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漳州市漳浦县2024-2025学年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1.76000≈76万,里最小填( )
A.0 B.1 C.4 D.5
2.一个等边三角形的周长与一个边长12厘米的正方形周长相等,这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 )厘米。
A.12厘米 B.9厘米 C.16厘米
3.某一天,杭州西湖接待游客大约12万人次,这一天的游客最多可能是( )。
A.124999 B.129999 C.119999
4.用一些相同的正方体木块搭成一个模型,不管从前面、上面、左面看,看到的图形都是,这个模型是( )。
A. B. C.
5.下面各题中方程有( )个。
① ② ③ ④
A.1 B.2 C.3 D.4
二、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题 2 分, 共 12 分)
6.一个六位数,四舍五入后约等于60万。这个数最大是599990。(______)
7.4.009保留一位小数是4。(________)
8.九时三十分,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互相垂直。(________)
9.89043,无论里填几,近似数都是89万。 (____)
10.两个不同的小数,哪个小数的位数多,那个小数就大。(______)
11.因为22=2×2,所以a2=a×2.________
三、我能填。(每题 2 分, 共24分)
12.把9缩小到它的是________,56的是0.56。
13.的分数单位是(_______),再加上(______)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14.在○里填上>、<或=.
530079○4300097 471÷19○30 540÷6×9○540÷(6×9)
15.三百零九亿七千零四万写作( ),它是由( )个亿和( )个万组成的,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近似数是( )亿。
16.1个笔记本3.05元,3.05是由3个________和5个________组成的。
17.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和是115°,则第三个内角是(________)。
18.已知右图中大正方形的边长是 20 厘米,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
19.学校为每个学生编了一个学号,设定末尾用1表示男生,用2表示女生,199712321表示“1997年入学的一年级2班的32号同学,该同学是男生。”那么200143072表示(_______)。
20.在括号里填“>”“<”或“=”。
67×120(____)12×670 57亿(____)750000000
45×98(____)45×100-2 8765000(____)8675000
21.填空。
(________)×20=7140 (________)÷25=50
100÷(________)=100 (________)×5-100=200
22.如果+△=50,那么 ×15+△×15=(________);
如果×△=40,那么( ×12)×△=(________);
如果÷△=60,那么( ×5)÷(△×5)=(_______)。
23.根据A+B=C,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C-A=(______) C-B=(______)。
四、我会计算。(每题 6 分, 共12分)
24.直接写得数。
25.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36.2+0.18= 2.61-0.38=
五、动手操作。(每题4分,共12分)
26.连一连,左侧图形分别是谁看到的?
27.连一连。
46×2.5×8=46×(2.5×8) 乘法分配律
12×97+3×12=12×100 加法结合律
56+78+22=56+(78+22) 乘法结合律
28.把图中的三角形和相应的名称用线连起来。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
六、我能解决下面各题。(每题 6 分, 共 30 分)
29.在2009学年第一个学期,四1班同学把卖废品所得的钱全部捐给了希望工程,具体情况如下:
名 称
废 纸
易垃罐
塑料瓶
收入(元)
47.75
25.2
68.4
(1)四1班卖废纸的钱比塑料瓶少多少元?
(2)四1班卖废纸和易垃罐的总钱数比塑料瓶多多少元?
(3)四1班一共给希望工程捐了多少钱?
30.用小棒摆正方形,如下图,看图填表。
……
图号
①
②
③
⑥
……
摆成正方形个数
____
____
____
____
……
____
小棒根数
____
____
____
____
……
____
当、时,分别需要多少根小棒?
31.李叔叔买一套衣服共380元,上衣比裤子多60元,这套上衣和裤子各是多少元?
32.清明节要到了,学校35名教师带领125名学生去公园游玩,公园有三种购票方式:
(1)学生票每张6元;
(2)成人票每张12元;
(3)满40人可购买团体票,每张9元.
怎样购票钱最少呢?
