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届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预测试题
(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一、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1.a和b是两个不相同的非0自然数,如果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那么最小公倍数是( )。
A.a B.b C.ab D.1
2.把1块棱长为1dm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dm1.
A.31 B.40 C.48
3.把一个长方体分成两个正方体,分割后的体积和表面积与原来相比( )。
A.体积增加,表面积减少 B.体积减少,表面积不变
C.体积、表面积都不变 D.体积不变,表面积增大
4.这个分数,当x=( )时,它是最小的假分数。
A.1 B.7 C.8
5.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木块拼成一个长方体,棱长之和减少了24厘米,原来一个正方体木块的棱长和是( )。
A. B. C.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6.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5厘米,它的棱长总和是_____厘米,表面积是_____平方厘米,体积是_____立方厘米.
7.5m增加它的是(______)m,(______)m增加是5m。
8.算式1×2×3×…×30计算结果的末尾有(________)个连续的“0”。
9.80分=(_______)时 4050 cm3=(_____)L
6.08m3=(____)m3(____)dm3
10.3÷5==( )÷30==( )(填小数)
11.有15盒饼干,其中的14盒质量相同,另有1盒少了几块,如果能用天平称,那么至少称_____次可以报纸找出这盒饼干.
12.1.75=7÷ ==28÷ =.
13.小华用一根36cm长的铁丝围成了一个长为4cm,高为3cm的长方体,则该长方体的宽是(________)cm。
14.===( ) (填小数)
15.明明用木条制作长方体灯笼家(如图,单位:cm)。制作一个这样的框架至少需要_______厘米长的木条。
16.在横线里填上“>”、“<”或“=”:
8500毫升_____8升 1001毫升_____999升 301毫升_____3001毫升
7000毫升_____7升 6000毫升_____5升 13升_____1300毫升.
17.下图是由四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拼成长方体,每个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按同样的顺序写有1、2、3、4、5、6六个数字,请写出每个数字的对面的数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对面)
18.将一个圆沿半径剪开,得到若干个小扇形,然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如果这个长方形的宽是2厘米,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长是(_______) 厘米,
19.要使方程+x=18的解是x=6,里应填(____);要使方程÷x=18的解是x=6,里应填(____)。
三、计算题。(每题6分,共18分)
20.直接写得数.
×= ×16= ÷3= ÷12=
28÷ = + = ─= 0÷=
21.解下列方程.
(1)x-= (2)x+=1- (3)-x=
22.脱式计算。
(1) (2) (3)
(4) (5) (6)
四、按要求画图。(每题7分,共14分)
23.分别画出从正面、上面、右面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24.动手操作
先将△ABC绕点C点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C',再将 △A'B'C'向下平移4格得到△A〞B〞C〞。
五、解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25.一个面粉厂,用200千克小麦磨出170千克面粉.磨出的面粉占小麦总数的几分之几?
26.下面是支援湖北抗击疫情,对口罩进行包装的长方体纸箱的展开图,根据有关数据,你能求出这个长方体纸箱的体积吗?
27.在一个长9dm、宽6dm、高3dm的水槽中注满水后,放入两根长3dm、宽1.5dm、高4dm的小石柱,水槽溢出的水的体积是多少?
