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河南省获嘉县清华园学校2025年数学四下期末预测试题
一、快乐填一填。(每题2分,共22分)
1.小军比小华多8张邮票,小军给小华(_______)张,他们的邮票就一样多了。
2.一个小数,十位和百分位上都是9,其它各位都是0,这个小数写作(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_______).
3.比大小。
________ ________
4.A、B、C是三个不相同的数,它们的平均数是35。那么A、B、C三个数中有(______)数小于35。
5.如果一个一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取得的近似数是3,那么这个一位小数最大是(______)。
6.两个数的积是1200,如果其中一个因数没变,而积变成了40,那么另一个因数(____________)。
7.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34°和75°,这个三角形是(________)三角形。
8.请写出三个和6.3相等的小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如果◎×□=250,那么(◎×2)×□=(______);如果○÷□=150,那么○÷(□×3)=(______)。
10.下图算盘上表示的数是(________),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________)万;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写出近似数是(________)亿。
11.在□里填上适当的分数或小数。
二、公正小法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2分,共14分)
12.0.26和0.260的计数单位不同,但大小相同。(______)
13.102×56=100×56+56×2 (____)
14.1.25×(0.8+1)=1.25×0.8+1 (____)
15.三根长度分别是5 cm,10 cm,5 cm的木棍可以摆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____)
16.读数时,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只读出一个“零”。(______)
17.两个正方体摆成一排,从正面看是长方形,从上面看是正方形。(________)
18.三角形中最多有一个直角。(_____)
三、精挑细选。(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19.要盛150毫升的水,选( )作容器比较合适.
A.一个桶 B.一个碗 C.一个盆
20.用算盘表示93680000,需要拨动( )颗算珠。
A.18 B.14 C.26
21.大于0.2小于0.9的小数有( )个。
A.5 B.6 C.7 D.无数
22.小强在班级里坐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2),那么他的同桌是( ).
A.(2,3) B.(4,2) C.(3,3) D.(2,4)
23.下面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不是这个形状的是( )。
A. B. C.
四、我是神算手。(每题6分,共12分)
24.口算。
50×20= 720÷3= 230×30= 501×7= 6×127-27×6=
24×50= 130×9= 73-37= 40×25= 50+50÷2=
25.列竖式计算:
9.6﹣1.64=
30.2﹣12.82=
五、动手实践。(每题4分,共12分)
26.连一连。
46×2.5×8=46×(2.5×8) 乘法分配律
12×97+3×12=12×100 加法结合律
56+78+22=56+(78+22) 乘法结合律
27.把图中的三角形和相应的名称用线连起来。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
28.化简下面各数。
0.500 7.4050 38.5000 0.2050
六、生活问题我能解决。(每题 6 分, 共 30 分)
29.司机王叔叔从济南出发到徐州送货,前3小时每小时行驶60千米,后2小时每小时行驶55千米,从济南到徐州一共有多少千米?
30.修一段690米长的公路,已经修了150米.剩下的准备3天修完,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31.求出图中三角形中“?”角的度数。
32.用一根长 42.5 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一边长 为 14.5 厘米,它的底边长为多少厘米?
33.一处长方形休闲场所长125米,宽24米,如果每平方米铺8块地板砖,若要铺满,20000块地板砖够吗?
参考答案
一、快乐填一填。(每题2分,共22分)
1、4
【解析】略
2、90.09 九十点零九
【详解】略
3、﹤ ﹥
【分析】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十分位上的那个数也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依次比较直到比出结果。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0.829与0.9,前者十分位是8,后者十分位是9,后者大,所以0.829﹤0.9;
61.8与6.18,前者整数部分是61,后者整数部分是6,后者小,所以61.8﹥6.18;
【点睛】
本题考查了小数的大小比较,记得从最高位比起依次往下。
4、一个或两个
【分析】平均数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三个不相同的数的平均数是35,则三个数中有一个或两个数是小于35的。
【详解】A、B、C的平均数是35。那么A、B、C三个数中有一个或两个个数小于35。
故答案为:一个或两个。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含义的应用。平均数代表数据的平均水平,若一组数中数据各不相同,则必然有大于平均数的数,也必然有小于平均数的数。
5、3.4
【分析】3是一个一位小数的近似数,“四舍”得到的近似数3比原数小,“五入”得到的近似数3比原数大,求这个一位小数最大是多少,应该是“四舍”得到的,由此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如果一个一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取得的近似数是3,那么这个一位小数最大是3.4。
【点睛】
取一个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小,“五入”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大,根据题的要求灵活掌握解答方法。
6、缩小了30倍
【解析】略
7、锐角
【解析】略
8、6.30 6.300 6.3000
【分析】小数的性质是指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三个和6.3相等的小数分别是6.30、6.300、6.3000。
故答案为:6.30、6.300、6.3000。
【点睛】
根据小数的性质添“0”或者去“0”时,是在小数的末尾,小数中间的“0”是不能随便添上或去掉的。
9、500 50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两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积也会随之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据此解答;根据商的变化规律: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几倍,商反而缩小几倍;由此解答。
【详解】如果◎×□=250,那么(◎×2)×□=500;如果○÷□=150,那么○÷(□×3)=50。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积的变化规律和商的变化规律,解题时要看请题中乘数和除数的变化,再进一步解答。
10、350700000 35070 4
【分析】根据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即可写出此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就是在万位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然后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万”字;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就是四舍五入到亿位,就是把亿位后的千万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亿"字。
【详解】算盘上表示的数是:350700000;
350700000=35070万;
350700000≈4亿。
故答案为:350700000;35070;4。
【点睛】
本题考查整数的改写和近似数,注意改写和求近似数要带计数单位。
11、
【分析】根据小数与分数的关系,可知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据此互化得解。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点睛】
此题考查分母是100的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要记住: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反过来百分之几就用两位小数表示。
二、公正小法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2分,共14分)
12、√
【分析】0.26的计数单位是0.01,0.260的计数单位是0.001。根据小数的性质可知,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0.26和0.260的计数单位是不同的,但是两个数大小相同。
故答案为:√
【点睛】
熟练运用小数的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3、√
【解析】略
14、×
【解析】【考点】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1.25×(0.8+1)=1.25×0.8+1.25×1,原题计算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观察数字和运算符号特点可知,此题要运用乘法分配律,用1.25分别与括号内的两个数相乘,然后再相加.
