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九年级化学总复习.ppt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2634711 上传时间:2025-11-17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785KB 下载积分:8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总复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九年级化学总复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中考化学总复习,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一、什么是化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物理变化 物理性质,化学变化 化学性质,变化,性质,体现,描述,1.,区分“变化”和“性质”,描述“性质”时一般有“有、能、可以、会”等字眼,是结果的描述。,2.,区分“物理”和“化学”,“性质”中“物理”一般是可见的状态,“变化”关键是“有无新物质产生”,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是由多种气体 组成的,,N,2,占,78%,,,O,2,占,21%,,稀有气体,0.94%,,,CO,2,0.03%,,其他,0.03%,(体积比),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用途),1.O,2,:支持燃烧,供给呼吸,2.N,2,: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又由于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利用液氮的低温作手术的冷冻麻醉剂,或超导材料的制冷剂。,3.,稀有气体:化学性质极不 活泼,所以也可以做保护气,焊接金属、充填灯泡;通电 发光作电光源。,三、氧气的性质及制取,1.,物理性质:液态、固态为淡蓝色,2.,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氧化性,与金属,Mg,、,Fe,、,Al,,非金属,P,、,C,、,S,、,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制取:,2H,2,O,2,=2H,2,O+O,2,2KMnO,4,=K,2,MnO,4,+MnO,2,+O,2,MnO,2,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一、水的组成,1.,实验测定,(,1,),H,2,在,O,2,中燃烧,(,2,)电解,H,2,O 2H,2,O=2H,2,+O,2,2.,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一、大气污染,1.,常见说法: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沙尘暴、酸雨等,2.,主要污染物:粉尘、气体(,SO,2,、,NO,2,、,NO,、,CO,等),3.,来源:化石燃料的燃烧、工厂排放的废气、(汽车尾气),4.,防治:使用清洁能源、积极 植树造林,二、水资源污染,1.,(,1,)常见说法:水华、赤潮,(,2,)主要污染源:工业上的“三废”、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农业上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3,)防治:工业、生活、农业,2.,硬水与软水,如何区分硬水软水?,三、固体废弃物污染,1.,常见说法:重金属污染、白色污染,2.,主要污染源:金属废弃物、废旧电池、塑料的使用,3.,防治:分类回收废旧金属、废旧电池,使用环保电池;减 少塑料的使用,使用可降解塑料,四、家居、装璜污染,劣质油漆中一般含有较多的铅等重金属元素、挥发性的有毒物质苯等有机致癌物;劣质墙纸中含有较多的甲醛等致癌物;劣质地板砖含有放射性元素氡,塑料制品中,聚乙烯可以 作为食品包装袋,颜色越浅所 含有毒元素越少;,第四、五单元 物质构成及质量守恒定律,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一、几种构成物质微观粒子,阴离子,阳离子,(+),(-),分子在不停的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的体积和质量很小。,分子的特点,化学变化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分子分裂成原子,这些原子再重新结合成生成物分子的过程,原子在反应前后不变,原子的结构,原子核(,+,),核外电子(,-,),质子(,+,),中子(不带电),是否所有的原子都含有中子?,一般氢原子无中子,原子,中的 等量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离子中量的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阳离子,阴离子,离子,3.,从相对稳定结构看,除稀有气体元素外,其他元素的原子结构都不是相对稳定结构,因而有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的倾向,这是原子之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和相互结合的内在原因。一般地说,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个,在化学反应中()电子形成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离子;非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个,在化学反应中()电子,形成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离子。,4,失去,阳,4,得到,阴,4,、说出下列符号中“,2”,的意义。