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QC∕T 417-2021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用电线束总成.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09204 上传时间:2022-08-05 格式:PDF 页数:29 大小:792.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QC∕T 417-2021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用电线束总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QC∕T 417-2021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用电线束总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QC∕T 417-2021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用电线束总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QC∕T 417-2021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用电线束总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QC∕T 417-2021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用电线束总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43.140 CCST85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QC/T 417-2021 代替Qcrr417.2一2001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用电线束总成Electrical wire harness assemblies for motorcycles and mopeds 2021-03-05发布2021-07-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月AA口2021年第6号现批准公布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管理接口要求等563项行业标准(见附件)。其中,通信行业标准101项、化工行业标准112项、冶金行业标准59项、有色金属行业标准25项、建材行业标准64项、机械行

2、业标准35项、制药装备行业标准5项、汽车行业标准13项、航空行业标准41项、轻工行业标准27项、纺织行业标准60项、包装行业标准4项、电子行业标准17项。以上通信行业标准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通信行业标准(工程建设类)由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出版,化工行业标准由化工出版社出版,冶金行业标准及有色金属行业标准由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建材行业标准由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机械行业标准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制药装备行业标准、纺织行业标准及包装行业标准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汽车行业标准由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航空行业标准由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组织出版,轻工行业标准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电子行业标准由中

3、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组织出版。附件13项汽车行业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和实施日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二O二一年三月五日Atf牛:13项汽车行业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和实施日期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被代替标准编号实施日期402 QC/T 1145-2021 柴油/甲醇双燃料发动机技术条件2021-07-01 403 QC/T 1150-2021 甲醇汽车燃料系统技术条件2021-07-01 404 QC/T 1151-2021 甲醇燃料汽车技术条件2021-07-01 405 QC/T 1142-2021 汽车车轮固有频率试验方法2021-07-01 406 QC/T 1143-2021 汽车车

4、轮静态弯曲刚度试验方法2021-07-01 407 QC/T 417-2021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用电线束总成QC/T 417.2-2001 2021-07-01 408 QC/T 1144-2021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用氧传感器2021-07-01 409 QC/T 1146-2021 甲醇燃料发动机技术条件2021-07-01 410 QC/T 1147-2021 汽车发动机电控硅油风扇离合器2021-07-01 411 QC/T 1148-2021 汽车背门电动开闭系统2021-07-01 412 QC/T 207-2021 汽车用普通气弹簧QC/T 207-1996 2021-07-0

5、1 413 QC/T 629-2021 汽车遮阳板QC/T 629-2005 2021-07-01 414 QC/T 1130-2021 甲醇汽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2021-07-01 QC/T 417-2021 目次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要求.45 试验方法106其他.20附录A(资料性)电线束导线的基本要求.21QC/T 417-2021 刚昌本文件按照GB/T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是对QC/T417.2-2001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2部分: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摩托车部分)的重新制定,除编辑性修改外,与

6、QC/T417.2-2001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一一文件名称变更为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用电线柬总成,扩大了适用范围,增加了高压连接器和电线束的内容;一一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GB/T2423.5、GB/T4208、GB/T5337、GB11118.1、GB11121、GB 12981、GB17930、GB19147、QC/T1067.1-2017、QC/T1067.2-2017、QC/T1067.3-2017、GB/T 25085 (所有部分),取消了GB/T4942.2一1993、JB/T8139-1995、QC/T 413-1999、QC/T417.2-2001 (见2); 一一增加了电线束

7、总成、端子、连接器、护套构、连接器孔位编号、线线连接器、设备连接器(插头)、设备连接器(插座) 的术语定义(见3.1、3.1.5、3.2、3.3、3.4、3.5,3.6、3.7、3.8、3.9); 一一将电线附件改为导线连接、插接件改为端子、插接器改为连接器、插接器定位性改为防错结构、插接器编码改为连接器孔位编号一一增加了电线束导线的抗延燃等技术要求和连接器机械冲击、跌落、粉尘、温度快速变化、化学流体等要求(见4.1.2、4.20、4.21、4.22、4.23、4.24); 一一增加端子插入壳体中的插入力、端子在壳体中的保持力、压接连接器的拉脱力绝缘电阻和盐雾试验试验项目的高压连接器的技术要求