33.王娟参加学校举行的庆六一文艺表演比赛,7个评委的打分情况如下:
评委
1
2
3
4
5
6
7
得分
90
97
89
69
92
89
90
如果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这时的平均分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1、B
【解析】略
2、C
【分析】根据正方形周长=边长×4,先求出正方形的周长即为三角形的周长,根据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相等,再除以3即可求出等边三角形的边长。
【详解】12×4÷3
=48÷3
=16(厘米)
故答案为:C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的灵活应用,注意抓住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相等的特点。
3、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整数的近似数,利用“四舍五入”的解决方法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因为杭州西湖接待游客大约12万人次,根据近似数四舍五入的原则,千位上的数最大只能是4,从选项中判断只有A合适。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整数近似数的应用,一定要注意精确到的位数,如果精确十万位,则看万位上的数是大于5还是小于5,如果精确到万位,则看千位上的数是大于5还是小于5。
4、B
【分析】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是,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
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是,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
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是,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用一些相同的正方体木块搭成一个模型,不管从前面、上面、左面看,看到的图形都是,这个模型是。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了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5、B
【分析】方程是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所以方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含有未知数;②等式。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①,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②,含有未知数,但不是等式,不是方程;
③,含有未知数,但不是等式,不是方程;
④,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则方程共有2个。
故答案为:B
【点睛】
此题考查根据方程的意义进行方程的辨识:只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才是方程。
二、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题 2 分, 共 12 分)
6、×
【分析】要考虑60万是一个六位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60万最大是604999,“五入”得到的60万最小是595000,由此解答问题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一个六位数,四舍五入后约等于60万,这个数最大是604999;
故答案为:×
【点睛】
取一个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小,“五入”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大,根据题的要求灵活掌握解答方法。
7、×
【解析】略
8、×
【分析】时钟上12个数字把钟面平均分成12个大格,每个大格是30°。9:30,时针在9和10之间,分针指向6,则时针和分针之间的夹角应大于3×30°,小于4×30°。也就是夹角是一个钝角。根据垂直的性质: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可知时针和分针不是相互垂直的。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九时三十分,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一个钝角,不是互相垂直。
故答案为:×。
【点睛】
钟面上一大格是30°,时针和分针之间有几个大格,夹角就是几个30°。当时针和分针之间的夹角为90°时,时针和分针互相垂直。
9、×
【解析】略
10、
【解析】略
11、×
【分析】一个数的平方表示的是两个数相乘,由此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由平方的知识可得:a2=a×a,故原题干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个数的平方的意义以及字母表示数。
三、我能填。(每题 2 分, 共24分)
12、0.09;100
【分析】将一个数扩大到它的10倍、100倍、1000倍……,直接把它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将一个数缩小到它的、、……,直接把它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9缩小到它的,直接把它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是0.09;
56缩小100倍时0.56,所以56的是0.56。
故答案为:0.09;100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小数点的移动,关键是牢记将一个数扩大到它的10倍、100倍、1000倍时,小数点移动的位置。
13、 7
【详解】略
14、<,<,>
【解析】略
15、30970040000 309 7004 310
【解析】略
16、1 0.01
【分析】一个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组成,小数点左边的数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叫做小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据此解答。
【详解】1个笔记本3.05元,3.05是由3个1和5个0.01组成的。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小数的数位与计数单位,注意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的位置。
17、65°
【分析】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用180度减去已知的两个角的和就是第三个角的度数。
【详解】180°-115°=65°
故答案为:65°
【点睛】
解决本题关键是灵活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解答。
18、100
【解析】略
19、2001年入学的四年级三班7号同学,女生
【解析】略
20、= > < >
【详解】略
21、357 1250 1 60