28.在一个郊外滑雪场,甲乙两人进行了一场滑雪比赛,赛道全场1200米,甲让乙先滑10秒,比赛结束后,他们绘制了下面的统计图。
①请把图例补充完整。
②甲实际用了( )秒滑完全程。
③甲到达终点后,乙再滑( )秒能到达终点。
29.一艘轮船往返于A,B两地,去时顺水航行,每小时行36千米,返回时逆水航行,每小时行24千米,往返一次共用1.5小时,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0.1路和4路公共汽车同时从阳光车站出发,1路公共汽车每隔6分钟发一次车,4路公共汽车每隔8分钟发一次车,这两路公共汽车同时出发以后,至少过多少分钟才第二次同时出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1、C
【分析】因为a和b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那么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乘积。
【详解】a和b是两个不相同的非0自然数,如果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那么最小公倍数是ab。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的关键是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1,那么a和b叫做互质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乘积。
2、B
【解析】略
3、D
【分析】把一个长方体分割成两个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等于两个正方体的体积和,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和比长方体的表面积增加了正方体的两个面的面积,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把长方体分割成两个正方体,体积不变,表面积与原来相比增加了正方体的两个面的面积,所以表面积增大。
故答案为:D
【点睛】
本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正方体、长方体的的体积、表面积的意义。
4、B
【解析】略
5、A
【分析】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木块拼成一个长方体,减少了8个棱长,先求出一个棱长的长度,再求原来正方体棱长和即可。
【详解】24÷8×12=36(厘米)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方体的特征,正方体有12条棱,每条棱的长度相等。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6、60 150 1
【解析】正方体的棱长之和=12a,表面积=6a2,体积=a3,将数据代入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1)12×5=60(厘米)
(2)5×5×6=150(平方厘米)
(3)5×5×5=1(立方厘米)
答: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60厘米,表面积是150平方厘米,体积是1立方厘米.
故答案为:60,150,1.
7、6
【解析】略
8、7
【分析】首先求出1-30中含有因数5的个数,进而判断出算式1×2×3×…×29×30的计算结果的末尾有几个连续的0即可。
【详解】从1×2×3×4×5×6×7×8×9×10中可以得出其中含有5的因数有2个,
所以它们的乘积末尾有2个0;
从1到20,20个整数相乘:其中含有5的因数有4个,
所以它们的乘积末尾有4个0;
从1到30,30个整数相乘:其中含有5的因数有6个,但25中有2个5,
所以一共是7个,
所以它们的乘积末尾有7个0。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乘积的个位数问题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含有因数5的个数。
9、 4.05 6 80
【详解】略
10、9;18;20;0.6
【解析】略
11、1
【详解】第一次:从15盒饼干中,任取10盒,平均分成2份,每份5盒,分别放在天平秤两端,若天平秤平衡,则少几块的那盒即在未取的5盒中(再按照下面方法操作),若不平衡;第二次:从在天平秤较高端的5盒饼干中,任取4盒,平均分成2份,每份2盒,分别放在天平秤两端,若天平秤平衡,则少几块的那盒即在未取的1盒中(再按照下面方法操作),若不平衡;第三次:把在天平秤较高端的2盒饼干,分别放在天平秤两端,天平秤较高端的饼干即为少几块的饼干,
故答案为1.
12、4,49,16,1.
【解析】试题分析:解决此题关键在于1.15,1.15可化成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25可化成最简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乘1可化成;用分子1做被除数,分母4做除数可转化成除法算式1÷4,1÷4的被除数和除数同乘4可化成28÷16;由此进行转化并填空.
解:1.15=1÷4==28÷16=;
故答案为:4,49,16,1.
【点评】此题考查小数、分数和除法之间的转化,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性质进行转化.
13、2
【分析】铁丝的长即后来围成长方体的棱长总和,因为长方体有4条长,4条宽,4条高,即“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可知:用“36÷4”求出长方体的一条长、宽和高的和,进而分别减去长方体的长和高即可。
【详解】36÷4-3-4
=9-3-4
=2(厘米);
故答案为:2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应明确铁丝的长即后来围成长方体的棱长总和,进而根据长方体的棱长总和与长方体的长、宽和高之间的关系解答即可。
14、4 36 0.75
【详解】略
15、260
【解析】这是一个长方体,所以制作一个这样的框架,就是求这个长方体的棱长之和,所以制作一个这样的框架至少需要木条的长度=长×4+宽×4+高×4。
【详解】30×4+20×4+15×4=260厘米,所以制作一个这样的框架至少需要260厘米长的木条。
故答案为:260。
16、> < < = > >
【详解】试题分析:首先把8500毫升化成升数,用8500除以进率1000,然后与8升比较大小;
首先把1001毫升化成升数,用1001除以进率1000,然后与999升比较大小;
单位相同,直接比较301和3001的大小;
首先把7000毫升化成升数,用7000除以进率1000,然后与7升比较大小;
首先把6000毫升化成升数,用6000除以进率1000,然后与5升比较大小;
首先把1300毫升化成升数,用1300除以进率1000,然后与13升比较大小;即可得解.
