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2024-2025学年三下数学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
一、用心思考,认真填写。
1.在○里填上“<”、“>”或“=”。
0.3 ○1.3 1.4 ○ 1.1
5.7+3.4○9.9-0.8 2.6○1.5
2.超市三月份卖出6箱保温杯,每箱有10个保温杯,每个保温杯卖42元。
(1)42×10求的是________。
(2)10×6求的是________。
(3)42×10×6求的是________。
3.有2件上衣和3条裤子,一共可以搭配出(____)种不同的穿法。有5个人,每两个人通一次电话,一共要通(____)次电话。
4.如果△=○+○+○,△+○=60,那么○=(____),△=(____).
5.49×73的积和73×(________)的积相同。
6.中华人民共和国是(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成立的,2016年10月1日是她(_____)周岁的生日。
7.下面的长方形是用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这个长方形的长为(____)厘米 宽为(____)厘米,周长为(____)厘米。
8.一年有(________)个月。
9.7分米是米,写成小数是( )米。
10.345×4的积是(____)位数,78÷3的商大约是(____)十多。
11.估算47×31时,先想(_________)和(_________)相乘,积大约是(____________)。
二、仔细推敲,认真辨析。
12.小红的爸爸是4月31日从北京出差回来的. (______)
13.小熊5分钟走180米,它的速度是36米。(______)
14.3□×3□的积不一定是三位数。(________)
15.最小的两位数与最大的三位数相差88。(______)
16.小数加减法也像整数加减法一样,末位对齐,才能相加减.(____)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7.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每个正方形的( )是长方形的一半。
A.周长和面积 B.周长 C.面积
18.比较下面两个图形,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和乙的面积相等,周长也相等
B.甲和乙的面积相等,但甲的周长长
C.甲和乙的周长相等,但乙的面积大
19.下面三个图形相比,( )的面积最大.(每个□代表1平方厘米)
A.
B.
C.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到今年为止已经成立了( )周年.
A.60 B.50 C.70
21.正方形一共有( )条对称轴。
A.2 B.3 C.4
四、细心计算,认真检查。
22.直接写出得数.
- = 18×20= 1-= 248÷4= +=
890+210= 903÷3= 0÷132= 250×8= 500-452=
23.脱式计算
24.计算下题.先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然后在等号后面写出结果.
计算+=
五、操作题
25.下面的鞋子和帽子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式?连一连.
26.连一连。
480÷4 318÷3 550÷5 749÷7
六、解决问题
27.一共卖了多少元。
28.邮局有一种纪念邮票每套售价26元,今天共卖出这种邮票38套,一共卖了多少元?
29.学校食堂买了22箱苹果,每箱2层,每层有15个。全校有6个年级,每个年级三个班,平均每班有36人。
(1)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
(2)每人1个苹果,够吗?
30.一共有21个纸箱,够装吗?
31.华厦小区新建了18栋楼房,每栋有7层,每层有8户,新建的楼房可住多少户人家?
参考答案
一、用心思考,认真填写。
1、< > = >
【解析】提示,解答时先比较整数部分的大小,然后再比较小数部分的大小;其中5.7+3.4○9.9-0.8 的大小比较,要先计算出结果再比较。
2、10个保温杯卖多少钱 6箱保温杯一共多少个 先求出每箱保温杯可以卖多少钱,再求6箱保温杯卖多少钱
【分析】(1)由每个保温杯卖42元,每箱有10个保温杯,可知42×10表示的意义;
(2)由6箱保温杯,,每箱有10个保温杯,可知10×6表示的意义;
(3)先求出每箱保温杯可以卖多少钱,然后求出6箱保温杯卖多少钱。
【详解】据分析得出:
(1)42×10求的是:10个保温杯卖多少钱。
(2)10×6求的是:6箱保温杯一共多少个。
(3)42×10×6求的是:先求出每箱保温杯可以卖多少钱,再求6箱保温杯卖多少钱。
故答案为:①10个保温杯卖多少钱 ②6箱保温杯一共多少个 ③先求出每箱保温杯可以卖多少钱,再求6箱保温杯卖多少钱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应用题的不同解法,注意分析数量关系。
3、6 10
【解析】略
4、15 45
【详解】略
5、49
【分析】乘法交换律是指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据此可知,49×73=73×49。
【详解】49×73的积和73×49的积相同。
【点睛】
本题考查乘法交换律的应用,需熟练掌握。
6、1949 10 1 67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问到几年是几周年,用后面的年份减去原来的年份。
【详解】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到2016年10月1日是2016-1949=67周年。
故答案为:1949;10;1;67。
7、4 1 10
【解析】略
8、12
【分析】一年有12个月,其中1、3、5、7、8、10、12月是大月,大月有31天;4、6、9、11月是小月,小月有30天。平年2月有28天,闰年2月有29天。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一年有12个月。
故答案为:12。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对年、月、日的认识,注意平时基础知识的积累。
9、;0.7
【分析】根据1米=10分米,将7分米化成米也就是将整体单位“1”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7份,用分数表示是米,小数表示是0.7米。
【详解】7分米是米,写成小数是0.7米。
故答案为:;0.7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小数和分数的意义和单位换算之间的关系。
10、四 二
【解析】略
11、 50 30 1500
【解析】略
二、仔细推敲,认真辨析。
12、×
【详解】略
13、×
【分析】速度=路程÷时间,代入数据计算,路程的单位是米,时间的单位是分,所以速度的单位为:米/分,据此解答。
【详解】180÷5=36(米/分)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速度=路程÷时间这一数量关系的掌握情况,注意速度的单位。
14、√
【分析】假设两个因数的□里都填0,算出得数;再假设两个因数的□里都填最大的一位数9,算出得数;进而确定积的位数即可判断。
【详解】因为30×30=900
39×39=1521
所以3□×3□的积不一定是三位数,故此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可采用假设法,假设这两个因数最小和最大时的积是几位数,从而得解。
15、×
