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52∕T 1254-2017 生物安全柜检测技术规范.pdf

上传人:gr****7 文档编号:110692 上传时间:2022-08-07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3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52∕T 1254-2017 生物安全柜检测技术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DB52∕T 1254-2017 生物安全柜检测技术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DB52∕T 1254-2017 生物安全柜检测技术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DB52∕T 1254-2017 生物安全柜检测技术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DB52∕T 1254-2017 生物安全柜检测技术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11.140 C 48 DB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 52/T 12542017 生物安全柜检测技术规范 Technical Practice for Testing Biosafety Cabinets 2017 - 10 - 08 发布 2017 - 05 - 08 实施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52/T 12542017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分级及类型和特点 . 2 5 要求 . 2 6 检测方法 . 3 7 检测记录及报告 . 11 8 检测规则 . 11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碘化

2、钾法标准溶液配制方法(引用 YY 0569 附录 E 碘化钾法) . 12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生物安全柜检测原始记录表. 13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生物安全柜检测报告表. 15 DB52/T 12542017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贵州省计量测试院提出。 本标准由贵州省标准化院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省计量测试院、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尤婕雯、肖小庭、倪雪飞、韩薇、夏诚俊、王定明。

3、DB52/T 12542017 1 生物安全柜检测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物安全柜检测的术语和定义、分级及类型和特点、要求、检测方法、检测记录及报告、检测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级、级生物安全柜安装及维护后的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YY 0569 II 级生物安全柜 3 术语和定义 YY 0569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生物安全柜 Biological safety cabinet;BSC 防止操

4、作着和环境暴露于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生物气溶胶而设置的负压过滤排风柜。 3.2 洁净度 Cleanliness 生物安全柜柜体内正常运行状态下含生物气溶胶的悬浮粒子数。 3.3 流入气流 Inflow air 从生物安全柜前窗操作口流入的气流。 3.4 下降气流 Downflow air 从生物安全柜上方经高效过滤器过滤的垂直向下流向工作区的气流。 3.5 下降气流 Downflow air 从生物安全柜上方经高效过滤器过滤的垂直向下流向工作区的气流。 DB52/T 12542017 2 3.6 照度 illuminance 生物安全柜无背景照明时操作台面的平均照度。 3.7 高效过滤器 High

5、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 (HEPA) filter 一种一次性的、具有延伸/褶皱介质的干燥型过滤器,高效空气粒子过滤器称高效过滤器。 3.8 紫外辐射强度 UV radiation intensity 在紫外线杀菌灯管表面正中线的特定距离处,测得的单位面积上的紫外线辐射强度。 4 分级及类型和特点 4.1 分级 按气流及隔离屏障设计结构分为、级生物安全柜。 4.2 类型和特点 4.2.1 级生物安全柜是有前窗操作口的安全柜,操作者可以通过前窗操作口在安全柜内进行操作 。前窗操作口向内吸入的负压气流用以保护人员的安全;气流经高效过滤器过滤后排出保护环境不受污染。

6、4.2.2 级生物安全柜是有前窗操作口的安全柜,操作者可以通过前窗操作口在安全柜内进行操作。前窗操作口向内吸入的负压气流用以保护人员的安全; 气流经高效过滤器过滤的垂直下降用以保护试验样品;气流经高效过滤器过滤后排出保护环境不受污染。 4.2.3 级生物安全柜是全密闭、 不泄漏的安全柜, 操作者通与生物安全柜连接的密闭手套实施操作,气流经高效过滤器过滤后垂直下降用以保护试验样品; 气流经一道或者两道高效过滤器过滤后焚烧处理排出保护环境不受污染 。 5 要求 5.1 外观及标识要求 5.1.1 应有完整的生物安全标识、名称、型号、出厂编号、制造厂名、制造日期、额定工作电源电压及频率等标识。 5.

