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平舆县2024-2025学年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题
一、神奇小帮手。(每题2分,共16分)
1.(______)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又叫做(______)三角形。它的三个内角都是(______),是(______)度。
2.我们一共46人去坐船。小船每条24元,限坐4人;大船每条30元,限坐6人。租(________)条大船和(________)条小船最省钱,共需要(________)元钱。
3.实验小学五年级同学的五名男生的身高分别是126cm,138cm,140cm,139cm,137cm,这5名男生的平均身高为______cm。
4.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每天要白花花的浪费a吨水,照这样计算,6月份一共要浪费________吨水.
5.一只麻雀约重0.106千克,0.106中的1在_____位上,表示_____个_____,6在_____位上,表示_____个_____.
6.小红看一本书,共a页,她每天看5页,看了x天后,一共看了(____)页,还剩(____)页.
7.下图中∠1=(_____)°,∠2=(_____)°
8.中国古代名著《孙子算经》中记载有鸡兔同笼问题,说: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则鸡有(________)只,兔有(_________)只。
二、我是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 2 分, 共 20 分)
9.小数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____)
10.两个小于1的小数的积一定小于1。(______)
11.在3.7的末尾添上两个0,就是把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______)
12.有两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_____)
13.等边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______)
14.把0.050化简后是0.5 (__________)
15.一个数与另一个数相乘,其中一个数乘50,另一个数除以50,积不变。(________)
16.4.8里面有48个百分之一。 (____)
17.欢欢所在班级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2cm,乐乐所在班级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5cm,所以欢欢一定比乐乐矮。(_______)
18.小花的身高是1.48米,她趟过平均水深是1.3米的小河,不会有任何危险。(____)
三、快乐ABC。(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19.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一位,再向左移动三位,原数( )。
A.扩大10倍 B.缩小原来的 C.缩小到原来的
20.一个数缩小到它的后,再将得到的数扩大到它的100倍是5.86,这个数原来是( )。
A.58.6 B.5.86 C.0.586
21.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7厘米、10厘米,则第三条边长不可能是( )
A.5厘米 B.15厘米 C.2厘米
22.一个木匠有32米围栏材料,要把一块花园地围起来,下面能正好围起来的有( )种.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角的两条边越长,角就越大 B.一个锐角三角形中任意两个角的和可能小于90°
C.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锐角 D.0.12和0.120的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也相同
四、勤奋的你来算一算。(每题6分,共18分)
24.直接写出得数。
370×20= 33+670= 5400÷27= 25×19×4= 16×3÷16×3=
24×50= 101×23= 700÷14= 385-199= 70+30×2=
25.用竖式计算。
340×71= 185×36= 3000÷70=
26.求图形面积(单位:厘米)
五、操作题。(共6分)
27.下面的图形各是从哪一张纸上剪下来的?连一连.
六、解决问题(每题 6 分, 共 30 分)
28.某超市要制作一幅宣传海报,长4.2米,宽1.5米,求这幅海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制作这幅海报每平方米要9.5元,一共需要多少元?
29.王老师到书店买了两本书,一本科技书25.5元,一本教学参考书14.5元,他付出50元,应找回多少钱?
30.甲乙两车从相距735km的两地相对而行,乙车先行3小时,甲车才出发,已知甲车每小时行70km,乙车每小时行65km,甲车开出几小时后与乙车相遇?
31.小红和小明在环形跑道上跑步,两人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行。小红每分钟跑220米,小明每分钟跑180米,经过2分钟两人相遇。跑道长多少米?
32.文具店运来3箱钢笔,每箱24盒,每盒12支,这些钢笔一共多少支?
参考答案
一、神奇小帮手。(每题2分,共16分)
1、三条边 正 相等的 60
【分析】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又叫正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根据内角和是180°,即可求出等边三角形的内角的度数。
【详解】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又叫正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都相等。180°÷3=60°,
故答案为:三条边;正;相等的;60
【点睛】
重点考查等边三角形的特性,学生们需熟记等边三角形的特性。
2、7 1 234
【分析】首先分别求出每人坐大船和小船分别需要多少钱,将租大船和租小船每人需要花费的钱数进行比较,尽量租用花费钱数少的船。用总人数除以每条船可坐人数,求出的商为租船的数量,再为剩余的人安排1条船即可。
【详解】24÷4=6(元)
30÷6=5(元)
5<6
所以租大船省钱。
46÷6=7(条)……4(人),剩余的4人正好坐满1条小船。
所以租7条大船和1条小船。
30×7+24
=210+24
=234(元)
共需要234元。
故答案为:7;1;234。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优化问题的应用,解答本题时,首先要尽量租用大船,其次是要保证尽量坐满。
3、136
【分析】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26+138+140+139+137)÷5
=680÷5
=136(cm)
则这5名男生的平均身高为136cm。
故答案为:136。
【点睛】
平均数问题的解题关键是确定总数量及其对应的份数。
4、30a
【解析】6月份有30天,用一天要白白流掉水的重量乘以天数就是浪费的水的总重量.本题关键弄清6月份的天数,再运用乘法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a×30=30a(吨);
答:这样的水龙头6月份会浪费30a吨的水.
故答案为:30a.
5、十分 1 0.1 千分 6 0.1
【详解】首先搞清这个数字在小数的什么数位上和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它就表示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故答案为十分,1,0.1,千分,6,0.1.
