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届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一、快乐填一填。(每题2分,共22分)
1.一个三角形有两条边都是10厘米,其中一个角是100º,那么另外两个角的度数分别是(________)度和(________)度。
2.把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纸片,按下面的规律拼成长方形:
用5个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________)厘米,用n个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____________)厘米。
3.鸡和兔共8个头,26只脚,鸡有(__________)只,兔有(__________)只。
4.一个三角形每条边的长都是整厘米数。如果它的两条边分别长8cm和5cm,那么这个三角形的第三条边最短是(______)cm,最长是(______)cm。
5.淘气今年10岁,李老师x岁,当淘气大学毕业22岁时,李老师(_______)岁。
6.我国2011年入境旅游人数达到了135420000人,改写成用“万人”做单位的数是_____万人,改写用亿作单位,并保留两位小数是__亿人.
7.公园里有一个长方形花圃,长120米,宽80米,这个花圃的面积是(______)平方米,李奶奶沿着这个花圃走了一圈,走了(______)米。
8.10个0.1是(______),4.02里面有(______)个0.01。
9.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如果其中的一个底角是70°,那么它的顶角是(________)°。
10.如果a÷b=9,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最小公倍数是(____)。
11.3t800kg=( )t 4.26m2=( )m2( )dm2
45g=( )kg 7cm=( )m
二、公正小法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2分,共14分)
12.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可以是3cm、5cm、7cm。(______)
13.并不是所有平面图形都能密铺。(________)
14.0.58和0.580的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不相同。(________)
15.在一个小数的末尾添上两个“0”,这个数就扩大100倍.(_____)
16.列竖式计算小数乘法时,应把因数中的小数点对齐. (____)
17.加法交换律可以对加法进行简便运算。(________)
18.在所有的钝角三角形中,不可能有等腰三角形. (_______)
三、精挑细选。(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19.下面的数量关系不正确的是( )。
A.单价×数量=总价 B.数量÷总价=单价 C.速度×时间=路程
20.0.9与0.90比较,它们( )。
A.大小相等,意义相同 B.大小相等,意义不同 C.大小不等,意义相同
21.大于7.6小于7.9的小数有( )个。
A.2 B.4 C.无数
2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4cm和9cm,它的周长是( ).
A.17cm B.17cm或22cm C.22cm
23.在一组数据中,最大的数是15,最小的数是7,则下列各数中( )可能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A.7 B.10 C.15 D.16
四、我是神算手。(每题6分,共12分)
24.直接写出得数.
120×50= 16×500=
170×20= 20×50=
125×5×8= 60×70=
300×40= 25×(13×4)=
25.用竖式计算
45.2-29.45= 23.78+3.58= 1.25×2.04=
25.7×1.1= 59-0.38= 12.5+34.82=
五、动手实践。(每题4分,共12分)
26.连一连,左侧图形分别是谁看到的?
27.把图中的三角形和相应的名称用线连起来。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
28.他们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请你连一连.
六、生活问题我能解决。(每题 6 分, 共 30 分)
29.王小军参加4门学科测试,语文得了93分,其余3门学科的平均分是89分。他这4门学科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30.王大爷有一块长35米,宽25米的菜地,菜地中间留了宽1米的路。王大爷把菜地平均分成了4块种蔬菜,求每一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
31.动物园里有一些龟和鹤,它们共有80只眼睛和112条腿。龟、鹤各有几只?
32.水果店运来苹果、香蕉各8箱,苹果每箱重22kg,香蕉每箱重18kg。一共运来水果多少千克?
33.一块长方形地,如果把它的长减少6米,面积就减少了240平方米;如果把它的宽增加4米,面积就增加了200平方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先在图中画一画,标出条件和问题,再解答。)
参考答案
一、快乐填一填。(每题2分,共22分)
1、40 40
【分析】一个三角形有两条边都是10厘米,则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中两底角相等,若100°的角是底角,100°+100°=200°,则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将大于180°。所以100°的角是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可知,另外两个角的度数均是(180-100)÷2度。
【详解】(180-100)÷2
=80÷2
=40(度)
则另外两个角的度数分别是40度和40度。
故答案为:40度。
【点睛】
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明确100°的角为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12 2n+2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按规律拼成的长方形的长是:正方形的边长×正方形的个数;长方形的宽还是原来正方形的边长,所以用n个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就是n厘米,宽是1厘米,再利用长方形周长公式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1)(5+1)×2=12(厘米)
(2)(n+1)×2=2n+2(厘米)
故答案为12;2n+2
【点睛】
此题重点考查图形和数相结合找规律的问题,同时要牢记长方形的周长公式。
3、3 5
【分析】根据题意,假设8只全是鸡,那么就有2×8=16只脚,这样就多出来了26-16=10只脚;因为一只兔比一只鸡多4-2=2只脚,也就是有10÷2=5只兔;进而求出鸡的只数即可。
【详解】2×8=16(只)
26-16=10(只)
4-2=2(只)
10÷2=5(只)
8-5=3(只)
答:鸡有3只,兔有5只。
故答案为:3;5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用假设法解决关于鸡兔同笼的实际问题。解答此类题目一般都用假设法,可以先假设都是鸡,也可以假设都是兔。列式认真计算即可。
4、4 12
【分析】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因为8厘米比5厘米长,所以两边之和一定大于8厘米,因此要想让第三条边最短且是整厘米数,两边之和就是9厘米,因此第三条边应该是9-5=4(厘米);要想让第三边最长且是整厘米数就应该小于两边之和8+5=13(厘米),所以是12厘米。
【详解】因为8厘米>5厘米,所以5厘米+第三边>8厘米,要想第三边最小并且是整厘米数,第三边应为4厘米;8厘米+5厘米>第三边且为整厘米数,因此第三边为12厘米。
【点睛】
灵活运用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是解题的关键。
5、x+12
【解析】略
6、13542 1.35
【解析】略
7、9600 400
【分析】根据题意,求花圃的面积根据长方形面积=长×宽,沿着这个花圃走了一圈,即花圃的周长,根据长方形周长=(长+宽)×2,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120×80=9600(平方米)
(120+80)×2
=200×2
=400(米)
【点睛】
