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5∕T 808-2021 城镇建筑有线电视网络建设技术规范(广西壮族自治区).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08158 上传时间:2022-08-04 格式:PDF 页数:42 大小:5.6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5∕T 808-2021 城镇建筑有线电视网络建设技术规范(广西壮族自治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DB45∕T 808-2021 城镇建筑有线电视网络建设技术规范(广西壮族自治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DB45∕T 808-2021 城镇建筑有线电视网络建设技术规范(广西壮族自治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DB45∕T 808-2021 城镇建筑有线电视网络建设技术规范(广西壮族自治区).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DB45∕T 808-2021 城镇建筑有线电视网络建设技术规范(广西壮族自治区).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33.160.01 CCS P 71 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 45/T 8082021 代替 DB 45/T 8082012 城镇建筑有线电视网络建设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able television network of buildings in cities and towns 2021 - 02 - 05 发布 2021 - 03 - 05 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45/T 8082021 I 目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总则 . 5 5 基本规定 . 5 5.1 工程界面 . 6 5.2 配置原则 . 6 6 建筑群地下管道 . 6 7 建筑物内配线管网 . 7 7.1 楼内管网设计 . 7 7.2 用户室内管网 . 8 8 HFC 网络 . 9 8.1 同轴电缆 . 9 8.2 分支器、分配器 . 10 8.3 HFC 网络用户端口 . 14 8.4 工程设计 . 14 8.5 施工要求 . 15 9 FTTH 网络 . 17 9.1 光缆及对绞电缆 . 17 9.2 配线设备 . 17 9.3 工程设计 . 18 9.4 施工要求 . 19 10 有线电视设备间选址与工

3、艺设计要求 . 20 10.1 选址要求 . 20 10.2 工艺要求 . 20 11 验收 . 20 附录 A(资料性) 建筑群地下管道 . 23 附录 B(资料性) 人(手)孔建设模型 . 24 附录 C(资料性) 建筑群地下管道与楼内配线管网连接图 . 26 附录 D(资料性) HFC 网络设计模型图 . 29 附录 E(资料性) 电缆接头施工工艺图 . 31 附录 F(资料性) FTTH 网络设计模型图 . 33 参考文献 . 35 DB 45/T 8082021 I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

4、替DB 45/T 8082012 城镇建筑有线数字电视信息化网络建设技术规范,与DB 45/T 8082012相比变化如下: 本文件名称变更为城镇建筑有线电视网络建设技术规范; 本文件在章节及内容上做了大的调整,将原文件中的“器材要求”“工程设计”“施工要求”章节合并为本文件中的“HFC 网络”章节,并进行适当修改; 在术语和定义中,区分了混合光纤同轴电缆网络和光纤到户网络,修改了“有线电视”“有线电视系统用户端口”“家居配线箱”等术语和定义,删除了“室内配线箱”术语和定义,增加了“光纤到户”“有线电视设备间”等术语和定义; 增加了“总则”“基本规定”“建筑群地下管道”“建筑物内配线管网”“F

5、TTH 网络”“有线电视设备间选址与工艺设计要求”“验收”章节及内容。 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广播电视局提出并宣贯。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海山、徐洪亮、李志强、杨京、蓝建南、赵泽发、朱莹德、梁世深、谭俊光、蒙瑞正、岑加文、张伟华、韦恒、梁江航、贺锋、黄小雷、汤文丹、田芳。DB 45/T 8082021 1 城镇建筑有线电视网络建设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城镇建筑有线电视网络建设的术语、定义、总则、基本规定、建筑群地下管道、建筑物内配线管网、HFC网络、FTTH网络、有线电视设备间选址和工艺设计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城镇

6、建筑有线电视网络设施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 50311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73 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 GY/T 135 有线电视系统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同轴电缆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 GY/T 137 有线电视系统用分支器和分配器(51 000 MHz)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 GY/T 195

7、有线电视系统双向用户端口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YD/T 988 通信光缆交接箱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混合光纤同轴电缆网络 hybrid fiber coaxial 以光纤/同轴电缆混合介质为基础构建的有线电视基础网络(HFC)。 3.2 光纤到户 fiber to the home 有线电视网络或其他网络中,仅用光纤媒质连接接入网局端和家庭住宅的接入方式(FTTH)。 3.3 地下管道 underground duct 有线电视网络线缆的一种地下敷设通道。由管道、人(手)孔、室内外引上管和建筑物引入管等组成。 3.4 配线管网 the wiring pipeli

