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届朔州市怀仁县小升初数学高频考点模拟卷
一、用心思考,我会填。(每小题2分,共22分)
1.30.08千米=_____千米_____米 3小时20分=_____小时
2.据世博官网统计,截至6月19日17时,世博园累计参观人数已达16207730人。横线上的数读作_______,四舍五入到万位大约是_______万人。
3.在1〜20的自然数中,任意抽取一个数,抽取到既是偶数又是素数的可能性是,抽到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可能性是.
4.要在边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硬纸板上减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半径是________分米,面积是________平方分米.
5.==( ):12=( )%=( )(填成数)
6.一件衣服,如果降价30%,就亏了30元,如果涨价30%,那么会赚90元,这件衣服的成本是(_____)元。
7.1月1日的前一天是______月______日,闰年3月1日的前一天是______月______日。
8.计算102÷[(350+60÷15)÷59×17]=______.
9.八千零三十万五千写作________,省略万后面的尾数,记作________万.
10.六亿零六十万零六十写作______,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是______,精确到亿位是______.
11.将数﹣,,,用“”连接起来为:______。
二、仔细推敲,我会选。(每小题2分,共10分)
12.小明和小东玩抽大数游戏,每次抽到大数的人得1分.他们三次抽到的数的情况如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小明抽到的数
0.333
45.5%
2
小东抽到的数
2.83
抽了3次后,小东得到的分数是( )分.
A.0 B.1 C.2 D.3
13.在下面图形中,( )图的阴影部分能用表示。
A. B. C.
14.一个圆的半径是1分米,它的半圆周长是( )分米.
A.3.14 B.4.14 C.5.14
15.一个立体图形由6个正方体组成,从左面看形状是,从上面看形状是,共有( )种不同的搭法.
A.3 B.6 C.7 D.8
16.某班有女生24人,比男生人数的多4人,男生有多少人?设男生有x人,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
A.x﹣4=24 B.x+4=24 C.x=24+4
三、火眼金睛,我会判。(每小题2分,共10分)
17.分数线和除号都有表示平均分的意义。(____)
18.若5x=3y(x,y均不为0),则x与y成正比例关系。(________)
19.任何自然数都是它本身倒数的100%。(_____)
20.小芳家的钟敲2下需要两秒,那么敲7下就要7秒。(______)
21.圆柱体的高扩大4倍,体积就扩大4倍。(______)
四、细心审题,我能算。(每题6分,共18分)
22.口算.
16.8-8=
+÷4=
0.35×99+0.35=
×=
×9×÷×9=
+÷+=
23.脱式计算。
540÷5×9 (430-25)÷5
890-540+324 (478+238)÷2
24.解方程.
x-20%x=24 x:2.5=4:
五、心灵手巧,我会画(共5分)
25.连一连。
六、我会解决问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26.在一幅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间的距离是8厘米,一辆汽车以每小时8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需行驶几小时?
27.解方程。
(1)4×3.2+3x=14.9
(2)4:x= :
(3)6x-6.25=5.75
(4):10=6:x
28.如图1,某容器由A、B、C三个长方体组成,其中A、B、C的底面积分别为25平方厘米,10平方厘米和5平方厘米,C的容积是整个容器容积的(容器各面的厚度忽略不计),现在以速度V(单位:立方厘米每秒)均匀地向容器注水,直到注满为止。图2表示注水全过程中容器的水面高度(依次注满A、B、C)(单位:厘米)与注水时间t(单位:秒)的关系。
(1)在注水过程中,注满A所用的时间是多少秒,再注满B又用了多少秒?
(2)注水的速度是每秒多少立方厘米?
(3)容器的高度是多少厘米?
29.射洪距成都174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1.5小时后相遇。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0.把40个苹果装在篮子里,每个篮子装的苹果个数同样多.有几种装法?每种装法各需要几个篮子?
31.把一个如下图的长方体切成棱长是2cm的小正方体.得到多少个小正方体?表面积增加了多少?
32.以学校为观测点,根据下面条件在平面上标出各场所的位置.
⑴图书馆在学校东北,1500米处.
⑵体育馆在学校北偏西60°,2000米处.
⑶少年宫在学校南1750米处.
参考答案
一、用心思考,我会填。(每小题2分,共22分)
1、30 80 3
【解析】略
2、一千六百二十万七千七百三十 1621
【分析】
(1)先读万级,在万级数后面加上万字,再读个级,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2)四舍五入到万位,说明要保留到万位,则要看千位,千位上的数字是7,大于5,所以要往前进1,最后再加上万字。
【详解】
(1)16207730读作:一千六百二十万七千七百三十
(2)16207730≈1621万
【点睛】
掌握含万级数的读写方法和按照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3、;
【解析】既是偶数又是素数的数是2;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是9、15,
4、2 12.56
【解析】略
5、21,9,75,七成五
【解析】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母由4变成28,扩大了7倍,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子也扩大7倍,据此计算;
根据分数与比的关系:分数的分子相当于比的前项,分数的分母相当于比的后项,分母由4变成比的后项12,扩大3倍,则分子由3扩大3倍变成比的前项,据此计算;
将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然后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百分号即可;
一成表示10%,据此解答.