6、5x a-5x
【解析】略
7、45 53
【解析】略
8、3 5
【解析】略
二、我是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 2 分, 共 20 分)
9、√
【分析】小数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早在公元三世纪,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微在解决一个数学难题时就提出了把整个位以下无法标出名称的部分称为微数。小数的名称是公元十三世纪我国元代数学家朱世杰提出的。在十三世纪中我国出现了低一格表示小数的记法。在西方,小数出现很晚。直到十六世纪,法国数学家克拉维斯首先用了小数点作为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分界的记号。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小数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小数产生的历史过程知识的掌握。
10、√
【分析】根据两个小于1的小数相乘,即两个因数都小于1,则它们的积一定小于其中的任何一个乘数去判断。
【详解】两个小于1的小数相乘,即两个因数都小于1,则它们的积一定小于其中的任何一个乘数,乘数都是小于1的数。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对小数乘法等考点的理解。熟练掌握不用计算判断因数与积之间大小关系的方法是关键。
11、×
【分析】根据小数的性质去判断,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详解】在3.7的末尾添上两个0,3.7的大小没变。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小数性质的运用。
12、错误
【详解】三角形按角分三类,锐角三角形是其中的一类,根据锐角三角形的定义可知,有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锐角三角形.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锐角,那么,第三个角有可能是直角,也有可能是钝角.
13、√
【分析】由等边三角形的特点可知,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相等,再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则可以求出每个内角的度数。
【详解】等边三角形每个内角的度数:180°÷3=60°,所以等边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故判断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分类,要看是不是锐角三角形,一定要将其锐角求出来再进行判断。
14、错误
【解析】略
15、√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两个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要使积不变,另一个因数要除以(或乘)相同的数。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两个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要使积不变,另一个因数要除以(或乘)相同的数。
可以得出,两个数相乘,其中一个数乘50,另一个数除以50,积不变。
所以判断正确。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积的变化规律,要经常练习,学以致用。
16、正确
【解析】4.8是一位小数,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4里面有40个十分之一,加上8个十分之一就是48个十分之一。故答案为:正确
17、×
【详解】略
18、×
【解析】略
三、快乐ABC。(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19、C
【解析】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一位,再向左移动三位,就相当于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两位,原数就缩小到原来的。
20、C
【解析】略
21、C
【详解】略
22、C
【解析】略
23、C
【分析】(1)角度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度无关,只与角开口的大小有关。
(2)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可知,一个锐角三角形中任意两个角的和一定大于90°。
(3)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可知 ,三角形中最多只能有一个钝角或直角,也就是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锐角。
(4)根据小数的性质可知,0.12和0.120的大小相等,而0.12的计数单位是0.01,0.120的计数单位是0.001。
【详解】A. 角度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度无关,则角的两条边越长,角就越大,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B. 一个锐角三角形中任意两个角的和一定大于90°,则一个锐角三角形中任意两个角的和可能小于90°,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C.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可知,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锐角。
D. 0.12和0.120的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不同。则0.12和0.120的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也相同,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小数的性质和计数单位。明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四、勤奋的你来算一算。(每题6分,共18分)
24、7400;703;200;1900;9
1200;2323;50;186;130
【分析】根据整数的混合运算法则:没有括号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只有乘除或者只有加减时,从左到右依次运算;有括号时,先算小括号,再算中括号,最后算括号外面的;据此计算得出答案即可。
【详解】(1)370×20=7400;
(2)33+670=703;
(3)5400÷27=200;
(4)25×19×4=475×4=1900;
(5)16×3÷16×3=48÷16×3=3×3=9;
(6)24×50=1200;
(7)101×23=2323;
(8)700÷14=50;
(9)385-199=186;
(10)70+30×2=70+60=130。
故答案为:7400;703;200;1900;9;1200;2323;50;186;130
【点睛】
熟练掌握整数的混合运算顺序是关键。计算过程要认真仔细。
25、24140;6660;42……60
【分析】整数乘法法则:从个位乘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用第二个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得数的末位就和第二个因数的那一位对齐,再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除数是整数的除法:从被除数的高位起,除数是几位数,就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要多看一位。除到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都必须比除数小。
【详解】340×71=24140 185×36=6660 3000÷70=42……60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整数乘除法的竖式计算,运用计算法则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计算时要仔细、认真。
26、99cm2
【详解】略
五、操作题。(共6分)
27、
【解析】略
六、解决问题(每题 6 分, 共 30 分)
28、59.85元
【分析】要求制作海报一共需要多少钱,先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计算出海报的面积。再根据每平方米海报的单价×海报总面积,即可解答。
【详解】4.2×1.5=6.3(平方米)
6.3×9.5=59.85(元)
答:一共需要59.85元。
【点睛】
本题考查了长方形面积和小数乘法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记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然后根据题干数量关系,再列式计算即可。
29、10元
【解析】用付出的钱数依次减去科技书和数学参考书的钱数即可求出应找回的钱数。
【详解】50-25.5-14.5=10(元)
答:应找回10元。
30、4小时
【分析】乙车每小时行65km,则乙车行驶3小时共行驶了65×3km,此时甲乙两车相距735-65×3km。甲车每小时行70km,乙车每小时行65km,则甲车开出(735-65×3)÷(70+65)小时后与乙车相遇。
【详解】(735-65×3)÷(70+65)
=(735-195)÷135
=540÷135
=4(小时)
答:甲车开出4小时后与乙车相遇。
【点睛】
明确乙车行驶3小时后,甲乙两车相距540km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31、 (220+180)×2=800(米)
【解析】略
32、864支
【解析】3×24×12=864(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