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年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年重点中学小升初数学入学考试卷
一、认真填一填。(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两个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________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________关系。
2.一亿零九百万写作(____).一千万是(____)个百万.
3.某校活跃体育活动,购买同样的篮球7个,排球5个,足球3个,共花费用450元,后来又买同样的篮球3个,排球2个,足球1个共花费170元,问买同样的篮球1个,排球1个,足球1个,共需_____元.
4.照下面这样的规律接着画下去,第4个图形最外圈有(________)个小正方形。
5.30千克是50千克的________ %,30千克比24千克多________ %.
6.在数轴上,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__________)边,也就是负数都比0(__________);而正数都比0(__________),所以,负数都比正数 (__________)。
7.一本故事书共84页,小明第一天读了全书的,第二天读了全书的,小明第三天应从第_____页看起。
8.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后,与原小数的和是12.1,原来这个小数是________.
9.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数)。
10.7点______分的时候,分针落后时针100度.
二、是非辨一辨。(每小题2分,共12分)
11.用4个圆心角是90°的扇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圆. (______)
12.苹果的 相当于梨的质量,苹果比梨重 。(____)
13.男、女生人数的比是5∶3,女生比男生少10人,则男生有50人。( )
14.被除数除以除数,商一定小于被除数.(_____)
15.如果一个物体的体积是1cm3,那么这个物体的形状就一定是正方体。 (____)
16.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75米。(______)
三、细心选一选。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分)
17.5.4449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
A.5.4 B.5.5 C.5.44 D.5.45
18.一双鞋打八折后是60元,这双鞋原来( )元.
A.65 B.72 C.75
19.甲、乙、丙三人去秋游,甲带了5个面包,乙带了4个面包,丙没有带面包,每个面包的价格相同,三人平分着吃,后来丙共付给甲、乙二人4.5元,甲应得( )元。
A.1.5 B.3.5 C.2.5 D.3
20.某班全体学生检查视力,结果见下表。
0.5以下
0.7
0.8
0.9
1.0
1.0以上
2%
6%
3%
65%
20%
4%
从上面表中可以看出全班视力数据的众数是( )。
A.65% B.0.9 C.1.0 D.20%
21.一根绳子用去米后还剩4米,这根绳子原来长( )米.
A.12 B.4 C.6
四、用心算一算。(每题6分,共18分)
22.直接写出得数.
0.45×= ÷0.375= 0.25―= 1+2.5=
1÷8×= 9―5÷= 2―×3=
0.1÷(―0.37)= 125×8= +21÷56=
23.准确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计算的要简便计算
(1) + ×( ÷ )
(2)( - )× ÷
(3) ÷[ ×( + )]
(4) + + +
(5) × - ×
(6) ×1.8+19.2×
24.解比例
① = ②3∶8=24∶x ③15∶3=12∶x
④ ∶=x∶ ⑤ = ⑥ =
五、操作与思考。(共5分)
25.填一填,画一画。(每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1cm)
(1)用数对表示上图中平行四边形各顶点的位置。
A_______ B_______ C_______ D_______
(2)以上图中的虚线为对称轴,画出平行四边形ABCD的轴对称图形。
(3)把三角形EFG向右平移5格。
六、解决问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26.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相背而行,2.5小时后相距350千米。甲车每小时行8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7.有4个直径是4厘米的乒乓球,它们正好能放在一个有盖的盒子里.请你先猜想一下,这是一个怎么样的盒子,做这样的一个盒子需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纸板?(纸板厚度忽略不计)
要求:①先画出草图,再解决问题.
②至少体现两种不同的想法.
28.某种机床,重庆需要8台,武汉需要6台,正好北京有10台,上海有4台,每台机床的运费如下表,请问应该怎样调运,才能使总运费最省? (单位:元)
武 汉
重 庆
北 京
400
800
上 海
300
500
29.计算下面图形的体积.
30.若自然数P、2P+1、4P+1都是素数,那么,8P5+55=?
31.果果和妈妈一起去超市,买洗漱用品花了总钱数的多100元,买小食品花了余下的少20元,又买了一个600元的饮水机,正好花完所带的钱,果果妈妈一共带了多少钱?