8、ne network 由建筑物外线引入管、建筑物内的竖井、管、桥架等组成的管网。 DB 45/T 8082021 2 3.5 线缆 cable 光缆与电缆的统称。 3.6 有线电视设备间 cable television room 建筑物内具备线缆引入、安装有线电视设备的专用或共用房屋。 3.7 用户接入点 the subscriber access point 有线电视业务经营者网络接入的部位, 是有线电视业务经营者与建筑物建设方的工程界面。 通常设置电缆分配器箱、分配器或光缆分纤箱、光分路器。 3.8 电缆分配器箱 coaxial cable intersection box 安装在建筑物

9、内放置有线电视无源分配网络器件的箱体。 3.9 光缆交接箱 optical cable intersection box 用于室外连接主干光缆与配线光缆的接口设备。 3.10 光缆分纤箱 optical fiber cable distribution box 用于室外、楼道内或室内连接配线光缆与入户光缆的配线设备。 3.11 配线线缆 wiring cable 用户接入点至建筑群光缆的汇聚配线设备之间, 或用户接入点与城市有线电视主干地下管道互通的人(手)孔之间连接的线缆。 3.12 入户线缆 subscriber cable 用户接入点配线设备至家居配线箱之间连接的线缆。 3.13 户内线

10、缆 indoor cable 家居配线箱至户内有线电视信息插座模块之间连接的线缆。 3.14 家居配线箱 household distribution box 安装于住户内的多功能配线箱体。 DB 45/T 8082021 3 3.15 终端盒 terminal box 户内线缆的终端部位盒体。 3.16 信息插座 telecommunications outlet 支持有线电视业务的线缆终端模块。 3.17 桥架 cable tray 梯架、托盘及槽盒的统称。 3.18 人孔(井) manhole 人可以由此孔进出地下管道的弱电井。 3.19 手孔 handhole 即缩小的人孔,是安装、拆

11、卸、清洗和检修设备内部装置的弱电井。手孔与人孔的结构基本相同,由一个短筒节,盖上一块盲板构成。 3.20 分配器 splitter 将一个输入口的HFC网络信号能量均等或不等地分配到两个或多个输出口的装置。 3.21 分支器 tap 在HFC网络信号传输的过程中,有控制地分支出一路或若干路较小功率信号的设备。 3.22 HFC网络用户端口 HFC subscriber port 连通HFC网络和用户终端接收设备的接口装置。 3.23 光工作站箱 optical node box 安装在住宅小区或商务办公区内可放置有线电视光工作站设备的箱体。 3.24 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同轴电缆 coaxial

12、 cable with physically-foamed polyethylene insulated 其内导体和外导体之间的绝缘介质采用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材料制成的同轴电缆。 DB 45/T 8082021 4 3.25 分支损耗 tapping loss HFC网络主路输入端电平与分支输出端电平之差,单位为分贝(dB)。 3.26 分配损耗 distribution loss 在各输出端良好匹配的情况下,HFC网络传输信号在输入端与输出端的信号电平差,单位为分贝(dB)。 3.27 插入损耗 insertion loss HFC网络主路输入端电平与主路输出端电平之差,单位为分贝(dB)。

13、 3.28 反向隔离 return isolation 从HFC网络主路输出端加入的信号电平与分支输出端测得的电平之差,单位为分贝(dB)。 3.29 反射损耗 return loss HFC网络入射波电平与反射波电平之差,单位为分贝(dB)。 3.30 相互隔离 mutual isolation 在待测HFC网络系统的频率范围内,任意频率上系统某个输出口与另一个输出口之间的衰减,对任何特定的设施,总是取其频率范围内所测得的最差值作为相互隔离值,以分贝(dB)表示。 3.31 带内平坦度 flatness in operating band 在HFC网络工作频带内各频率点电平相对于基准频率点输

14、出电平的变化量,以分贝(dB)表示。 3.32 比特误码率 bit error ratio 数字通信系统中单位时间内错误码元数与发送总码元数之比。 3.33 调制误差率 modulation error ratio 标称矢量幅度的平方和与误差矢量幅度的平方和之比。 3.34 电平 level HFC网络中信号功率(Pi)与基准功率(Po)比的分贝值,即:10lgPi/Po,通常也用 dBV 表示。即以在75 阻抗上产生1 V 电压的功率(0.013 3 W)为基准。 DB 45/T 8082021 5 3.35 数字频道电平 level of digitally channel 频道内载波信号

