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广西壮族梧州市万秀区2025年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cg****1 文档编号:12270743 上传时间:2025-09-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47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壮族梧州市万秀区2025年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广西壮族梧州市万秀区2025年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壮族梧州市万秀区2025年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 (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一、认真审题,细心计算(每题6分,共18分) 1.直接写出得数. 9×0.4=   = 8.89+0.1=  0×25.4= 1-= 3-= 2.计算下面各题,能用简便方法的要用简便方法算. (1) (2) (3) (4)12.7×6.5-2.7×6.5 (5) (6) 3.解方程. x+=1 x-(-)= 二、认真读题,准确填写(每小题2分,共22分) 4.若m=n+1,则(m,n)=(______),[m,n]=(______)。 5.下图中露出的图片是单位“1”的,被遮住的部分占 ,被遮住的图片有( )个。 6.实验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排队,若每行站15人,少5人。若每行站18人,也少5人。这个年级的人数在300到400之间,五年级有(________)人。 7.下面是甲、乙两车的行程图,认真观察后填空。 (1)乙车平均每小时行驶( )千米。 (2)9时整,两车相距( )千米。 (3)出发以后,( )时整两车相距最近。 (4)甲车在路上停留了( )小时。 (5)到12时整,甲车行驶的路程是乙车的。 8.75分=(_____)小时 3千米40米=(______)千米 9.用丝带捆扎一种礼品盒(如图),要捆扎这种礼品盒,丝带的长度不得少于 厘米. 10.2的分数单位是(_______),它再添上(_______)个这样的单位就是最小的合数,它去掉(______)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1. 11.把4个同样大小的面包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得这些面包的,每人分得包。 12.960403000这个数读作(________)。“4”在(________)位上,表示(________);“6”在(__________)位上,表示(________)。把这个数“四舍五入”到亿位的近似数记作(________)。 13.分子、分母没有公因数的分数叫最简分数. (____) 14.在8、-5、6、0、-0.02、+0.17中,正数有(_____________),负数有(_____________)。 三、反复比较,精心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15.分别用4个、7个、8个和12个同样大的小正方形拼摆长方形,结果发现用12个小正方形拼出的长方形种类最多,这是因为( ) A.12个长方形个数最多 B.12不是质数 C.12的因数的个数最多 D.12是偶数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4的倍数的数一定是偶数      B.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C.两个奇数的差一定是奇数      D.整数都比分数大 17.有10盒饼干,其中9盒质量相同,另有1盒少了几块.如果能用天平称,至少称(  )次可以保证找出这盒饼干. A.2 B.3 C.4 18.两根铁丝都长2米,第一根用去,第二根用去米,则剩下的(  ) A.第一根长 B.第二根长 C.两根一样长 D.无法判断 19.下列方程中,( )与25X=5同解。 A.7X-3X=2 B.2X+6X=16 C.3X-X=0.4 D.6X-X=5 四、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每题4分,共8分) 20.在下面的正方形内通过涂色表示的。 21.下面是4个小正方体摆成的立体图形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立体图形。 五、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22.下面每个方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 ①请以方格纸上的点(6,5)为圆心,画一个直径6厘米的圆O2。(2分) ②把圆O2移到圆O1的位置,可以先向( )平移( )格,再向( )平移( )格。(2分)  23.