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上林县2024-2025学年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zh****1 文档编号:12303258 上传时间:2025-10-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9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林县2024-2025学年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上林县2024-2025学年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林县2024-2025学年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 一、 填空题。 (每题2分,共20 分) 1.银行通常将50枚硬币叠在一起卷成一筒,高度大约是10厘米。那么把1万枚这样的硬币叠在一起,高度大约是(______)厘米,五百万枚这样的硬币叠在一起的高度约是(______)千米。 2.一个两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是10.0,这个小数最大是(______),最小是(______)。 3.308的15倍是(_______),360是15的(_______)倍. 4.在数位顺序表中,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________),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__________),它们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______)。 5.填“>”“<”或“=”。 580020000(______)5.8002亿 580020000(______)6亿。 6.在括号里填上相应的数。 7.冰箱冷藏室的温度是-2℃,冷冻室的温度比冷藏室低16℃,冷冻室的温度是(________)。 8.到2019年年底,中国总人口大约是1405000000人,这个数据的最高位上的计数单位是(______),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______)人。 9.7的连续自然数的和140,那么其中最小的一个数是(__________)。 10.由3个“0”和3个“5”组成的数中,一个“零”都不读的有(______),读两个“零”的有(______)。(每空填一个数) 二、 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11.下图中,三角形被一张纸遮住了一部分,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A.钝角 B.直角 C.锐角 D.不能确定 12.下面各数,读数时只读一个零的是( ). A.50.09 B.4.005 C.7.0900 13.25×13×4=13×(25×4)=1300,这里运用了( )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14.(如图)一张三角形纸被斯去了一个角,原来这张纸的形状是( )。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15.10.1×0.097的积最接近( ). A.0.001 B.1 C.10 三、 判断题。(对的打“√ ” , 错的打“×” 。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16.0.32和0.320的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也相等。(______) 17.乘数中间有0,积中间也有0;乘数末尾有0,积的末尾也有0。(________) 18.三角形不可能有两个钝角。(______) 19.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的值就扩大到原来的2倍.(____) 20.把一个苹果分成3分,每份占这个苹果的.(_____) 四、 计算题。 (每题8分,共16 分) 21.直接写得数。 1.8+2.5= 4.1-3.9= 0.75+0.25= 0.45×1000= 11.7+2= 5-3.45= 3.5÷10= 25×4×2= 125×8= 2.39-1.26= 2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1)375×24= (2)607×19= (3)60×550= 五、 作图题。 (共8 分) 23.看一看,连一连. 六、 解决问题。 (每题 6 分, 共 36 分) 24.学校购进16套课桌椅共用1520元,每张桌子55元,每把椅子多少元? 25.小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910米,他用13分钟从学校回到家,平均速度是多少米/分? 26.一个施工队计划修一条1000米长的水渠,第一周修了215.8米,第二周修了283.2米,还有多少米没修?(用方程解) 27.果园里有桃树32棵,梨树是桃树的2倍,苹果树比桃树和梨树的总数多54棵。果园里有苹果树多少棵? 28.明明看一本书,第二天看了全书的,比第一天多看了全书的,还剩下全书的几分之几没有看? 29.如图,在三角形ABC中,已知∠A是120度,∠A是∠B的3倍,则∠C是多少度? 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 (每题2分,共20 分) 1、2000 10 【分析】根据题意,要求1万枚这样的硬币叠在一起有多高,先求1万里有几个50,有多少个50就是多少个10厘米;同理求五百万枚这样的硬币叠在一起的高度,先用500万除以50求出500万里有多少个50,再乘以10计算出高度,最后进行单位换算即可。 【详解】10000÷50×10 =200×10 =2000(厘米) 5000000÷50×10 =100000×10 =1000000(厘米) 1000000厘米=10千米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注意解题方法的总结。 2、10.04 9.95 【分析】根据一个两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是10.0得知该小数精确前小数点后有两位,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10.0最大是10.04,“五入”得到的10.0最小是9.95,由此解答问题即可。 