15、的平均功率。通常用 dBV 表示。 3.36 模拟频道电平 level of analog channel 模拟信号中图像载波峰值功率。通常用 dBV 表示。 3.37 光工作站 optical node 具有下行光接收机、上行光发送机和网络管理等功能的一种HFC网络光传输设备。 3.38 光纤连接器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FTTH网络中,由跳纤或尾纤和一个与插头匹配的适配器组成。 3.39 光纤适配器 optical fiber adapter FTTH网络中,将光纤连接器与光纤连接器之间实现光学连接的器件。 3.40 光分路器 optical power spli

16、tter FTTH网络中,用于实现光信号的功率耦合及分配功能的无源光器件。 3.41 对绞电缆 balanced cable 由一个或多个金属导体线对组成的对称电缆。 4 总则 4.1 有线电视网络应当使用专用信道完整传输广播电视节目,采用混合光纤同轴电缆网(HFC 网络)或光纤到户(FTTH 网络)的接入方式进行建设。 4.2 城镇建筑有线电视网络的新建应采用光纤到户的接入方式;对已有有线电视网络的改建或扩建,有条件的宜采用光纤到户的接入方式。 4.3 有线电视网络工程应选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技术标准的定型产品,未经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鉴定合格的设备及主要材料,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4.4 有线

17、电视网络工程应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应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整体美观、维护管理方便。 4.5 有线电视网络工程的设计除应符合本文件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5 基本规定 DB 45/T 8082021 6 5.1 工程界面 5.1.1 新建有线电视网络工程的地下管道、配线管网、有线电视设备间等设施,必须与建筑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 5.1.2 有线电视网络工程建设应以用户接入点为界面,有线电视业务经营者和建筑物建设方各自承担相关的工程量。工程实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a) 规划红线范围内建筑群地下管道及建筑物内的配线管网应由建筑物建设方负责建设; b) 规划红线范围

18、内建筑群及建筑物内有线电视网络设施的安装空间及房屋(有线电视设备间),应由建筑物建设方负责提供; c) 用户接入点设置的配线设备建设分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有线电视业务经营者和建筑物建设方共用光缆交接箱、电缆分配器箱、光缆分纤箱或配线柜时,由建设方提供箱体并安装,箱体内连接配线线缆的配线模块应由有线电视业务经营者提供并安装; 2) 有线电视业务经营者和建筑物建设方分别设置光缆交接箱、电缆分配器箱、光缆分纤箱或配线柜时,应各自负责箱体或机柜的建设安装。 d) 配线线缆应由有线电视业务经营者负责建设,入户线缆应由建筑物建设方负责建设; e) 用户室内家居配线箱、终端盒、信息插座、户内线缆应由用

19、户或房屋建设方负责建设安装。 5.2 配置原则 5.2.1 每楼层住户较少时,用户接入点宜跨楼层覆盖住户。配线管网的设置应能满足用户接入点跨楼层覆盖住户的需求。 5.2.2 地下管道的管孔容量、用户接入点处预留的配线设备安装空间、有线电视设备间面积,应满足有线电视业务接入的需要。 5.2.3 地下管道的总容量应根据管孔类型、线缆敷设方式,以及线缆的终期容量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地下管道的管孔应根据敷设的线缆种类及数量选用, 可选用单孔管或多孔管。 单孔管内穿放多条线缆时应套子管; b) 每一条线缆应单独占用多孔管的一个管孔或单孔管内的一个子管; c) 地下管道应至少设置一个单孔管或多

20、孔管专用于有线电视网络的线缆敷设。 5.2.4 建筑物内配线管网的导管与槽盒尺寸应满足敷设的线缆数量的要求。 5.2.5 住户室内应预留家居配线箱的安装空间。 5.2.6 建筑物内单元的楼道处或弱电竖井内应预留配线设备的安装空间。 5.2.7 有线电视设备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 500 户以上规模住宅区或建筑群应设置一间有线电视设备间,且与其它业务设备间相隔离; b) 有线电视设备间面积不宜小于 10 m2; c) 有线电视设备间内应设置至少一路带保护接地的单相 AC 220 V 外电,功率不小于 10 kW。 6 建筑群地下管道 6.1 建筑群之间的有线电视网络线缆应采用地下管道方式

