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装 订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自觉遵守考试规则,诚信考试,绝不作弊
线
封
洛阳市老城区2025届六年级数学小升初摸底考试
一、认真填一填。(每小题2分,共20分)
1.3:________==24÷________=________%=六成。
2.140的是(______),一个数的是240,这个数是(______)。
3.一桶水连桶共重3.5千克,相当于________千克________克。
4.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3厘米、4厘米和5厘米,以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一周,可以得到一个体积较大的圆锥,这个圆锥的体积是________立方厘米。
5.一个长方体,若将它的长增加4cm,则体积增加80c;若将它的宽增加4cm,则体积增加128c;若将它的高增加3cm,则体积增加120c.原长方体的体积是(____)c,表面积是(____)c.
6.2月14日是星期五,从2月15日这天作为第一天开始往前数,问第1997天是星期______.
7.(1)的倒数是________. (2)________的倒数是 .
8.(_______)÷40==36:(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数
9.甲、乙两人比赛爬楼梯。甲跑到四层楼时,乙恰好跑到三层楼。照这样计算,甲跑到第十六层楼时,乙跑到第_____层楼。
10.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最简分数。
15分钟=________时 36dm3=________m3
600g=________kg 750mL=________L
二、是非辨一辨。(每小题2分,共12分)
11.把0.32万改写成用“1”作单位的数是1.(______)
12.在6、0.6、﹣6、0这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0。(________)
13.两堆煤同样重,甲用去25%,乙用去吨,它们剩下的可能一样多。(_____)
14.要反映某厂今年前五个月产值增减变化情况,适合选择条形统计图. (_____)
15.a是b的,b就是a的5倍。 (_______)
16.一张长方形铁皮分别横着、竖着卷成两个圆柱,把它们竖放在桌面上,它们的容积完全相同。(______)
三、细心选一选。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分)
17.一小瓶啤酒是250ml,要装满一桶2升的啤酒桶,需要这样的小瓶( )瓶.
A.4 B.8 C.16
18.从用来密铺平面的各正多边形中各取一个内角,这些内角的和若是360度,则它( )能密铺。
A.一定 B.不一定 C.一定不能 D.以上答案都不对
19.下面( )的积可以根据“16×20=320”的积直接写出来.
A.160×20 B.20×19 C.12×60
20.王刚今年a岁,比她妈妈小b岁,再过x年后,王刚与她妈妈相差( )岁.
A.b B.a C.(a+b)﹣ax
21.关于“图形的运动”,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一个图形做平移运动后,形状和大小保持不变
B.一个图形做旋转运动后,形状和大小保持不变
C.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后,形状和大小保持不变
D.一个图形的对称轴两边,形状和大小相同
四、用心算一算。(每题6分,共18分)
22.估算
804﹣208≈ 697+204≈ 23×598≈ 632÷71≈
23.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1)0.8×4×1.25×
(2)1+3+5+7+…+2017
24.解比例.
(1)4.5∶x=1.5∶8
(2)∶x=∶
(3)=
(4)=
五、操作与思考。(共5分)
25.如图是某校附近的平面图,请你按要求画图。
①社区医院在学校北偏东30 º方向3000米处,请在图上标出社区医院的位置。
②太学路经过电影院,与华夏路平行,请在图中用直线标出太学路的位置。
六、解决问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26.一块平行四边形地,底是70米,面积与一块长35米,宽28米的长方形地的面积相等,这块平行四边形地的高是多少米?
27.有甲、乙、丙、丁4位同学,甲比乙重7千克,甲与乙的平均体重比甲、乙、丁3人的平均体重多1千克,乙、丙、丁3人平均体重是40.5千克,乙与丙平均体重是41千克,问这4人中,最重的同学体重是多少千克?