我会列式(或方程),不计算 梯形的面积是44.8 m2,高是h米,上底是4m,下底是5.6m,高h是多少? 24.甲乙两筐苹果,甲筐重千克,从甲筐中取出千克放入乙筐,两筐苹果一样重。乙筐原有多少千克苹果?两筐苹果一共多少千克? 25.三位老师做一批表演道具,张老师5小时做42个,王老师6小时做51个,李老师4小时做33个,谁做得最快? 26.一个植树小组去栽树,如果每人栽5棵,还剩下14棵树苗;如果每人栽7棵,就缺少4棵树苗.问这个小组有多少人?一共有多少棵树苗? 27.甲、乙杯中共有果汁500毫升,如果甲杯倒20毫升给乙杯,两杯就一样多。原来两杯中各有果汁多少毫升? 28.有一块长40dm,宽36dm的长方形绸布, 现在要把它剪成若干个大小一样的小正方形绸布,不能有剩余。所剪小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是多少?可以剪成多少块? 参考答案 一、认真审题,细心计算(每题6分,共18分) 1、3.6;125;8.99;0 ; ;3;2 【详解】略 2、(1) (2)5 (3)2 (4)65 (5) (6) 【详解】略 3、x= ;x= 【详解】略 二、认真读题,准确填写(每小题2分,共22分) 4、1 mn 【分析】由题意可知,m和n是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相邻的两个自然数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详解】由分析可知:(m,n)=1;[m,n]=mn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求取方法的理解与实际应用解题能力。 5、 ;15 【解析】略 6、355 【分析】先求出15和18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再根据最小公倍数写出最小公倍数的倍数,一直写到300至400之间,最后再减去少的5人,即可解答。 【详解】15=3×5,18=2×3×3,15和18的最小公倍数是2×3×3×5=90。 90×4-5 =360-5 =355(人) 【点睛】 此题考查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属于基础知识,需牢牢掌握。 7、(1)60  (2)60  (3)10  (4)1  (5) 【分析】(1)由统计图可知乙车5小时行驶了300千米,根据路程÷时间=速度解答即可; (2)由统计图可知:9时整,甲车行驶了60千米,乙车行驶了120千米,相减即可; (3)两线相差最小时相距最近; (4)路程没有变化的时间段即是停留的时间段; (5)由统计图可知:到12时整,甲车行驶240千米,乙车行驶300千米,让甲车路程÷乙车路程即可。 【详解】(1)300÷5=60(千米); (2)120-60=60(千米); (3)由统计图可知:10时整两线相差最小,相距最近。 (4)由统计图可知:甲车在8:00到9:00时路程没有变化,所以甲车在路上停留了1小时。 (5)240÷300= 故答案为: 60;60;10;1;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综合应用。 8、 3.04 【解析】略 9、1.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图形可知,所需彩带的长度等于两条长+两条宽+4条高+打结用的,由此列式解答. 解:30×2+20×2+25×4, =60+40+100, =1(厘米); 答:丝带的长度不得少于1厘米. 故答案为1. 【点评】此题属于长方体的棱长总和的实际应用,首先分清是如何捆扎的,然后根据棱长总和的计算方法解答. 10、 4 5 【解析】略 11、; 【解析】略 12、九亿六千零四十万三千 十万 4个十万 千万 6个千万 10亿 【分析】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他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哪一位上是几,就表示几个该数位的计数单位;通过四舍五入法求整数的近似数,要对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若小于5则直接舍去,若大于或等于5,则向前进一位,并加上“万”或“亿”。 【详解】960403000这个数读作九亿六千零四十万三千。“4”在十万位上,表示4个十万;“6”在千万位上,表示6个千万。把这个数“四舍五入”到亿位的近似数记作10亿。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整数的认识、读法及近似数,求得的近似数与原数不相等,用约等于号≈连接。 13、×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根据最简分数的定义,即:在分数中,分子与分母只有公因数1即分子与分母互质的分数为最简分数,据此解答即可. 解:在分数中,分子与分母只有公因数1即分子与分母互质的分数为最简分数.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最简分数定义的理解. 