21、敷设,建筑群地下管道示意图参见附录 A 图A.1。 6.2 建筑群地下管道应与建筑群道路同步建设,并应与城市有线电视主干地下管道相连接。 6.3 建筑群地下管道路由宜以有线电视设备间为中心向外敷设,且应选择在人行道、人行道旁绿化带上敷设。 DB 45/T 8082021 7 6.4 地下管道宜采用塑料管或钢管。地下综合管线较多及腐蚀情况比较严重的地段,宜采用塑料管。 6.5 地下管道在下列情况下宜采用钢管: a) 管道附挂在桥梁上或跨越沟渠,或需要悬空布线的地段; b) 管道跨越主要道路,不具备包封条件的地段; c) 管道埋深过浅或路面荷载过大的地段; d) 建筑物引入管道或引上管道的暴露部分

22、。 6.6 地下管道的埋深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建筑群内管道最小埋深宜符合表 1 的规定; 表1 管道最小埋深 单位为米 管材规格 管道位置 绿化带 人行道 车行道 塑料管 0.5 0.7 0.8 钢管 0.3 0.5 0.6 b) 在经过市政道路时,埋深要求应符合 GB 50373 的有关规定。 6.7 建筑群内地下管道宜采用外径不小于 110 mm 的单孔管或多孔管。 6.8 人(手)孔设置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在管道拐弯处、管道分支点、设有光缆交接箱处、交叉路口、道路坡度较大的转折处、建筑物引入处、采用特殊方式过路的两端等场合,宜设置人(手)孔; b) 交叉路口的人(手)孔位置

23、宜选择在人行道上; c) 人(手)孔位置不应设置在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货物堆积、低洼积水等处; d) 与城市有线电视主干地下管道相通的人(手)孔位置,应便于与有线电视管道衔接。 6.9 建筑物外地下管道应设置人孔、建筑物单元内引入管道宜设置手孔。 6.10 人孔使用砖块砌成,内空尺寸(长宽深)应不小于 900 mm900 mm1 200 mm,并使用复合材料盖板铺平路面。人孔建设示意图参见附录 B 图 B.1。 6.11 人孔的墙宽为 240 mm (不含灰沙面层) , 井口部位制作截面为 240 mm160 mm 的钢筋混凝土圈樑。 6.12 地下管道与其它地下管线及建筑物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

24、 GB 50373 的有关规定。 6.13 既有建筑有线电视设施建设工程宜使用原有地下管道。 7 建筑物内配线管网 7.1 楼内管网设计 7.1.1 地下管道线缆直接引入建筑物单元内的,应在建筑物单元的上引线处设置手孔,手孔内空尺寸(长宽深)应不小于 500 mm500 mm800 mm。地下管道至手孔应敷设一根直径不小于 110 mm 的单孔管或多孔管,埋深为 300 mm500 mm。手孔建设示意图参见附录 B 图 B.2。 7.1.2 手孔使用砖块砌成,墙宽为 240 mm(不含灰沙面层),井口部位制作截面为 240 mm120 mm 的钢筋混凝土圈樑。 7.1.3 地下管道线缆引入建筑

25、物地下一层的,应做好防水、排水措施。 7.1.4 建筑物楼内配线管网应包括弱电竖井、导管、桥架等,其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DB 45/T 8082021 8 a) 导管、槽盒不应设置在电梯或供水、供气、供暖管道竖井中,不宜设在强电竖井中; b) 地下一层配线管网应便于与地下通信管道相衔接; c) 低层、多层、中高层建筑楼层间宜采用导管暗敷设,高层建筑楼层间宜采用弱电竖井与导管暗敷设相结合的方式; d) 弱电竖井应上、下贯通,并应靠近或设置在设备间内; e) 引入室内家居配线箱的入户导管不宜少于 2 根。 7.1.5 地下管道与楼内配线管网的设置参见附录 C。 7.1.6 导管或桥架在穿越建筑结

