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2025届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
一、神奇小帮手。
1.78×15的积是(____)位数,积的个位上是(____)。
2.升国旗时,国旗的升降运动是_____现象.自行车的车轮转了一圈又一圈的运动是_____现象.
3.小明调查了班上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记录如下图。
(1)根据上图填写下表。
项目
跳绳
踢毽子
打乒乓球
打篮球
踢足球
人数
(2)从图中可以看出:(______)项目最受欢迎,(______)项目喜欢的人数最少。
4.□÷6=10……△,余数最大可以填(________),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________)。
5.小巧步行的速度是1米/秒,她上午分从家里出发,分到学校,小巧从家步行到学校用了(______)分钟,路程是(______)米。
6.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
①一本字典厚约5_________ ②一张邮票面积约6_________
③一张报纸的面积约25_________ ④足球场占地面积7000 _________
7.用两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__________)厘米,面积是(__________)平方厘米。
8.某篮球场长28米,宽15米,周长是(_____)米,面积是(_____)平方米.
二、我是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
9.两个数相除,商一定小于这两个数。(______)
10.一个数除以8,商是24,余数是1. (___)
11.如果两个长方形的面积相等,则它们的长和宽一定分别相等。 (_______)
12.因为1900是4的倍数,所以1900年是闰年。(________)
13.下面物体的运动是平移的在括号内画“△”,是旋转的画“○”.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14.在一个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这个数的大小不变。(________)
15.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的末尾有0,被除数的末尾一定有0。(______)
16.小红的生日是2019年2月29日。 (________)
17.我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5米,每个同学的身高都是1.35米。_____
18.因为“商×除数+余数=被除数”,所以21×7+7=154中,154是被除数,7是除数,21是商,7是余数. (____)
三、快乐ABC。(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9.一根电线杆长9.6米,埋在地下1.8米,露出地面的有( )米.
A.7.8 B.11.4 C.10.4
20.分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3,走过了1时的( )。
A. B. C.
21.爸爸的身高是180厘米,比妈妈高20厘米,妈妈比君君高0.4米.君君的身高是( ).
A.120米 B.120厘米 C.1.2厘米
22.2元6角4分写成小数是( )。
A.64分 B.2.64元 C.264角
23.由两个长6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组成下图,涂色部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A.12 B.16 C.18 D.20
24.三名小学生50米赛跑的成绩分别是:1号7.02秒,2号8.07秒,3号8.13秒。( )是冠军。
A.1号 B.2号 C.3号
25.小芳的妈妈今年三十多岁了,她出生的那一年的2月有28天,她可能出生于( )年。
A.1984 B.1986 C.1998
26.正方形的边长扩大2倍,面积就扩大( )倍。
A.2 B.4 C.8 D.1
27.下列年份中2月份有29天的是( )
A.2014年 B.2015年 C.2016年
28.用长14cm的铁丝围成长方形,能围出( )种。(长、宽都是整cm的数)
A.2 B.3 C.6
四、勤奋的你来算一算。
29.直接写出得数.
20×50=
230÷6≈
+=
603÷3=
540÷9=
24×39≈
1﹣=
12+30×0=
30.列竖式计算。(带※的题要求验算)
878÷3= 42×28=
※438÷4= 2.3+7.27=
31.计算下面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dm)
五、操作题。
32.把对应的时间连起来.
下午3:00 3:00 晚上 9:00 9:00
凌晨3:00 15:00 上午 9:00 21:00
六、解决问题
33.花果山上有黄桃树216棵,水蜜桃树的棵数是黄桃树的3倍,这两种桃树共有多少棵?
34.中湖小学有两个同样的排球场,每一个长方形的排球场的长是18米,宽是9米。这两个排球场的面积一共是多少平方米?
35.下面是希望小学2015级学生在三年级和六年级时的视力情况统计表。
(1)三年级时,学生视力在( )的人数最多,有( )人。
(2)视力在4.6-4.3的学生中,六年级比三年级时增加了( )人。
(3)三年级时,学生视力在4.6-4.3的比在4.9-4.7的少( )人。
(4)2015级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其中视力在5.0及以上的学生人数呈现减少的变化,请你分析一下原因是什么?