【详解】一个两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是10.0,这个小数最大是 10.04,最小是9.95; 故答案为:10.04,9.95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利用“四舍五入法”,一个两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根据百分位上数字的大小来确定用“四舍”法,还是用“五入”法,由此解决问题。 3、4620 24 【详解】略 4、十分位 个位 10 【分析】由整数小数的数位顺序表可知: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个位,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十分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10”;据此解答。 【详解】在数位顺序表中,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十分位,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个位,它们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数位顺序表的掌握情况。 5、= < 【分析】5.8002亿=580020000;6亿等于600000000,将其与580020000进行比较。 【详解】580020000=5.8002亿; 6亿=600000000,580020000<6亿。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重点考查多位数的读写及大小的比较,位数相同,按顺序从高位开始一位一位的进行比较。 6、5.34;5.47;5.53; 【分析】根据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写小数时先写整数部分,再写小数点,最后写小数部分,据此解答。 【详解】5.3与5.4之间有10个小格,箭头指的地方是5.34; 5.4与5.5之间有10个小格,箭头指的地方是5.47; 5.5与5.6之间有10个小格,箭头指的地方是5.53。 【点睛】 本题考查小数的读写,关键掌握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7、-18℃ 【分析】由冰箱冷藏室的温度是-2℃,冷冻室的温度比冷藏室低16℃,求冷冻室的温度,用“(-2)-16”解答即可。 【详解】(-2)-16 =-(2+16) =-18(℃) 所以,冷冻室的温度是-18℃。 故答案为:-18℃。 【点睛】 此题主要考察正负数的简单运算,正确理解负数的含义并处理好运算符号是本题解答的关键,必要时候可借助数轴进行理解。 8、十亿 140500万 【详解】【分析】1405000000是十四亿零五百万,最高位是十亿位,计数单位是十亿,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140500人。 【详解】1405000000的计数单位是十亿,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140500万。 【点睛】此题考查对数位计数单位以及数的改写的理解。 9、17 【解析】略 10、555000 505050 【分析】根据整数的读法,当零全部在后面的时候,读这个数字时不读零;当零不在末尾切隔着一个数级出现时,读两个零,把数字进行组合填空即可。 【详解】当数字是555000时,读作五十五万五千,不读零; 当数字是505050时,读作五十万零五千零五十,读两个零。 故答案为:555000;505050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读法,明确零什么时候读,什么时候不读是关键。 二、 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11、A 【分析】三角形按角分: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据此判断。 【详解】 由图可知:露出的是一个钝角,所以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分类,按角分可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12、A 【解析】解A、50.09读作:五十点零九,读出一个零;B、4.005读作:四点零零五,读出两个零; C、7.0900读作:七点零九零零,读出三个零; 【分析】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是“0”的就读作“零”;整数部分不是“0”的按照整数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依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据此读出各选项中的数,进而选择. 故选A. 13、C 【分析】25×13×4先运用乘法交换律,交换25和13的位置,变成13×25×4,再运用乘法结合律,把25×4结合在一起,变成13×(25×4)。 【详解】25×13×4=13×(25×4)=1300,先运用乘法交换律简算,又运用了乘法结合律简算。 故选C。 【点睛】 运算定律是常用的简便运算的方法,要熟练掌握,灵活运用。 14、A 【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已知的两个内角=第三个内角,然后根据3个内角的大小关系判断是什么三角形。 【详解】180°-88°-44°=48° 三个角分别是88°、44°、48°都是锐角,所以是锐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A 【点睛】 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同时考查了三角形的按角分类,关键明确:①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②三个角都为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15、B 【分析】根据小数乘法的估算,10.1≈10,0.097≈0.1,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0.1≈10,0.097≈0.1 10.1×0.097≈10×0.1=1 故答案为:B 【点睛】 考查了小数乘法的估算,利用四舍五入取小数近似数是解题关键。 三、 判断题。(对的打“√ ” , 错的打“×” 。