7、1.2 所有紧固件均应安装牢固,连接件应连接良好, 不得松动;各调节旋钮转动灵活,无松动现象。按键和开关均能正常工作, 电缆线的接插件应接触良好。 不应有影响正常工作的损伤。 各部件运转正常,无异常声响和振动。显示器显示应清晰、完整、正确。 5.1.3 生物安全柜按本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检测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DB52/T 12542017 3 表1 技术要求 级 项目 级 A1 A2 B1 B2 洁净度个/L 悬浮粒子数3.5 流入气流速度m/s 0.4 0.4 0.5 0.5 0.5 下降气流流速 (均匀下降气流安全柜)m/s 0.254 下降气流流速 (非均匀下降气流安全柜)m/s 各

8、区域下降的平均流速在其区域下降气流标称值0.015之间 噪声dB(A) 67 照度lx 650(每个测量点不小于 430) 紫外辐射强度u W/ m2 70 高效过滤器完整性 (漏过率) 0.01%(可扫描检测) 人员保护 0.005%(不可扫描检测) 6 检测方法 6.1 外观及标识 目测检查和运行观察检测外观。 6.2 洁净度 6.2.1 检测设备 尘埃粒子计数器:粒径分辨率为0.5 m起始,流量为28.3 L/min或者2.83 L/min,经检定校准合格。 6.2.2 检测方法 6.2.2.1 生物安全柜置于正常工作条件下运行 30 min。 6.2.2.2 洁净度的测量边界距离内表面

9、或前窗 100 mm。 6.2.2.3 操作步骤如下: a) 粒子计数器的采样口置于工作台面向上 200 mm 高度位置,每次的采样量不低于 1 L; b) 按图 1 布置的每个测量点进行测量,记录并计算其平均值。 图1 测量点布置图 DB52/T 12542017 4 6.3 噪音 6.3.1 检测设备 声级计:测量范围为(0130)dB,精确度1 dB,分辨率为 1 dB,有“A”计权模式。 6.3.2 检测方法 6.3.2.1 将声级计设置为“A”计权模式。 6.3.2.2 打开生物安全柜的风机和照明灯,在生物安全柜前壁面中心水平向外 300 mm,工作台面上方 380 mm处测量噪声,

10、检测图见图2。 6.3.2.3 关闭生物安全柜风机和照明灯,在相同的位置测量背景噪声。当背景噪声大于 57 dB 时,实测值参照仪器操作手册提供的曲线或表进行修正,如果不适用按照噪声测量值修正表表 2 进行修正。 表2 照噪声测量值修正表 测量噪声与背景噪声的差值(dB) 从测量噪声中减去的数 02 降低背景噪声,重新测试 3 3 45 2 610 1 10 0 图2 噪声检测图 6.4 照度 6.4.1 检测设备 照度计:测量范围为(020000)lx,精确度为8% 。 6.4.2 检测方法 6.4.2.1 生物安全柜置于正常工作条件下。 6.4.2.2 在工作台面上,沿工作台面内侧壁中心连

11、线设置照度测量点,测量点之间的距离不超过 DB52/T 12542017 5 300 mm,与侧壁最小距离为 150 mm,检测图见图 3。 6.4.2.3 用照度计检测各测量点,测量点不少于 5 点,记录各测量点数据并计算照度的算术平均值。 图3 照度检测图 6.5 流入气流 6.5.1 检测设备 风速计:测量范围为(010)m/s,精确度为0.15 m/s。 6.5.2 检测方法 6.5.2.1 将工作窗开口高度开到指定的操作高度,运行安全柜,待生物安全柜处于稳定状态时。 6.5.2.2 将风速计在前窗操作开口平面的两排点测量气流流速,第一排在前窗操作开口上沿下约开启高度 25%的位置,第

