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大同市新荣区2025年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
(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一、认真审题,细心计算(每题6分,共18分)
1.直接写得数.
+= += 1-= 1-=
-0.375= 9+= --= =
2.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25×280 4000÷125÷8 186×345-345×86
52.3-3.59-1.41 137×99+137 276-(176-98)
3.解方程.
二、认真读题,准确填写(每小题2分,共22分)
4.在括号里填最简分数。
5厘米=(______)米 24分=(______)时
5.老师今年36岁,淘气的年龄是老师的年龄的,那么淘气今年(________)岁。
6.把一段9米长的绳子,对折后再对折,每段长米,每段是全长的。
7.当n=7时,48+3n=(________),(n+4)×3=(________)
8.15的因数中,质数有(______),合数有(______)。
9.五年级(1)班有男生24人,女生18人.现在要把男生和女生各分成若干小组,并且每个小组的人数要相同,每组最多有(____)人.
10.小明家装修新房,有甲、乙两个工程队。甲队单独干20天能完成;乙队单独干15天能完成。甲队平均每天完成总工程量的,乙队平均每天完成总工程量的,甲、乙两队合干,一天能完成总工程量的。
11.已知a=2×3×5,b=3×5×7,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______),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
12.20以内的质数一共有(________)个。
13. =0.25==5÷( ).
14.某班的学生接近40人。在一次数学竞赛中。该班学生人数的获得一等奖,另部分获得二等奖,获得三等奖,这个班的学生可能是(________)人。
三、反复比较,精心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15.下面各数中,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 )。
A. B. C. D.
16.如果a是质数,那么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a只有一个因数 B.a只有两个因数 C.a一定不是2的倍数 D.a一定是奇数
17.如果,则b是( )
A.80 B.30 C.50
18.小红爸爸今年35岁,妈妈比爸爸小,妈妈今年( )岁.
A.30
B.42
C.28
19.的分子加上8,如果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母应该( )。
A.加上8 B.增加3倍 C.扩大到原来的2倍 D.加上30
四、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每题4分,共8分)
20.在长方形中,画图表示出。
21.在图中涂色表示它下面的分数
五、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22.小平在踢毽子比赛中踢了42下,她踢毽子的数量是小云的,小云踢了多少下?
23.光华街口装了一个新的长方体铁皮邮箱,长50厘米,宽40厘米,高60厘米,做这个邮箱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铁皮?
24.有一房间房子,长8米,宽5米,高3米,要粉刷房子的顶面和四周墙壁,除去门窗的面积25平方米,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5.一堂课共小时,分为老师讲解、学生讨论和练习三个环节.其中老师讲解的时间占一堂课总时间的,其余为学生讨论和练习的时间.
(1)学生讨论和练习的时间之和共占一堂课时间的几分之几?
(2)老师讲解的时间是多少?
26.只列综合算式不计算。
一根长的铁丝,折成一个长、高的长方体框架,宽是多少厘米?
27.一根长10米的绳子绕一棵树干3圈后,余0.58米。这棵树干的横截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8.列式计算。
(1)从里减去与的差,结果是多少?
(2)χ与的和等于,χ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认真审题,细心计算(每题6分,共18分)
1、;;;;
0;10;;;
【详解】略
2、7000;4;34500
47.3;13700;198
【分析】根据整数及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法则和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即可。
【详解】25×280
=25×4×70
=100×70
=7000
4000÷125÷8
=4000÷(125×8)
=4000÷1000
=4
186×345-345×86
=345×(186-86)
=345×100
=34500
52.3-3.59-1.41
=52.3-(3.59+1.41)
=52.3-5
=47.3
137×99+137
=137×(99+1)
=137×100
=13700
276-(176-98)
=276-176+98
=100+98
=198
【点睛】
考查了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
3、;;;;
【详解】略
二、认真读题,准确填写(每小题2分,共22分)
4、
【解析】略
5、8
【分析】把老师的年龄看作单位“1”则淘气的年龄占老师的。根据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可列式为36×。
【详解】36×=8(岁)
【点睛】
此类问题要点:①找准单位“1”;②明确单位“1”是已知还是未知;③确定比较量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
6、;。
【分析】每段的长度=总长度÷总段数;把一段9米长的绳子,对折后再对折,相当于折了4段。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9÷4=(米);1÷4=。
【点睛】
考查分数的意义,注意分数后面带单位时表示具体的数值,不带单位时表示分率。
7、69 33
【解析】略
8、3、5 15
【解析】略
9、6
【解析】略
10、
【解析】略
11、15 1
【分析】根据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最大公约数是这两个数的公有的质因数的乘积,最小公倍数是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和各自独有的质因数的乘积,据此解答.