32.习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国家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力度不断加大,作为一名学生,也应该多学习这方面的知识。阳光小学对学校学生做了一次环保知识学习情况调查,调查结果共分为四个等级:A.非常了解;B.比较了解;C.基本了解;D.不了解。根据调查统计结果,绘制了不完整的三种统计图表。
了解程度
A.非常了解
B.比较了解
C.基本了解
D.不了解
百分比
5%
45%
(1)已知得B等的学生人数比得D等的学生人数少,请将上面的统计表补充完整。
(2)请补全条形统计图。
(3)阳光小学参与调查的学生一共有( )人。
(4)你认为本次统计调查结果选用哪种统计图更好?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认真填一填。(每小题2分,共20分)
1、积 反比例
【分析】两个相互关联的量,如果它们的积是一定的,则这两个量叫作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作反比例关系。
【详解】两个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点睛】
此题是对反比例定义的简单考查。
2、109000000 10
【解析】略
3、110
【解析】假设篮球、排球、足球的定价为每个x元,y元,z元,依题意得:
(1)
(2)
(2)×2: (3)
(1)-(3): .
即买篮球1个,排球1个,足球1个需110元.
4、32
【解析】略
5、60 1
【解析】(1)求30千克是50千克的百分之几,把50千克看作单位“1”用除法计算,30除以单位“1”的量;(2)求30千克比24千克多百分之几,是求30千克比24千克多的数量占24千克的百分之几,把24千克看作单位“1”,用除法计算,多的数量除以单位“1”的量.
【详解】30÷50=0.6=60%;
(30﹣24)÷24
=6÷24
=0.1
=1%;
答:30千克是50千克的 60%,30千克比24千克多 1%.
故答案为60;1.
6、左 小 大 小
【分析】在数轴上,首先确定原点0的位置与单位长度,且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左边,越往左越小,正数都在0的右边,越往右越大;据此解答。
【详解】在数轴上,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左边,也就是负数都比0小;而正数都比0大,所以,负数都比正数小。
故答案为:左;小;大;小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数轴的认识以及正负数的大小;关键是要掌握负数比0小, 0比正数小,正数大于负数。
7、46
【分析】把这本故事书的总页数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分别求出第一天和第二天看的页数,两者的和,再加1即可。
【详解】84×+84×+1
=21+24+1
=46(页)
第三天从46页看起。
【点睛】
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注意最后不要忘了加1。
8、1.1
【解析】略
9、3 3 5 0.6
【分析】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得=3÷5,根据比与除法的关系可得3÷5=3∶5,将的商写成小数得=0.6
【详解】3÷5==3∶5=0.6
故答案为:3;3;5;0.6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比与除法的关系,小数除法即可转化。
10、20
【解析】略
二、是非辨一辨。(每小题2分,共12分)
11、×
【详解】根据扇形的特点,顶点在圆心,两条半径和一段弧长是扇形的边.注意半径不一定相等.
12、错误
【解析】略
13、×
【分析】男女生人数比是5∶3,所以女生人数是男生的,把男生人数当做单位“1”,所以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1-),又女生比男生少10人,因此就能求出男生人数是多少,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
【详解】男女生人数比是5∶3,所以女生人数是男生的,
10÷(1-)=10÷=25(人)
男生有25人,故判断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比的应用,已知具体数量,一定要找到它对应的分率。
14、×
【详解】略
15、×
【解析】略
16、×
【详解】略
三、细心选一选。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分)
17、C
【详解】略
18、C
【详解】略
19、D
【详解】【分析】此题考查按比例分配问题,明确三人平均分着吃则每人吃3个面包,而丙没带,则甲拿出的个数:乙拿出的个数=2∶1,即得到的钱也是2∶1。
【详解】4.5÷3×2=3(元)
20、B
【解析】0.9的占65%,出现的次数最多,所以众数是0.9。
故答案为:B。
21、B
【解析】略
四、用心算一算。(每题6分,共18分)
22、0.12 3.9 0 3 1001 1
【解析】略
23、(1)
(2)1
(3)
(4)2
(5)
(6)12
【详解】(1)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1
(3) ÷[ ×( + )]
= ÷[ × )]
= ÷
=
(4) + + +
=( + )+( + )
=1+1
=2
(5) × - ×
= ×( - )
= ×
=
(6) ×1.8+19.2×
= ×(1.8+19.2)
= ×21
=12
24、①x=4.2;②x=64;③x=2.4
④x=;⑤x=33.6;⑥x=40
【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写成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即可.