12、二排在前窗操作开口上沿下约开启高度 75%的位置,每排测量间距约 100 mm,距前窗操作口侧边接近但不小于 100 mm,检测图见图 4。 6.5.2.3 测量点不少于 7 点,每点测试 1 min 读取风速计数据,记录并计算出流入气流流速的平均值。 图4 流入气流检测图 DB52/T 12542017 6 6.6 下降气流 6.6.1 检测设备 风速计:测量范围为(010)m/s,精确度为0.15 m/s。 6.6.2 检测方法 6.6.2.1 均匀下降气流安全柜: a) 将工作窗开口高度开到指定的操作高度,运行安全柜,待生物安全柜处于稳定状态时; b) 按下列方式在工作区上方高于前窗操作

13、口上沿 100 mm 的水平面上确定测量点位置,多点测量穿过该平面的下降气流流速,检测图见图 4: 1) 测试区域边界与安全柜的内壁及前窗操作口的距离应为 150 mm; 2) 测量点等距分布,形成的正方形栅格不大于(150150)mm,测试点最少应有 3 排,每排应有 7 个测量点; 3) 用夹具将风速计探针准确定位在各测量点进行测量。 记录所有测试点的测量值并根据测量值计算出下降气流平均值。 6.6.2.2 非均匀下降气流安全柜: a) 将工作窗开口高度开到指定的操作高度,运行安全柜,待生物安全柜处于稳定状态时; b) 在工作区上方高于前窗操作口上沿100 mm的水平面上多点测量穿过该平面

14、各区域的气流流速,各区域的测试按照厂商使用说明书明确的各均匀下降气流区的范围进行测量,测量点等距分布,形成的正方形栅格不大于(150150)mm,测试点最少应有 3 排,每排应有 7 个测量点; c) 用夹具将风速计探针准确定位在各测量点进行测量。 记录所有测试点的测量值并根据测量值计5 算出各区域的下降气体平均值。 图5 下降气流检测图 6.7 人员保护 6.7.1 目的 通过测试确定气溶胶是否保留在安全柜内、 外部的污染物是否未进入安全柜的工作区域, 以及安全柜中的气溶胶污染是否减到最小。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DB52/T 12542017 7 6.7.2 方法选择 人员保护测试有碘化钾法

15、和微生物法, 仲裁法为微生物法, 微生物法见YY 0569标准中6.3、 6.3.2。 6.7.3 碘化钾法 6.7.3.1 基本原理 用碘化钾模拟安全柜内所生成的污染气体与逃逸气体, 用气雾发生器在生物安全柜里特定位置输送碘化钾溶液产生雾状的碘化钾微小液滴, 形成挑战气雾剂, 利用向心工作原理采用空气采样器捕捉窗口逃逸的碘化钾气雾,采样结束后,取出采样器内的过滤薄膜,放到装有氯化钯溶液的培养皿中。过滤薄膜上的碘化钾液滴会展开,形成清晰可见的棕色小圆点。通过清点过滤薄膜上圆点的个数,来评价安全柜的防护能力。(安全柜的操作者防护因子在1.5105以上) 6.7.3.2 试剂 6.7.3.2.1

16、碘化钾:15 g/L 碘化钾乙醇溶液。 6.7.3.2.2 氯化钯:1.0 g/L 氯化钯的 0.1 mol/L 盐酸溶液(配置见附录 A)。 6.7.3.3 检测设备 6.7.3.3.1 生物安全柜质量检测仪:由气溶胶发生器、空气采样器、干扰圆筒组成。 6.7.3.3.2 气溶胶发生器:转速 28000 r/min,可以产生气溶胶。 6.7.3.3.3 空气采样器:流量 100 L/min,利用负压采集样品。 6.7.3.3.4 干扰圆筒:直径(6065)mm,表面光滑。 6.7.3.3.5 过滤膜:孔径 3 m。 6.7.3.3.6 皮氏培养皿:直径 55 mm。 6.7.3.4 检测方法