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16、× 【分析】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可知0.32=0.320,根据小数的意义可知计数单位不同,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0.32=0.320,0.32的计数单位是0.01,0.320的计数单位是0.001,即0.32和0.320的大小相等,但是计数单位不同,所以原题判断错误。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小数的基本性质和小数的意义,注意小数的位数不同计数单位就不同。 17、× 【分析】(1)105×5=525,乘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没有0;101×5=505,乘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有0; (2)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据此可知,乘数末尾有0,积的末尾也有0。比如110×5=550,乘数的末尾有0,积的末尾也有0。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乘数中间有0,积中间可能有0,也可能没有0;乘数末尾有0,积的末尾也有0。 故答案为:× 【点睛】 熟练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可以采用举反例的方法解答本题。 18、√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为180度和钝角的特点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而钝角的度数大于90度,如果一个三角形内有两个钝角,则三角形的内角和就大于180度,所以一个三角形中,不可能有两个钝角;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钝角特点进行判断。 19、错误 【详解】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的值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的值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故答案为错误. 20、× 【详解】略 四、 计算题。 (每题8分,共16 分) 21、4.3;0.2;1;450;13.7; 1.55;0.35;200;1000;1.13 【分析】根据整数乘法、小数加减法和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解答。小数加减法时,先对齐小数点,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解答即可。 【详解】1.8+2.5=4.3 4.1-3.9=0.2 0.75+0.25=1 0.45×1000=450 11.7+2=13.7 5-3.45=1.55 3.5÷10=0.35 25×4×2=100×2=200 125×8=1000 2.39-1.26=1.13 【点睛】 观察数据特点和运算符号,仔细解答即可。注意小数加减法时,要先对齐小数点。 22、(1)9000;(2)11533;(3)33000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一个因数的个位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再用这个因数的十位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乘到哪一位,积的个位就与哪一位对齐,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再把两次相乘的积加起来。因数末尾有0时,把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对齐,并将它们相乘,再在积的后面添上没有参加运算的几个0。因数中间有0时,这个0要参加运算。据此解题。 【详解】(1)375×24=9000 (2)607×19=11533 (3)60×550=33000 【点睛】 本题考查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计算时要认真细心。 五、 作图题。 (共8 分) 23、 【解析】略 六、 解决问题。 (每题 6 分, 共 36 分) 24、40元 【详解】1520÷16﹣55 =95﹣55 =40(元) 答:每把椅子40元. 25、70米/分 【分析】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可知,小华的平均速度是910÷13米/分。 【详解】910÷13=70(米/分) 答:平均速度是13米/分。 【点睛】 熟练掌握路程、速度和时间三者的关系: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26、501米 【分析】本题可以设还有x米没修,题中存在的等量关系是:第一周修的长度+第二周修的长度+还没有修的长度=这条水渠的总长度,据此代入字母和数据作答即可。 【详解】解:设还有x米没修。 215.8+283.2+x=1000 499+x=1000 499+x-499=1000-499 x=501 答:还有501米没修。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对于列方程解含有一个未知数的应用题的解决能力,本题的关键是利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27、150棵 【分析】桃树有32棵,梨树是桃树的2倍,则梨树有32×2棵,桃树和梨树的总数是32+32×2棵。苹果树比桃树和梨树的总数多54棵,则苹果树有(32+32×2)+54棵。 【详解】(32+32×2)+54 =(32+64)+54 =96+54 =150(棵) 答:果园里有苹果树150棵。 【点睛】 理清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即可。求一个数的几倍,用乘法。 28、 【分析】把这本书的总页数看作单位“1”,要求还剩下全书的几分之几,用总数减去第一天看的,再减去第二天看的,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1-(+-) =1- = 答:还剩下全书的没有看。 【点睛】 此题考查的分数减法的意义,找准单位“1”是关键,并计算时,要注意要先通分再计算。 29、20度 【解析】120°÷3=40° 180°-120°-40°=20° 答:则∠C是20度.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