【分析】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它们的差用(999-10)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它们的差:999-10=989,所以最小的两位数与最大的三位数相差88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
解答本题关键是找出最小的两位数和最大的三位数。
16、×
【详解】略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7、C
【分析】先将正方形的边长假设为一个具体数字,然后分别计算出正方形与这两个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与面积,再进行选择。
【详解】假设正方形的边长为2厘米,则拼成的长方形的长为4厘米,宽为2厘米,
正方形的周长:2×4=8(厘米)
正方形的面积:2×2=4(平方厘米)
两个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2+4)×2=12(厘米)
两个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2×4=8(平方厘米)
12÷2=6(厘米)≠8(厘米)
8÷2=4(平方厘米)
所以每个正方形的面积是长方形的一半。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考查学车对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掌握。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正方形的边长乘以2,宽与正方形的边长相等。
18、C
【分析】根据面积的意义:面积是图形所占平面的大小可知,甲的面积小于正方形面积的一半,乙的面积大于正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甲的面积小于乙的面积。
根据周长的意义:周长是围成平面图形线段的长度和可知,甲乙的周长都是整个图形周长一半再加上公共边,所以周长相等。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甲和乙的周长相等,但乙的面积大。
故答案为:C。
【点睛】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周长和面积的意义。解题时要明白,折线部分是二者的公共边长,从而解答。
19、C
【详解】略
20、C
【详解】略
21、C
【分析】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画一个正方形,并画出它所有的对称轴。
据此解答。
【详解】
由示意图可得出,正方形共有4条对称轴。
故答案为:C
【点睛】
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对称轴的概念,其次要能在正方形中画出所有的对称轴。这样解答本题就容易多少。
四、细心计算,认真检查。
22、, 360, , 62, 1
1100, 301, 0, 2000, 48
【详解】略
23、640;560;71
【分析】(1)是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只含有乘除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即可;
(2)是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含有减法和除法运算,应先进行除法运算再进行减法运算;
(3)是一个有括号的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
【详解】
【点睛】
本题考查了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四则运算分为两级:加法、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1)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乘除法),再算第一级运算(加减法)。
(2)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最后算括号外的。
24、+=或
可以这样画图(不唯一)
【详解】略
五、操作题
25、16种.
【解析】略
26、见详解
【分析】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被除数中间没有0):一位数除三位数,在求出商的百位上的数后,若被除数的百位上没有余数,并且被除数的十位不够商1,则要在十位上商0占位,然后把十位上的数落下来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继续除;
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没有余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的末位是0,且前一位正好除尽,就直接在个位上商0占位;据此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480÷4=120
318÷3=106
550÷5=110
749÷7=107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除法的计算法则。
六、解决问题
27、784元
【解析】一共卖的钱数=卖出明信片的套数×每套明信片的价钱,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详解】56×14=784(元)
答:一共卖了784元。
28、988元
【分析】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可知,邮票每套售价26元,卖出这种邮票38套,则一共卖了26×38元。
【详解】26×38=988(元)
答:一共卖了988元。
【点睛】
熟练掌握总价、单价和数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后,灵活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解答即可。
29、(1)660个
(2)够
【分析】(1)由“学校食堂买了22箱苹果,每箱有2层,每层有15个”,可先求得每箱苹果的个数,即15×2,然后再求22箱苹果的个数;
(2)由“全校有6个年级,每个年级有3个班,平均每班有36人”求出总人数,然后与苹果个数比较即可。
【详解】(1)15×2×22
=30×22
=660(个)
答:一共买了660个苹果。
(2)36×3×6
=108×6
=648(人)
660>648
答:每人1个苹果,够。
【点睛】
此题考查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先求出每箱苹果的个数,再乘上箱数即可求解。
30、够装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每个纸箱可以装9个菠萝,则178个菠萝需要178÷9个纸箱。再与21个纸箱比较大小即可。
【详解】178÷9=19(个)……7(个)
因为剩余的7个菠萝也需要1个纸箱。
19+1=20(个)
20<21
答:一共有21个纸箱,够装。
【点睛】
本题考查有余数的除法的实际应用。明确剩余的7个菠萝也需要1个纸箱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31、1008户
【分析】根据题意,用每栋楼层数乘每层住户数,求出每栋楼住户数。再乘楼房总栋数,求出这个小区住户总数。
【详解】7×8×18
=56×18
=1008(户)
答:新建的楼房可住1008户人家。
【点睛】
本题考查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理清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