17、 6.7.3.4.1 在远离被测试安全柜的地方摆放两只皮氏培养皿。一只培养皿内装入半皿氯化钯溶液,另一只内装入半皿蒸馏水,将盖子盖回到培养皿上。准备两张滤纸,用于干燥过滤膜。 6.7.3.4.2 将生物安全柜质量检测仪中的干扰圆筒放在安全柜工作区域的侧壁之间的中部,一端伸入到安全柜内部,紧贴安全柜后壁,干扰圆筒下沿距安全柜工作台面 65 mm75 mm。干扰圆筒的另一端伸出安全柜至少 150 mm,见图 6)。 6.7.3.4.3 将四只空气采样器(X 即左下,X1 即左上,Y 即右下,Y1 即右上)放到安全柜前方中间部位, 使采样器的空气进气口距安全柜前部开口平面 150 mm160 mm。

18、两只采样器( X1 即左上,Y1 即右上)的进气口与干扰圆筒顶部水平,并在前部开口中线两侧各距中线 150 mm。另外两只采样器(X即左下、Y 即右下)的进气口与前部开口平面之后 100 mm。调节发生器高度至涡流盘与前部开口顶沿水平,见图 7)。 6.7.3.4.4 在每只空气采样器上安装一块过滤膜,依照厂家说明书调节每只采样器的压差至可产生 100 L/min 的吸入气流流量。 DB52/T 12542017 8 图6 人员保护实验侧面图 图7 人员保护实验正面图 DB52/T 12542017 9 6.7.3.5 检测步骤 6.7.3.5.1 启动安全柜,使其运行至正常操作状态。 6.7

19、.3.5.2 使空气采样器吸气,启动涡流盘。等待 15 s 后,使碘化钾进入涡流盘中部,允许 20 mL的碘化钾气溶胶化。气溶胶化结束 15 s 后空气采样器停止吸气。等到抽气泵完全停下来后,移去过滤膜。 6.7.3.5.3 将一只采样器上取下的过滤膜放到盛有氯化钯溶液的皮氏培养皿内,对移去过滤膜的那只采样器进行标记。 6.7.3.5.4 过滤膜将在 30 s50 s 内被氯化钯饱和,所有碘化钾微粒将变为棕色的可见斑点。将过滤膜放入蒸馏水内浸透 3 s4 s,然后将过滤膜放在清洁的滤纸上干燥。 6.7.3.5.5 其他空气采样器上取下来的过滤膜也做相同的处理,将盖子盖回培养皿。 6.7.3.5

20、.6 用一只 10 倍的放大镜检查每个过滤膜, 对过滤膜上的棕色斑点进行计数。 以直径为 0.1 mm的斑点作为可记录的最小斑点,当斑点直径达到 0.2 mm 时记录为 2 个斑点,以此类推。 6.7.3.5.7 每台生物安全柜重复检测 3 次,分别记录检测仪四个采集器(X 即左下,X1 即左上,Y 即右下, Y1 即右上)中滤膜上的棕色斑点数,取每个采集器平均值作为测试结果。比较四个采集器,测试结果最大的为最终结果。 6.7.3.6 算人员保护并表达测试结果 计算释放的碘化钾粒子数N: VN7101 . 3 . (1) 式中: V 气溶胶发生器分散的碘化钾溶液的体积,单位为mL; 3.110

21、7由液滴尺寸、采样流量和涡流盘转速导出的一个常数。 计算由每个过滤膜得到的开口防护因子A: n10/4NFA. (2) 式中: F采样流量,单位为L/min; N过滤膜上的斑点数。 注 1:在此情况下的条件是:V=20 mL,F=100 L/min ,A=6.2106/n; 注 2:利用上面的式子和“注 1”中给出的 V 和 F 的值,则如果 A 为 1.0105,相当于过滤膜上的斑点数为 62; 注 3:在计算 A 时,如果过滤膜上有一个斑点,则保护系数 A 等于 6.2106;如果过滤膜上没有斑点,则意味着保护系数高于该值,可记为 A6.2106。 6.7.4 微生物法检测参照 YY 05