36.某年的4月份有5个星期一和星期二,这一年的4月4日是星期几?
37.种植小组准备用12米长的篱笆,靠墙围一块正方形或长方形的绿地,怎样围面积最大,画出图并计算。(长和宽分别取整米数)
参考答案
一、神奇小帮手。
1、 四 0
【解析】略
2、平移 旋转
【详解】平移是物体运动时,物体上任意两点间,从一点到另一点的方向与距离都不变的运动;
旋转是物体运动时,每一个点离同一个点(可以在物体外)的距离不变的运动,称为绕这个点的转动,这个点称为物体的转动中心.所以,它并不一定是绕某个轴的. 根据平移与旋转定义判断即可.
3、8 5 12 4 7 打乒乓球 打篮球
【分析】(1)根据题意,每一个“×”表示一个人,由此分别数出即可;
(2)根据统计图,哪一个项目的“×”最多,表示最受欢迎,哪一个项目的“×”最少,表示喜欢的人数最少。
【详解】(1)
项目
跳绳
踢毽子
打乒乓球
打篮球
踢足球
人数
8
5
12
4
7
(2)从图中可以看出:打乒乓球项目最受欢迎,打篮球项目喜欢的人数最少。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然后再根据信息按要求进行解答,解题时要注意审题。
4、5 65
【分析】根据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可知,余数要小于除数,则△里面的数要小于6。要使口里面的数最大,则△里面的数应是5。再根据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解答即可。
【详解】在有余数的除法口÷6=10……△中,余数最大可以填5。
10×6+5
=60+5
=65
则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65。
【点睛】
本题考查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算式被除数=商×除数+余数也常用于有余数除法的验算。
5、20 1200
【分析】根据行程问题的速度公式:路程=速度×时间,已知小明每秒的行走速度,求出小明每分钟的行走速度,解答本题即可。
【详解】小明行走的速度是1米/秒,1分钟=60秒,故小明每分钟的行走速度是:1×60=60(米/分钟):
(1)从家到学校所用的时间是:52-32=20(分钟)
(2)路程是:60×20=1200(米)
【点睛】
本题的关键在于速度与时间的单位要一致,如果速度是米每秒,时间是分,就要把速度转换成米每分或把时间转换成秒。
6、厘米 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米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面积单位、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
计量一本字典厚,结合数据5可知:应用“厘米”做单位;
计量一张邮票面积,结合数据6可知:应用“平方厘米”做单位;
计量一张报纸的面积,结合数据25可知:应用“平方分米”做单位;
计量足球场占地面积,结合数据7000可知:应用“平方米”做单位据此解答。
【详解】①一本字典厚约5厘米 ②一张邮票面积约6平方厘米
③一张报纸的面积约25平方分米 ④足球场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
【点睛】
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7、6 2
【分析】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它的边长是1厘米,它拼成的长方形长是2厘米,宽是1厘米,由此根据长方形周长=(长+宽)×2和长方形面积=长×宽即可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长方形的长是2厘米,宽是1厘米。
周长:(2+1)×2
=3×2
=6(厘米)
面积:2×1=2(平方厘米)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拼接图形的面积和周长求取方法的理解与应用。
8、86 420
【详解】略
二、我是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
9、×
【解析】略
10、×
【详解】略
11、×
【详解】略
12、×
【分析】根据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100的倍数时,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这里用到了除法运算。
【详解】1900÷4=475;1900÷400=4……300,1900是4的倍数,但不是400的倍数,所以1900不是闰年。
故判断错误。
【点睛】
一年是365天零6小时左右,这样算起来,每四年多一天零几分钟,所以每4年就有一个闰年。至于为什么整百年的时候要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其中的道理过于深奥。学生们可能一时不能理解,但是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以及四年一闰的规律。
13、
【详解】平移与平移现象,旋转与旋转现象,平移的物体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旋转是物体绕着一个中心运动,由此判断即可.