本题考查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实际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应的计算公式。
8、1 402
【分析】根据小数的意义及计数单位的认识,直接解答即可。
【详解】10个0.1是1;4.02的计数单位是0.01,所以4.02里面有402个0.01;
故答案为:1;402。
【点睛】
考查对小数意义的认识和理解,基础题,要熟练掌握。
9、40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特征,两腰相等,两底角角度相等,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用内角和减去两个底角的度数就可得到顶角的度数。
【详解】180°-(70°+70°)
=180°-140°
=40°
故答案为:40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等腰三角形的特征,关键要知道两底角相等。
10、b a
【解析】略
11、3.8 4 26 0.045 0.07
【解析】略
二、公正小法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2分,共14分)
12、√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3+5>7,所以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故答案为:√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三角形的特性进行分析、解答。
13、√
【分析】正五边形不可以进行密铺,可以进行密铺的图形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以及正六边形等。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不是所有平面图形都可以进行密铺,所以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面图形的密铺。不是所有平面图形都可以进行密铺,通过举出反例,进行判断即可。
14、√
【分析】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可知,0.58=0.580,根据小数的意义可知:0.58的计数单位是0.01,0.580的计数单位是0.001,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0.58=0.580,0.58的计数单位是0.01,0.580的计数单位是0.001;
所以0.58和0.580的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不相同,故此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对小数计数单位的认识,关键要明白小数位数不一样计数单位必然不同。
15、错误
【详解】略
16、×
【详解】略
17、√
【分析】
根据加法交换律,对加法进行简便运算,可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然后和第三个数一起再利用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详解】
根据分析,加法交换律可以对加法进行简便运算。
所以答案是正确的。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加法交换律的理解。
18、×
【解析】略
三、精挑细选。(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19、B
【分析】单价、数量、总价三者间的数量关系是: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三者间的数量关系是:速度×时间=路程。据此解题。
【详解】A、单价×数量=总价,关系式正确;
B、数量÷总价=单价,关系式错误;
C、速度×时间=路程,关系式正确。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常见的数量关系式的掌握情况。
20、B
【解析】略
21、C
【解析】略
22、C
【分析】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三角形周长为三边之和。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边长为4cm的边只能为底,9cm的边为腰,周长为:9+9+4=22cm。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对三角形的周长及三边之间关系知识的理解掌握。
23、B
【分析】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据此可知,如果这组数据大小不同时,平均数要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如果这组数大小相同,则最大数、最小数、平均数相等。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在一组数据中,最大的数是15,最小的数是7,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要小于15,大于7。
A. 7=7; B. 15>10>7;C. 15=15;D. 16>15
所以只有B选项中的10可能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平均数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四、我是神算手。(每题6分,共12分)
24、6000 3400 5000 12000 8000 1000 4200 1300
【解析】略
25、15.75 27.36 2.55
28.27 58.62 47.32
【解析】略
五、动手实践。(每题4分,共12分)
26、
【分析】
根据图形,小猴从正面看到3个小正方形,排成两行,上面一行一个小正方形靠左,下面一行两个小正方形;小狗从右面看见2个小正方形,排成一列,由此解答。
【详解】
【点睛】
此题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可以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力。
27、
【分析】三个角都是锐角,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详解】
【点精】
本题考查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定义,需熟练掌握。
28、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方法和观察到的平面图,进行判断是分别从什么方向看到的.
解:
【点评】此题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
六、生活问题我能解决。(每题 6 分, 共 30 分)
29、90分
【分析】根据其余3门学科的平均分是89分,可求得其余3门学科的总分为89×3=267分,再根据语文得了93分,进一步求得四科的总分数,进而用总分数除以科数即得平均成绩,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89×3+93)÷4
=360÷4
=90(分)
答:他这4门学科的平均成绩是90分。
【点睛】
此题考查平均数的意义和求解方法:用所有数据相加的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30、204平方米
【解析】(35-1)×(25-1)÷4=204(平方米)
31、龟有16只,鹤有24只
【解析】80÷2=40(只) 40×2=80(条) 112-80=32(条)
32÷(4-2)=16(只) 40-16=24(只)
答:龟有16只,鹤有24只。
32、320千克
【分析】苹果每箱重22千克,香蕉每箱重18千克,则一箱苹果和一箱香蕉重(22+18)千克,又水果店运来苹果、香蕉各8箱,根据乘法的意义,一共运来水果(22+18)×8千克。
【详解】(22+18)×8
=40×8
=320(千克)
答:一共运来水果320千克。
【点睛】
解决本题也可以用乘法分别求出苹果、香蕉的重量,再根据加法意义求得。
33、
2000平方米
【分析】如图所示,长减少了6米,面积就减少了240平方米,于是可以求出长方形的宽;它的宽增加4米,面积就增加了200平方米,则可以求出长方形的长,进而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
(200÷4)×(240÷6)
=50×40
=2000(平方米)
答:这个长方形原来的面积是2000平方米。
【点睛】
解答此题认真分析题意,弄清数量间的关系,求出长方形的长和宽,继而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进行解答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