22、69 中 6.3、6.3.2 条款。 6.8 紫外线辐射 6.8.1 检测设备 紫外照度计:测量波长:25410 nm,准确度为误差小于5%。 DB52/T 12542017 10 6.8.2 检测方法 6.8.2.1 生物安全柜置于正常工作条件下打开紫外灯运行 30 min。 6.8.2.2 在工作台面上,沿工作台面内侧壁中心连线设置照度测量点,测量点之间的距离不超过 300 mm,与侧壁最小距离为 150 mm(见图 3)。 6.8.2.3 打开生物安全柜的紫外灯,用紫外照度计检测各测量点,测量点不少于 5 点,根据各测量点计算紫外辐射强度的算术平均值。 6.9 高校过滤器完整性 6.9.

23、1 目的 本试验测定安全柜过滤器安装结构(包括下降气流高效过滤器、排气高效过滤器、过滤器外罩和框架)的完整性。 6.9.2 试剂 邻苯二甲酸二辛脂 (DOP) 或与之相当的液体即可以产生与DOP气溶胶颗粒尺寸分布相同气溶胶颗粒的液体,例如:聚-烯烃(PAO)、癸二酸二(2-乙基己)酯、聚乙二醇以及药物级的轻矿物油。 6.9.3 检测仪器 线性或对数刻度的,可以将过滤器上游气体中浓度为10 ug/LDOP(或相当液体)多分散气溶胶微粒标示为100%,能检测0.001%同一气溶胶微粒。气溶胶发生器的压力计最大量程为0 kPa550 kPa,分辨率和精确度为7 kPa。 6.9.4 检测方法 6.9

24、.4.1 运行安全柜的风机和灯,去掉过滤器的散流装置和保护盖(如果有)。将气溶胶发生器压力调至最小 140 kPa, 使用 DOP 或与之相当的液体发生气溶胶。 发生器喷嘴浸入液体的深度应不超过 25 mm。安放气溶胶发生器,将气溶胶导入安全柜,按厂家的说明产生均匀分布的高效过滤器上游气流。厂家未规定气溶胶的导入位置时,导入气溶胶的方式应确保其在安全柜的气流中均匀分布。 6.9.4.2 打开气溶胶光度计,按厂家使用说明进行调整。 6.9.4.3 对含有气溶胶的高效过滤器上游气流进行测试,证实该浓度气溶胶的光散射强度至少应等于由 10 ug/LDOP 产生的光散射强度。 注:如果是线性刻度的光度

25、计(0100 分度),将读数调整为 100;如果是对数刻度的光度计,将上游气流浓度的读数调整在一个分度对应浓度的 1104以上(利用仪器校准曲线)。 6.9.4.4 光度计探头在过滤器下游距过滤器表面不超过 25 mm,以小于 50 mm/s 的扫描速率移动,使探头扫描过滤器的整个下游一侧和每个组合过滤片的边缘, 扫测路线应略微重叠。 围绕整个过滤器外围、沿组合过滤片和框架的连接处以及围绕过滤器和其他部件之间的密封处仔细检查。 6.9.4.5 对于经管道排气的安全柜,不能进行排气过滤器的扫描检测,过滤器下游气流中气溶胶浓度的检测是在下游的管道上钻一直径大约 10 mm 的孔,将带有硬管光度计探

26、针插入孔中进行检测。 DB52/T 12542017 11 7 检测记录及报告 7.1 检测记录 7.1.1 检测应按附录 A 的记录表格,现场填写原始记录。 7.1.2 检测数据应按规定进行数据处理,修约至规定的位数。 7.1.3 检测结果应为修约后的数据。 7.2 检测报告 7.2.1 检测报告应客观公正、信息齐全、用词规范、字迹清晰、文字简练、结论明确。 7.2.2 检测报告内容至少包括:实验室名称和地址、送检单位的名称和地址、检测日期、检测人员、所用设备的溯源性、检测环境、检测数据、检测结果判定等。 7.2.3 检测数据应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8 检测规则 生物安全柜安装、移动后要进

