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河北省隆化县西阿超蒙古族乡中心小学2025年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预测试题
一、谨慎判一判。(对的打√,错的打×。每题 2 分, 共 10 分)
1.抗击疫情期间,淘气所在学校全体师生给武汉捐款,平均每人捐9元。淘气一定捐了9元。(________)
2.1米的和3米的同样长。 (____)
3.用三根长3cm、4cm、8cm的小棒可以摆一个三角形。(________)
4.甲组的跳绳成绩的平均数比乙组大,说明甲组每个人的成绩比乙组每个人的绩都要好。(________)
5.把小数点后面的0去掉,小数的大小不变。(______)
二、仔细选一选。(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6.0.52扩大到原数的10倍后与原数相比,增加了( ).
A.5.72 B.4.68 C.5.38 D.5.68
7.一个三位小数的近似数是2.4,它最大可能是( )。
A.2.44 B.2.454 C.2.449 D.2.49
8.在5.52和5.57之间的小数有( )个。
A.4 B.5 C.6 D.无数
9.把( )缩小100倍后,再扩大10倍是0.1.
A.0.3 B.0.1 C.3 D.30
10.小明把算式15×(16+8)写成了15×16+8,这个算式与原算式比较( )。
A.一样大 B.少了7个15 C.少了14个8 D.少了15个8
三、认真填一填。(每题2分,共20 分)
11.一个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和等于另一个内角,这个三角形是_____角三角形。
12.20和24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___),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8,另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10,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____)。
13.4.7×7+4.7×3=4.7×(7+3)=4.7×10=47中,运用了(_______)律。
14.读出和写出下面各小数。
(1)某果园去年产水里2010.07吨,读作(________)吨。
(2)大同九龙壁长四十五点五米,宽一点零二米,分别写作(______)米、(______)米。
(3)一个数的万位和百分位上都是6,个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其余各位一个单位也没有,这个数写作:(______)。
15.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是37°,另一个锐角是(________)。
16.在小数的数位顺序表中,以小数点为界把小数分成(_________)部分和(_______)部分。
17.正方形有(_________)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_________)条对称轴;圆有(_________)条对称轴。
18.一根木头长8米,每2米锯成一段,能锯成(________)段,需要锯(________)次。
19.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1.2=_____5.04=_____32.0900=_____12=_____
20.从0.246中拿出180个千分之一,还剩(_____)个0.001。
四、细心算一算。(每题6分,共18分)
21.直接写出得数
50×60= 320×3= 3×270= 8×6÷8×6=
6×15= 800÷80= 3×90+4= 5+25×8=
22.用竖式计算。
(1)218×45=
(2)906×12=
(3)840×24=
(4)415×62=
23.计算下面各题。
99-8×3÷4 210+480÷120-110
(65-8)×(9÷3) 2000÷(65-55)-50
五、动手操作。(每题 6 分, 共 12 分)
24.看一看,连一连.
25.连一连。(把4个小正方体摆成下面的样子,它右边的图形分别是从什么位置看到的?)
六、想一想,解一解。(每题 6 分, 共 30 分)
26.妈妈买一套衣服用了560元,上衣比裙子贵184元。上衣和裙子各多少元?(先根据题意把线段图补充完整,再解答)
27.成人每天大约需要6g食盐,1个成人100天大约需要多少克食盐?合多少千克?一年大约需要多少千克食盐呢?
28.一块长方形菜地,长15米。如果把长减少5米,剩下部分的形状就变成了正方形。这块菜地原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先在图上画一画,再解答。)
29.王伯伯家有一块长方形菜地种了茄子和豆角(如下图)。
(1)这块菜地的面积是 平方米。
(2)茄子的占地面积比豆角的占地面积多 平方米。
(3)当a=15,b=16时,分别求出种茄子和种豆角的面积。
30.修路队修一条路,每天修260米,已经修了15天,还剩780米没修,这条路共有多长?