15、×
【解析】略
16、×
【分析】根据整数中“零”的读法,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一个零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由此判断。
【详解】根据整数中“零”的读法,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要读出来;所以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景要是考查整数的读法,注意,整数末尾不管有多少个0,都不能读出来。
17、×
【分析】因为是两个正方体排成的一排,所以从正面和上面看都是两个正方形排成的一行,即长方形。
【详解】两个正方体摆成一排,从正面看是长方形,从上面看是长方形,所以题目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几何体,要学会分析。
18、√
【详解】
这道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的认识.解答此题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意义进行解答.三角形的 内角和是180°,如果有两个直角三角形的 内角和就会超过180°.
三、精挑细选。(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19、B
【详解】略
20、B
【分析】算盘每一位的上珠都表示5,下珠表示1。
【详解】用算盘表示93680000,千万位上的9只需要拨5颗算珠。百万位上的3需要拨3颗算珠,十万位上的6只需要拨2颗算珠,万位上的8只需要拨4颗算珠。5+3+2+4=14(颗)。
故答案为:B
【点睛】
算盘是我们祖先创造发明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算盘起源于北宋时代,北宋串档算珠。算盘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
21、D
【解析】略
22、B
【解析】略
23、B
【分析】从上面看到的是的图形应是左右只有两列,前后只有一排,据此去判断哪个不能从上面看到。
【详解】A.从上面看到的是;
B. 从上面看到的是;
C. 从上面看到的是。
故答案为:B
【点睛】
此题考查了从不同的方向看到物体的形状,做此类题时,应弄清方位,进而根据看到的形状即可解答。
四、我是神算手。(每题6分,共12分)
24、1000;240;6900;3507;600;
1200;1170;36;1000;75
【分析】根据整数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计算即可,注意能简算的要简算。
【详解】50×20=1000 720÷3=240 230×30=6900 501×7=3507
6×127-27×6
=(127-27)×6
=100×6
=600
24×50=1200 130×9=1170 73-37=36 40×25=1000
50+50÷2
=50+25
=75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锻炼,计算时要细心,看清数字。
25、9.6﹣1.64=7.96
30.2﹣12.82=17.38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小数减法的竖式的计算方法解答.
解:9.6﹣1.64=7.96
30.2﹣12.82=17.38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小数减法的笔算,根据各自的计算方法解答.
五、动手实践。(每题4分,共12分)
26、
【分析】(1)46×2.5×8=46×(2.5×8)是由先算前两个数的积,变成先算后两个数的积,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2)12×97+3×12=12×100是先把97加上3,再乘12,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3)56+78+22=56+(78+22)是由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变成先算后两个数的和,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详解】根据分析连线可得:
【点睛】
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算式中的数据,运用合适的运算定律进行解答。
27、
【分析】三个角都是锐角,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详解】
【点精】
本题考查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定义,需熟练掌握。
28、0.5;7.405;38.5;0.205
【分析】小数的性质是指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0.500=0.5 7.4050=7.405 38.5000=38.5 0.2050=0.205
【点睛】
熟练掌握小数的性质,注意是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中间的“0”不能随意去掉。
六、生活问题我能解决。(每题 6 分, 共 30 分)
29、290千米
【分析】先根据速度×时间=路程分别求出前3小时和后2小时行驶的路程,然后相加求解。
【详解】60×3+2×55
=180+110
=290(千米)
答:从济南到徐州一共有290千米。
【点睛】
考查了路程=速度×时间公式的实际应用。注意总路程被分成了两段。
30、180米
【解析】试题分析:修一段690米长的公路,已经修了150米,则还剩下690﹣150米没有修,剩下的准备3天修完,则平均每天修(690﹣150)÷3米.
解:(690﹣150)÷3
=540÷3,
=180(米);
答:平均每天要修180米.
【点评】首先根据减法的意义求出还剩下的米数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31、15°
【分析】75°的互补角为180-75=105°,即右边三角形的两个角度数为60°和105°。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解答。
【详解】180-75=105°
180-105-60=15°
答:图中三角形中“?”角的度数为15°。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这一性质灵活解决问题。
32、13.5 厘米或 14.5 厘米
【解析】14.5 厘米可能为底边长,也可能为腰长。
当 14.5 厘米为腰长时,底边长为:42.5-14.5-14.5=13.5(厘米)
它的底边长可能是 13.5 厘米,也可能是 14.5 厘米。
33、不够
【分析】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可知,该休闲场所的地面面积为125×24平方米。每平方米铺8块地板砖,则一共需要125×24×8块地砖。再与20000块地砖比较即可。
【详解】125×24×8
=125×8×24
=1000×24
=24000(块)
24000>20000
答:若要铺满,20000块地板砖不够。
【点睛】
解决这种够不够的问题时,先求出需要的地板砖数,再与拥有的地板砖数进行比较解答。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