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届台州市临海市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
一、神奇小帮手。(每题2分,共16分)
1.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去掉后,如果所得的数比原数扩大100倍,说明原来小数部分有________位.
2.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45°和90°,另一个内角是________度,这是一个________三角形。
3.一个数由8个1、3个0.01和9个0.001组成,这个数是(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是(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是(________)。
4.由3个0.1和8个0.001组成的数是(___)。
5.用1,2,7,8四个数字和小数点组成的最大的两位小数是(____),精确到十分位是(____)。
6.一只蝙蝠约重3.9克,3.9里面有(_______)个0.1.
7.一个三角形中,,,(______)°,按角分这是(______)三角形。
8.在括号里填“>”“<”或“=”。
782980(______)783205 100个一百万(______)一亿
二、我是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 2 分, 共 20 分)
9.9和189的最大公因数是1。(____)
10.分数,,都是最简分数。(________)
11.32×(7×3)=32×7+32×3。 (_____)
12.因为3和3.0相等,所以它们都是整数。(______)
13.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要对齐。(______)
14.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也一定是方程。(______)
15.0.04和的大小相等,都化成小数的话,计数单位也相等。(________)
16.。(____)
17.20.15中的“5”表示5个0.01。(______)
18.0乘或除以任何数,都得0。(____)
三、快乐ABC。(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19.下面各数,读数时只读一个零的是( ).
A.50.09 B.4.005 C.7.0900
20.45×21=45×20+45运用了( )。
A.乘法分配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交换律 D.加法结合律
21.把一根15cm长的小棒截成3段(每段都是整厘米数),下面能搭成三角形的有( )。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1号小棒
3cm
4cm
5cm
6cm
2号小棒
3cm
4cm
5cm
6cm
3号小棒
9cm
7cm
5cm
3cm
A.1组 B.2组 C.3组 D.4组
22.修凳子时常在旁边加固成三角形,如图,这是运用了三角形的( )。
A.三条边的特性 B.易变形的特性 C.稳定性
23.在长70米的跑道一侧插上8面彩旗(两端都插),每相邻两面彩旗之间相距( )米。
A.10 B.8 C.9
四、勤奋的你来算一算。(每题6分,共18分)
24.直接写出得数
60×40= 14×30= 500×6= 320×30=
700×8= 200×90= 15×40= 5×120=
25.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5.67﹣0.73= 26.8+3.02= 6.07﹣4.993= 13.18+5.27=
26.观察下边的等腰三角形, 计算三个角的度数各是多少度.
五、操作题。(共6分)
27.连一连。
六、解决问题(每题 6 分, 共 30 分)
28.阳光小学三、四年级的同学向希望小学捐书情况如下图。
(1)已知三年级捐了10本工具书,四年级捐了30本工具书;三年级捐了35本漫画书,四年级捐了15本漫画书。请将上图补充完整。
(2)( )年级捐的书多,比另一个年级多( )本。
(3)平均每个年级捐书( )本。
29.学校举行运动会,四年级有28人参加,六年级参加的人数比四年级的3倍少20人。四年级比六年级少多少人?
30.实验小学四(一)班测试立定跳远,记录如下:
男生立定跳远成绩(cm):
150 130 155 155 140 155 147 118 120 135
160 180 155 165 140 120 155 195 155 140
女生立定跳远成绩(cm):
135 150 120 130 165 135 155 110 115 140
135 130 147 119 160 130 125 133 145 125
(1)将上面的数据进行整理,完成下面统计表。
成绩
人数
性别
合计
119及119以下
120—139
140—159
160及160以上
男生
女生
总计
(2)观察统计表,你有哪些发现?至少写出3条有价值的发现。
31.小军暑假计划花一个星期天看完一本212页的故事书,其中前四天平均每天都看28页,第五天他从哪页看起?
32.育才小学四年级187名同学和23名老师参加春游活动,准备向客运公司租车大客车限坐40人,每辆租金600元;小客车限坐30人,每辆租金500元,怎样租车最省钱?
