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等职业学校《钳工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钳工工艺是机械类通用工种中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技术课。培养学生全面掌握中级钳工所需要的技术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中级钳工所需要的技术理论知识,并与实习相结合,形成本工种的岗位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 掌握钳工工作中的基本操作技能及相关理论知识。
2. 掌握常用典型结构的装配工艺过程。
3. 掌握尺寸链的概念及基本解法。
4. 掌握工件定位,夹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5. 了解卧式车床的构造,传动系统及其基本调整方法。
三、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
(一)绪论
课程内容:课程的性质、任务、内容及学习方法。
教学要求: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学习方法,明确学习目的。
(二)划线
课程内容:
1. 划线的概念。
2. 划线工具:钢直尺、划线平台、划针、划针盘、高度尺、划规、单脚划规、角尺、样冲、垫铁、V型铁、角铁、千斤顶。
3. 划线前的准备工作:工件的清理、涂色、在工件孔中装中心塞块。
4. 基本线条的划法:平行线、垂直线、角度线、圆周等分线、按样板划线。
5. 划线基准的确定:以二条直线为基准;以二条中心线为基准;以一条直线、一条中心线为基准。
6. 找正及借料。
7. 划线步骤:划线的步骤,平面划线实例,立体划线实例。
8. 利用分度头划线:分度头的构造、规格,分度头的分度原理,简单分度法。
教学要求:
1. 熟练掌握平面划线的方法,划线基准的确定及找正和借料的方法。
2. 初步掌握立体划线的方法。
3. 掌握分度头及其他划线工具的使用。
(三)锯削
课程内容
1. 据削工具:锯弓、锯条,锯条的安装。
2. 锯削方法:深缝的锯削方法,棒料、管子,薄板料的锯削方法。
3. 锯条损坏的原因、废品分析、预防方法及安全文明生产。
教学要求
1. 了解锯削的有关概念及应用场合。
2. 掌握各类工件的锯削方法。
(四)錾削
课程内容
1. 錾削工具:錾子的切削部分、几何角度及其对切削工作的影响,錾子的种类及构造,手锤,錾子的刃磨与热处理。
2. 錾削方法:平面、油槽的錾削方法,板料的錾切,安全文明生产。
教学要求
1. 掌握錾削的刃磨与淬火方法。
2. 熟练掌握手锤的挥击方法。
3. 掌握平面油槽的錾削方法。
4. 了解錾削的其他方面的应用。
5. 做到安全文明生产。
(五)锉削
课程内容
1. 锉刀:锉刀各部分名称,锉刀的种类及选择;锉刀柄的装拆,锉刀的正确使用和保管。
2. 锉削方法:平面、曲面、直角面的锉削,锉配。
3. 废品分析及安全文明生产。
教学要求:
1. 了解锉刀的类型、构造及其作用。
2. 熟练掌握平面的锉削方法。
3. 掌握曲面的锉削方法。
4. 掌握简单配合件的锉配方法。
5. 做到安全文明生产。
(六)钻孔、扩孔、锪孔、铰孔
课程内容:
1. 钻头:麻花钻的构造、切削角度及其对切削工作的影响,钻头的刃磨矫正,群钻,硬质合金钻头。
2. 钻孔方法:工件的装卡方法,一般工件的加工方法,在圆柱形工件上钻孔的方法,在斜面上钻孔的方法,钻半圆孔的方法。
3. 切削液及切削用量的选择:切削液的作用、种类及特点;切削液的选用;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及其选择。
4. 扩孔:扩孔及其特点;扩孔钻及其特点。
5. 锪孔:锪孔类型;锪钻的种类、特点;锪孔时的工作要点。
6. 铰孔:铰孔;铰削用量;铰孔时的冷却润滑。
7. 安全技术,废品分析,钻头损坏的原因。
教学要求:
1. 了解钻头的组成及几何参数。
2. 了解钻头的刃磨及工件的装夹方法。
3. 熟练掌握钻孔技术。
4. 初步掌握扩孔、锪孔、铰孔的操作方法。
5. 了解钻孔、扩孔、锪孔、铰孔时的冷却、润滑及切削用量的选择。
(七)攻螺丝和套螺纹
课程内容:
1. 攻螺纹:丝锥,绞杠,攻螺纹前底孔直径的确定,攻螺纹的方法。
2. 套螺纹:板牙,板牙架,套螺纹前圆杆直径的确定,套螺纹的方法。
3. 废品分析及丝锥损坏的原因。
教学要点:
1. 掌握丝锥的构造、类型、作用。
2. 掌握成套丝锥切削用量的分配类型及应用场合。
3. 掌握攻螺纹前底孔直径的确定及攻螺纹的方法。
4. 掌握板牙的构造及作用。
5. 掌握套螺纹前圆杆直径的确定及套螺纹的方法。
(八)矫正和弯曲
课程内容:
1.矫正:矫正的概念,手工矫正的工具,矫正的方法。
2.弯曲:弯曲的概念,弯曲前毛坯料长度的计算,弯曲方法。
3.废品分析。
教学要求:
1. 掌握矫正和弯曲的原理及工作要点。
2. 掌握弯曲毛坯长度的计算。
3. 掌握典型工件的矫正和弯曲方法。
(九)铆接
课程内容:
1. 铆接概念,铆接过程,铆接种类。
2. 铆接工具及铆钉种类:压紧冲头,罩模和顶模,平头,半圆头,沉头,半圆沉头,管子空心皮带铆钉。
3. 铆接方法:铆钉长度和铆件孔径的确定,手工铆接的方法。
4. 废品分析。
教学要点:
1. 了解铆接概念、种类及应用。
2. 初步掌握铆钉直径、长度的计算的确定方法。
3. 掌握铆接的方法。
(十)刮削
课程内容:
1. 刮削概念:刮削原理及特点,刮削余量。
2. 刮削工具:刮刀、标准平板、显示剂。
3. 刮削显点及精度检查:显示剂的种类及使用方法;显示方法;精度的检查。
4. 刮削方法:平面、曲面的刮削方法。
教学要求:
1. 掌握刮削概念,掌握刮削工具的使用方法。
2. 掌握刮削的显点及精度检验的方法。
3. 掌握平面刮削及曲面刮削的方法。
(十一)研磨
课程内容:
1. 研磨概念:研磨的基本原理及作用。
2. 研具和研磨剂:研具材料、类型;研磨剂的磨料,研磨液。
3. 研磨方法:平面研磨;圆柱面研磨;圆锥面研磨。
4. 研磨的注意事项。
教学要求:
1. 了解研磨的工作原理及作用。
2. 了解研磨工具和研磨剂的种类及应用。
3. 掌握常见的典型工件的研磨方法。
(十二)装配基础
课程内容:
1. 装配工作的重要性;装配工艺过程;装配的组成形式;工艺规程。
2. 装配前的准备工作:装配零件的清理与清洗;零件的密封试验与平衡实验。
3. 固定连接的装配工艺:螺纹连接的装配工艺;螺纹连接的预紧和防松;螺纹连接的装配。
4. 轴承的装配工艺:滑动轴承的装配;滚动轴承的装配。
5. 传动机构的装配工艺:带传动机构的装配;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联轴器和离合器的装配。
6. 装配尺寸链:装配尺寸链的概念、解法。
教学要求:
1. 了解产品的装配工艺过程及装配形式。
2. 初步掌握旋转体的平衡方法。
3. 掌握固定连接的装配工艺。
4. 掌握滚动轴承的装配工艺;初步掌握滑动轴承的装配工艺。
5. 掌握带传动及齿轮传动的装配工艺。
6. 掌握尺寸链的概念及基本解法。
(十三)钻床夹具
课程内容:
1. 机床夹具的基本概念:夹具的作用、组成。
2. 工件的定位:定位基准;六点定位规则;定位方法;工件的不完全定位、过定位。
3. 工件的夹紧:基本要求,夹紧力分析,夹紧机构。
4.钻套和夹具体:钻套、夹具体的种类。
教学要求:
1.了解钻床夹具的基本概念。
2.掌握工件的定位和夹紧的概念及方法。
3.了解常见的钻套夹具体类型及钻床夹具的常见类型。
*(十五)卧式车床
课程内容:
1. 机床型号简介
2. CA6140型卧式车床的组成及传动系统分析。
3. CA6140型普通车床的典型机构:主轴箱。
4. CA6140型车床的修理拆卸顺序。
5. CA6140型车床试车与验收。
教学要点:
1.了解CA6140型车床的传动系统。懂得主传动链的传过程,了解影响工件加工精度的因素。
2.初步懂得变速机构、操作机构、刹车机构、离合器的调整方法。
3.初步懂得进给传动的调整方法。
4.掌握CA6140型车床的修理拆卸顺序。
5.掌握车床的一级保养方法、步骤。
四、课时分配:
序号
内 容
课时数
(一)
绪论
2
(二)
划线
2
(三)
锯削
4
(四)
錾削
4
(五)
锉削
6
(六)
钻孔、扩孔、锪孔、绞孔
6
(七)
攻螺纹和套螺纹
6
(八)
矫正和弯曲
6
(九)
铆接
4
(十)
刮削
4
(十一)
研磨
4
(十二)
装配基础
4
(十三)
钻床夹具
2
(十四)
卧式车床
2
(十五)
钳工实习
12
总 计
68
五、实训项目:
实训一、测量工件尺寸及画线训练 2课时
实训二、平面的錾削训练 2课时
实训三、工件的锯削训练 2课时
实训四、平面、曲面的锉削 2课时
实训五、钻孔训练(台钻) 2课时
实训六、锉配T形体 4课时
实训七、锉配凹凸体 6课时
实训八、制作对口夹板 4课时
实训九、制作鸭嘴榔头 8课时
六、说明:
本大纲是根据国家教委颁发的《关于制订职业高级中学(三年制)教学计划的意见》和国家教委职业技术教育司组织编写的《职业高级中学机械类部分通用工种教学计划》的精神、内容与要求编写的。在实际教学大纲中,专业课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组织教学(带*的章节为选修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重点突出、难点分散、由浅入深,即低起点、小坡度、大容量,关键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学校要对钳工的加工方法能进行现场教学方法,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
3、要加强直观教学,充分利用本校的模型、挂图、示教板及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以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4、要经常深入到学生实习场地,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并对学生实习中的疑难问题加以整理、总结、归纳,充实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5、加强对学生爱专业,爱岗位,爱工人,当好工人的思想教育,提倡敬业精神,为学生就业当工人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1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