==9:12=75%=七成五.
6、170
【解析】略
7、12 31 2 29
【解析】略
8、1
【解析】102÷[(350+60÷15)÷59×17]
=102÷[354÷59×17]
=102÷[6×17]
=1
9、80305000 8031
【解析】略
10、600600060 60060万 6亿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写法、改写和求近似数,注意改写和求近似数时要带计数单位.
根据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即可写出此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它的近似数,要把万位的下一位千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再在数的后面带上“万”字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就是四舍五入到亿位,就是把亿位后的千万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亿”字.
【详解】六亿零六十万零六十写作:6 0060 0060;
6 0060 0060≈6 0060万;
6 0060 0060≈6亿.
故答案为:6 0060 0060,6 0060万,6亿.
11、﹣
【分析】、、都减去1,将它们差的化为分子相同的真分数,根据同分子的分数,分母大的反而小进行比较;根据减法的运算性质,减去同一个数后,原数大小不会改变,再比较原数的大小。
【详解】,,
因为,所以;
又因为负数小于一切正数,所以﹣;
故答案为:﹣。
【点睛】
做本题要注意把原数化为同分子的形式再进行比较。
二、仔细推敲,我会选。(每小题2分,共10分)
12、B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先将分数、百分数化成小数,然后分别对比每次抽到的两个数的大小,最后再确定得分情况.
【详解】第一次:=1÷3=0.333……,0.333……>0.333,小东得1分;
第二次:45.5%=0.455,=5÷11=0.4545……,0.455>0.4545……,小明得1分;
第三次,=17÷6=2.833……,2.833……>2.83,小明得1分;
小东得分为1分,小明得分为2分.
故答案为B.
13、A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6份,取其2份;据此逐项分析并选择。
【详解】A选项图形是把一个圆的面积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其中2份涂阴影,表示或;
B选项图形是把一个正方形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了8份,每份是,其中4份涂阴影,表示或;
C选项图形是把一个梯形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了5份,每份是,其中2份涂阴影,表示。
故答案为:A
【点睛】
此题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要明确“平均分”这一前提条件。
14、C
【解析】试题分析:半圆的周长=整圆的周长÷2+直径,由此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解:3.14×1×2÷2+1×2
=3.14+2,
=5.14(分米),
答:它的半圆周长是5.14分米;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半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注意半圆的周长等于圆周长的一半加圆的直径.
15、A
【解析】略
16、B
【解析】女生比男生人数的多4人,是把男生的人数看成单位“1”,设男生有x人,它的就是x人,可以根据:男生的人数+4=女生的人数,或者男生的人数=女生的人数-4,列出方程求解.
【详解】解:设男生有x人,它的就是x人;
x+4=24
x=24-4
x=20
x=25
或:
x=24-4
x=20
x=25
答:男生有25人.
选项A和C方程是错误的;选项B正确.
故选:B.
三、火眼金睛,我会判。(每小题2分,共10分)
17、正确
【解析】略
18、√
【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质:外项之积=内项之积;
正比例:两个量的比值一定,且这两个量是相关联的;
反比例:两个量的乘积一定,且这两个量是相关联的;
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因为5x=3y
所以x∶y=3÷5=,即表示x和y的比值一定,且x和y是相关联的;
所以x与y成正比例关系。
故答案为:√。
【点睛】
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和正反比例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19、×
【解析】可以这样理解,100%就是1,任何自然数的倒数都是他本身,显然是错的.
只有1的倒数是它本身
故答案为:错误
20、×
【详解】敲2下间隔一次,即每次间隔为2秒,敲7下间隔6次,则需时间12秒。
21、×
【分析】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圆柱的体积是由底面半径和高两个条件决定的,据此判断。
【详解】在底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圆柱体的高扩大到原来的4倍,体积就扩大到原来的4倍,原题未表明底面积是否发生变化。
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点睛】
此题关键在于正确理解圆柱体体积与底面积和高之间的对应关系。
四、细心审题,我能算。(每题6分,共18分)
22、8.8 35 9 1
【详解】略
23、972;81;674;358
【分析】按照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计算求解即可,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只有乘除或者只有加减从左往右计算即可。
【详解】540÷5×9
=108×9
=972
(430-25)÷5
=405÷5
=81
890-540+324
=350+324
=674
(478+238)÷2
=716÷2
=358
24、40,14
【详解】略
五、心灵手巧,我会画(共5分)
25、解:
【解析】【考点】可能性的大小
如图
【分析】考点:可能性的大小.
