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年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六年级下学期调研数学试卷
一、仔细推敲,细心判断。(对的打“√ ”,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
1.大于而小于的分数只有一个.(_______)
2.圆柱的底面直径是3厘米,高3π厘米,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正方形. (_____)
3.3千米的和2千米的相等。 (________)
4.单独做一项工程,甲用的时间比乙多 ,甲和乙的工作效率比是3∶1.(______)
5.大于小于的分数只有一个。(______)
二、反复思考,慎重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分)
6.下面的图形中,不能折成正方体的是( )。
A. B. C. D.
7.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15天完成,乙队单独做12天完成.甲乙两队合做4天还余下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正确的解答是( )
A. B. C. D.
8.10克盐溶在100克水中,那么盐占盐水的( )。
A. B. C.
9.甲仓货物运出,乙仓货物运出,这时甲、乙两仓所剩下的货物相等.甲仓原有货物( )
A.等于乙仓原有货物 B.比乙仓原有货物少
C.比乙仓原有货物多
10.下列哪种运动可以看成平移( )
A.升国旗 B.电风扇叶片转动 C.钟摆的运动
三、用心思考,认真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1.一根绳子长10米,用去25%,剩_____米.
12.从马桥到保康小汽车要1.75小时,大客车要2.25小时,大客车与小汽车速度的最简整数比是(______)。
13.图形按一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图形的____不变,____发生了变化,图形的____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14.一辆汽车每小时运煤7吨,要运完105吨煤需要(_____)小时。数量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
15.在一幅比例尺是8∶1的精密零件图纸上,量得图纸上零件长40mm,这个零件实际长(____)cm.
16.立方米和立方分米单位间的进率是(____________),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单位间的进率是(______________)。
17.把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球各6个放到一个袋子里。至少要取(__________)个球,才可以保证取到两个颜色相同的球。
18.的分数单位是________,再增加________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19.根据8x=3y组成一个比例x∶y=(______)∶(______)
20.A=2×3×5,B=3×5×7,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___,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_.
四、注意审题,用心计算。(每题6分,共18分)
21.直接写出得数.
453+198= 10﹣0.03= 3.4×= 0.1÷0.01=
4×0.025= 13÷= 4.5﹣0.75﹣= 5×4÷5×4=
22.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1)12.6×7.6×2.32÷1.9÷1.4÷2.9 (2)6.66×1.2+3.33×7.6
(3)23.5×5.66-23.4×5.67 (4)1.2÷(1.2÷2.3)÷(2.3÷3.4)÷(3.4÷4.5)
23.解比例
五、看清要求,动手操作。(每题6分,共12分)
24.(1)把三角形向左移动3格;
(2)把三角形绕B点逆时针旋转90°,
(3)把三角形按2:1的比放大.
25.如图,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
(1)画出一个周长是20厘米,长和宽的比为3∶2的长方形。
(2)再把画的长方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使三角形和梯形面积比是1∶2。
六、灵活运用,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一个圆锥形稻谷的底面周长是6.28m,高是1.8m,现在把这些稻谷全部装入一个底面积是6.28m2的圆柱形粮囤里,可以堆多高?
27.一桶油用去,还剩下48千克,这桶油原来重多少千克?
28.一块三角形地的面积是0.8公顷,它的底是400米,它的高是多少米?
29.某家电商城运来1000台冰箱,第一天卖出 ,第二天比第一天多卖出了 ,两天一共卖出冰箱多少台?
30.工厂原有48吨煤,已经烧了20天,平均每天烧煤1.5吨,剩下的煤如果每天烧1.2吨,还可以烧多少天?
参考答案
一、仔细推敲,细心判断。(对的打“√ ”,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
1、×
【解析】略
2、正确
【详解】略
3、正确
【解析】略
4、正确
【分析】乙用的时间是1,那么甲用的时间就是1+;工作量为1,用工作量除以工作时间分别求出甲、乙的工作效率,写出工作效率的比并化成最简整数比即可.
