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教版2023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易混淆知识点.pdf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62154 上传时间:2024-04-12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347.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3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易混淆知识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版2023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易混淆知识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版2023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易混淆知识点.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教版2023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易混淆知识点.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教版2023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易混淆知识点.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人教版人教版 20232023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易混淆知识点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易混淆知识点 单选题 1、我国已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 40 余年,森林覆盖率提高到 21.63%,既改善了空气质量,美化了环境,又增加了降水量,这说明了()A生物影响环境 B环境影响生物 C生物适应环境 D环境适应生物 答案:A 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环境影响生物是指生物的生活受

2、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植树造林对于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减轻大气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树木有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作用,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起到重要作用。植树造林还能增加了大气的湿度、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对生物圈的水循环起重要作用。所以,题干所述现象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故选 A。2、图表示一条食物链中四种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这条食物链可表示为:丙丁乙甲 2 B图中的四种生物和分解者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 C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数量增加,会导致甲和丙的数量增加 D若图中生物的数量能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答案:B 分析:生态系统中能量

3、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一般来说,只有 10%20%的能量流入下一个营养级,营养级越多,能量消耗就越多。A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并逐渐减少。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低,相对数量越多;营养级越高,相对数量越少。图中相对数量从多到少依次是丙、丁、乙、甲。因此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丙丁乙甲,A 正确。B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分、空气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中的食物链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若要构成生态系统还应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B 错误。C根据食物链“丙丁乙甲”可知,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数量增加,会导致甲的数量增加,丁

4、的数量减少、丙的数量增加,C 正确。D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所以,若图中生物的数量能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D 正确。故选 B。3、唐代诗人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诗中描述: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四月的洛阳花开满城,洛河里野鸭戏水,绿柳斜映水中,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整个洛河可以看做是一个生态系统 3 B洛河上的野鸭的生殖方式和鱼一样,都是有性生殖且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 C洛河里的水草、鱼和野鸭可以构成一条食物链 D如果遭遇水质污染,野鸭

5、体内的有害物质浓度最高 答案:B 分析: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相互关联,就形成了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的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做生物富集。生物链越长,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在这种生物的体内积累的就越多。A整个洛河既包括了池塘所在的环境,也

6、包括了环境中的所有生物,可以看做是一个生态系统,A 正确。B洛河的野鸭的生殖方式和鱼一样,都是有性生殖,但是野鸭的生殖和发育离开水的限制,B 错误。C洛河里的野鸭以鱼为食物,鱼以水草为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水草鱼野鸭,C 正确。D在此生态系统中,如果遭遇水质污染,野鸭的营养级最高,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D 正确。故选 B。4、下列诗句及俗语中,体现了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A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追肥在雨前,一枝长拳 D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答案:B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

7、光、4 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A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体现水分、阳光等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A 不符合题意。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是草和豆苗之间的竞争关系,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B 符合题意。C追肥在雨前,一枝长拳是指无机盐等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C 不符合题意。D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是温度等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5、绿色植物对环境的空气湿度有着怎样的影响呢?某生物兴趣小组对“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实验。此探究实验的单一变量是()A植被 B温度 C光照 D土壤 答案:A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

8、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某生物兴趣小组对“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实验,空气湿度的不同主要是由不同的植被引起的,所以此实验的变量是植被,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 BCD 错误,A 正确。故选 A。6、水毛茛伸展在空气中的叶呈扁平状,浸在水中的叶呈丝状,这一现象说明()A生物性状不受基因控制 B生物生存依赖环境 C环境能够影响生物性状 D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答案:C 分析: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9、,水毛茛叶的遗传物质相同,而表达的性状不同,是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5 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同一植物体细胞的基因型相同,但由于叶所处的环境不同才导致叶的表现型不同。所以,水毛茛伸展在空气中的叶呈扁平状,浸在水中的叶呈丝状,这一现象说明:环境能够影响生物性状。故选 C。7、下列词句中不含有生物的是 A牧童骑黄牛 B瀑布挂前川 C乱花迷人眼 D浅草没马蹄 答案:B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A“牧童”“黄牛”都是生物,A