参考答案
一、神奇小帮手。(每题2分,共16分)
1、两
【解析】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去掉后比原数扩大100倍,说明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两位后变成了整数,那么这个小数就是两位小数.
2、45 直角
【解析】三角形内角和分别减去两个内角度数,就等于另一个内角度数;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详解】180°-45°-90°=45°,这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45、直角
3、8.039 8.0 8.04
【分析】8个1即个位上是8,3个0.01即百分位上是3,9个0.001即千分位上是9,十分位上没有计数单位用0补足,即可写出这个小数。
根据四舍五入法的原则可知,保留一位小数即小数精确到十分位,判断百分位上的3,要舍去。保留两位小数即小数精确到百分位,判断千分位上的9,要进1。
【详解】一个数由8个1、3个0.01和9个0.001组成,这个数是8.039,保留一位小数是8.0,保留两位小数是8.04。
故答案为:8.039;8.0;8.04。
【点睛】
小数精确到哪一位,就看下一位上的数,再根据四舍五入法的原则解答。
4、0.308
【详解】略
5、87.21 87.2
【解析】略
6、39
【详解】计数单位的考查.
7、80 锐角
【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要求第三个内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两个内角的度数之和=第三个内角的度数;三角形按角分类,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据此解答。
【详解】180°-32°-68°=80°
三个角都是锐角,所以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以及三角形根据角的大小进行分类,要熟知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以及三角形根据角的大小是如何分类的。
8、< =
【分析】100个一百万是一亿,根据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首先要看他们的数位,如果数位不同,那么数位多的数就大,如果数位相同,从最高位开始,相同数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由此比较。
【详解】782980<783205 100个一百万=一亿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单位不同时,先将单位换算统一后比较。
二、我是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 2 分, 共 20 分)
9、×
【分析】先把9和189分解质因数,找出它们的公有质因数,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由此解答即可。
【详解】9=3×3
189=3×3×3×7
所以9和189的最大公因数是3×3=9;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数字大的可以用短除法解答。
10、×
【分析】最简分数,是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据此判断。
【详解】在中,3和5的公因数只有1,所以是最简分数;
在中,3和6的公因数有1和3,所以不是最简分数;
在中,3和7的公因数只有1,所以是最简分数。
所以判断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最简分数的定义,仔细观察三个分数分子和分母的关系,判断是否都符合最简分数的定义。
11、×
【解析】略
12、×
【分析】根据整数和小数的意义之间的区别即可进行判断。
【详解】3是整数,3.0是一位小数。故判断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对整数和小数的认识,在数字上要判断是整数还是小数,只需看是否有小数点。
13、√
【详解】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要对齐。
故答案为:√
14、×
【分析】等式和方程式的区别在于,用等号“=”连接的式子,叫做等式;方程式也是等式,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等式和方程式的判定方法,需要理解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15、√
【分析】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写作0.01,小数是分数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0.04=,所以大小相等;0.04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写作0.01,所以两者的计数单位也相等,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小数的意义,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小数是分数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
16、×
【分析】根据减法的运算性质和加法交换律进行简算,计算出结果,再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255-(75+155)
=255-155-75
=100-75
=25
25≠335
所以,255-(75+155)=255-75+155=180+155=335判断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
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式中数据的特点,然后做出正确判断。
17、√
【分析】5在百分位上,百分位的计数单位是0.01。
【详解】“5”在百分位上,“5”表示5个0.01,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
考查学生对小数部分计数单位的掌握情况。
18、✕
【详解】略
三、快乐ABC。(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19、A
【解析】解A、50.09读作:五十点零九,读出一个零;B、4.005读作:四点零零五,读出两个零;
C、7.0900读作:七点零九零零,读出三个零;
【分析】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是“0”的就读作“零”;整数部分不是“0”的按照整数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依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据此读出各选项中的数,进而选择.
故选A.