26、构沉降缝、伸缩缝、抗震缝时,应采取补偿措施。 7.1.7 竖向导管外径宜为 50 mm100 mm,槽盒规格宽高宜为(50 mm50 mm)(400 mm150 mm),入户导管外径宜为 15 mm25 mm。 7.1.8 导管暗敷设宜采用钢管和硬质塑料管, 埋设在墙体内的导管外径不应大于 50 mm, 埋设在楼地板面层内的导管外径不应大于 25 mm,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导管直线敷设每 30 m 处,或在路由交叉、转弯时应加装过路箱(盒); b) 导管弯曲敷设时,其路由长度应小于 15 m,且该段内不得有 S 弯。连续弯曲超过 2 次时,应加装过路箱(盒); c) 导管的弯曲部位应安排

27、在管路的端部,管路夹角不得小于 90; d) 导管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导管外径的 6 倍,如导管外径大于 50 mm 时,不应小于 10 倍; e) 导管管口应光滑,并加有护口保护,管口伸出部位宜为 25 mm50 mm。 7.1.9 线缆桥架设置和线槽保护要求: a) 线缆桥架底部应高于地面 2.2 m 及以上,顶部距建筑物楼板不宜小于 300 mm,与梁及其他障碍物交叉处间的距离不宜小于 50 mm; b) 线缆桥架水平敷设时,支撑间距宜为 1.5 m3 m。垂直敷设时固定在建筑物结构体上的间距宜小于 2 m,距地 1.8 m 以下部分应加金属盖板保护,或采用金属走线柜包封,柜门应可开启; c

28、) 直线段线缆桥架每超过 15m30 m 或跨越建筑物变形缝时,应设置伸缩补偿装置; d) 金属线槽敷设时,在下列情况下应设置支架或吊架:线槽接头处;每间距 3 m 处;离开线槽两端出口 0.5 m 处;转弯处; e) 塑料线槽槽底固定点间距宜为 1 m; f) 线缆桥架和线槽转弯半径不应小于槽内线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线槽直角弯处最小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槽内最粗缆线外径的 10 倍; g) 桥架和线槽穿过防火墙体或楼板时,缆线布放完成后应采取防火封堵措施。 7.1.10 当有线电视线缆与电力线缆采用同一桥架敷设时, 桥架内应采用金属板隔开, 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7.1.11 导管、桥架等与其

29、他管线的最小净距应符合 GB 50311 的有关规定。 7.2 用户室内管网 7.2.1 用户室内应设置家居配线箱。 家居配线箱宜安装在套内走廊、 门厅或起居室等便于维修维护处,箱底距地高度宜为 500 mm。 7.2.2 家居配线箱到各房间有线电视终端盒应采用星型结构敷设暗管。 7.2.3 客厅、书房和卧室等应设置有线电视终端盒。每个终端盒敷设一根外径为 15 mm25 mm 塑料管与家居配线箱连接。 7.2.4 距家居配线箱水平 150 mm200 mm 处应预留 AC 220 V 带保护接地的单相交流电源插座,并应将电源线通过导管暗敷设至家居配线箱。电源接线盒面板底边宜与家居配线箱底边平

30、行。 DB 45/T 8082021 9 8 HFC 网络 8.1 同轴电缆 8.1.1 型号、技术要求 8.1.1.1 型号应选用 GY/T 135 中的四种: a) SYWV-75-5-I(绝缘外径为 4.8 mm,特性阻抗为 75的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射频同轴电缆。以下简称“-5 电缆”); b) SYWLY-75-9-I(绝缘外径为 9 mm,特性阻抗为 75的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铝管外导体、聚乙烯护套 I 类同轴电缆,以下简称“-9 铝管电缆”); c) SYWLY-75-12-I(绝缘外径为 11.5 mm,特性阻抗为 75的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铝管外导体、聚乙烯护套

31、I 类同轴电缆。以下简称“-12 铝管电缆”); d) SYWLY-75-13-I(绝缘外径为 13.03 mm, 特性阻抗为 75的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铝管外导体、聚乙烯护套 I 类同轴电缆。以下简称“-13 铝管电缆”)。 8.1.1.2 选用电缆的技术要求应符合 GY/T 135 中相应项目的规定。具体尺寸要求见表 2;电气性能要求见表 3。 表2 电缆的尺寸要求 单位为毫米 型 号 项 目 内导体直径 绝缘体直径 外导体直径 外护套厚度 外护套直径 SYWV-75-5-I 最小 0.98 4.60 0.69 6.9 标称 1.00 4.80 0.88 7.2 最大 1.02 5.00

