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年仁寿县数学五下期末经典模拟试题
(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一、仔细推敲,细心判断。(对的打“√ ”,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
1.比大且比小的分数,只有。 (____)
2.一个非零的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_____.(判断对错)
3.等式不一定是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______)
4.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所有的合数都是偶数。(______)
5.×6÷×6=1. (_______)
二、反复思考,慎重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分)
6.今年“国庆七日长假”,陆老师想参加“千岛湖双日游”,哪两天去呢,陆老师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择? ( )
A.5种 B.6种 C.4种
7.小花有张数相同的5元和1元零用钱若干,你认为她的钱可能是( )。
A.38元 B.36元 C.28元 D.8元
8.长方形的长是2.6米,宽比长短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米2。
A.2.6x B.(2.6+x)×2.6×2 C.2.6×(2.6-x) D.2.6-2.6x
9.服装加工厂加工1500套校服,5天加工了这批校服的,这样的速度( )完成任务.
A.25天 B.20天 C.15天
10.古西腊数学家( )被称为“几何之父”,他的著作《原本》在数学发展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A.欧几里得 B.毕达哥拉斯 C.培根 D.笛卡尔
三、用心思考,认真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1.在7x,7x=84,7×13=91,7x>90中,等式有(__________),方程有(_____)。
12.10分=(_______)时 7.2升=(_______)升(_______)毫升
13.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一定是1或(______)的倍数;四个连续自然数的和一定是1或(______)的倍数。
14.要使是假分数,是真分数,a是(_________)
15.用棱长2cm的小正方体木块拼成一个棱长4cm的大正方体,要(________)个小正方体.
16.在,,,中,(_______)的分数单位最大,(______)的分数单位最小。
17.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______)。
18.下面是五(1)班7名同学在一次数学测验的成绩如下:
95 88 75 95 90 85 95
这组数据中,中位数是_____,众数是_____.
19.求做一个长方体油箱需要多少平方米铁皮,是求长方体的(______)。
20.25□是一个三位数,要使这个三位数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中填(________);要使这个三位数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中填(________)。
四、注意审题,用心计算。(每题6分,共18分)
21.直接写出得数:
22.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并写出必要的简算过程.
(1)-+
(2)-(+)
(3)+++
(4)-(-)
23.解方程.
(1)3.2x+2.8x=3.6 (2) (3)
五、看清要求,动手操作。(每题6分,共12分)
24.在下面的方格纸上画出平行四边形ABCD绕点B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后的图形。
25.把图A饶点O逆时针旋转90°得到图B,再把图B向右平移4格后得到图C.
六、灵活运用,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并求解.
修一条长67km的水渠,还剩42km没有修,已经修了多少千米?
27.一间教室的长是8米,宽是6米,高是3.5米,要粉刷教室的四壁和屋顶,除去门窗和黑板面积24.5平方米,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8.李老师把48个苹果和36个橘子平均分给一群小朋友,正好分完。这群小朋友最多有多少人?平均每人分到多少个苹果?
29.我国测量温度常用℃(摄氏度)作单位,有时还使用℉(华氏度)作单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华氏温度=摄氏温度×1.8+32。某天温度为77℉,相当于多少℃?(列方程解答)
30.观察算式,在下面的图中继续分一分、填一填,并写出算式结果。
=
参考答案
一、仔细推敲,细心判断。(对的打“√ ”,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
1、×
【解析】略
2、×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质数与合数的意义:一个自然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一个自然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解:根据分析:质数与合数是按照一个自然数的因数的个数的多少进行分类,因为1只有一个因数是它本身,所以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因此一个非零的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意义,明确:质数与合数是按照一个自然数的因数的个数的多少进行分类.
3、√
【详解】略
4、×
【分析】除了1和它本身外,没有其它因数的数为质数,能被2整数的为偶数,2为偶数且除了1还它本身外再没有别的因数了,所以2既为质数也为偶数;不能被2整数的数为奇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因数的数为合数,如9,15等既为奇数也为合数;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偶数与奇数,质数与合数的定义可知,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的说法是错误的。
如:2既为质数也为偶数;9,15等既为奇数也为合数。
故答案为:×。
【点睛】
奇数不一定为质数,但除2之外的质数都为奇数。
5、×
【解析】略
二、反复思考,慎重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分)
6、B
【详解】数的排列,必须是相邻的排在一起,所以只有6种选择.