,(,1,),2H,(,2,),Fe,2+,(3)2NH,4,+,(,4,),2H,2,O,1,、两个,H,原子,2,、一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3,、两个铵根离子,4,、两个水分子,原 子,分子,离子,氧气水等,元素,单质,化合物,二、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金刚石汞等,氯化钠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在元素符号前加数字,表示该元素的 几个原子,1,、元素符号的意义,?,宏观,微观,四、几个常用化学用语的意义:,以“,Fe”,为例说明其具体意义?,化学式的意义?,表示一种物质,表示组成该物质的元素,表示构成该物质的一个粒子,表示该物质粒子的构成,在化学式前加数字,表示该物质的几个粒子,宏观,微观,以,CO,2,为例说明化学式的意义:,表示,CO,2,这种物质;,表示二氧化碳有碳、氧两种元素组成;,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表示一个,CO,2,分子有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2CO,2,表示两个二氧化碳分子。,宏观,微观,化学方程式的意义:,(,1,)表示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分别是什么。,(,2,)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 之间的质量比,(,3,)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原子或分子个数比。,宏观,微观,以,C+O,2,=CO,2,为例说明其意义?,点燃,五、化学式和化合价,1.,背诵常见元素化合价顺口溜: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通常为正价,非金属元素通常为负价,2.,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SO,4,2-,CO,3,2-,NO,3,-,PO,4,3-,NH,4,+,OH,-,3.,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4.,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0”,练习:判断下列物质或原子团中加点元素的化合价,Mn MnO,2,KMnO,4,K,2,Cr,2,O,7,NH,4,NO,3,0 +4 +7 +6 -3 +5,SO,4,2-,.,.,+6,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是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的,NaCl,、,Cl,2,、,_,、,_,、,KClO,3,、,HClO,4,则在空处应填下列物质中的,MgCl,2,B.KClO,2,C.,HClO,3,D.Ca(ClO),2,D,B,六,.,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质量守恒定律。,1,、质量守恒定律?,.,.,注意:(,1,)概念中的“参加”和“生成”;,(,2,)质量守恒定律只能应用于化学变化,而不能用于物理变化。,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自然界为什么会存在质量守恒定律?,练习: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只生成,CO,2,则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元素,可能含有()。,C,O,练习:根据化学方程式,2X+2CO=N,2,+2CO,2,,推测,X,的化学式为 (),A,、,N,2,O,4,B,、,N,2,C,、,NO,2,D,、,NO,D,化学方程式,1.,概念:,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a.,以客观事实为基础;,b.,满足质量守恒定律。,3.,注意:化学方程式的条件中“,”,、“点燃”和“高温”意义是不一样的,一定不能混用。,4.,要会读化学方程式。,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碳和碳的化合物,单质,化合物,金刚石、石墨、,C,60,无定形炭:,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O,CO,2,性质,用途,性质,制法,用途,氧化物,H,2,CO,3,CaCO,3,(,1,)碳充分燃烧时:,C+O,2,=CO,2,点燃,(,2,)碳不充分燃烧:,2C+O,2,=2CO,点燃,1.,碳跟氧气的反应,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但其化学性质基本相同。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为什么?),在加热或高温时活动性大大增强。,2.,碳跟某些氧化物的反应,(,2,)碳跟氧化铁的反应:,2Fe,2,O,3,+3C=4Fe+3CO,2,高温,(,1,)碳与氧化铜的反应:,2CuO+C=2Cu+CO,2,高温,现象:,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发现,C,60,由重大贡献的三位科学家,现在,C,70,也已制得。以下对,C,60,和,C,70,这两种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它们是两种新型化合物,B.,它们是由碳元素形成的两种单质,C.,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D.,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20,4.,电冰箱里常用活性炭清除异味,这是因为活性炭具有(),A.,可燃性,B.,还原性,C.,吸附性,D.,稳定性,A,、,C,C,CO,2,与,CO,的物理性质比较,难溶于水,能溶于水,溶解性,密度略小于空气,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与空气比较),无色、无味的气体,无色、无味的气体,颜色、气味、状态,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剧毒,无毒,毒性,跟金属氧化物的反应,跟氧气反应,/,CO,2,+Ca(OH),2,=CaCO,3,+H,2,O,跟石灰水反应,/,CO,2,+H,2,O=H,2,CO,3,跟水的反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2CO+O,2,=2CO,2,/,点燃,CO+CuO=Cu+CO,2,(暂不研究),1.CO,2,与,CO,的化学性质比较,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的过程(括号内为杂质)。