28.有一台小型收割机,作业宽度是1.5m,每小时行3km,大约多少小时可以收割完下面这块麦地?(得数保留整数)
29.请你仔细阅读下面的材料,利用你获得的数学信息解决问题。
水是人类发展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是人类和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生命的形成离不开水,水是生物的主体,生物体内所含水量占体重的60%~80%,甚至90%以上。人体的水含量占体重的,为了维持人类正常的生理代谢,每天每人至少要饮用2.5L水。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全国约有660个城市,其中约有的城市供水不足,在这些供水不足的城市中,又约有的城市严重缺水。其中A市属于供水不足的城市,南水北调后,A市现在平均日供水量达到了91万立方米,比以前平均供水量增加225%。
保护水资源的措施主要有:降低工业用水量,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回收利用城市污水,开辟第二水源,节约生活用水等等。
保护水资源,从我们每个人做起,节约每一滴水,用好每一滴水。
(1)爸爸体重78千克,他的体内大概含水________千克。
(2)全国严重缺水的城市约有________个。
(3)一个人一年(按365天算)至少需要饮用多少升水?
(4)在南水北调前,A市平均日供水量是多少万立方米?
30.一套衣服共450元,裤子的价格是上衣的80%,上衣和裤子各多少元?
31.小张、小王、小李同时从湖边同一地点出发,绕湖行走。小张速度是每小时5.4千米,小王速度是每小时4.2千米,他们两人同方向行走,小李与他们反方向行走,半小时后小张与小李相遇,再过5分钟,小李与小王相遇,那么绕湖一周的行程是多少千米?
32.中心小学要栽120棵树苗,五年级已经完成了全部任务的,剩下的按2∶3的比分配给四年级和六年级,四年级和六年级各要栽多少棵树苗?
参考答案
一、认真填一填。(每小题2分,共20分)
1、5;12;40;60
【解析】六成就是或60%,然后根据分数、比、除法之间的关系确定未知的后项、分子、除数即可。
【详解】六成==60%;20÷5=4,3×4=12;24÷3=8,5×8=40;所以3:5==24÷40=60%=六成。
故答案为:5;12;40;60。
2、84 384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
【详解】140×=84
240÷=240×=384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3 500
【解析】1千克=1000克;0.5千克=500克。
4、50.24
【分析】以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一周,可以得到一个圆锥,以4厘米为圆锥底面半径,3厘米为高,得到的圆锥体积较大,根据圆锥体积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3.14×4²×3÷3=50.24(立方厘米)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圆锥体积,一个直角三角形旋转出的圆锥,体积要想大,尽可能让底面积大一些。
5、160 1
【解析】80÷4=20(平方厘米)
128÷4=32(平方厘米)
120÷3=40(平方厘米)
表面积:(20+32+40)×2
=92×2
=1(平方厘米)
体积:(abh)2=20×32×40
(abh)2=25600
所以:abh=160(立方厘米)
答: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160立方厘米,表面积是1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160、1.
6、五.
【解析】2月14日是星期五,那么2月15日这天就是星期六,根据1星期是7天,算出1997天里面有285个星期余2天,因为从2月15日这天星期六作为第一天开始往前数,所以余数的第一天也是星期六,再往前推一天就是星期五,问题得解.
7、
【解析】略
8、15 96 37.5 0.375
【解析】略
9、11
【分析】因为甲跑到四层楼是跑了(4﹣1)个楼层间隔,乙恰好跑到三层楼,是跑了(3﹣1)个楼层间隔,由此得出乙的速度是甲的(3﹣1)÷(4﹣1);再由甲跑到第十六层楼时是跑了(16﹣1)个楼层间隔,进而求出乙跑的楼层间隔数,从而求出乙跑到第几层楼。
【详解】(16﹣1)×[(3﹣1)÷(4﹣1)]+1,
=15×+1,
=10+1,
=11(层),
答:甲跑到第十六层楼时,乙跑到第11层楼;
故答案为11。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楼层的间隔数等于跑到的楼层数减1,由此再根据基本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10、
【分析】单位换算中,低级单位变高级单位用除法,除以进率;进率:1小时=60分钟、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千克=1000克和1升=1000毫升。
【详解】15分钟=15÷60=时 36dm3=36÷1000=m3
600g=600÷1000=kg 750mL=750÷1000=L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时间、体积、质量和容积单位的单位换算的理解与应用解题方法,需要牢记各单位进率。
二、是非辨一辨。(每小题2分,共12分)
11、√
【解析】略
12、×
【详解】所有的负数都小于0,所有的正数都大于0,由此判断大小即可。
故答案为:×
13、√
【解析】由于不知道这两堆煤的具数数量,所以无法判断哪堆剩下的多.如果两堆煤同重1吨,则甲用去了1×25%=(吨),即两堆煤用去的同样多,则剩下的也一样多.