7、B
【分析】因为5元和1元的张数相同,我们可以将一张5元与一张1元看成一个整体,即(5+1)元为1份,小花会有以6的倍数的钱。
【详解】5+1=6(元)
选项A.:38除以6余2,不是6的倍数,不可能。
选项B.:36能被6整除,是6的倍数,可能。
选项C.:28除以6余4,不是6的倍数,不可能。
选项D.:8除以6余2,不是6的倍数,不可能。
故答案选择: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求一个数倍数的问题,关键理解小花的钱是6的倍数。
8、C
【解析】略
9、A
【解析】略
10、A
【解析】略
三、用心思考,认真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1、 7x=84,7×13=91 7x=84
【解析】略
12、 7 200
【解析】略
13、3 2
【分析】根据相邻两个自然数相差1,可得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一定是3的倍数。 4个连续自然数,一定是两个奇数两个偶数,根据奇数和偶数的运算性质,可以得解。
【详解】设三个连续自然数中的第一个为a,由这三个连续的自然数可表示为a、a+1,a+2;其和为:a+(a+1)+(a+2)=3×(a+1),所以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一定是3的倍数。
4个连续自然数为两个奇数两个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所以4个连续自然数的和一定是偶数,即2的倍数;
故答案为:3;2
【点睛】
本题主要根据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相差1的特点以及2、3的倍数特征求解。
14、10
【解析】略
15、1
【解析】试题分析:用棱长2cm的小正方体木块拼成一个棱长4cm的大正方体,每条棱长上都有2个小正方体,由此利用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即可解答.
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拼组后的大正方体每条棱长上都有2个小正方体,
2×2×2=1(个),
答:至少需要1个小正方体.
故答案为1.
【点评】此题考查了正方体拼组大正方体的方法的灵活应用.
16、
【解析】略
17、100
【分析】此题考查2与5的倍数特征。
既是2又是5的倍数的数,个位是0。
【详解】既是2又是5的倍数,个位是0;最小的三位数,百位为1,十位为0即可。
【点睛】
此题的关键在于掌握2和5的倍数的尾数特征。
18、90 1
【详解】试题分析: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依次排列,把中间数据(或中间两数据的平均数)叫做中位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此解答即可.
解: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75、85、88、90、1、1、1;所以中位数是90;众数是1.
故答案为90;1.
【点评】
本题考查了确定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的求法.注意找中位数的时候一定要先排好顺序,如果数据有奇数个,则正中间的数字即为所求;如果是偶数个则找中间两位数的平均数.
19、表面积
【分析】长方体的特征,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根据油箱的形状和它的用途,求做一个长方体油箱需要多少平方米铁皮,是求长方体的表面积。
【详解】求做一个长方体油箱需要多少平方米铁皮,是求长方体的表面积。
【点睛】
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20、0 5
【分析】(1)根据2、5的倍数特征,一个三位数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个位为0;
(2)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的特征是:个位上的数是0或5且各个数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得:25□是一个三位数,要使这个三位数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中填0;
25□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个位是0或5;2+5=7,7+0=7不是3的倍数;7+5=12是3的倍数,故□中填5;
故答案为:0;5
【点睛】
牢记2、3、5的倍数特征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四、注意审题,用心计算。(每题6分,共18分)
21、;;;1; 1
;;;;
【分析】根据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直接进行口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计算。
【详解】 1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分数口算,整数的简便方法同样适用于分数。
22、(1);(2);(3)3;(4)
【分析】(1)先把同分母分数相加,再通分后相加;
(2)先去括号,去括号时要变号,再把同分母分数相加,最后通分后相加减;
(3)同分母分数结合相加,再把所得结果相加即可;
(4)去括号后通分.然后相加减即可.
【详解】(1)
=
(2)
(3)
=1+2
=3
(4)
23、0.6;15;72
【详解】略
五、看清要求,动手操作。(每题6分,共12分)
24、
【解析】略
25、
【解析】略
六、灵活运用,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25千米
【详解】等量关系:已经修的长度+还剩的长度=水渠总长度,先设出未知数,再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即可.
解:设已经修了x千米.
x+42=67
x=67-42
x=25
答:已经修了25千米.
27、121.5平方米
【详解】(8×3.5+6×3.5)×2+8×6-24.5=121.5(平方米)
28、12人;4个
【分析】求出48和36的最大公因数,就是小朋友的人数,用苹果数量÷人数=平均每人分到个数。
【详解】48和36的最大公因数是12
48÷12=4(个)
答:这群小朋友最多有12人,平均每人分到4个苹果。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公因数应用题,关键是理解题意。
29、25℃
【解析】解:设相当于x℃
1.8x+32=77
解得,x=25
答:某天温度为77℉,相当于25℃。
30、
【解析】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