,(,1,),CO,(,CO,2,)(,2,),CO,2,(,CO,),练习,使混合气体通过足量,NaOH,溶液,可除去,CO,2,。,NaOH,溶液与,CO,不反应。,CO,2,+2NaOH=Na,2,CO,3,+H,2,O,(,1,),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足量灼热氧化铜的玻璃管,经充分反应后,CO,变成,CO,2,而导出。,CO,2,与氧化铜不反应。,CO+CuO=Cu+CO,2,(,2,),讨论:区别,CO,2,和,CO,两种气体,你能采取多少种方法?,参考答案:(,1,)利用密度不同可以;,(,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3,)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4,)二氧化碳可以灭火,一氧化碳却可以燃烧;,(,5,)一氧化碳可使深红色的血液变成鲜红色。,68,(,1,)实验室制法:,注意:不用,H,2,SO,4,,因为,H,2,SO,4,与大理石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CaSO,4,覆盖在大理石的表面,阻止了反应的继续进行;,不用纯,CaCO,3,或,Na,2,CO,3,,是因为反应速率太快,不便于控制;,不用浓盐酸,浓盐酸易挥发出,HCl,使,CO,2,不纯。,CaCO,3,+2HCl=CaCl,2,+CO,2,+H,2,O,CaCO,3,=,CaO+CO,2,煅烧,(,2,)工业制法:,2.CO,2,的制法:,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是什么?,(,1,)实验室制取原理,在什么条件下,用什么药品,通过什么反应来制取这种气体;,(,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反应装置,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3,)验证制得的气体就是所要制得的气体。,练习:写出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各一个。,点燃,参考答案(答案不止一个):,C+O,2,=CO,2,H,2,CO,3,=CO,2,+H,2,O,C+2CuO=Cu+CO,2,CaCO,3,+2HCl=CaCl,2,+CO,2,+H,2,O,3.,用途: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就是物质性质的科学利用。,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1.,燃烧与灭火,燃烧的条件:,(,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灭火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釜底抽薪);,(,2,)隔绝氧气(或空气);,(,3,)将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1,)可燃物本身属性;,(,2,)氧气的浓度;,(,3,)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的接触面积。,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金属,金属材料,金属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与,O,2,反应,与酸反应,Mg,与,O,2,反应,:,2Mg+O,2,2MgO,2Mg+O,2,2MgO,点燃,1.,常温时,:(,空气中,),2.,高温时,:(,空气中,),与盐反应,金属,金属材料,金属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与,O,2,反应,与酸反应,与盐反应,Mg,与,O,2,反应,:,Al,与,O,2,反应,:,1.,常温时,:(,空气中,),2.,高温时,:(,氧气中,),4Al+3O,2,2Al,2,O,3,点燃,4Al+3O,2,2Al,2,O,3,金属,金属材料,金属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与,O,2,反应,与酸反应,与盐反应,Mg,与,O,2,反应,:,Al,与,O,2,反应,:,Fe,与,O,2,反应,:,1.,常温时,:(,潮湿空气中生成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2.,高温时,:(,氧气中,),3Fe+2O,2,Fe,3,O,4,点燃,金属,金属材料,金属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与,O,2,反应,与酸反应,与盐反应,Mg,与,O,2,反应,:,Al,与,O,2,反应,:,Fe,与,O,2,反应,:,Cu,与,O,2,反应,:,2Cu+O,2,2CuO,加热,金属,金属材料,金属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与,O,2,反应,与酸反应,与盐反应,1.,是否反应的判断标准:,氢前金属、氢后金属。,2.,熟悉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Al,、,Zn,、,Fe,分别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金属,金属材料,金属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与,O,2,反应,与酸反应,与盐反应,1.,金属活动顺序的应用:,2.,注意事项:,a.,反应必须在溶液中进行,若金属化合物不溶于水,反应就不能进行。,b.K,、,Ca,、,Na,不与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特征:均一、稳定、混合物。,第九单元 溶液复习,悬浊液:,乳浊液:,定义: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形成:液、固互不相溶。特征:不均一、不稳定、混合物。