解:
8500毫升>8升 1001毫升<999升 301毫升<3001毫升
7000毫升=7升 6000毫升>5升 13升>1300毫升.
故答案为>,<,<,=,>,>.
【点评】
此题考查名数的大小比较,首先进行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然后比较数的大小.
17、5 6 4 3 1 2
【分析】观察已知的数字,数字5和1、2、3、4相邻,那么5一定和6相对;数字4和1、2、5、6相邻,那么4和3相对;这样1和2相对。
【详解】根据正方体的特征可知:5↔6,4↔3,1↔2。
故答案为:5;6;4;3;1;2。
【点睛】
根据正方体的特征是判断正方体相对面关键。
18、6.28
【解析】将圆等分拼成近似的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多了2条半径。
19、 12 108
【解析】略
三、计算题。(每题6分,共18分)
20、12;14; ;
147; ; ;0
【详解】略
21、(1)x= (2)x= (3)x=
【详解】略
22、0;;1;
;;3
【分析】(1)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减法;
(2)先算加法,再算减法;
(3)根据加法结合律进行简算;
(4)根据减法的性质进行简算;
(5)根据减法的性质进行简算;
(6)根据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进行简算;
【详解】(1)
=
=0
(2)
=
=
(3)
=+(+)
=1
(4)
=-(+)
=-1
=
(5)
=--
=1-
=
(6)
=(+)+(+)
=1+2
=3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计算时注意数据及符号特点,灵活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四、按要求画图。(每题7分,共14分)
23、
【分析】从正面看,看到两层,上层一个正方形(靠左),下层两个正方形;从上面看,看到两列,左侧一个正方形(靠上),右侧两个正方形;从右面看,看到两层,上层一个正方形(靠右),下层两个正方形;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画图如下: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三视图的画法。
24、如图:
【解析】略
五、解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25、170÷200==
【解析】略
26、120dm3
【分析】这个长方体纸箱的长是8分米,宽是5分米,22分米包括两条长和两条高,先求出纸箱的高,再根据长方体体积公式列式解答。
【详解】(22-8×2)÷2
=(22-16)÷2
=6÷2
=3(分米)
8×5×3=120(立方分米)
答:这个长方体纸箱的体积是120立方分米。
【点睛】
本题考查了长方体体积,关键是根据长方体展开图找到长、宽、高的数据,根据长方体体积=长×宽×高进行计算。
27、27立方分米
【解析】因为原来水槽中的水是满的,所以水槽中溢出水的体积就是两根小石柱的体积,又因为水槽的高度小于小石柱的高度,所以求得是高3dm的两根小石柱的体积,根据长方体体积公式计算即可。
解:3×1.5×3×2
=4.5×3×2
=27(dm3)
答:水槽溢出的水的体积是27立方分米。
28、①如图:
②45
③10
【解析】略
29、21.6千米
【分析】本题是一道行程问题,首先设两地之间的距离为x千米,去时顺流的时间可表示为小时,返回逆流的时间为小时,又已知往返的时间的总和是1.5小时,以此为等量关系列方程:+=1.5,求出x的值就是两地之间的距离。
【详解】解:设AB两地之间的距离为x千米;
+=1.5
答:A,B两地相距21.6千米。
【点睛】
本题是一道行程问题,运用路程÷速度=时间进行解答,本题的等量关系是往返的时间的和是1.5小时,设出路程即可解答。
30、24分钟
【解析】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