8、(见4.5、4.7、4.8、4.13、4.17); 一一防水性能项目增加了仅适用于车厢外的连接器的高压水喷射试验要求(见4.10.2); 一一振动试验项目改为温度振动组合(见4.12,2001版的4.11); 一一绝缘电阻项目修改了测量绝缘电阻前的放置时间(见4.13,2001版的4.12); 一一增加了电线束导线的抗延燃性能和连接器机械冲击、跌落、粉尘、温度快速变化、化学流体等试验方法(见5.1.6、5.20、5.21、5.22、5.23、5.24); 一一锁紧装置强度试验项目的端子锁紧装置第11次插接后,对连接器拔出方向施加力进行了调整(见4.6,2001版的4.5.2); 一一一温度振动

9、组合增加了对试样进行预处理的要求,试验参数扩大了频率和加速度的范围(见5.12.2和5.12.3); 一一增加了资料性附录A。本文件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14)提出并归口o本文件起草单位:天津内燃机研究所(天津摩托车技术中心)、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四川金邻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济南轻骑摩托车有限公司、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涛涛车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华洋赛车股份有限公司。11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袁克忠、李家国、陆瑾、张杰、曹心诚、孙克友、曹马涛、戴继刚。本文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发布情况为:一一-QC/T417.2-2001。QC/T 417-202

10、1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用电线束总成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电线束和连接器的要求以及试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以下简称摩托车)的电线束和电气设备用低压(电压不高于60V)连接器和高压(电压高于60V但不高于600V)连接器,包括线线连接器和设备连接器。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423.5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GB/T 2423.17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

11、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GB/T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 5337 汽车电器、灯具和仪表名词术语GB 11118.1 液压油(L-HL、L-HM、L-HV、L-HSL-HG) GB 11121 汽油机油GB 12981 机动车辆制动液GB 17930 车用汽油GB 19147 车用柴油GB/T 25085 (所有部分)道路车辆汽车电缆QC/T 1067.1-2017 汽车电线束和电气设备用连接器第1部分:定义、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QC/T 1067.2-2017 汽车电线束和电气设备用连接器第2部分:插头端子的型式和尺寸QC/T 1067.3-2017 汽车电线束和电

12、气设备用连接器第3部分:电线接头的型式、尺寸和特殊要求QC/T 29106 汽车电线柬技术条件3 术语和定义GB/T 5337、QC/T1067.1、QC/T29106和GB/T25085 (所有部分)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 电线束总成electrical wire harness assemblies 用于连接摩托车电器件的导线、线线连接器和设备连接器的组件。电线束包括导线的干线、支线、分支点、接点和端子等。QC/T 417-2021 干线main stem 电线束中两根或两根以上电线包扎在一起的部分(见图1)。护套手L位号干I线斗目支线4 13 3 I空空分支点l

13、、18、IC图1电线束示意图3.1.2 支线lateral 电线束中电线的未端未包扎部分或单根电线(见图1)。3.1.3 分支点embranchment point 电线束中干线与干线或干线与支线中心线的交点(见图1)。3.1.4 接点juncture 电线与电线的连接点(见图1)。3.1.5 端子terminal 113 311C 用以实现电气连接的金属件,包括用于插接的插头端子(见图2)、插座端子(见图3)和用紧固件形成电气连接的电线接头(见图4)2 3 4 2 5 说明:1一导体压接2一导线3一导线连接4一绝缘支撑或密封件把手5一刺破连接;6一连接槽7一连接槽或绝缘支撑(如果没有8);

14、8一绝缘支撑图2插头端子6 7 8 2 QC/T 417-2021 3.2 3. 3 3.4 3.5 3 4 2 5 说明:1一导体压接2一导线3一导线连接4一绝缘支撑或密封件把手5一刺破连接;6一连接槽7一连接槽或绝缘支撑(如果没有8); 8一绝缘支撑图3插座端子2 说明:1一导体压接2一导线3一导线连接4一绝缘支撑图4电线接头连接器connector 由端子、护套及其附件组成的用以实现电气连接的组合件。护套housing 用以固定并保护端子的非金属件。导线连接cable attachment 导线和端子之间持久的连接(例如压接、刺破连接、焊接等)。防错结构polarization feat

15、ure 678 2 连接器上防止发生错误连接的装置或结构。目视和/或机械和/或感光装置,防止具有相同数量端子、不同编码的同一族连接器进行连接。3.6 3. 7 连接器孔位编号connector cavity number 连接器上可视的、有规则的、对孔位进行标示的编号。线线连接器in-line connector 在导线间形成电气连接的连接器。3 QC/T 417-2021 3.8 3.9 3.10 设备连接器(插头deviceconnector (male) 与设备内部进行连接的输出端连接器。设备连接器(插座deviceconnector (female) 与设备连接器(插头)进行连接的输入