14、×
【分析】在一个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并不是任何数字的末尾添上0后大小都不变。
【详解】在1的末尾添上“0”,这个数就扩大10倍,原题说法错误。
故判断错误。
【点睛】
解答本题要求熟练掌握小数的性质。
15、×
【分析】根据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可知,在没有余数的情况下,如果商的末尾有0,被除数的末尾也一定有0;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的末尾没有0,商的末尾不一定没有0,比如125÷6=20…5;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的末尾有0,被除数的末尾不一定有0。
故答案为:×
【点睛】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哪一位不够除,用0补足。
16、×
【详解】略
17、×
【分析】平均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特征,不是其中每一个数据的特征,它比最小的数大一些,比最大的数小一些,在它们中间,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因为平均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特征,不是其中每一个数据的特征,
我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5米;并不是说我们班每个同学的身高一定都1.35米,有的同学的身高会比1.35米高,也有的同学的身高会比1.35米低。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的意义,即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
18、错误
【解析】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而在21×7+7=154中,21既可以是除数,也可以是商.
故答案为错误.
三、快乐ABC。(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9、A
【解析】电线杆露出地面的高度=电线杆的总长度-埋在地下的长度,代入对应的数字即可得出答案.9.6-1.8=7.8(米).
故答案为A.
20、C
【分析】根据钟面的结构可知,整个钟面被个数字平均分成12大格,分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3,经过了3个大格,根据分数的意义,将12个大格平均分为4份,3小时占其中的1份,即。
【详解】分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3,走过了1时的;
故答案为:C
【点睛】
了解钟面的结构和分数的意义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21、B
【详解】略
22、B
【分析】把2元6角4分换算成元数,先把6角换算成元数,用6除以进率10得0.6元,再把4分换算成元数,用4除以进率100得0.04元,最后把2元、0.6元和0.04元合起来得2.64元。
【详解】2元6角4分=2.64元
故答案为:B
【点睛】
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
23、B
【分析】观察图中可知,涂色部分左、右两边完全相同,长是6-2=4(厘米),宽是2厘米,则涂色部分的面积是两个长方形面积和,据此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2,代入数据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6-2=4(厘米)
4×2×2
=8×2
=16(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B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24、A
【分析】赛跑比赛中谁用的时间最少,谁跑的最快。把3个学生比赛成绩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7.02<8.07<8.13,所以1号是冠军。
故答案为:A。
【点精】
解答本题要注意:谁用的时间少谁就跑得快,谁用的时间多谁就跑得慢。
25、B
【分析】根据年月日的认识,平年二月28天,闰年二月29天,所以妈妈是平年出生的,再根据闰年的判断方法:当年份是整百年时,年份能被400整除的是闰年,不能被400整除的是平年;当年份不是整百年时,年份能被4整除的是闰年,不能被4整除的是平年,据此判断选项中的年份哪个是平年,再结合题意解答。
【详解】A.1984÷4=496;所以1984年是闰年;
B.1986÷4=496……2,所以1986年是平年;
C.1998÷4=499……2,所以1998年是平年;
小芳妈妈今年三十多岁了,1986年至2020年刚好30多岁;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要牢记平年和闰年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判断出平年闰年后要结合实际选出合适的答案。
26、B
【分析】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当正方形的边长扩大a倍,面积扩大a2倍,据此解答。
【详解】正方形的边长扩大2倍,面积就扩大2×2=4倍。
故答案为:B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的灵活应用。
27、C
【解析】每年的二月份有28天的就是平年,有29天的是闰年,根据闰年的判定方法,普通年份是4的倍数即为闰年,而整百年份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详解】2014÷4=503…2,有余数,所以2014年是平年;
2015÷4=503…3,有余数,所以2015年是平年;
2016÷4=504,没有余数,所以2016年是闰年.
故选C.
