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届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
(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一、认真审题,细心计算(每题6分,共18分)
1.直接写出得数:
+= -= 0.32×99+0.32= 0.25=
1-= += 25×0.07×4= 5=
2.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3.解方程
3x- 3x+16×5=113 2x-=1-
二、认真读题,准确填写(每小题2分,共22分)
4.小华今年a岁,爸爸比小华大26岁,爸爸今年(__________)岁;爷爷今年的岁数正好是小华的5倍,爷爷今年(__________)岁.
5.一根18.84米的铜丝,正好能在一个圆柱形油桶上绕10圈,这个圆柱形油桶的横截面积是(__________)平方厘米。
6.有6瓶药片,其中一瓶少了3片,如果用天平称,每次每个托盘上放1瓶,至少称(____)次能保证找到少药片的那瓶;如果每次每个托盘上放2瓶,至少需要称(____)次能保证找到少药片的那瓶.
7.上午9时整,钟面上时针和分针之间较小的夹角是(______)°,到这天上午9时30分,分针绕中心点顺时针旋转了(______)°。
8.把3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8段,每份是1米的(______),是3米的(______).
9.两个不同质数的积是15,它们的和是(________)。
10.________÷5= =18÷________= =0.6
11.A=2×2×3×5,B=3×5×11,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__),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
12.当梯形的上底逐渐缩小到一点时,梯形就转化成______;当梯形的上底增大到与下底相等时,梯形就转化成______.
13.下图是小明和小敏跑步时所跑路程和时间的统计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跑完全程要用(________)分钟.
(2)小敏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米/分.
(3)开始赛跑(________)分钟后,两人相距200米.
14.5个是(____),(____)个是1.
三、反复比较,精心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15.如下图,有( )个面露在外面.
A.8 B.9 C.10
16.乌龟和兔子进行200米赛跑。它们同时从起点出发,乌龟坚持不懈匀速跑到终点,兔子依仗自己跑得快,跑了一段后在途中睡了一觉,醒来跑到终点时发现乌龟已经到了。下面图中能表示它们所行路程与时间关系的是( )。
A. B. C.
17.从0、1、3、6这4个数中选出3个数组成一个能同时被2、5、3整除的三位数,这个三位数最小是(__________)。
18.若(a、b、c不为0),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c B.a>c>b C.b>c>a D.无法确定
19.胜利小学男生人数占本校人数的52%,红星小学男生人数占本校人数的54%。这两所学校的男生人数比较( )。
A.胜利小学多 B.红星小学多 C.一样多 D.前面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四、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每题4分,共8分)
20.按要求画图,将图形1向右平移3格,得到图形2。将图形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到图形3。
21.把图A饶点O逆时针旋转90°得到图B,再把图B向右平移4格后得到图C.
五、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22.下面每个方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
①请以方格纸上的点(6,5)为圆心,画一个直径6厘米的圆O2。(2分)
②把圆O2移到圆O1的位置,可以先向( )平移( )格,再向( )平移( )格。(2分)
23.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3.6小时相遇,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多行了18千米。已知乙车每小时行90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4.利和宾馆1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2月份比1月份增长5%,2月份比1月份多收入多少元?2月份收入多少元?
25.一架钢琴上有36个黑色键,相当于白色键的。白色键多少个?(列方程解答)
26.有26本《数学故事》和35本《儿童小说》,现在将它们平均分给一些学生,《数学故事》多2本,而《儿童小说》还少1本.最多分给多少名学生?
27.公园里有杨树48棵,柳树的棵数比杨树少,公园里有柳树多少棵?
28.亮亮的房间长4.6米、宽3.5米、高3米。除去门窗4.8平方米,房间的墙壁和房顶都贴上墙纸,这个房间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墙纸?
参考答案
一、认真审题,细心计算(每题6分,共18分)
1、;;32;
;;7;
【详解】略
2、2;;
;;
;
【详解】略
3、x=;x=11;x=
【详解】略
二、认真读题,准确填写(每小题2分,共22分)
4、a+26 5a
【解析】略
5、2826
【解析】略
6、3 2
【详解】略
7、90 180
【分析】钟面共分12大格,每个大格所对应的圆心角为360÷12=30°,9时整时针和分针相差3个大格,是3个30°即90°;
上午9时整到上午9时30分,分针从12走到6共6个大格,是6个30°即180°。
【详解】360÷12=30°
30°×3=90°
30°×6=180°
上午9时整,钟面上时针和分针之间较小的夹角是90°,到这天上午9时30分,分针绕中心点顺时针旋转了180°。
故答案是:90;180。
【点睛】
此题应结合钟表的结构和每个大格对应的圆心角是30°来解答。
8、
【分析】把3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8段,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即将3米长的铁丝当作单位“1”平均分成8份,则每份占这3米的1÷8=,每份长3×=米,则每份占1米的÷1=.