【详解】①=
解:10x=6×7
x=42÷10
x=4.2
②3:8=24:x
解:3x=8×24
x=192÷3
x=64
③15:3=12:x
解: 15x=3×12
x=36÷15
x=2.4
④:=x:
解:x=×
x=÷
x=
⑤=
解:2x=22.4×3
x=67.2÷2
x=33.6
⑥=
解:2.5x=12.5×8
x=100÷2.5
x=40
五、操作与思考。(共5分)
25、(1)A(2,7),B(2,2),C(4,3),D(4,8)
(2)(3)
【解析】(1)数对中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根据每个点所在的列与行表示位置;
(2)先根据对称轴确定对应点的位置,然后画出轴对称图形;
(3)根据平移的方向和格数确定平移后对应点的位置,然后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六、解决问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26、60千米
【解析】350÷2.5—80=60(千米)
27、答案不唯一.
【解析】答案不唯一.如:
想法一:画草图
4×4×2+4×16×4=288(平方厘米)
想法二:画草图
8×8×2+8×4×4=256(平方厘米)
想法三: 画草图
3.14×4×16+3.14××2
=226.08(平方厘米)
说明:
考虑两种情况:一种是做成方体,一种是做成圆柱体.
(一)盒子做成方体:(以下为底面平面图,小正方形的边长为2厘米.)
(1)底面摆1个小球,即解法一.
(2)底面摆2个小球, 即解法二.
(3)底面摆3个小球,此时长方体的长为 8厘米,宽比8厘米小.
(4)底面摆4个小球,即解法二.
(学生这样摆放的话,目前没办法解答).
(二)盒子做成圆柱体:
(1)底面摆1个小球,即解法三.
(2)底面摆2个球,此时圆柱的底面半径为4厘米,高会略小于8厘米.(学生这样摆放的话,目前没办法解决)
(3)底面摆3个小球,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比4厘米多一些,高比8小一些.
(学生这样摆放的话,目前没办法解答).
(4)底面摆4个小球,图1方式摆放的话,圆柱底面半径约4.8厘米.
图2方式摆放的话,圆柱底面半径约5.6厘米.
(学生这样摆放的话,目前没办法解答).
28、调运方案如下表:
武汉
重庆
北京
6
4
上海
0
4
【解析】解:设北京运往武汉台,则上海运往武汉台,北京运往重庆台,上海运往重庆台,显然应有.
总运价为(元).
故当时,运价最省,为7600元.
调运方案如下表:
武汉
重庆
北京
6
4
上海
0
4
29、502.4cm3
【解析】3.14×42×10=502.4(cm3)
30、1999
【详解】设素数除以3的余数为,令,(为整数,=0,1,2).
若=1,则 1,此时2+1=2(3+1)+1=3(2+1)与2+1为素数产生矛盾.
若=2,则 0,此时4+1=4(3+2)+1=3(4+3)与4+1为素数产生矛盾.
故=0,=3,由为素数知=1,=3.因此,.
31、1212.5元
【解析】(600-20)=870(元)
(870+100)=1212.5(元)
答:果果妈妈一共带了1212.5元。
32、(1)
了解程度
A.非常了解
B.比较了解
C.基本了解
D.不了解
百分比
5%
15%
45%
35%
(2)见详解;
(3)400;
(4)扇形统计图更好,可以清楚的表示出各部分数量所占的百分比,以及同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分析】(1)把D等的学生人数看作单位“1”,用B等和D等的学生人数的百分率之和除以B等和D等的学生人数对应的分率之和,即可求出D等的学生人数所占的百分率,进而可以求出B等的学生人数所占的百分率。
(2)、(3)总人数=A等的学生人数÷对应的百分率,D等的学生人数=总人数×对应的百分率。
(4)从能够清楚的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的关系上去考虑。
【详解】(1)(1-5%-45%)÷(1-+1)
=50%÷
=35%
1-5%-45%-35%
=1-85%
=15%
表格如下:
了解程度
A.非常了解
B.比较了解
C.基本了解
D.不了解
百分比
5%
15%
45%
35%
(2)20÷5%=400(人)
400×35%=140(人)
如图:
(3)20÷5%=400(人)
(4)扇形统计图更好,可以清楚的表示出各部分数量所占的百分比,以及同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点睛】
能够从三种统计图中获得相关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绘制条形统计图时,注意标清楚数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时,用乘法计算;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时,用除法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