28、B
【分析】用14cm的铁丝围成长方形,14cm是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根据长方形周长公式,这个长方形长+宽=14÷2=7(cm),分情况讨论长方形的长和宽。
【详解】当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时,宽是1厘米;
当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时,宽是2厘米;
当长方形的长是4厘米时,宽是3厘米。
所以用长14cm的铁丝围成长方形,能围出3种。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长方形周长,要注意的是长方形的长+宽应当是7cm,不是14cm。
四、勤奋的你来算一算。
29、
20×50=1000
230÷6≈40
+=1
603÷3=201
540÷9=60
24×39≈1000
1﹣=
12+30×0=12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以及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解答:解:
20×50=1000
230÷6≈40
+=1
603÷3=201
540÷9=60
24×39≈1000
1﹣=
12+30×0=12
点评:口算时,注意运算符号和数据,然后再进一步计算.
30、292……2;1176
109……2;9.57
【分析】根据整数乘除法和小数加法的竖式计算法则即可求解。
【详解】878÷3=292……2
42×28=1176
※438÷4=109……2
验算:
2.3+7.27=9.57
故答案为:292……2;1176;109……2;9.57
【点睛】
本题考查整数乘除法的计算,小数加法的计算,小数列竖式时注意小数点对齐,还有除法验算方法的选择。
31、90dm2
【分析】观察结合图形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由此解答。
【详解】12×12-6×9
=144-54
=90(dm2)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灵活应用,关键是将图形分为所学的基本图形。
五、操作题。
32、
【解析】略
六、解决问题
33、864棵
【分析】水蜜桃树的棵数是黄桃树的3倍,用黄桃树的数量乘上3计算出水蜜桃3的数量,再加上黄桃树的数量即可。
【详解】216×3+216
=648+216
=864(棵)
答:这两种桃树共有864棵。
【点睛】
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水蜜桃树和黄桃树的数量关系,进行列式计算。
34、324平方米
【分析】依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长×宽,先算出一个长方形的排球场的面积,求这两个排球场的面积一共是多少平方米,再用一个长方形的排球场的面积乘2即可。
【详解】18×9×2
=162×2
=324(平方米)
答:这两个排球场的面积一共是324平方米。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要牢记其公式方可解答此题。
35、(1)5.0及以上;106;(2)20;(3)29;(4)写字姿势不正确,过度用眼(包括看电视,用电脑等),偏食等。
【分析】(1)通过观察,三年级时,学生视力在5.0及以上的人数最多,有106人;
(2)根据减法的意义,用减法解答;
(3)根据减法的意义,用减法解答;
(4)从学生用眼卫生方面分析原因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1)通过观察,三年级时,学生视力在5.0及以上的人数最多,有106人。
(2)33-13=20(人)
答:增加了20人。
(3)42-13=29(人)
答:少了29人。
(4)写字姿势不正确,过度用眼(包括看电视,用电脑等),偏食等。
故答案为:(1)5.0及以上;106;(2)20;(3)29;(4)写字姿势不正确,过度用眼(包括看电视,用电脑等),偏食等。
【点睛】
本题考查统计表,观察复式统计表后,对数据进行比较计算即可。
36、星期四
【解析】4月份有30天,30÷7=4(周)……2(天),所以4月1日、4月2日必须分别是星期一、星期二,所以4月4日是星期四。
37、;18平方米。
【分析】因为靠墙,所以12米是三条边的长度和,可以先假设宽的长度,再用12米减去2个宽的长度,就是长。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解答。
(1)宽是1米,长=12-2×1=10米,面积=10×1=10平方米;
(2)宽是2米,长=12-2×2=8米,面积=8×2=16平方米;
(3)宽是3米,长=12-2×3=6米,面积=6×3=18平方米;
(4)宽是4米,长=12-2×4=4米,面积=4×4=16平方米;
(5)宽是5米,长=12-2×5=2米,面积=2×5=10平方米;
18>16>10,所以宽是3米,长是6米时,面积最大;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宽是3米时,长=12-2×3=12-6=6(米)
面积=6×3=18(平方米)
画图如下所示:
答:围成长6米宽3米的长方形,此时面积最大,为18平方米。
【点睛】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熟记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并灵活运用公式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