如果两堆煤同重多于1吨,则甲用去的25%多于吨,即甲堆煤用去的多,则乙堆剩下的多.
如果两堆煤同重少于1吨,则甲用去的25%少于吨,即甲堆煤用去的少,则甲堆剩下的多.
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4、错误
【解析】略
15、√
【解析】略
16、×
【分析】假设长方形的长为6.28厘米,宽为3.14厘米。横着卷的底面半径为6.28÷3.14÷2,竖着卷的底面半径为:3.14÷3.14÷2,再根据容积公式求出它们的容积再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3.14×(6.28÷3.14÷2)²×3.14
=3.14×1×3.14
=9.8596(立方厘米);
3.14×(3.14÷3.14÷2)²×6.28
=3.14×0.25×6.28
=4.9298(立方厘米);
所以一张长方形铁皮分别横着、竖着卷成两个圆柱,它们的容积不相同。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采用了假设法,假设法使题目变得具体化,简单化。
三、细心选一选。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分)
17、B
【分析】1升=1000毫升,把2升换算成毫升,再除以250即可求出需要小瓶的个数。
【详解】2升=2000毫升,
2000÷250=8(瓶)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整数除法计算的实际应用,关键要将单位统一后再进行计算。
18、A
【分析】用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平面图形进行拼接,彼此之间不留空隙,不重叠的铺成一片,叫做平面图形的密铺,每个拼接点处,要刚好是360度才可以密铺。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从用来密铺平面的各正多边形中各取一个内角,这些内角的和若是360度,则它一定能密铺。
故答案为:A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密铺的认识与了解。
19、A
【解析】略
20、A
【解析】解答此题应抓住年龄差不变来求解,因为不管经过多长时间,二人增长的时间是一样的,故差不变.因为不管经过多长时间,王刚与妈妈的年龄差是不变的,今年相差b(岁),所以过x年后妈妈和王刚仍相差b岁.
【详解】王刚今年a岁,比她妈妈小b岁,再过x年后,王刚与她妈妈相差b岁;
故选:A.
21、C
【解析】A、一个图形做平移运动后,形状和大小保持不变,说法正确;
B、一个图形做旋转运动后,形状和大小保持不变,说法正确;
C、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后,形状不变,大小变了,所以本题说法错误;
D、一个图形的对称轴两边,形状和大小相同,说法正确;
故选:C.
四、用心算一算。(每题6分,共18分)
22、600;900;12000;9
【详解】根据估算方法:利用“四舍五入法”,把数看作整十或整百进行计算即可.
804﹣208≈800﹣200=600
697+204≈700+200=900
23×598≈20×600=12000
632÷71≈630÷70=9
23、 (1)1
(2)1018081
【详解】(1)分数、小数连乘运算要根据所给数的特点,选择合适、简便的方法运算.本题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可以简便运算.
(2)从加数的两端往中间运算,第一个数字与最后一个数字相加,第二个数字与倒数第二个数字相加,以此类推,最里面两个数是1007和1011相加,共有504个2018,最后结果再加上最中间的数字1009.
24、x=24 x= x=2 x=0.5
【详解】4.5∶x=1.5∶8 ∶x=∶
解:1.5×x=4.5×8 解: ×x=×
x=36÷1.5 x=××5
x=24 x=
= =
解: 2.6×x=4×1.3 解: 3×x=0.15×10
x=5.2÷2.6 x=1.5÷3
x=2 x=0.5
五、操作与思考。(共5分)
25、如下图所示:
【解析】(1)位置是相对的,要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必须以另一个物体为观测点,本题以学校为观测点,比例尺1厘米代表1000米,社区医院在学校北偏东30度方西3000米处,应画3厘米长的条线段。
(2)经过电影院画一条平行线与华夏路平行即为大学路。
六、解决问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26、14米
【解析】求出长方形的面积,再根据面积相等,运用平行四边形面积就是公式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详解】35×28÷70
=980÷70
=14(米)
答:这块平行四边形地的高是14米。
27、最重是甲,46千克.