20、A
【解析】补全过程为45×21=45×(20+1)=45×20+45×1。
21、C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据此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3+3<9,所以第一组不能搭成三角形;
4+4>7,所以第二组能搭成三角形;
5+5>5,所以第三组能搭成三角形;
6+3>6,所以第四组能搭成三角形;
故答案为:C
【点睛】
此题解答关键是根据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特征解决问题。
22、C
【分析】三角形不易变形,具有稳定性,修凳子时常在旁边加固成三角形就是运用三角形的稳定性。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修凳子时常在旁边加固成三角形是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问题。
23、A
【解析】略
四、勤奋的你来算一算。(每题6分,共18分)
24、2400;420;3000;9600
5600;18000;600;600
【详解】略
25、4.94;29.82;1.077;18.45
【分析】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将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即可。
【详解】(1)5.67﹣0.73=4.94 (2)26.8+3.02=29.82 (3)6.07﹣4.993=1.077 (4)13.18+5.27=18.45
; ; ;
【点睛】
考查学生对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掌握情况。
26、70度,55度,55度
【详解】180°-110°=70(度)
180°-70°=110(度)
110°÷2=55(度)
五、操作题。(共6分)
27、
【分析】从正面看有两层,上层有1个小正方形位于左侧,下层有3个小正方形并列;
从左面看有两层,上层有一个正方形位于左侧,下层有2个小正方形并列;
从上面看有两层,上层、下层均有3个小正方形并列。
【详解】根据分析连线如下:
【点睛】
本题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需结合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求解。
六、解决问题(每题 6 分, 共 30 分)
28、(1)
(2)四;12
(3)86
【分析】(1)根据已知的数据填充统计图,三年级用灰色代表,四年级用白色代表,每1小格代表5个单位;
(2)根据统计图所提供的数据,分别计算出三、四年级捐书的本数,即可得出四年级捐的图书多,用四年级捐的本数减去三年级捐的本数,即可求出比另外一个年级多多少本;
(3)把两个年级捐书的数量加起来,再除以2即可解答。
【详解】(1)
(2)三年级:20+15+10+35=80(本)
四年级:27+20+30+15=92(本)
80本<92本
92-80=12(本)
答:四年级捐的书多,比另一个年级多12本。
(3)(20+15+10+35+27+20+30+15)÷2
=172÷2
=86(本)
答:平均每个年级捐书86本。
【点睛】
此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的画法以及利用统计图中的数据解决实际问题的灵活应用。
29、28×3-20-28=36(人)
【解析】略
30、(1)
成绩
人数
性别
合计
119及119以下
120—139
140—159
160及160以上
男生
20
1
4
11
4
女生
20
3
10
5
2
总计
40
4
14
16
6
(2)①男生成绩在140—159范围内的人数最多;女生成绩在120—139范围内的人数最多;②男生成绩在119及119以下范围内的人数最少;女生成绩在160及160以上范围内的人数最少;③男女生人数一样多,都是20人;四(一)班共有40人。
【分析】(1)观察记录的数据,可以用划记的办法,把各成绩段的人数统计出来填入表格即可;
(2)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男生、女生立定跳远处在哪个范围内的人数最多和最少,以及参加的人数,据此解答。
【详解】(1)实验小学四(一)班测试立定跳远统计表如下:
成绩
人数
性别
合计
119及119以下
120—139
140—159
160及160以上
男生
20
1
4
11
4
女生
20
3
10
5
2
总计
40
4
14
16
6
(2)答:通过观察统计表,我发现:①男生成绩在140—159范围内的人数最多;女生成绩在120—139范围内的人数最多;②男生成绩在119及119以下范围内的人数最少;女生成绩在160及160以上范围内的人数最少;③男女生人数一样多,都是20人;四(一)班共有40人。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会利用统计表给出的信息解答问题,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1、113页
【分析】根据题意,用前四天每天看的页数×天数,求出已经看的页数,再加上1即可求出第五天他从哪页看起。
【详解】28×4+1
=112+1
=113(页)
答:第五天他从113页看起。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看清题意,要求第五天他从哪页看起,用前四天看的总页数+1即可。
32、大车3辆,小车3辆,需要3300元
【详解】187+23=210(人)
40×3=120(人)
(210-120)÷30=3(辆)
3×600+3×500=3300(元)
大车3辆,小车3辆,需要3300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