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机动车尾气大量排放,严重污染城市空气。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某市试行将现有汽车改装为液化石油气燃料汽车(称为环保汽车)。按照计划,该市今后三年内将使全市的环保汽车由今年的1250辆增加到2160辆,假如今后三年内这种环保汽车每年增长的百分率相同,求这个百分率。
某市百货商场服装区在销售过程中发现:某品牌童装平均每天可售出20件,每件盈利40元,为了迎接六一国际儿童节,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措大销售量,增加盈利,经市场调查发现,如果每件童装每降价4元,那么平均每天就可多售出8件,要想平均每天销售这种童装盈利1200元,问每件童装应降价多少元?某市百货商场服装区在销售过程中发现:某品牌童装平均每天可售出20件,每件盈利40元,为了迎接六一国际儿童节,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措大销售量,增加盈利,经市场调查发现,如果每件童装每降价4元,那么平均每天就可多售出8件,要想平均每天销售这种童装盈利1200元,问每件童装应降价多少元?
某教育设备厂原计划用6立方米木材为希望小学制作学生使用的课桌椅若干套.由于改进了设计,每套课桌椅可以节约55/1立方米木材,因此多做了3套.现在实际做了多少套?
已知.A、B两地间的道路,有一部分是上坡路,其余部分是下坡路,骑自行车走下坡路比走上坡路每小时多走6千米。已知骑自行车从A地到B地需要2小时40分,而从B地回到A地可以少用20分钟。如果A、B之间的路程为36千米,分别求骑自行车上坡、下坡的速度,以及从A地到B地过程中的上坡、下坡的路长。
解:设上坡的速度为v1,下坡的速度为v2,上坡的路程为s1,下坡的路程为s2,则有,s1+s2=36,v1+6=v2,s1/v1+s2/v2=7/3,s1/v2+s2/v1=8/3,前2式相加,可得,36/v1+36/v2=5,由v1和v2关系可得,v1=12km/h,v2=18km/h.得s1=12 km,s2=24km.
某校组织甲乙两班学生参加美化校园的活动,如果甲班做2小时,乙班做3小时,那么可完成全部工作的一半;如果甲班先做2小时后另有任务,剩下的工作由乙班单独完成,那么乙班所用的时间恰好比甲班单独完成全部工作的时间多1小时。甲乙两班单独完成这项工作各需多少时间?
甲乙两人用规定的时间共同完成某项工作,甲每天出勤,共得工资1000元,乙缺勤10天,共得工资400元;如果乙每天出勤,甲缺勤8天,那么乙的工资比甲多200元,两人每天工资各多少元?
解:设甲的每天工资为X元,乙每天工资为Y元则可以得出如下方程:
(1000/X-10)*Y=400
(1000/X-8)*X+200=1000Y/X
则可解出X1=200,Y1=-80
X2=50 ,Y2=40
因为工资不能为负所以解应为X2=50,Y2=40,而X1=200,Y1=-80为增根
所以甲每天的工资为50元,乙每天的工资为40元
某车床厂,在第一、二季度都超额完成生产计划,第一季度实际生产了132台,第二季度因技术革新,所以生产计划比第一季度多定了30台,结果超产率比第一季度的超产率提高2%,而实际生产了168台。第一季度原计划生产多少台?第一季度超额生产率是多少?
解:设第一季度原计划生产x台
(x+30)*102%=168
解出x 132除以x再减1就是第一季度超额生产率
某单位用43.2万元建造职工宿舍,由于改进了设计,每间宿舍的造价降低了6000元,因此不但多造了2间,还节约了12000元。原计划建造多少间宿舍?每间宿舍造价多少元?
解:2个方程x*y=43200 (x-6000)*(y+2)=432000-12000 设x是每间宿舍的价钱,y是原有多少宿舍
有一段河道需进行清淤疏通,现有甲乙两家清淤公司可供选择,如果家公司单独做2天,乙公司再单独做3天,那么恰好完成全部工作的25%;如果甲公司先做4天,剩下的清淤工作由一公司单独完成,那么乙公司所用的时间恰好比甲公司单独完成清淤工作所用时间多2天,求甲乙两公司单独完成清淤任务各需多少天?
解:设甲单独完成需X天,乙单独完成需Y天,由题可得:
2/X+3/Y=1/4 ①
4/X+(X+2)/Y=1 ②
由①得:1/Y=(X-8)/12X③
把③代入②得:4/X+(X+2)(X-8)/12X=1
整理得:X^2-18X+32=0
解得:X1=16,X2=2
经检验,X1和X2都是方程的解,但X=2不符合题意,应舍去
所以X=16
Y=24
答:甲公司单独完成需16天,乙公司单独完成需24天
某工程队甲乙两组承包一段路基的改造工程,规定若干天内完成,已知甲组单独完成这项工程所需时间比规定时间的2倍多4天;乙组单独完成这项工程所需时间比规定时间的2倍少16天;甲乙两组合作24天完成。甲乙两足合作能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解:设规定日期是X天,由题可得:
1/(2X+4)+1/(2X-16)=1/24
解得:X1=28,X2=2
经检验,X1和X2都是原方程的解,当X=2不符合题意,应舍去
∴X=28
24<28
答:甲乙合作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某班组织登山活动,同学们分甲乙两组从山脚下沿着一条道路同时向山顶进发。设甲乙两组行进同一段路所用的时间之比为2:3.