32、5.8 7.5 SYWLY-75-9-I 最小 2.12 8.75 0.90 12.0 标称 2.15 9.00 1.15 12.3 最大 2.18 9.25 10.3 12.6 SYWLY-75-12-I 最小 2.74 11.20 1.00 14.8 标称 2.77 11.50 1.30 15.1 最大 2.80 11.80 12.8 15.4 SYWLY-75-13-I 最小 3.12 12.78 1.00 15.53 标称 3.15 13.03 1.30 15.78 最大 3.18 13.28 13.83 16.03 DB 45/T 8082021 10 表3 电缆的电气性能要求 型

33、号 缆芯介电强度akV 绝缘电阻b Mkm 护套介电强度c kV 特性阻抗d 衰减常数 dB/100 m 回波损耗 dB 屏蔽衰减 dB SYWV-75-5-I 1.2 5 000 2.0(浸水实验) 3.0 (火花实验) 753.0 5 MHz2.0 50 MHz4.7 200 MHz9.0 550 MHz15.8 800 MHz19.0 1 000 MHz22.0 300 MHz 及以下22 300 MHz 以上20 5 MHz85 50 MHz85 200 MHz90 500 MHz90 800 MHz90 SYWLY-75-9-I 1.0 5 000 2.0(浸水实验) 3.0 (火花

34、实验) 752.5 5 MHz1.0 50 MHz2.3 200 MHz4.5 550 MHz8.0 800 MHz9.9 1 000 MHz11.3 300 MHz 及以下22 300 MHz 以上20 5 MHz100 50 MHz100 200 MHz110 500 MHz110 800 MHz110 SYWLY-75-12-I 1.6 5 000 3.0(浸水实验) 5.0 (火花实验) 752.0 5 MHz0.6 50 MHz1.7 200 MHz3.5 550 MHz6.0 800 MHz7.4 1 000 MHz8.5 300 MHz 及以下22 300 MHz 以上20 5

35、MHz100 50 MHz100 200 MHz110 500 MHz110 800 MHz110 SYWLY-75-13-I 1.6 5 000 3.0(浸水实验) 5.0 (火花实验) 752.0 5 MHz0.5 50 MHz1.5 200 MHz3.0 550 MHz5.2 800 MHz6.3 1 000 MHz8.0 300 MHz 及以下22 300 MHz 以上20 5 MHz100 50 MHz100 200 MHz110 500 MHz110 800 MHz110 a 项目实验条件为:40 Hz60 Hz,1 min。 b 项目实验条件为:500 V(直流) ,20 。 c

36、 项目实验条件为:40 Hz60 Hz。 d 项目实验条件为:200 MHz。 8.1.2 结构要求 电缆内导体和外导体之间的绝缘体应使用物理发泡聚乙烯材料。 铝管电缆内导体采用单根圆铜线或铜包铝线,外导体采用无缝铝管或整体焊接铝管;-5电缆内导体采用单根圆铜线,编织网材料采用铝塑复合膜和镀锡圆铜线或铝合金线编织,编织线标称直径为 0.12 mm0.18 mm,编织密度45 ,填充系数0.42,编数为64(含64)96(含96)。 8.2 分支器、分配器 8.2.1 分支器 应选用 GY/T 137中防水电流通过型分支损耗为8 dB,10 dB,12 dB,14 dB 的一分支器和二分支器,其

37、要求应符合 GY/T 137中相应项目的规定。具体性能参数见表4。 DB 45/T 8082021 11 表4 防水电流通过型分支器性能参数 项 目 单位 性 能 参 数 一 分 支 二 分 支 分支损耗 标称值 dB 8 10 12 14 8 10 12 14 允许偏差 1.5 插入损耗 5 MHz65 MHz dB 2.7 2.5 2.2 1.9 4.0 3.3 2.5 2.3 65 MHz550 MHz 2.5 2.3 2.0 1.7 4.0 3.3 2.5 2.3 550 MHz750 MHz 2.7 2.5 2.2 2.1 4.5 3.7 2.9 2.7 750 MHz1 000 M

38、Hz 3.0 2.7 2.5 2.2 4.5 3.7 2.9 2.7 反向隔离 5 MHz65 MHz dB 18 20 22 22 22 22 22 26 65 MHz550 MHz 20 22 22 22 22 22 22 26 550 MHz750 MHz 20 20 20 20 18 20 20 22 750 MHz1 000 MHz 20 20 22 20 18 20 20 22 反射损耗 5 MHz65 MHz dB 14 14 65 MHz550 MHz 16 16 550 MHz750 MHz 14 14 750 MHz1 000 MHz 14 14 相互隔离 5 MHz65