【详解】甲用的时间1+, 甲和乙的工作效率比:(1÷):(1÷1)=:1=3:1,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5、×
【分析】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分数大小不变,所以如果把这两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同时扩大无数倍,那么介于两个分数之间的分数就会有无数个。
【详解】大于小于的分数有无数个,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点睛】
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求解本题更便于理解。
二、反复思考,慎重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分)
6、C
【分析】正方体的展开图有如下类型:第一类,141型,中间四连方,两侧各一个,共六种;第二类,132型,中间三连方,两侧各有一、二个,共三种;第三类,222型,中间二连方,两侧各有二个,只有一种;第四类,33型,两排各三个,只有一种,据此判断。
【详解】选项A:属于222型,可以折成正方体;
选项B:属于141型,可以折成正方体;
选项C:不属于正方体的展开图类型,不能折成正方体;
选项D:属于231型,可以折成正方体。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体的展开图,关键是要掌握正方体的展开类型。
7、C
【解析】略
8、C
【分析】10克盐放 入100克水中,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盐占盐水的10÷(10+100),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盐占盐水:10÷(10+100)=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考查分数的意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分之几用除法,完成本题要注意单位“1”的确定。
9、B
【解析】根据甲仓货物运出,乙仓货物运出,这时甲、乙两仓所剩下的货物相等,可知甲仓货物剩下1﹣=;乙仓货物剩下1﹣=;即甲仓货物×=乙仓货物×,可以假设它们等于1,分别求出甲乙两仓货物,进行比较解答.
【解答】解:1﹣=,1﹣=;
假设甲仓货物×=乙仓货物×=1,即得到:甲仓=,乙仓=2,<2;
故选:B.
【点评】本题关键是根据甲、乙两仓所剩下的货物相等即:甲仓货物×=乙仓货物×,然后利用假设法分别求出两仓,再比较.
10、A
【解析】国旗在上升的过程中可以看做平移
三、用心思考,认真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1、7.1
【解析】把这根绳子总长看做单位“1”,单位“1”的量是已知的,根据用去它的21%,可知还剩它的(1﹣21%),进而用乘法计算求得还剩的米数.
【详解】10×(1﹣21%)
=10×0.71
=7.1(米)
答:剩7.1米.
故答案为:7.1.
12、9:7
【解析】略
13、形状 大小 面积
【分析】一个图形扩大或缩小后,边与边的比不会发生变化,它的形状不会发生变化。只是面积大小发生了变化。或者说把一个图形扩大或缩小,是按一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的,它的形状不会发生变化。
【详解】图形按一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图形的 形状不变,大小发生了变化,图形的 面积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故答案为:形状,大小,面积。
【点睛】
题是考查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我们所说的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按一定比例放大或缩小的,其形状不变,只是面积的大小变了。
14、15 时间=煤总量÷每小时运煤量
【解析】略
15、3.2
【解析】略
16、1000 1000
【详解】因为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所以立方米和立方分米间的进率是1000,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
17、5
【分析】把红、黄、蓝、白,这四种颜色看作4个抽屉,把6×4=24个小球看作24个元素。从最不利情况考虑,每个抽屉需要放1同色球,共需要1×4=4个,再摸出1个不论什么颜色,总有一个抽屉的球和它同色,所以至少要摸出4+1=5个;据此解答。
【详解】4+1=5(个)
答:至少要取5个球,才可以保证取到两个颜色相同的球。
故答案为:5
【点睛】
抽屉原理的解答思路,从最不利情况考虑,准确地建立抽屉和确定元素的总个数。
18、 11
【分析】根据题意,将的分子变为1即是分数单位,最小的质数是2,18个是2,表示7个,用18-7=11即可解答。
【详解】的分数单位是,再增加11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数单位和质数的理解与认识。
19、3 8
【解析】略
20、15 1
【分析】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首先把这两个数分解质因数,公有质因数的乘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是公有质数与各自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因此解答.
【详解】A=2×3×5,B=3×5×7, 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3×5=15;
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3×5×2×7=1.
故答案为15,1.
