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装 订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自觉遵守考试规则,诚信考试,绝不作弊
线
封
2024-2025学年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六年级下学期小升初真题精选数学试卷
一、仔细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甲、乙两辆汽车,甲在西地,乙在东地,同时向东开行.甲每小时行60千米,乙每小时行48千米,行了5小时后,甲在乙后面24千米处.那么东西两地相隔_____千米.
2.四位老师分别任教语文、数学、科学、音乐.李老师说:我不是语文老师.王老师说:我不教教学.张老师说:我是音乐老师.陈老师说:我既不是数学老师,也不是科学老师.那么,李老师教的是(________),王老师教的是(___________),陈老师教的是(_____________).
3.2的分数单位是(________),添上(________)个这样的分数单位等于最小的合数。
4.我们知道对于糖水来说,如果再往糖水中加入一些糖,它将变得更甜,你能结合这个事实,说明(______),(填“>”、“<” 或“=”;b>a>0 )
5.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行了3.2小时,每小时行95千米.从乙地回到甲地行了3.8小时,平均每小时行________千米?
6.一个3mm长的零件画在图纸上是18cm,这幅图的比例尺是(_____)。
7.寒暑表中通常有两个刻度——摄氏度和华氏度,他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摄氏度×+32=华氏度。当5摄氏度时,华氏度的值是(________);当摄氏度的值是(________)时,华氏度的值等于50。
8.________:12==0.75=________%=________折
9.中国农历中的“夏至”是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这一天,宁波市的白昼与黑夜时间比约是7∶5,那么白昼有(_____)时,黑夜有(____)时。
10.3分=_____秒 360分=_____时
二、准确判断。(对的画“√”,错的画“×”。每小题2分,共10分)
11.a(a>1)的所有因数都小于a。(________)
12. (____)
13.等底等体积的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圆锥的高为6米,那么圆柱的高是18米。 (____)
14.王师傅做98个零件都合格,合格率是98%.______.
15.因为22=2×2,所以a2=a×2.________
三、谨慎选择。(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分)
16.5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220,那么紧跟在这5个自然数后面的5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 )
A.245 B.240 C.230 D.220
17.两个数既是合数,又是互质数,而且最小公倍数是120,符合这些条件的两个数是( )
A.12和10 B.3和40 C.8和15 D.4和30
18.将一些小圆球如图摆放,第六幅图有( )个小圆球.
A.30 B.36 C.42
19.修一段公路,7人11天可以完成。照这样计算,如果要提前4天完成,应增加( )人。
A.4 B.7 C.11 D.18
20.24是8与6的( )。
A.因数 B.公因数 C.最小公倍数 D.最大公因数
四、细想快算。(每题6分,共18分)
21.口算。
84÷4= 640÷80= 81÷3= 360÷40=
99÷3= 85÷5= 0÷25= 380×1=
22.脱式计算.
(254+236)÷7 160×6÷8 642÷6+208
23.解方程
=42
五、能写会画。(每题4分,共12分)
24.按要求标出水族馆和鲸鲨馆的大致位置。
水族馆在海龟岛东面五百米处,鲸鲨馆在海贝馆西面二百米处。
25.把下面放大的图形按1∶2缩小.
26.操作题
①画出三角形AOB向右平移5格后的图形。
②画出三角形AOB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80º后的图形。
六、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7.小明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25%,第二天所看的页数与第一天的比是6:5,两天共看了88页,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28.从学校到书店,小明步行需要20分钟,王老师步行需要12分钟.小明到书店发现购书卡忘在学校,王老师从学校到书店给小明送购书卡,小明也同时从书店向学校的方向走去.他们多长时间会相遇?
29.张伯伯要为水稻配制一种药水,药液和水质量比是1:500,现在有药液1.2kg,能配制成多少千克药水?
30.如图大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小正方形的边长为4厘米,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1.一个圆形餐桌面的直径是2米。(取3.14)
(1)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2)如果一个人约需要0.5米宽的位置就餐,这张餐桌最多能坐多少人?
(3)如果在这张餐桌的中央放一个直径是1米的圆形转盘,剩下的桌面的面积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仔细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84
【解析】行了5小时,追了5×(60-48)=60(千米),还相隔24千米,因此,原来两人相距60+24=84(千米),即两地相隔84千米.
2、数学 科学 语文
【解析】略
3、 10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最小的合数是4,求出4与2的差,看差里有几个就是再添上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详解】2的分数单位是,
4-2=
所以添上10个这样的分数单位等于最小的合数。
【点睛】
掌握分数的意义和合数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最小的合数是4。
4、<
【解析】略
5、80
【解析】根据“速度×时间=路程”列式求出两地的距离,然后根据“路程÷时间=速度”列式求出返回时的速度即可.