16、端(线束端)连接器。锁紧装置locking device 在连接器中使它们的配对部分维持机械自动锁紧状态和人工开启的装置。4 要求4.1 基本要求4. 1. 1 电线柬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或技术文件制造,并符合本文件的规定。4.1.2 低压(电压不高于60V)连接器和高压(电压高于60V但不高于600V)连接器的电线束导线应符合GB/T25085 (所有部分)的规定,或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电线束导线的抗延燃性能应由电线束总成制造商确认,应符合GB/T25085 (所有部分)的规定。电线束导线的颜色、规格等可优先选用附录A的内容。4. 2 尺寸要求干线和保护套管长度宜不小于100mm,并

17、为10的倍数。如应为100mm、110mm或120mm等。支线长度宜不小于30mm。线束接点之间,接点与分支点之间距离宜不小于20mm。电线与端子连接处需装绝缘套管时,绝缘套管长度不应小于20mm。以上电线束总成基本尺寸(L)极限偏差应符合表l规定。表1基本尺寸极限偏差单位为毫米极限偏差基本尺寸(L)干线支线卡扣位置护套(保护套管)L运200+10; -5 +10; -5 +5; -5 +10; -5 200L500 +15; -5 +15; -5 +5; -5 +10;一5500L三1000 +20; -5 +20;一5+5; -5 +20; -10 1 OOOL 2 000 +30; -1

18、0 +30; -10 +5; -5 +20; -10 2 OOO 5 000 +40; -20 +50; -20 +5; -5 +30; -30 L一4. 3 外观要求4. 3. 1 连接器壳体表面应无裂纹和明显变形;端子表面应无锈蚀、毛刺、断裂或裂纹;配套连接器的配合部分应无影响连接性能的变形。4.3.2 端子与电线束导线压接时,在导体卷筒和绝缘卷筒之间应能看见绝缘层和导体。导体应伸出导体卷筒,但不能影响端子的插接。绝缘卷筒固定住的导线表面绝缘层无压伤、裂纹、刮伤,压接部位元压伤、裂纹。所有线芯被导体卷筒包住,线芯不应有损坏、断裂(见图5)。端子体应无变4 QC/T 417-2021 形、压

19、伤;端子锁止弹片应无变形;端子接触弹片应元变形,间隙适中。说明一线芯(芯线压接,导体可见); 2一各股导线3一导体卷筒;4一导体和绝缘层(导体和绝缘层应可见); 5一绝缘卷筒(绝缘压接)图5导线与端子的压接连接4. 3. 3 按照表6试验顺序,试验完所有样品组后,连接器应无影响使用性能的膨胀、腐蚀、色变、触点镀层磨损、物理变形、开裂和积水等缺陷。4.4 插拔力4.4.1 单线片式连接器的插拔力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单线片式连接器插拔力连接器型式基本尺寸/mm第1次最大插入力/N第1次最大拔出力/N第10次最小拔出力/N2.8 27 27 4 4.8 30 二307 有锁紧装置6.3 45 45

20、 三98.0 59 59 12 9.5 67 主67 15 2.8 53 53 6 4.8 67 二67 15 无锁紧装置6.3 80 主主80二188.0 90 90 24 9.5 100 100 30 4.4.2 单线柱式连接器的插拔力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单线柱式连接器插拔力连接器型式基本尺寸/mm第1次最大插人力/N第1次最大拔出力/N第10次最小拔出力/N2.1 25 25 4 有锁紧装置2.3 30 30 5 3.5 35 35 12 无锁紧装置4.0 45 45 15 4.4.3 多线连接器的插拔力的特殊要求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5 QC/T 417-2021 4.5 压接连接器的

21、拉脱力压接连接器拉脱力应不小于表4的规定(多根导线与单个端子压接时,每根导线应分别符合表3的规定)。压接金属箍高压连接器将金属箍从压接位置移开的力应不小于150No表4压接连接器的拉脱力导体标称截面面积/mm2端子材料厚度/mm最小拉脱力/N0.22 40 0.250.4 0.35 55 0.5 70 0.75 0.250.5 90 115 1.5 155 O.350.5 2 195 2.5 235 0.40.6 3 260 4 320 0.50.8 5 355 6 0.61.0 400 10 0.81.2 600 注1:未列人本表中的导体标称截面面积的导体对应最小拉脱力应用插值法确定。注2:

22、端子材料厚度为推荐使用厚度。4. 6 锁紧装置强度壳体锁紧型式和端子锁紧型式的连接器,在连接器拔出方向施加1007N的静态拉力,保持107S而不脱落或损坏。4. 7 端子插入壳体中的插入力端子按照规定要求压接上导线后,插入壳体型腔中,插入力最大值见表5。对于密封连接器或防溅连接器,应将密封件施加的力考虑在内o表5端子插入壳体中的插入力序号适用产品导体标称截面面积/mm2插入力最大值/N运115 低压连接器2 1 30 3 运230 高压连接器4 2 75 6 QC/T 417一20214.8 端子在壳体中的保持力每个端子插入壳体型腔中,并插接到位后,在端子与导线连接的轴向方向施加60N(高压连

23、接器导线导体标称截面面积大于8mm2为100N)的恒定力,并保持102S,端子不得从壳体中卸出或损坏。根据插拔力、材料和设计的要求,可要求更大的保持力。密封连接器,密封施加的力应包含在内D4.9 接触电阻(电压降)每对端子应插接到位。初次插接后接触电阻最大为5mll。经过10次插拔、电流循环、温湿度循环、振动和盐雾试验后,接触电阻最大为10m!1,或为初次测量值的150%,由用户选择。4.10 防水性能4.10.1 水密性密封连接器按照5.10.1的规定进行试验后,当施加电压为48V时,漏电不应超过50A,并应无水浸人,应按表6的顺序完成试验。防溅连接器按照5.10.1的规定进行试验后,应无积

24、水,应按表6的顺序完成试验。表6试验顺序和性能要求试验项目试样组a/I阪序性能条款项目名称试验条款A B C D E F G H I K L M N 尺寸要求5.2 X 4.2 外观检查5.3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4.3 压接连接器的拉脱力(含高压连接器)5.5 X 4.5 端子插入壳体中的插入力(含高压连接器)5.7 X 4.7 端子在壳体中的保持力(含高压连接器)5.8 X 4.8 防错结构5.16 X 4.16 第1次插拔力5.4 X 4.4 接触电阻(电压降)5.9 X X X X X X X 4.9 第1次和第10次拔出力5.4 X 4.4 电流循环5

25、.18 X 4.18 绝缘电阻(含高压连接器)5.13 X X 4.13 绝缘介电强度5.14 X X 4.14 温/湿度循环5.11 X 4.11 温度振动组合5.12 X 4.12 热老化5.19 X 4.19 化学流体5.24 X X 4.24 温升5.15 X 4.15 7 QC/T 417-2021 表6试验l顺序和性能要求(续)试验项目试样组a/顺序性能条款项目名称试验条款A B C D E F G H K L M N 机械冲击5.20 X 4.20 接触电阻(电压降)5.9 X X X 4.9 锁紧装置强度5.6 X X X 4.6 端子在壳体中的保持力(含5.8 X 4.8 高

26、压连接器)水密性5.10.1 xb 4.10.1 绝缘电阻(含高压连接器)5.13 X xb X 4.13 高压水喷射5.10.2 X xb 4.10.2 绝缘电阻(含高压连接器)5.13 X 4.13 绝缘介电强度5.14 X X X 4.14 温度快速变化5.23 X 4.23 盐雾试验(高压连接器)5.17 X 4.17 接触电阻(电压降)5.9 X X X X X 4.9 跌落5.21 X X 4.21 粉尘5.22 X 4.22 外观检查5.3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4.3 a见5.1.4。b后续试验应在所示试验后lh内进行。4.10.2 高压水喷射按照

27、5.10.2的规定进行高压水喷射试验后,应按表6的顺序完成试验。4. 11 温/湿度循环按照5.11的规定对试样进行试验后,应按表6的顺序完成试验。4.12 温度振动组合按5.12的规定进行的振动试验中,接触电阻大于70.的持续时间不应超过1s(见图6)。振动试验结束后,应按表6的顺序完成试验。4.13 绝缘电阻按照5.13的规定测出的绝缘电阻至少应为100M!l。但温/湿度循环试验后,测量绝缘电阻前,非密封连接器和防溅连接器应在环境温度为23.C:i:5.C以及相对湿度为45%-75%下保持到。密封连接器在1h内读取读数。4. 14 绝缘介电强度按5.14的规定进行试验时,应无介质击穿或跳火