【分析】根据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可知,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根据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可知,被除数=商×除数,除数=被除数÷商;
根据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可知,被减数=差+减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7140÷20=357,则(357)×20=7140;
50×25=1250,则(1250)÷25=50;
100÷100=1,则100÷(1)=100;
(200+100)÷5=300÷5=60,则(60)×5-100=200;
故答案为:357;1250;1;60。
【点睛】
熟练掌握减法、乘法和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灵活运用关系解决问题。
22、750 480 300
【解析】略
23、B A
【分析】根据加数+加数=和,可得到两道减法算式:和-加数=另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加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A+B=C,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C-A=(B) C-B=(A)
故答案为:(1)B (2)A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公式:加数+加数=和的灵活应用。
四、我会计算。(每题 6 分, 共12分)
24、100;10;10.47;0.12;
0.201;3.1;0.56;4
【分析】根据小数的加、乘法和整数乘法计算方法进行口算即可。
【详解】100 10 10.47 0.12
0.201 3.1 0.56 4
故答案为:100;10;10.47;0.12;0.201;3.1;0.56;4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小数的加、乘法和整数乘法的口算,锻炼学生的基本口算能力。
25、36.38;2.23
【分析】根据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按照整数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得数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结果是小数的要依据小数的性质进行简化。认真计算并验算即可。
【详解】36.2+0.18=36.38
验算:
2.61-0.38=2.23
验算:
【点睛】
本题考查了小数加减法的笔算,计算时要细心,注意把小数点对齐。验算时注意,横式上要写上答案,不要写成验算的结果。
五、动手操作。(每题4分,共12分)
26、
【分析】
根据图形,小猴从正面看到3个小正方形,排成两行,上面一行一个小正方形靠左,下面一行两个小正方形;小狗从右面看见2个小正方形,排成一列,由此解答。
【详解】
【点睛】
此题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可以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力。
27、
【分析】(1)46×2.5×8=46×(2.5×8)是由先算前两个数的积,变成先算后两个数的积,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2)12×97+3×12=12×100是先把97加上3,再乘12,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3)56+78+22=56+(78+22)是由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变成先算后两个数的和,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详解】根据分析连线可得:
【点睛】
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算式中的数据,运用合适的运算定律进行解答。
28、
【分析】三个角都是锐角,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详解】
【点精】
本题考查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定义,需熟练掌握。
六、我能解决下面各题。(每题 6 分, 共 30 分)
29、 (1) 20.65元(2) 4.55元(3) 141.35元
【解析】(1)68.4-47.75=20.65(元)
答: 四E班卖废纸的钱比塑料瓶少20.65元.
(2) (47.75+25.2)-68.4=4.55(元)
答: 四E班卖废纸和易垃罐的总钱数比塑料瓶多4.55元.
(3) 47.75+25.2+68.4=141.35(元)
30、
图号
①
②
③
⑥
……
摆成正方形个数
1
2
3
6
……
n
小棒根数
4
7
10
19
……
3n+1
25根;58根
【分析】通过观察图形,发现规律:第一个正方形有4根小棒,然后每增加一个正方形,小棒增加3根,即1个正方形有4根小棒,2个正方形有4+3=7根小棒,3个正方形有7+3=4+3×2=10根小棒,4个正方形有4+3×3=13根小棒,5个正方形有4+3×4=16根小棒……,n个正方形有4+3×(n-1)=3n+1个小棒。
【详解】
图号
①
②
③
⑥
……
摆成正方形个数
1
2
3
6
……
n
小棒根数
4
7
10
19
……
3n+1
当时:
3×8+1
=24+1
=25(根)
时:
3×19+1
=57+1
=58(根)
【点睛】
认真观察图形,找出规律“每增加一个正方形,小棒增加3根”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31、上衣220元,裤子160元
【分析】总价减去上衣比裤子多的60元,上衣就和裤子一样价格,再除以2,就得到裤子的价格,总价减去裤子价格就是上衣的价格。
【详解】(380-60)÷2
=320÷2
=160(元)
380-160=220(元)
答:上衣220元,裤子160元。
【点睛】
裤子的价格=(两件的总价-两件衣服的差价)÷2;上衣的价格=两件的总价-裤子的价格。
32、40张团体票,120张学生票最便宜
【解析】试题分析:35名教师带领125名学生游玩,是35个成人,和125名学生;
方案一:购买35张成人票,125张学生票;
方案二:购买(35+125)=160张团体票;
方案三:35成人和5名学生构成一个团体,购买40张团体票;剩下的学生125﹣5=120人购买学生票;
比较三个方案需要的钱数,找出最便宜的即可.
解:方案一:购买35张成人票125名学生票,
35×12+6×125
=420+750
=1170(元)
方案二:全部购买团体票;
9×(35+125)
=9×160
=1440(元)
方案三:购买40张团体票,剩下的购买学生票;
9×(35+5)+(125﹣5)×6
=360+720
=1080(元)
1080<1170<1440
答:购买40张团体票,120张学生票最便宜,需要1080元.
【点评】此类题目可以先计算出每一种方案需要花的钱数,然后比较得出最佳方案.
33、90分
【分析】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去掉打分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再把剩余的数相加除以5即可解答。
【详解】去掉一个最高分97,去掉一个最低分69。
(90+89+92+89+90)÷5
=450÷5
=90(分)
答:这时的平均分是90分。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平均数的定义,注意列算式时是除以5,不是除以7。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