四、注意审题,用心计算。(每题6分,共18分)
21、651;9.97;0.34;10
0.1;15;3.5;16
【分析】按运算顺序解答,能利用规律的可以利用规律简算.
【详解】453+198=651 10﹣0.03=9.97 3.4×=0.34 0.1÷0.01=10
4×0.025=0.1 13÷=15 4.5﹣0.75﹣=3.5 5×4÷5×4=16
故答案为651,9.97,0.34,10,0.1,15,3.5,16
22、(1)28.8;(2)33.3
(3)0.332;(4)4.5
【分析】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对于小数同样适用。
(1)小数乘除混合运算,没有括号时,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2)观察数据可知,把6.66看作3.33×2,然后按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3)小数乘减运算,算式中含有两级运算,先算乘法运算,再算减法运算。
(4)观察算式可以看出,算式中含有3组相同的数字,运算中可以先把括号去掉,然后进行简算。根据运算法则,当括号前面是除号时,去掉括号 ,括号里面的除号转变成乘号。
【详解】(1)12.6×7.6×2.32÷1.9÷1.4÷2.9
=95.76×2.32÷1.9÷1.4÷2.9
=222.1632÷1.9÷1.4÷2.9
=116.928÷1.4÷2.9
=83.52÷2.9
=28.8
(2)6.66×1.2+3.33×7.6
=3.33×2.4+3.33×7.6
=3.33×(2.4+7.6)
=3.33×10
=33.3
(3)23.5×5.66-23.4×5.67
=133.01-132.678
=0.332
(4)1.2÷(1.2÷2.3)÷(2.3÷3.4)÷(3.4÷4.5)
=1.2÷1.2×2.3÷2.3×3.4÷3.4×4.5
=4.5
【点睛】
本题考查了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关键是要理解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对于小数同样适用。
23、
【详解】略
五、看清要求,动手操作。(每题6分,共12分)
24、
【解析】(1)根据图形平移的特征,把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各左平移3格,再首尾连结,即可得到把原三角形向右平移3格后的图形;
(2)根据旋转图形的特征,把这个三角形绕B点逆时针旋转90°后,B点的位置不动,其余各部分均绕B点按相同方向旋转相向的度数即可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3)根据图形放大与缩小的特征,把这个三角形的各边均放大到原来的2倍,画出的三角形就是把原三形按2:1的比放大后的图形.
25、见详解
【分析】(1)根据长方形周长公式:(长+宽)×2,求出长和宽的和,然后按照3∶2的比,分别求出长方形的长和宽,以此进行画图即可;
(2)按照长方形面积公式:长×宽,求出长方形面积,再按照1∶2求出三角形的面积,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底×高÷2,求出三角形的高,最后将长方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即可。
【详解】(1)20÷2=10(厘米)
10÷(3+2)
=10÷5
=2(厘米)
2×3=6(厘米)
2×2=4(厘米)
即所画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画图如下)。
(2)6×4=24(平方厘米)
24÷(1+2)
=24÷3
=8(平方厘米)
8×2÷4=4(厘米)
即三角形的高是4厘米,底是4厘米,
把画的长方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使三角形和梯形面积比是1∶2(下图)。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长方形周长公式、面积公式以及三角形、梯形面积和画法的掌握与理解。
六、灵活运用,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0.3m
【解析】6.28÷3.14÷2=1(m)
3.14×12×1.8×÷6.28=0.3(m)
答:可以堆0.3m高。
27、80千克
【解析】略
28、40米
【分析】根据h=S三角形×2÷a,代入数据计算即可求解。
【详解】0.8公顷=8000平方米,
8000×2÷400
=16000÷400,
=40(米);
答:它的高是40米。
【点睛】
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熟记并且灵活运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本题注意单位换算。
29、1000×=250(台)
250×(1+)=300(台)
250+300=550(台)
【解析】略
30、15天
【解析】(48﹣1.5×20)÷1.2
=(48﹣30)÷1.2
=18÷1.2
=15(天)
答:还可以烧15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