【详解】95×3.2÷3.8
=304÷3.8
=80(千米)
故答案为:80
6、60∶1
【解析】略
7、 41 10
【解析】略
8、9;12;75;七五
【分析】抓住0.75是解答此题的关键:0.75写成分数是=,写成比是3:4=9:12;把小数点向右移动2位,写成百分数是75%,可以转化成七五折,由此即可填空。
【详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0.75==75%=9:12=七五折。
【点睛】
此题考查比、分数、除法之间的转化,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性质进行转化即可。
9、14 10
【解析】略
10、180 2
【分析】(1)高级单位分化低级单位秒乘进率1.
(2)低级单位分化高级单位时除以进率1.
【详解】(1)3分=3×1秒=180秒;
(2)31分=͠31÷1时=2时.
故答案为:180,2.
【点睛】
时、分、秒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1,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反之除以进率.
二、准确判断。(对的画“√”,错的画“×”。每小题2分,共10分)
11、×
【分析】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这个数的本身;如6的因数有:1、2、3、6,其中6是最大因数,就是6本身,据此解答。
【详解】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这个数的本身;因此一个数的因数不一定都小于它本身,还有可能等于它本身,所以本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因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一个数的因数不一定都小于它本身。
12、错误
【解析】略
13、错误
【解析】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等底等体积的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圆柱的高是圆锥高的, 等高等体积的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圆柱的底面积是圆锥底面积的.
【详解】6x=2(米)
故答案为:错误
14、错误
【分析】此题属于百分率问题,解答时都是用一部分数量(或全部数量)除以全部数量乘以百分之百即可.
根据公式:合格率=×100%,代入数值,解答求出合格率,进而判断即可.
【详解】×100%=100%;
答:合格率是100%.
故答案为错误.
15、×
【分析】一个数的平方表示的是两个数相乘,由此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由平方的知识可得:a2=a×a,故原题干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个数的平方的意义以及字母表示数。
三、谨慎选择。(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分)
16、A
【解析】1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220,他们的平均数是220÷1=44,后面的1个连续自然数的平均数比前面的1个连续自然数的平均数多1,那么后面的1个连续自然数的平均数是44+1=49,要求紧跟在这1个自然数后面的1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多少,用平均数49×1即可,问题得解.
【解答】解:220÷1=44,
44+1=49,
49×1=241;
所以1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220,那么紧跟在这1个自然数后面的1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241;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利用前面1数的平均数求出后面1个数的平均数,注意后面的1个数的平均数要比前面的1个数的平均数多1.
17、C
【解析】略
18、C
【解析】解:观察图形可知:第一个图形中有1×2=2个小圆球,第二个图形中有2×3=6个小圆球,第三个图形中有3×4=12个小圆球,第四个图形中有4×5=20个小圆球,…
所以第六幅图有6×7=42个小圆球.
故选C.
从第一个图形开始分析小圆圈的个数:第一个图形中有1×2=2个小圆球,第二个图形中有2×3=6个小圆球,第三个图形中有3×4=12个小圆球,第四个图形中有4×5=20个小圆球,…第n个图形有n(n+1)个小圆球,利用规律解决问题.此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规律,通过归纳与总结结合图形得出图形个数之间的规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9、A
【分析】假设每人每天的工作量是1,则全部的工程就是7×11=77,如果提前4天完成,需要的天数是11-4=7(天),这时的人数是77÷7=11(人),再减去原有的人数,就是应增加的人数。
【详解】7×11÷(11-4)-7
=7×11÷7-7
=11-7
=4(人)
故答案为:A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求出这段公路的总工作量,然后再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
20、C
【分析】根据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两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两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详解】根据分析,24是8和6的最小公倍数。
故答案为:C
【点睛】
此题的解答主要明确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及意义。
四、细想快算。(每题6分,共18分)
21、21 8 27 9
33 17 0 380
【详解】略
22、70 120 315
【详解】略
23、(1)x= (2)x=36
【详解】(1)
解:+0.5=x﹣0.5+0.5
x=+
x=
(2)=42
解:x=42
x÷=42÷
x=36
五、能写会画。(每题4分,共12分)
24、
【解析】略
25、
【解析】略
26、
【解析】略
六、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7、160页
【解析】略
28、7.5分钟
【解析】1÷()
=1
=7.5(分钟)
答:他们7.5分钟会相遇.
29、601.2千克
【详解】1.2÷,
=1.2×501,
=601.2(千克);
答:能配制成601.2千克药水
30、18平方厘米
【详解】略
31、6.28米;12人;2.355平方米
【详解】(1)3.14Í2=6.28(米)
答:周长是6.28米。
(2)6.28÷0.5 12(人)
答:这张餐桌最多能坐12人。
(3)3.14Í(2÷2) -3.14Í(1÷2)
=3.14-3.14Í0.25
=2.355(平方米)
答:剩下的桌面的面积是2.36平方米。
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