标。(五)课程转化课程转化即将专家的课程转化成具有幼儿园本身特色的课程。上述四个步骤都是实现幼儿园课程转化的基础,将专家的课程变成适合幼儿园实施的课程或园本课程,将专家设计的活动变成适合幼儿园实施的活动,即在课程科学性的基础上增添园本化的色彩。其转化比例诸多,根据幼儿园自身能力和水平其转化程度存在差异是正常的。但是我们不建议照搬原来的课程,不做任何思考和整合这样做会让幼儿园的在地资源和特色资源得不到利用。通常来说,转化比例达到64的活动基本便实现了幼儿园课程的园本化。在这种情况下,园所可以多跟其他幼儿园交流,进行更高且更有深度的交流,培养具有示范性和带动

21、性的骨干教师。课程的最终落实要体现在课程的活动性和游戏化上。为了让孩子的课程更生动、更符合其发展的特点,充分调动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要用游戏化的方式进行教育活动。但不可以为了迎合孩子而去游戏,游戏本身也蕴含发展经验,具有教育目的,最终目的也会回归于儿童发展,所以在利用游戏进行活动的过程中,要秉持儿童发展的基本理念,让游戏也具有课程性。这也是课程体系中重要的一环。最后要强调的是,课程是教育的核心要素,课程建设是幼儿园最具有发展性的工作,园长领导力的核心是课程领导力。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前提是确保课程的科学性,课程建设的关键是实现课程的适宜性转化。(作者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大学原副校长。本文根据作者在“重庆市幼儿园课程建设研讨会”上所作报告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