27、行检测,维护后或者更换高效过滤器后进行检测,建议检测时间不超过 1 年。 DB52/T 12542017 12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碘化钾法标准溶液配制方法(引用 YY 0569 附录 E 碘化钾法) A.1 碘化钾法标准溶液配制 A.1.1 设备 A.1.1.1 电子天平:最大称量不大于200 g,分度值不大于0.1 mg。 A.1.1.2 容量瓶:1000 mL,A级。 A.1.1.3 移液管:10 mL,A级。 A.1.1.4 烧杯:100 mL,若干。 A.1.2 试剂 A.1.2.1 碘化钾KI:分析纯以上。 A.1.2.2 氯化钯PdC1:分析纯以上。 A.1.2.

28、3 乙醇CHOH:分析纯以上。 A.1.2.4 盐酸HCL:分析纯以上。 A.1.3 配制方法 A.1.3.1 15 g/L碘化钾的乙醇溶液的配置 用天子天平准确称量15.0 g的碘化钾固体,放于烧杯中,轻轻倒入乙醇溶液,慢慢搅拌,待固体完全溶解后,转移至1000 mL容量瓶内,用乙醇溶液稀释至刻度备用。 A.1.3.2 0.1 mol/L盐酸溶液的配制 用10 mL的移液管准确吸取9.0 mL盐酸溶液,转移至1000 mL容量瓶内,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备用。 A.1.3.3 1.0 g/L氯化钯的0.1 mol/L盐酸溶液的配置 用电子天平准确称量1.00 g的氧化钯固体,放于烧杯中,倒入已经

29、配制好的0.1 mol/L的盐酸溶液,搅拌至固体完全溶解,转移至1000 mL容量瓶内,用0.1 mol/L盐酸溶液稀释至刻度备用。 A.1.4 标准溶液的保存 配制好的溶液在(530)的环境温度和避光条件下, 保存3个月, 如果发现溶液浑浊或伴有沉淀的现象出现时,应停止使用。 DB52/T 12542017 13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生物安全柜检测原始记录表 表B.1 生物安全柜检测原始记录表 委托方名称 仪器地点 被检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制造厂 出厂编号 技术依据 温度: 湿度: %RH 检测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编号 准确度等级 证书号 有效期 1、洁净度 悬浮粒子数 右前

30、 右后 中点 左前 左后 平均值 2、噪声 噪声测量值 背景噪声测量值 实测值 3、光照度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平均值 4、流入气流流速 (m/s) 1 2 3 4 5 6 7 第一排 平均值 1 2 3 4 5 6 7 第二排 5、下降气流流速(m/s) 1 2 3 4 5 6 7 第一排 1 2 3 4 5 6 7 平均值 第二排 1 2 3 4 5 6 7 第三排 6、紫外辐射强度(uW/ m2) DB52/T 12542017 14 表 B.1 生物安全柜检测原始记录表 (续) 7、高效过滤器完整性(%) 可扫描检测过滤器漏过率 不可扫描检测过滤器漏过率 8、人员保护 测量值 采样点 项 目 1 2 3 平均值 X 污染点数 Y 污染点数 X1 污染点数 Y1 污染点数 检测: 核验: 日期: DB52/T 12542017 15 C C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生物安全柜检测报告表 表C.1 生物安全柜检测报告表 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生产单位 委托单位 检测类别 检测日期 检测环境 温度: 湿度: 其它: 检测项目 检测依据 检测设备 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设备编号 证书编号 证书有效期 检测结论 备注 序号 检测项目 标准要求 检测结果 单次结论 备注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安全文明施工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