28、现象。8 QC/T 417-2021 Y 70. 说明:a一正确b一不正确y一接触电阻一时间图6温度振动组合试验时的接触电阻的测量4.15 温升按照5.15的规定试验方法测定的每对端子温升不应超过400C。温升等于所测端子温度减去试验室环境温度。试验后,各端子应按表6的顺序完成试验。4.16 防错结构在对1个或2个连接器不产生永久性损坏的情况下,在任何错误位置处,不是配对的连接器不可能部分或全部接人。4.17 盐雾试验按照5.17的规定对试样进行试验后,应按表6的顺序完成试验。高压连接器盐雾试验后样品应符合4.13绝缘电阻的要求。4.18 电流循环按照5.18的规定对试样进行试验后,应按表6的

29、顺序完成试验。4.19 热老化按照5.19的规定对试样进行试验后,应按表6的顺序完成试验。4.纫机械冲击接触电阻大于70的持续时间不应超过1闷。按照5.20的规定对试样进行试验后,应按表6的顺序完成试验。4. 21 跌落按照5.21的规定对试样进行试验后,应按表6的顺序完成试验。4. 22 粉尘按照5.22的规定对试样进行试验后,应按表6的顺序完成试验。拔出后,不应有可见损伤。4.23 温度快速变化按照5.23的规定进行试验后,应按表6的顺序完成试验。测量的接触电阻大于70的持续时间不应超过1s。4. 24 化学流体按照5.24的规定进行试验后,应按表6的顺序完成试验。9 QC/T 417-2

30、021 5 试验方法5. 1 试验前的准备5. 1. 1 样品预处理在所有试验开始前,样品都应在室温23.C:f:5.C、相对湿度45%-75%的环境中保持24h。5.1.2 试验条件5. 1.2. 1 所有试验都应在室温23.C士5.C、相对湿度45%-75%的环境中进行,除非另有规定。连接器应配套试验,所有孔位都应进行试验。5.1.2.2 每个试验顺序(见表6)都应从新试样开始,且试样的制作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5. 1. 2. 3 应确保各项试验及各试验样品不相互影响。例如在高温箱里试验样品相互间要保持一定距离,不能相互接触及堆放。5.1.2.4 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不允许在插头端子和插座

31、端子表面上涂抹润滑油或其他附加物。生产过程中遗留的润滑剂除外。5.1.3 试验条件允许误差除非另有说明,试验条件允许误差以标称值的百分比表示,见表7。表7试验条件允许误差温度电压电流电阻长度时间相对湿度土3C土5%士5%士5%土5%土5%土5%(需控制时)力频率流速速度压力真空度土5%土5%土5%土5%士5%土5%注:本部分采纳了QC/T1067.1-2017中4.1.2和SAEIUSCAR-2中4.4缺省试验容许误差的内容。5.1.4 试验顺序5.1.4.1 每个试样组的试验顺序应按照表6进行(顺序从上到下)。试样组A、B、C、D、E、F、G、H、I、K、L中的试验项目适用于非密封连接器。试

32、样组A、B、C、D、E、F、G、H、I、M、N中的试验项目适用于密封连接器和防溅连接器。5.1.4.2 每个试样组应至少有20套单线连接器试样,或10套2线或7套3线或5套4线连接器试样等。5.1.4.3 混合类型的多线连接器,每个类型应至少具有20对连接器试样需进行试验。5.1. 4. 4 各连接器应配有全套端子。除非在试样方法中另有规定,每套多线连接器中至少对4对端子进行测量,对单线、2线和3线连接器中的所有端子进行试验。5.1.5 端子样品准备所有试验均应使用带有导线连接的端子,导线压接应符合QC/T29106的要求,样品尺寸应符合按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的要求。5.1.6 抗延燃电线束

33、导线的抗延燃性能试验,应按照GB/T25085 (所有部分)规定进行。5.2 尺寸检查用通用量具检查尺寸。10 QC/T 417-2021 5. 3 外观检查对所有连接器和端子进行目测检查。检查人员应具有正常视力和正常颜色分辨能力。在8:00-16: 00时的自然光下或等效照明条件(40Wx2荧光灯)下,距离样件约40cm处目检,结果应符合4.3的要求。5.4 插拔力5.4.1 配套连接器按照4.4.1或4.4.2的规定,进行插拔试验时,应以50mmJmin-150mmJmin范围内的一个恒速进行插拔。当仅有端子进行插拔力试验时,试验过程中应确保插拔力沿端子的中心线进行。施加的速度应记录在试验