参考答案
一、谨慎判一判。(对的打√,错的打×。每题 2 分, 共 10 分)
1、×
【分析】平均数只能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并不能反应这组数据的中所有数据的大小。平均每人捐9元,则淘气捐款钱数可能等于9元,可能大于9元,也可能小于9元;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淘气所在学校全体师生给武汉捐款,平均每人捐9元。则淘气不一定捐了9元。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含义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平均数只能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并不能反映这组数据的中所有数据的大小。
2、√
【解析】略
3、×
【分析】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为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之差一定小于第三边;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3+4<8,则用三根长3cm、4cm、8cm的小棒不可以摆一个三角形。
故答案为:×。
【点睛】
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常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断给出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一个三角形。
4、×
【分析】平均数反映的是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不能反映每个数据的具体情况,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甲组的跳绳成绩的平均数比乙组大,不能说明甲组每个人的成绩比乙组每个人的绩都要好。
故判断错误。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平均不代表个体。
5、×
【详解】因为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所以本题“小数的后面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判断错误。
故答案为:×。
二、仔细选一选。(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6、B
【解析】略
7、C
【分析】三位小数近似为一个一位小数,主要看它的百分位,最大是通过百分位“四舍”而来。所以确定百分位上是4,那么千分位上是9最大,据此选择即可。
【详解】四个选项中,能够近似为2.4的只有A、C两个选项,大一些的为C。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小数的近似数,明白最大是由它的下一位“四舍”而来,再根据为三位小数确定千分位上的值。
8、D
【分析】因为5.52和5.57之间2位小数有5.53、5.54、5.55、5.56,3位小数有5.521、5.522、5.523、……、5.568、5.569,还有4位小数、5位小数……,等等;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在5.52和5.57之间的小数有无数个。
故答案为:D。
【点睛】
求两个小数之间有多少个小数,若位数不确定,就有无数个。
9、A
【分析】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100倍、1000倍……反之,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详解】题目中先缩小100倍在扩大10倍,就是缩小了10倍,即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一位,是0.1,那原来的数就是0.3.
故答案为A。
【点睛】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10、C
【分析】15×(16+8)先根据乘法分配律化简,然后与15×16+8作差即可求解。
【详解】15×(16+8)
=15×16+15×8
15×16+15×8-(15×16+8)
=15×16+15×8-15×16-8
=15×8-8
=14×8
也就是少了14个8。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乘法分配律,这是最常用的简便运算的方法,要熟练掌握,此题关键是要能灵活的去括号,能发现互相抵消的项。
三、认真填一填。(每题2分,共20 分)
11、直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可知由两个内角的和等于另一个内角,则另一个内角等于90°,再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即可求解。
【详解】180°÷2=90°,
故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点睛】
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和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本题得到另一个内角=90°是解题的关键。
12、4 40
【解析】略
13、乘法分配律
【解析】略
14、二千零一十点零七吨 45.5 1.02 60009.06
【解析】略
15、53度
【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直角三角形的特点可知,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之和是90°,由此即可解答。
【详解】90°﹣37°=53°,
答:另一个锐角是53°。
【点睛】
解答此题应明确:三角形的内角度数的和是180°,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之和是90°。
16、整数 小数
【解析】略