,定义:液体小液滴分散到另一种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形成:两种液体互不相溶。特征:不均一、不稳定、混合物。乳化现象:洗涤剂能使植物油分散成细小的小液滴,形成较稳定的乳浊液。,溶液,定义特征,组成,溶质,溶剂,溶质原来的状态: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水是最常见的溶剂。,溶液,定义特征,组成,状态,饱和状态,不饱和状态,相 转互 化,转化时状态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溶液,定义特征,组成,状态,饱和状态,不饱和状态,溶解度,固体 溶解度,气体 溶解度,定义,四要素,溶解度曲线的意义,结晶的方法,定义:影响因素:,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溶液,定义特征,组成,状态,溶解时的放热吸热现象,扩散吸热,水合放热溶液降温,溶液,定义特征,组成,状态,溶解时的放热吸热现象,溶质质量分数,表达式,各种计算类型,配制,仪器用品:,药匙、天平、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实验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溶质质量分数,A,溶质质量,M,质,溶液质量,M,液,100,溶质质量,M,质,溶液质量,M,液,A,溶剂质量,M,剂,溶液质量,M,液,(,1,A,),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溶解度,100g,溶解度,酸、碱、盐复习,定义:,酸: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注意:溶液的酸碱性决定于溶液中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而不是酸根离子或者金属离子。,常见的酸和酸的通性,一、常见的酸,物理性质:,盐酸,纯净的浓盐酸是无色有刺激性的液体,有酸味,有挥发性,浓度最高约为,37,38,,密度,1.19g/mL,。,硫酸,纯净的浓硫酸是无色、粘稠、油状的液体,不易挥发,有吸水性和脱水性,有很强的腐蚀性,溶于水放出大量热。,重要的化工产品,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制造药物和试剂,人体胃液中的盐酸还可以帮助消化,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及冶炼金属,.,精练石油和金属除锈,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盐酸,硫酸,用途,化学性质,1,、与指示剂作用,2,、与活泼金属反应,酸 氢前金属 盐 氢气(注意条件),3,、与金属氧化物反应,4,、与碱反应,5,、与盐反应,常见的碱和碱的通性 物理性质,用途,制法,常见碱的性质和碱的通性,(,1,)与指示剂作用:,(2),、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3,)与酸反应:,(,4,)与盐反应:,(,5,)不溶性碱的特性,:不能使指示剂变色,:受热会发生分解反应,Cu(OH),2,CuO,H,2,O,不溶性碱 金属氧化物 水,加热,常见的盐和盐的通性,常见的盐,(,1,)与金属反应,CuSO,4,Fe,FeSO,4,Cu,3CuSO,4,2Al,Al,2,(SO,4,),3,3Cu,2AgNO,3,Cu,Cu(NO,3,),2,2Ag,盐,1,金属,1,盐,2,金属,2,条件:,1,、金属,1,要比金属,2,活泼;,2,、反应物中的盐必须可溶于水;,3,、金属,1,不能是,K,、,Ca,、,Na,。,盐的通性,(,2,)与酸反应,CaCO,3,+2HCl=CaCl,2,+CO,2,+H,2,O,AgNO,3,+HCl=HNO,3,+AgCl,BaCl,2,+H,2,SO,4,=2HCl+BaSO,4,盐酸新盐新酸,条件:生成物中必须有沉淀或气体产生。,注意:氯离子、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 的鉴别。,(,3,)与碱反应,Na,2,CO,3,+Ca(OH),2,=CaCO,3,+2NaOH,CuSO,4,+2NaOH=Na,2,SO,4,+Cu(OH),2,盐,1,碱,1,盐,2,碱,2,条件:,1,、反应物必须能溶于水;,2,、生成物中必须有,或,中的至,少一种生成,.,(,4,)与盐反应,条件:,1,、反应物必须能溶于水;,2,、生成物中必须有,生成,.,CuSO,4,+BaCl,2,BaSO,4,CuCl,2,Na,2,CO,3,+CaCl,2,CaCO,3,2NaCl,AgNO,3,+NaCl=AgCl+NaNO,3,盐,1,盐,2,盐,3,盐,4,(5),碳酸盐的特性,:不能在酸性环境中存在。,:不溶性碳酸盐在高温会发生分解反应,CaCO,3,CaO,CO,2,高温,不溶性碳酸盐 氧化物 二氧化碳,高温,(6),氨盐的特性,:通常受热分解成氨气和相应的酸,NH,4,Cl,NH,3,HCl,:与碱反应放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氨气能使酚酞变红,石蕊变蓝。,氨盐 氨气 酸,加热,金属,O,2,金属氧化物,可溶性碱,溶于水,非金属,O,2,非金属氧化物,酸,溶于水,盐,+,水,盐,+,水,盐,+,水,盐,+,氢气,盐,盐,新盐,+,新碱,新盐,+,新酸,两种新盐,新盐新金属,常见物质的主要物理特性,(,1,)固体物质的颜色,白色固体:,CuSO,4,、,CaCO,3,、,KClO,3,、,NaCl,、,Ca(OH),2,、,CaO,、,MgO,、,P,2,O,5,等,.,红色固体:,Cu,、,Fe,2,O,3,黑色固体:木炭、,CuO,、,MnO,2,、,Fe,3,O,4,、铁粉,黄色固体:,S,(硫磺),蓝色固体:,CuSO,4,5H,2,O ,绿色固体:,Cu,2,(OH),2,CO,3,(,4,)沉淀的颜色,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是:,AgCl,、,BaSO,4,不溶于水但溶于酸,且能产生大量气泡,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白色沉淀是:,CaCO,3,、,BaCO,3,等,不溶于水但溶于酸的白色沉淀物是:,Mg(OH),2,、,Zn(OH),2,等,.,蓝色沉淀是,:Cu(OH),2,.,红褐色沉淀是,:Fe(OH),3,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化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