【详解】a=2×3×5,b=3×5×7,
a和b公有的质因数是:3和5,
a独自含有的质因数是2,
b独自含有的质因数是7,
所以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3×5=15;
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3×5×2×7=1.
故答案为15,1.
12、8
【分析】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质数,据此写出20以内的质数,数出个数即可。
【详解】2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共8个。
故答案为:8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不重复、不遗漏的写出20以内的质数。
13、2;16;20
【详解】略
14、36
【分析】将学生人数看成单位“1”,用单位“1”减去和,得出二等奖的分率,因为获得奖项的学生一定是整数,也就是说总数分别乘以各奖项的分率,所得的数一定是整数,我们求得分率分母的公倍数中最接近40的一个,即可解答。
【详解】1--
=-
=-
=
9、12、36的公倍数中最接近40的是36。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公倍数的理解与掌握,学生要明确,所谓公倍数,就是两个或是多个数公有的倍数,明确了这一点,就可以做出来本题了。
三、反复比较,精心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15、B
【分析】一个最简分数,分母的质因数只有2和5的分数才能化成有限小数。
【详解】A. =,4=2×2,可以化成有限小数;B. =,6=2×3,不能化成有限小数;C. ,16=2×2×2×2,可以化成有限小数; D. ,40=2×2×2×5,可以化成有限小数;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分数化小数,不是最简分数先化成最简分数,再看分母的质因数。
16、B
【解析】略
17、C
【详解】=
8a=2×40
8a÷8=80÷8
a=10;
把a=10代入=中得:
=
8b=10×40
8b÷8=400÷8
b=1;
答:则b是1.
故选C.
18、A
【解析】把爸爸的年龄看作单位“1”,妈妈的年龄是爸爸年龄的(1﹣);进而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35×(1﹣),
=35×,
=30(岁);
答:妈妈今年30岁.
故选A.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判断出单位“1”,进而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进行解答即可.
19、D
【分析】分子加上分子的几倍,分母就加上分母的几倍,分数大小不变。
【详解】8÷4×15=30
故答案为: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四、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每题4分,共8分)
20、
【分析】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4份,取了3份,乘表示把取得3份再平均分成4分,然后再取1份,也就是,据此画图即可。
【详解】根据上面的分析画图: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分数乘法,解题时注意单位“1”。
21、如图所示,
【解析】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是分数, 据此将长方形平均分成的 4 份后,涂出这样的 3 份即可,将圆平均分成 8 份,涂出这样的 5 份即可,将正 方形平均分成 4 份,涂出这样的 7 份即可。
五、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22、56下
【分析】小云的数量乘得到42,那么42除以,得到小云踢的数量。
【详解】(下)
答:小云踢了56下。
【点睛】
已知一个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量用除法,可以概括为量率对应求单位“1”。
23、14800平方厘米
【解析】(50×40+50×60+40×60)×2=14800(平方厘米)
24、93平方米
【详解】8×5+5×3×2+8×3×2﹣25
=40+30+48﹣25
=93(平方米)
答:要粉刷的面积是93平方米.
25、 (1) (2)小时
【解析】(1)1- =
(2) × = (小时)
26、64÷4-(8+3)
【分析】用长的铁丝折成一个长方体框架,说明这个长方体的棱长和是64cm,进而根据长方体的棱长和=(长+宽+高)×4,先求出长、宽和高的和,再减去长和高的和,就是长方体框架的宽。据此列式即可。
【详解】长、宽和高的和:64÷4
宽:64÷4-(8+3)
故答案为:64÷4-(8+3)。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长方体棱长和公式的灵活应用,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明确铁丝的长就是长方体框架的棱长和。
27、0.785平方米
【解析】(10-0.58)÷3=3.14(米)
3.14÷3.14÷2=0.5(米)
3.14×0.5²=0.785(平方米)
答:横截面的面积是0.785平方米。
28、-(-)= X+= X=
【解析】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