17、4 3 无数条
【详解】略
18、4 3
【分析】用木头的长度除以每段的长度等于段数,再减1等于锯的次数。
【详解】8÷2=4(段)
4-1=3(次)
【点睛】
锯的次数比段数少1,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9、1.200 5.040 32.090 12.000
【详解】略
20、66
【解析】略
四、细心算一算。(每题6分,共18分)
21、3000, 960, 810, 36
90, 10, 274, 205
【详解】略
22、(1)9810(2)10872(3)20160(4)25730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末位对齐;用下面乘数的个位与上面的三位数相乘,积的个位与下面乘数的个位对齐;用下面乘数的十位与上面的三位数相乘,积的十位与下面乘数的十位对齐;将两次算出的积相加。
【详解】(1)218×45=9810
(2)906×12=10872
(3)840×24=20160
(4)415×62=25730
【点睛】
整数乘法计算法则: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尾就对齐那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据此列竖式计算。
23、93,104
171,150
【分析】(1)先算乘法,再算除法,最后算减法。
(2)先算除法,再算加法,最后算减法。
(3)先同时计算两个小括号中的减法和除法,再算括号外的乘法。
(4)先算小括号中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除法,最后算括号外的减法。
【详解】99-8×3÷4
=99-24÷4
=99-6
=93
210+480÷120-110
=210+4-110
=214-110
=104
(65-8)×(9÷3)
=57×3
=171
2000÷(65-55)-50
=2000÷10-50
=200-50
=150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的掌握。
五、动手操作。(每题 6 分, 共 12 分)
24、
【解析】略
25、
【分析】从前面看是,从上面看是,从左面看是;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点睛】
本题考查了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六、想一想,解一解。(每题 6 分, 共 30 分)
26、
上衣372元;裙子188元
【分析】上衣比裙子贵184元,也就是比裙子多184元,那么裙子加上184元,就是和上衣一样钱,这时共560+184=744元钱,也就是两件上衣744元,然后用744除以2,求出上衣的钱数,然后再减去184,就是裙子的钱数。
【详解】由分析可知:
(560+184)÷2
=744÷2
=372(元)
372-184=188(元)
答:上衣372元,裙子188元。
【点睛】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根据和差公式,(和+差)÷2=较大数进行解答。
27、600克;0.6千克;2.19千克
【分析】从题意中知道每天需要6g食盐,那么100天就是100个6,用乘法计算,再转换单位名称。去年是平年按照365天进行计算,就是365个6,再转换单位名称。
【详解】6×100=600(克);
600克=0.6千克;
6×365=2190(克);
2190克=2.19千克;
答:1个成人100天大约需要600克食盐,合0.6千克,去年大约需要2.19千克食盐呢。
【点睛】
这里用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从问题出发,从问题中了解到求几个几是多少,求几个几用乘法,完成题目后还需注意这里的单位名称不统一,是一个陷阱,记得转化单位名称。
28、
150平方米
【分析】根据题意画出下面的示意图:
根据题意和示意图知道,减少后的正方形边长是15-5米,这就说明原来的长方形草地的宽是15-5米,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面积等于长乘以宽,可求出原来的面积。据此解答。
【详解】宽:15-5=10(米)
15×10=150(平方米)
答:这块草地原来的面积是150平方米。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长方形面积公式的运用,牢记公式是关键,画出示意图能方便地解答本题。
29、(1)(24+b)a
(2)24a-ab
(3)360平方米;240平方米
【分析】(1)观察图可知,长方形菜地的长=24米+b米,宽是a米,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把数据代入公式即可;
(2)观察图可知,茄子地长是24米,宽是a米的长方形,豆角地长是a米,宽是b米的长方形,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长×宽,分别求出它们的面积,再相减;
(3)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把数据代入公式,分别求出种茄子和种豆角的面积即可。
【详解】(1)答:这块菜地的面积是(24+b)a平方米。
(2)(24×a)-(a×b)
=24a-ab(平方米)
答:茄子的占地面积比豆角的占地面积多24a-ab平方米。
(3)当a=15,b=16时,
茄子的面积是:24×a=24×15=360(平方米)
豆角的面积是:a×b=15×16=240(平方米)
答:茄子的面积是360平方米,豆角的面积是240平方米。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实际应用,关键是熟记公式,灵活运用。
30、4680米
【分析】根据题意,先算出已经修好的长度,再加上还没修的长度,就是这条路的总长。已经修的长度=每天修的长度×已经修的天数,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每天修260米,已经修了15天,
总长=260×15+780=3900+780=4680(米)
答:这条路共有4680米。
【点睛】
本题是典型的修路问题,计算出已经修好了长度是关键,总长别忘了加上还没修的长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