39、MHz dB 22 65 MHz550 MHz 30 550 MHz750 MHz 22 750 MHz1 000 MHz 20 带内平坦度 dB 1.0 屏蔽衰减 dB 100 信号交流声比 dB 66 端口载流能力 A 6、10 通过电压 V 60(50 Hz) 8.2.2 分配器 8.2.2.1 防水电流通过型分配器应选用 GY/T 137 中防水电流通过型二分配器和平衡型三分配器,其要求应符合 GY/T 137 中相应项目的规定。具体性能参数见表 5。 DB 45/T 8082021 12 表5 防水电流通过型分配器性能参数 项 目 单位 性 能 参 数 二 分 配 器 三 分 配 器

40、 分配损耗 5 MHz65 MHz dB 4.5 7.5 65 MHz550 MHz 4.2 6.8 550 MHz750 MHz 4.9 7.2 750 MHz1 000 MHz 5.5 7.9 相互隔离 5 MHz65 MHz dB 20 65 MHz550 MHz 22 550 MHz750 MHz 22 750 MHz1 000 MHz 22 反射损耗 5 MHz65 MHz dB 14 65 MHz550 MHz 16 550 MHz750 MHz 14 750 MHz1 000 MHz 14 带内平坦度 dB 1.0 屏蔽衰减 dB 100 信号交流声比 dB 66 端口载流能力

41、A 6、10 通过电压 V 60(50 Hz) 8.2.2.2 通用型分配器主要性能参数见表 6、表 7。 表6 通用型分配器主要性能参数 项 目 单位 性 能 参 数 二 分 配 器 三 分 配 器 四 分 配 器 分配损耗 5 MHz65 MHz dB 4.2 6.3 8 65 MHz550 MHz 3.7 5.8 7.5 550 MHz750 MHz 4.0 6.5 8.0 750 MHz1 000 MHz 4.5 7.0 8.5 相互隔离 5 MHz65 MHz dB 22 65 MHz550 MHz 25 550 MHz750 MHz 22 DB 45/T 8082021 13 表

42、6 通用型分配器主要性能参数(续) 项 目 单位 性 能 参 数 相互隔离 750 MHz1 000 MHz dB 22 反射损耗 5 MHz65 MHz dB 14 65 MHz550 MHz 16 550 MHz750 MHz 14 750 MHz1 000 MHz 14 带内平坦度 dB 1.0 屏蔽衰减 dB 100 表7 通用型分配器主要性能参数 项 目 单位 性 能 参 数 端口数 六分配器 八分配器 十分配器 十二分配器 十四分配器 十六分配器 分配损耗 5 MHz65 MHz dB 10.5 11.5 13.0 14.0 14.3 15.0 65 MHz550 MHz 11 1

43、2.0 13.5 14.3 14.5 15.5 550 MHz750 MHz 11.5 12.5 14.0 15.5 15.5 16.0 750 MHz1 000 MHz 12 13.0 14.5 16.0 16.0 16.5 相互隔离 5 MHz65 MHz dB 30 30 30 30 30 30 65 MHz550 MHz 28 28 28 28 28 28 550 MHz750 MHz 26 26 26 26 26 26 750 MHz1 000 MHz 26 26 26 26 26 26 反射损耗 5 MHz65 MHz dB 17 17 16 16 15 15 65 MHz550

44、MHz 17 17 16 16 15 15 550 MHz750 MHz 16 16 15 15 14 14 750 MHz1 000 MHz 16 16 15 15 14 14 带内平坦度 dB 1.0 屏蔽衰减 dB 100 DB 45/T 8082021 14 8.3 HFC 网络用户端口 HFC网络用户端口应采用金属屏蔽隔直流型单孔(TV)或双孔(TV/DATA)有线电视HFC网络专用信息插座,单孔信息插座频率范围5 MHz1 000 MHz,双孔信息插座电视(TV)端口具有85 MHz1 000 MHz 的高通滤波功能,数据(DATA)端口双向5 MHz1 000 MHz互通,输入、