【解析】从乙、丙、丁三人平均体重40.5千克,与乙、丙平均体重41千克,求出丁的体重是41-(41-40.5)×3=39.5(千克).
再从甲、乙平均体重比甲、乙、丁三人平均体重多1千克,算出甲、乙平均体重是39.5+1×3=42.5(千克).
甲比乙重7千克,甲是42.5+7÷2=46(千克),乙是39千克,丙的体重是41×2-39=43(千克).
故最重是甲,体重是46千克.
28、4小时
【解析】(120+160)×100÷2+120×80÷2=18800(m2) 3km=3000m
18800÷(1.5×3000)≈4(小时)
答:大约4小时可以收割完这块麦地。
29、(1)52
(2)110
(3)912.5升
(4)28万立方米
【解析】(1)根据人体的水含量占体重的可得水的含量=体重×;
(2)根据全国约有660个城市,其中约有的城市供水不足, 这些供水不足的城市中,又约有的城市严重缺水,可知 全国严重缺水的城市 =城市总数××;
(3)根据每天每人至少要饮用2.5L水,一年(按365天算),用天数乘每天至少饮用水量即可;
(4)现在的平均日供水量=以前的日供水量×(1+225%)。
【详解】(3)2.5×365=912.5(L)
答:至少需要饮用912.5升水。
(4)91÷(1+225%)=28(万立方米)
答:A市平均日供水量是28万立方米。
30、上衣250元,裤子200元
【分析】裤子的价钱是上衣的80%,就是把上衣的价钱看作是单位“1”,即上衣价钱的(1+8%)是450元,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出上衣的价钱,进而求出裤子的价钱。
【详解】上衣的价钱是:450÷(1+80%)
=450÷1.8
=250(元)
裤子的价钱是:450﹣250=200(元)
答:上衣250元,裤子200元。
【点睛】
本题的关键是:判断出单位“1”,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求出上衣的价钱,进而求出裤子的价钱。
31、4.2千米
【分析】由题意知:要先把时间单位统一,小张的速度是每分钟0.9千米;小王的速度是每分钟0.7千米,由题意“半小时后小李和小张相遇”知小张行走的路程是他的速度×30;由“再经过5分钟,小李与小王相遇”,知小王行走的路程是他的速度×(30+5),小张和小王的路程差即是小李5分钟走的路程,可求出小李的速度,由“半小时后小李和小张相遇”得出小张走的路程+小李走的路程=全程。
【详解】1小时=60分
小张的速度每分钟是:5.4÷60=0.09(千米)
小张半小时走的路程是:0.09×30=2.7(千米)
小王的速度每分钟是:4.2÷60=0.07(千米)
小王35分钟走的路程是;0.07×35=2.45(千米)
小李的速度每分钟是:
(2.7-2.45)÷5
=0.25÷5
=0.05(千米)
绕湖一周的行程是:
(0.05+0.09)×30
=0.14×30
=4.2(千米)
答:绕湖一周的行程是4.2千米。
【点睛】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小张与小王的路程差是小李5分钟所走的路程,算出小李的速度。
32、四年级栽32棵,六年级栽48棵
【分析】将120棵看作单位“1”,五年级完成了,还剩下全部任务的1-=,用120乘以,求出剩下多少棵;根据四年级和六年级的分配比例,分别求出两个年级栽了剩下的几分之几,进而求出各要栽多少棵树苗。
【详解】剩下的棵数:
120×(1-)
=120×
=80(棵)
四年级:80×=32(棵)
六年级:80×=48(棵)
答:四年级栽32棵树苗,六年级栽48棵树苗。
【点睛】
本题考查分数乘法和比的应用,关键是理解并掌握按比例分配的解法。
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