14、正数有( 8、6、+0.17 ) 负数有( -5、-0.02 ) 【解析】略 三、反复比较,精心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15、C 【分析】分别用4个、7个、8个和12个同样大的小正方形拼摆长方形,要摆出的长方形最多,则这个数字的因数需要最多,才会有不同的形状,据此解答此题。 【详解】因为4的因数有:1,2,4;所以拼成的长方形有:1×4、2×2两种; 7的因数有:1,7;所以拼成的长方形有1×7一种; 8的因数有:1,2,4,8;所以拼成的长方形有:1×8、2×4两种; 12的因数有:1,2,3,4,6,12;所以拼成的长方形有:1×12、2×6、3×4三种;所以,所用正方形的个数的因数的个数越多,拼出的长方形种类越多。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考查应用因数解决问题的能力。 16、A 【分析】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 整数可能比分数大,也可能比分数小,还可能等于分数; 据此举例判断。 【详解】A.2的倍数的数是偶数,4是2的倍数,是4的倍数的数一定是偶数,此题说法正确; B.质数2是偶数,原题说法错误; C.3-1=2,两个奇数的差是偶数,原题说法错误; D.因为1>,1<,1=,所以整数可能比分数大,也可能比分数小,还可能等于分数,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A。 【点睛】 掌握质数、偶数、奇数和分数的特征是解决此题的关键,注意奇数偶数的运算规律。 17、B 【详解】称第一次:把10盒分成(5,5)两组,天平每边各放一组,少几块的那盒有轻的一边; 称第二次:把有少几块盒的那组5盒分成(2,2,1)三组,天平每边放2盒.平衡:少几块的盒就是未称的一盒;不平衡,少几块的盒在轻的一边; 称第三次:把有少几块盒的一组2盒分成(1,1),天平每边各放1盒,少几块的盒在轻的一边. 因此,即至少称3次可以保证找出这盒饼干. 故选B. 18、B 【详解】2×(1﹣) =2× =1(米) 2﹣=1(米) 1<1 答:剩下的第二根长. 故选:B. 19、C 【解析】略 四、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每题4分,共8分) 20、 【分析】的可列式为×。在涂色时把正方形平均分成相等的小长方形,前后一共两次,每次所平均分成的份数以两个分数的分母为准。并且要保证最后涂色的面积等于算式的结果。 【详解】先把正方形平均分为4个小长方形,每个小长方形占正方形面积的,将其中的3份图上粉色;再将涂成粉色的3份平均分成2份,将其中一份图上红色。×=,即涂色面积占正方形的。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求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并用涂色的过程验证了结果的正确性。 21、如图: 【解析】略 五、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22、①无 ②右;4;上;1(或上;1;右;4) 【详解】本题是确定位置以及圆相关知识的综合应用题,让学生在动手的同时又动脑。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对用数对确定位置、用圆规画圆等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23、(4+5.6)h÷2=44.8 【解析】略 24、千克;千克 【分析】从甲筐中取出千克放入乙筐后,则现在的甲=-,现在的乙=原来的乙+,又因为现在两筐一样重,所以-=原来的乙+,说明原来的甲比原来的乙多了2个,用减去2个,即可求出原来的乙,进而可以求出原有甲乙的总重量。 【详解】--=(千克); +=(千克) 答:乙筐原有千克,两筐苹果一共千克。 【点睛】 理解原有甲、乙两筐到底相差多少是解决此题的关键,同时注意异分母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5、王老师 【分析】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据此分别求出三位老师每小时做的个数,比较即可。 【详解】42÷5=8 (个) 51÷6=8 (个) 33÷4=8 (个) 8>8>8 答:王老师做得最快。 【点睛】 被除数相等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分母不变,分子除以分母的商是整数部分,余数是分子。 26、x=9 (小时) 59(棵) 【解析】解:设这个小组有x人.5x+14=7x-4 x=9 5×9+14=59(棵) 答:这个小组有9人,一共有59棵树苗. 27、甲:270毫升 乙:230毫升 【解析】甲比乙多:20×2=40(毫升) 甲:(500+40)÷2=270(毫升) 乙:(500-40)÷2=230(毫升) 28、所剪小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是2× 2=4(dm) 可以剪成(40÷4)× (36÷ 4)=90(块) 【解析】略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