34、报告中。5.4.2 将无锁紧装置的连接器进行10次插拔,测定第1次插入力、第1次拔出力和第10次拔出力。5.4.3 将有锁紧装置的连接器进行前10次插拔,每次插拔均操作锁紧装置。测定第1次插入力、第1次拔出力和第10次拔出力。第11次插拔应按照5.6的规定进行锁止装置强度试验。5.5 压接连接器的拉脱力5.5.1 采用适当的试验装置,以在50mmJmin-150mmJmin范围内的一个恒速进行试验,施加的速度应记录在试验报告中。若端子具有一个电导线绝缘卷筒,应使其在机械方面无效。多根导线与单个端子压接连接时,在每根导线上单独施加表4规定的力。5.5.2 高压连接器导线压接金属箍的,采用适当的试

35、验装置(见图7),以在50mmJmin-150mmJmin范围内的一个恒速进行试验,测量金属箍从压接位置移开需要的峰值力,施加的速度应记录在试验报告中。当电线两端都压接金属箍时,每个金属箍都应试验。夹具齿缝宽度等于导线外径。如果压接后金属箍的直径小于导线外层绝缘层直径,需把外层绝缘层去掉。夹具l叫定设在斗图7金属箍拉脱力试验5.6 锁紧装置强度5.6.1 连接器壳体锁紧装置9体绝缘层肝敝后斥接金属摘外部绝缘层采用一个夹具,将受试的连接器固定并不应使其壳体变形。将锁紧装置插接到位后,在连接器拔出方向施加力1002N,稳定保持1002S。5. 6. 2 端子锁紧装置在5.4.3规定的第11次插拔后

36、,在连接器拔出方向施加力100+;N,稳定保持1007s。11 Qc/r 417-2021 5. 7 端子插入壳体中的插入力用可连接最小和最大尺寸导线测试端子插入壳体型腔的插入力时,用试验夹具按照插入方向定位端子,位置尽可能靠近导线的绝缘筒(试验中的端子按照预期锁紧)。采用在50mm/min150mm/min范围内的一个恒速插入壳体。施加的速度应记录在试验报告中。5. 8 端子在壳体中的保持力采用一合适的试验装置,进行端子保持力的试验。在连接器前面或后面,沿轴向施加一恒定力,保持1007s。施加的力应记录在试验报告中。5.9 接触电阻(电压降)5.9.1 总则确定所用导线或装置导体电阻。按照图

37、8和图9所示测量两测量点1之间的电阻R测量,减去电阻值R电线1和R电线2或R装置后得到接触电阻Rc。注:图中未注尺寸单位均为mm(以下同)。说明:IOOa 25 b 1一测量点2一仅作为参考点注:2 2 c e IOOa 25 d a一建议距离b一电阻R电线1;c一接触电阻Rc(包括导体附件电阻); d一电阻R电线2;e一电阻R!f!1JI:说明:1一测量点2一参考点注:图8线线连接器接触电阻试验2 2 IOOa 25 d a一建议距离b一电阻R肇置c一接触电阻Rc(包括导体附件电阻); d一电阻R电线;e一电阻Rf/!JII 图9连接至装置的连接器接触电阻试验5.9.2 在毫伏水平下的测量试

38、验电压不应超过直流或交流峰值(开路)电压20mV,试验电流不应超过50mA。12 QC/T 417一20215.9.3 在规定试验电流下的测量测量应在SA/m旷的电流密度下,达到热平衡后进行,除非另有规定。如果试验导线被焊接在测量点上,不应影响端子的连接。5.10 防水性能5. 10. 1 水密性5.10.1.1 水密性试验前预处理装配有全套端子的连接器,应用连接器密封系统允许范围的最大和最小外径导线,且导线末端应密封。将试样(配对连接器)在温箱中预处理化,按表8规定的类别试验温度。表8工作环境温度和试验温度类别工作环境温度rc试验温度rc连接器适用位置-40-+70 85土2通风部位2 -4