此题主要考查根据可能性的大小涂色,总数相同的情况下,数量多的摸到的可能性大,数量少的摸到的可能性小,数量相等的摸到的可能性相等,一个也没有的就不可能摸到.
第一个盒子中,全为白球,所以一定摸到白球;
第二个盒子中,全为黑球,所以一定不摸到白球;
第三个盒子中,黑球的数量少于白球的数量,所以摸到黑球的可能性小;
第四个盒子中,黑球的数量大于白球的数量,所以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小,据此解答即可.
六、我会解决问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26、4小时
【解析】8÷ =32000000(厘米),
32000000厘米=320千米,
320÷80=4(小时),
答:需行驶4小时
27、(1)解:4×3.2+3x=14.9
12.8+3x=14.9
3x=2.1
x=0.7
(2)解:4:x=:
x=4×
x=2
x=8
(3)解:6x-6.25=5.75
6x=5.75+6.25
6x=12
x=2
(4)解::10=6:x
x=60
x=600
【解析】对于第一个方程,首先求出4与3.2的积,将不含x的项合并,再运用乘法算式各部分间的关系即可求出x的值;对于第2题,根据比例的性质将比例式化成方程的形式,再运用乘法算式各部分间的关系即可求出x的值;对于第3题,首先将不含x的项合并,再运用乘法算式各部分间的关系即可求出x的值;对于第4题,根据比例的性质,将比例式化成方程的形式,再运用乘法算式各部分间的关系即可求出x的值。
28、(1)10秒,8秒;(2)10立方厘米;(3)24厘米
【分析】(1)由图可知,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高度。即可通过折线统计图直接看出注满A所用的时间是多少秒,再注满B又用了多少秒;
(2)从图中可以知道,纵坐标表示的是注水过程中容器的水面高度,所以容器A与容器B的高度和为12cm,据此可以列出方程求解;
(3)根据C的容积是整个容器容积的,进而可知C的容积和总容积的关系求出C的容积,再求C的高度。
【详解】(1)由图可知,在注水过程中,注满A所用的时间是10秒,再注满B又用了18-10=8(秒)。
(2)从图中可以知道,纵坐标表示的是注水过程中容器的水面高度,容器A与容器B的高度和为12cm。根据题意。
解:设注水的速度V立方厘米。
120V=1200
V=10
答:注水的速度是每秒10立方厘米。
(3)解:设C的容器为y立方厘米。
由题意,得4y=10V+8V+y
将V=10代入,4y=10×10+8×10+y
4y=100+80+y
4y-y=180
3y=180
y=60
则容器C的高度为:60÷5=12(厘米)
故这个容器的高度为:12+12=24(厘米)
答:容器的高度为24厘米。
【点睛】
此题难度较大,需熟练掌握体积的通用公式,从折线统计图提取信息进而跟题意结合找准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
29、60千米
【分析】用总路程除以相遇时间求出甲、乙两车的速度和,再减去甲车的速度即可求出乙车的速度。
【详解】174÷1.5-56
=116-56
=60(千米)
答: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
【点睛】
求出甲、乙两车的速度和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0、8种,
一个篮子装1个,装40个篮子;或每个篮子装40个,装1个篮子;
一个篮子装2个,装20个篮子;或每个篮子装20个,装2个篮子;
一个篮子装4个,装10个篮子;或每个篮子装10个,装4个篮子;
一个篮子装5个,装8个篮子;或每个篮子装8个,装5个篮子
【解析】40的因数有:1、2、4、5、8、10、20、40,所以共8种.
40=1×40;一个篮子装1个,装40个篮子;或每个篮子装40个,装1个篮子;
40=2×20;一个篮子装2个,装20个篮子;或每个篮子装20个,装2个篮子;
40=4×10;一个篮子装4个,装10个篮子;或每个篮子装10个,装4个篮子;
40=5×8;一个篮子装5个,装8个篮子;或每个篮子装8个,装5个篮子.
答:有8种装法,
一个篮子装1个,装40个篮子;或每个篮子装40个,装1个篮子;
一个篮子装2个,装20个篮子;或每个篮子装20个,装2个篮子;
一个篮子装4个,装10个篮子;或每个篮子装10个,装4个篮子;
一个篮子装5个,装8个篮子;或每个篮子装8个,装5个篮子
31、160cm²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首先计算出沿长方体的长、宽、高把长方体切成小正方体的个数,然后计算出这些小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再减去原长方体的表面积,就得出增加的表面积.
【详解】首先计算沿长方体的长、宽、高切成小正方体的个数(6÷2)×(4÷2)×(4÷2)=12(个),然后计算这些小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2×2×6×12=288(cm²),原长方体的表面积6×4×4+4×4×2=128,用两者相减得出增加的表面积288-128=160 (cm²).
32、见解析
【解析】先确定比例尺是1厘米表示500米,
1500÷500=3(厘米),2000÷500=4(厘米),1750÷500=3.5(厘米)
如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