45、输出端口均为 75公制 F 型插座。其要求应符合GY/T 195中相应项目的规定。具体性能参数应符合表8的规定。 表8 HFC 网络用户端口主要性能参数 项 目 单 孔 双 孔 频率范围/MHz 技术指标/dB 端 口 频率范围/MHz 技术指标/dB 插入损耗 5300 0.5 输入口-TV口 565 45.0 3001 000 1.0 871 000 5.0 输入口-DATA口 51 000 5.0 相互隔离 TV口-DATA口 565 60.0 871 000 26.0 反射损耗 565 14 输入口 565 16 87550 16 87550 16 550 14 5501 000 14

46、 87108 14 TV口 108550 16 5501 000 14 DATA口 565 16 87550 16 5501 000 14 屏蔽衰减 51 000 90 51 000 90 带内平坦度 1.5(各频道内0.5) TV口 1.5(各频道内0.5) 输入口耐压 2 kV 交流电压,1 min 不击穿 8.4 工程设计 8.4.1 系统输出口技术指标 系统输出口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9要求。 表9 系统输出口的技术指标 技 术 参 数 单 位 指 标 数字频道输出电平a dB V 565 频道间电平差 任意数字频道间 dB 10 相邻数字频道间 dB 3 数字频道与模拟频道电平差 dB

47、-100 比特误码率(BER) 10-9(24 h,RS 解码后)b 调制误差率(MER) dB 30(64 QAM) ;34(256 QAM) a 项目实验条件为:110 MHz862 MHz。 b 短期测量可采用 15 min,应不出现误码。 DB 45/T 8082021 15 8.4.2 同轴电缆分配网设计 8.4.2.1 混合光纤同轴电缆网采用光纤到楼栋设计,每个光节点所服务的用户数为 50400 户,光节点以下的用户分配网采用无源集中分配方式,每 616 个用户汇集至通用型分配器,通用型分配器至HFC 网络用户端口的 -5 电缆的长度应不大于 35 m。HFC 网络光节点设计模型图

48、参见附录 D 图 D.1。 8.4.2.2 光节点至楼栋的连接电缆采用-9 铝管电缆、-12 铝管电缆、-13 铝管电缆,楼栋间采用-12铝管电缆、-13 铝管电缆架设,单元(楼层)间采用-9 铝管电缆架设,电缆连接器使用防水针型连接器,不得使用 F 型连接器; 光节点至楼栋、 单元之间的分支器、 分配器采用防水电流通过型分支器、 分配器。 8.4.2.3 入户电缆采用双层或四层屏蔽 6496 网的-5 电缆敷设, 电缆连接器使用头, 单元内部 HFC网络接入系统图参见附录 D 图 D.2。 8.4.2.4 光节点设备和分支器、分配器的空置端口应安装 75 匹配电阻。 8.4.2.5 光缆、电

49、缆、支承钢绞线、光节点设备和供电器应可靠安全接地,接地电阻应不大于 10 。 8.4.3 光工作站箱安装设计 8.4.3.1 光工作站在室外应采用落地箱(条件不允许时可采用壁挂箱)安装,在室内公共区域应采用壁挂箱安装。室外光工作站箱应安装在光工作站信号覆盖区的中心位置。 8.4.3.2 小区有线电视用户数超过 100 户应至少设置 1 个室外光工作站箱。小区用户数超过 200 户,每增加 200 户应相应增设 1 个室外光工作站箱。 8.4.3.3 室外光工作站落地安装箱内空尺寸(长宽高)应不小于 760 mm480 mm1 380 mm,箱体基座尺寸(长宽高)应不小于 840 mm560 m

50、m300 mm,箱体基座要求采用混凝土筑成,箱体基座进线孔应埋设不少于 10 根直径不小于 28 mm 的 PE 子管。箱体基座应安装在电缆沟或检查井附近,并从电缆沟或检查井直接埋设 PE 子管接通电缆沟或检查井和水泥基座的进线孔, 若箱体基座安装位置离电缆沟或检查井的距离大于 5 m 时,必须在箱体基座旁边建 1 个手孔,小区外手孔内空尺寸(长宽深)应不小于 900 mm900 mm900 mm,小区内手孔内空尺寸(长宽深)应不小于 500 mm500 mm800 mm。 8.4.4 电缆分配器箱与配线管网设计 8.4.4.1 电缆分配器箱至室内家居配线箱距离不应超过 35m。每个单元的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通信科技 > 网络/通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