39、0+85 100土2非通风部位3 -40+100 125土2密封部位4 -40+125 155土2发动机、电机、控制器、整流器等及发热部件附近5 -40+155 175土2由供需双方商定5. 10. 1. 2 密封连接器将预处理后的试样立即浸人由S%NaCl溶液和0.1g/1润滑剂构成的液体中,液体温度应为230C:l:SOC。其中,液体应着色,以便在电气试验后,可以用肉眼检查液体浸入试样的情况。按图10所示将试样浸没1h,测量液体中试样的漏电情况。测量位置应在每个端子和电极之间。对于多线连接器,测量位置应在每两个相邻的端子之间,如图11所示。尺寸单位为毫米2 3 5 4 说明:1、2、3一测

40、量,点4一试样5一电极图107 58Hz500Hz1lOgb 不适用B 10Hz81Hz/士0.75mm 81 Hz-500Hz/20g 500Hz-2 000Hzll8g C 1 OHz- 100Hz/土0.75mm 100Hz-500Hz/30g 500Hz2 000Hz120g a A级,安装在车身上和悬挂系统的支撑部位,且不与发动机连接的连接器B级,安装在与发动机相连但不与剧烈振动部件相连的连接器c级,安装在剧烈振动环境下的连接器。b g为9.80665mls2。5.12.4 以1倍频程/分钟(1oct/min)进行频率扫描。在三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各施加16h的扫频循环(总试验时间为4

41、8h)。5.13 绝缘电阻5. 13. 1 在连接器中所有相邻但不相通的端子之间、端子与包覆外壳的金属街之间,在相对湿度为45%-75%的条件下,施加DC500V电压,然后测量绝缘电阻。为安全起见,金属箱应接地。此外,用不同试样向每两个相邻端子施加电压。若经制造厂和用户协商同意,对于某些特殊用途的连接器,试验电压可降至DC100V,施加的电压应记录在试验报告中。当读数稳定时,记下绝缘电阻。5.13.2 高压连接器应测量导线导体与导线屏蔽层(见图15)之间,在相对湿度为45%-75%的条件下,施加DC1 OOOV电压,然后测量绝缘电阻。5.14 绝缘介电强度在连接器中所有相邻但不相通的端子之间、

42、端子与包覆外壳的金属街之间,在相对湿度为45%-75%的条件下,施加AC1 OOOV(均方根值)(50Hz或60Hz)电压或DC1 600V电压1min,然后测量绝缘电阻。为安全起见,金属馅应接地。此外,用不同试样向每两个相邻端子施加电压。16 QC/T 417-2021 导体内部金属筒屏敝层压接金属箍导体内部绝缘层在做金属箍保持力时金属销外部绝缘层可能去掉屏敝层外部绝缘层外部绝缘层金属箍图15导线示意图5.15 温升5. 15. 1 采用模拟或实际的线线连接(见图8)或与装置连接(见图9)的配套连接器进行温升试验。将试样压接上导体标称截面面积不大于2.5mm2、长度为200mm =*=5 m

43、m的导线上或标称截面面积大于2.5mm2、长度为500mm土5mm的导线上。注:试验时应小心保护试样,防止通风和人工冷却,如由热电偶引起的通风和冷却。5.15.2 当被测量的端子达到最高稳定温度时才应进行测量。典型测量区见图16。5.15.3 采用配套的连接器进行试验,各端子的负载为表10规定的试验电流乘以表11规定的相应的换算系数,达到热平衡后测量并记录端子温度和试验室环境温度。导体标称截面面积Imm2试验电流,A(士2%)一一一一一丁一一一-一一一-lL一一一一一-.lL -.1一一一一一一型测量区图16温升试验用试样表10导线导体标称截面面积和试验电流注:表中未列出的导体标称截面面积导线

44、的试验电流采用插值法进行确定。表11换算系数连接器的线数换算系数10 50 17 QC/T 417-2021 5.16 防错结构由供需双方共同协商进行该试验。5.17 盐雾试验按GB/T2423.17-2008的规定对连接器进行中性盐雾(NSS)试验,试验时间为48h,若为高压连接器试验时间为96h。5.18 电流循环对5.15.1规定的试样进行电流循环试验。按表10的规定确定配套连接器端子压接导线规格和试验电流。对所有装配的端子进行试验。将试样放入热控试验箱中,温度按表12的规定进行500个循环试验。每个循环应通电45min,断电15min。注意避免试样通风和人工冷却。不同工作环境分类和电流