(1) 直接写出甲乙两组行进的速度之比。
(2) 当甲组到达山顶时,乙组行进到山腰A处,且A处离山顶的路程尚有1.2千米。试问山脚离山顶的路程有多远。
(3) 在题(2)的基础上,设乙组从A处继续登山,甲组再从原路下山,下山速度与上山速度相同,并且在山腰B处与乙组相遇。请你先根据以上情景提出一个相应的问题,在给予解答。(要求:①问题的提出不得再添加其他条件;②问题的解决必须利用上述情景提供的所有已知条件。)
解:1、 甲乙的速度之比是3:2
2、 设全程为x,则
(x-1.2)/x=2/3
x=3.6
所以山脚到山顶的距离为3.6千米
3、 问,甲乙在距山脚多远的地点相遇?
设甲向下走了y千米后,两组相遇,则
(1.2-y)/y=2/3
y=0.72
3.6-0.72=2.88
所以甲乙两组在距山脚2.88千米处相遇
如图,把正方形ABCD沿对角线方向平移到正方形A'B'C'D'的位置,它们重叠的部分的面积是正方形ABCD的1/8,若AC=1,求正方形平移的距离AA'是多少?
已知大正方形对角线AC=1,求出大正方形边长AD
AC^2=AD^2+DC^2求得AD^2=1/2 AD=根号2 /2
已知小正方形面积为大的的1/8
S小=S大/8=AD^2/8=1/16
即求得小正方形边长为1/4
小对角线A'C^2=(1/4)^2+(1/4)^2=1/8
正方形平移的距离AA'=AC-A'C=1-根号2/4
已知: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较于O,E是BD延长线上的点,且三角形ACE是等边三角形。(1)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2)若角AED=2倍的角EAD,求证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证明:(1)已知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OA=OC
因为三角形ACE是等边三角形
所以OE垂直于AC即BD垂直于AC
所以四边形ABCD为菱形
(2)因为三角形ACE是等边三角形且OA=OC
所以OE为∠AEC的角平分线
∠AED=∠AEC/2=30°
又知∠AED=2∠EAD
所以 ∠EAD=15°
因为三角形ACE是等边三角形
所以∠DAC=45°同理:∠BAC=45°
∠DAB=90°
因此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如图,在菱形ABCD中,AB=CD=10,角BAD=60度,点M从点A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沿着AD边向点D移动;设点M移动的时间为t秒(t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10)。(1)点N为BC边上任意一点,在点M移动过程中,线段MN是否一定可以将菱形分割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并说明理由;(2)点N从点B(与点M出发时刻相同)以每秒2个单位长的速度沿着BC边向点C移动,当M运动到AD中点时,求梯形ABNM的面积;(3)点N从点B(与点M出发时刻相同)以每秒a(a大于等于2)个单位长的速度沿着射线BC边向(可以超越点C)移动,过点M作MP平行AB,交BC于P,当三角形MPN全等于三角形ABC时,设三角形MPN与菱形ABCD重叠部分的面积S,求S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
解:(1)设:BN=a,CN=10-a(0≤a≤10)
因为,点M从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沿着AD边向点D移动,点M移动的时间为t秒(0≤t≤10)
所以,AM=1×t=t(0≤t≤10),MD=10-t(0≤t≤10).
所以,梯形AMNB的面积=(AM+BN)×菱形高÷2=(t+a)×菱形高÷2;
梯形MNCD的面积=(MD+NC)×菱形高÷2=[(10-t)+(10-a)]×菱形高÷2
当梯形AMNB的面积=梯形MNCD的面积时,
即t+a=10,(0≤t≤10),(0≤a≤10)
所以,当t+a=10,(0≤t≤10),(0≤a≤10)时,可出现线段MN一定可以将菱形分割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2)点N从点B以每秒2个单位长的速度沿着BC边向点C移动,设点N移动的时间为t,可知0≤t≤5,
因为AB=10,∠BAD=60°,所以菱形高=5√3,
AM=1×t=t,BN=2×t=2t.
所以梯形ABNM的面积=(AM+BN)×菱形高÷2=3t×5√3×1/2 =(15√3/2) t(0≤t≤5).
所以当t=5时,梯形ABNM的面积最大,其数值为75√3/2.
(3)当△MPN≌△ABC时,
则△ABC的面积=△MPN的面积,则△MPN的面积为菱形面积的一半为25√3;
因为要全等必有MN∥AC,
∴N在C点外,所以不重合处面积为 (√3/4)×(at-10)^2
∴重合处为S=25√3 -(√3/4)×(at-10)^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