【详解】每份是3米的:1÷8=;
则每份占1米的:3×÷1=.
故答案为,.
9、8
【分析】质数是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15可以写成1×15或3×5,其中1和15都不是质数,所以只有3×5这一种情况。
【详解】15=1×15(排除)
15=3×5
3+5=8
【点睛】
本题考查质数的认识,能分清什么数是质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0、3;24;30;
【分析】小数化分数,先把小数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等的数,然后能约分的要约分;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中,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
【详解】3÷5==18÷30==0.1.
故答案为3;24;30;.
11、15 660
【解析】略
12、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
【详解】略
13、5 200 5
【解析】略
14、1 8
【详解】略
三、反复比较,精心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15、B
【详解】略
16、C
【分析】观察折线图可知,兔子的速度比乌龟快,所以开始的线段上升趋势,兔子的应比乌龟的更陡,然后乌龟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比兔子的时间短,故乌龟的折线结束点要在兔子的左边,据此判断。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表示它们所行路程与时间关系的折线图是第三个。
故答案为:C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折线图的理解与应用。
17、360
【解析】略
18、D
【分析】因为(a、b、c不为0)的值不确定,所以无法确定三个字母的大小,可通过赋值法来解答。
【详解】设=(a、b、c不为0)可得a= ,b= ,c= ,则有a>b=c;
设=1(a、b、c不为0)可得a=3,b= ,c= ,则有a>c>b。
因此无法确定a、b、c的大小关系。
故选择:D。
【点睛】
此题考查分数加减乘除的相关运算,需要分情况 考虑,在(a、b、c不为0)的结果不确定的情况下,a、b、c的大小关系也无法确定。
19、D
【分析】根据乘法的意义可得:胜利小学的男生人数=胜利小学的全校人数×52%,红星小学的男生人数=红星小学的全校人数×54%,由于红星小学的全校学生数和胜利小学的全校学生数,题中没有给出,所以红星小学和胜利小学两校的男生人数不能比较;由此判断即可。
【详解】胜利小学的男生人数=胜利小学的全校人数×52%,红星小学的男生人数=红星小学的全校人数×54%, 由于红星小学的全校学生数和胜利小学的全校学生数不确定,所以两校的男生人数无法确定多少;
故答案为:D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清两个不同的单位“1”,已知单位“1”的量,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四、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每题4分,共8分)
20、
【解析】根据平移的特征, 把图形A的各顶点分别向右平移3格,依次连结即可得到向右平移3格后的图形; 根据旋转的特征,将平移后的图形绕点A逆时针旋转90°,点A的位置不动,其余各部分均绕此点按相同方向旋转相同的度数即可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即可。
21、
【解析】略
五、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22、①无
②右;4;上;1(或上;1;右;4)
【详解】本题是确定位置以及圆相关知识的综合应用题,让学生在动手的同时又动脑。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对用数对确定位置、用圆规画圆等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23、666千米
【解析】甲车每小时行:18÷3.6+90
=5+90
=95(千米)
(90+95)×3.6
=185×3.6
=666(千米)
答:A、B两地相距666千米。
24、15000元 315000元
【解析】30×5%=1.5(万元)=15000元
30+1.5=31.5万元=315000元
25、52个
【分析】36个黑色键,相当于白色键的,可知白色键的个数×=36个,设白色键有x个,可列出方程:x=36,求解即可。
【详解】解:设白色键有x个
x=36
x=36÷
x=52
答:白色键有52个。
【点睛】
方程法的步骤:1、找出单位“1”;2、找出等量关系式;3、设未知量x;4、列出方程并求解。
26、12名
【详解】26﹣2=24,
35+1=36,
24=2×2×2×3,
36=2×2×3×3,
所以24和36的最大公因数是2×2×3=12,即最多分给12名学生.
答:最多分给12名学生.
27、30棵
【分析】柳树的棵数比杨树少,是把杨树棵数看作单位“1”,也就是柳树的棵数比杨树少了48×=18(棵),进而求出柳树多少棵。
【详解】48-48×
=48-18
=30(棵)
答:公园里有柳树30棵。
【点睛】
本题关键找准单位“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28、59.9平方米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贴壁纸的面积=房间四周的面积+房顶的面积-门窗的面积,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4.6×3×2+3.5×3×2+4.6×3.5-4.8
=27.6+21+16.1-4.8
=59.9(平方米)
答:这个房间至少需要59.9平方米的墙纸。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长方体的表面积,解题的关键是知道什么地方不用贴壁纸。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