45、循环试验温度表125 4 3 2 工作环境类别155土25.19 热老化将试样(两个配备齐全的连接器)放置在试验箱中100h,试验温度按表8的规定执行。或执行表12规定的试验温度,试验时间需增至500h。5.纫机械冲击5.20.1 车辆受冲击大的区域使用的试样(配对连接器)及其连接至车辆线束/系统使用的所有附件,使用合适的试验设备,保证试验设备在所使用的频率范围内无共振现象,并充分分配瞬时加速度。5.20.2 按照GB/T2423.5的规定,对试样进行半正弦冲击。施加加速度100g( 981mls2)并持续5ms。在三个互相垂直的轴的两个方向各进行1000次冲击(总冲击数=2x3x1000=6

46、 000)。按5.9的规定在冲击期间监测接触电阻。5. 21 跌落5.21 . 1 在相对湿度为45%-75%的条件下进行试验。按照试样(未配对连接器)用途用绳索进行连接。绳索长度及试验布局应符合图17的规定。将绳索栓接在一个固定点上,且能让试样自由摆动(将其简单挂在一挂钩上)。5.21.2 保持试样水平,让其向下摆动,以撞击尺寸为300mmx500mmx25mm(厚度)的钢板。按供需双方协商户之间达成的次数重复上述动作。125土2100土285士270土2试验温度/C尺寸单位为mm1250 / / / /典型切!愤区。-响。一跌落试验图1718 QC/T 417-2021 5. 22 粉尘5

47、.22.1 当需方要求进行粉尘试验时,应对配对连接器和连接导线进行该试验。使用基本原则如图18所示的试验箱。保证使用的粉尘(使用未分解的长石)清洁,无含碳物质或其他杂质,并在干燥的环境中使用。粉尘颗粒尺寸见表13。表13粉尘颗粒尺寸尺寸/m比例/%计算方式150 100.99 按质量计算105 86.76 按质量计算75 70.60 按质量计算40 46.35 按质量计算20 30.20 按质量计算10 19.11 按质量计算5 11.5 按质量计算2 5.1.5 按质量计算5. 22. 2 粉尘的浓度应约为1旷的测试室内有2kg的粉尘(粉尘按上述颗粒分类选择一种)。将灰尘和连接器放到试验箱中

48、。试验样件安装的方法应与其在车上安装的方法相似。在5h内粉尘每15min搅动6s或按供需双方协商确定的方法进行粉尘搅动。2 3 4 5 说明:1一试样2一玻璃观察窗3一振动器4一防护筛5一循环泵或适于保持粉尘悬浮的其他设备图18粉尘试验5. 23 温度快速变化对配对试样进行100个热冲击循环,每个循环包括:一一在-40.C士2.C下进行30min;最大过渡时间为10s;一一在表8规定的相应环境温度的最高值下进行30min,且最大过渡时间为10s。5.24 化学流体耐化学流体性能试验仅对可能接触这类流体的连接器有重要意义。车辆制造商和供应商应根据连接器用途选择化学流体和试验。按表14规定的温度和

49、时间使用试液。对于各种试液,应使用新样品。化学流体试验后,继续表6规定试验顺序前,应用非腐蚀性液体冲洗试样表面并让其变干。19 QC/T 417-2021 表14化学流体化学流体试液试液温度rc浸液时间/min润滑油符合GB11121规定自动变速箱油由制造商提供85土260 液压油符合GBl1118.1规定制动液GB 12981 蓄电池酸液37%硫酸23土5蓄电池碱液氢氧化梆23:!:5 酒精85%酒精+15%GB17930 23土530 发动机冷却液50%乙二醇+50%蒸馆水(体积比)118土560 乙醇27ml 车窗洗涤液异丙基乙烯10ml 乙二醇3ml 50士2水60ml 60 燃料汽油

50、符合GB17930规定23土5柴油符合GB19147规定6 其他6. 1 在试验报告中应注明所使用材料的详细情况。所使用的电线束导线应记录在试验报告中。6.2 连接器固定结构型式及尺寸可参考QC/T1067.1-2017的附录C的要求;连接器的插头端子的型式和尺寸可参照QC/T1067.2-2017的要求;连接器的电线接头的型式、尺寸和特殊要求可参考QC/T1067.3-2017要求。20 附录A(资料性)电线束导线的基本要求QC/T 417-2021 A.1 电线束导线颜色应优先选择单色再选用双色。电线柬导线颜色代号和选择顺序应符合表A.l和表A.2的规定。电器的负极导线或接地线应使用黑色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建筑QC/贯标ISO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