10、 错误。B“瀑布”“川”都是非生物,B 正确。C“花”“人”都是生物,C 错误。D“草”“马”都是生物,D 错误。故选 B。8、为了解我市各中小学校落实“双减”政策的情况,通常采用的方法是()A观察法 B调查法 C归纳法 D实验法 答案:B 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法、收集和分析资料、实验探究等。A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A 错误。B调查法是指通过一定的途径,深入实际了解特定事物以获得第一手资料并完成科技活动的方式。所以,为了6 解我市各中小学校落实“双减”政策的情况,

11、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调查法,B 正确。C归纳法是指由一定程度的关于个别事物的观点过渡到范围较大的观点,也就是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C 错误。D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D 错误。故选 B。9、为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A缺少生产者 B缺少消费者 C缺少分解者 D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答案:C 分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

12、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但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种特定的生活条件,例如有的需要氧气,有的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命活动会受到抑制。南极的温度很低,而且南极的有机物较少,不适于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若把粪便等生活垃圾放在南极,由于细菌、真菌较少,分解缓慢,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要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缺少分解者。生产者、消费者不能分解生活垃圾,生活设施简陋也不是必须把生活垃圾带离南极的原因。故选 C。10

13、、“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句话是说嗅觉具有适应性。()AB 答案:A 嗅觉是由化学气体刺激嗅觉感受器而引起的感觉嗅觉感受器位于鼻腔后上部的嗅上皮内,感受细胞为嗅细胞,7 气味物质作用于嗅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经嗅神经传导,最后到达大脑皮层的嗅中枢,形成嗅觉,这是因为人的嗅觉很容易适应,即医学上所说的-嗅觉适应现象,也就是说人在较长时间闻了某种气味后,会失去对这种气味的嗅感,这是大脑皮层嗅觉中枢的一种疲劳现象,因此“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句话是说嗅觉具有适应性,A 正确。11、关于生命现象与生物特征的对应关系,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绿色植物利用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

14、鲸需要时常浮出水面进行换气生物能进行呼吸 C含羞草受到触碰叶片合拢生物能排出体内的废物 D猫妈妈一窝生出五只毛色不同的小猫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答案:C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A绿色植物利用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体现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正确。B鲸属于哺乳动物,用肺呼吸,因此,鲸需要时常浮出水面进行换气,体现生物能进行呼吸,正确。C含羞草受到触碰叶片合拢,体现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错误。D猫妈妈一窝生出五只毛色不同的小猫体

15、现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正确。故选 C。12、在校园进行植物调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A不要随便攀爬植物 B不要随便伤害校园中的各种生物 C要如实地进行记录 D以上都是 答案:D 8 分析: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对森林资源进行清查、人口普查等都是调查。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对校园生物进行调查前需要明确调查目的,提前规划好观察路线。调查时不要随便攀爬植物、损伤植物和伤害动物

16、,不要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生物的生活环境,要如实记录观察到的动物。调查后,要进行成果交流,并对调查到的生物,进行科学合理的归类。故选 D。13、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下列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A荒漠中生长的骆驼刺,根系发达 B蚯蚓在土壤中活动,使土壤疏松 C沙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 D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厚 答案:B 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同时生物也影响环境,分析解答。A骆驼刺根系发达,可以吸收到沙漠深处的水分,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A 不符合题意。B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表明生物也能影响和改变着环境,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 符合题意。C荒漠炎热少雨,缺少

17、水分,生活在炎热荒漠中的骆驼当体温升高到 40.7时才会出汗,并且尿液非常少,这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C 不符合题意。D在寒冷海域中生活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有利于保温,防止热量散失,是对寒冷环境的适应,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14、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9 A图中共有两条食物链 B图中鹰只属于第五营养级 C图中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 D图中蛇与鹰只存在捕食关系 答案:C 分析:(1)生态系统中贮存于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生物与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结构,称为食物链。(2)食物链中每一级都是

18、一个营养级。A图中共有食物链三条:草食草昆虫吃虫鸟鹰;草食草昆虫吃虫鸟蛇鹰;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A 错误。B食物链中每一级都是一个营养级,食物链草食草昆虫吃虫鸟鹰中,鹰属于第四级营养级,B 错误。C食物链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构成吃和被吃的关系,所以图中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C 正确。D鹰吃蛇,所以鹰和蛇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关系,鹰和蛇又都以吃虫鸟为食,所以是竞争关系。即鹰和蛇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D 错误。故选 C。15、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有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下列不能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一山不容二虎 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D人间四月芳菲尽

19、,山寺桃花始盛开 答案:D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A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叫做捕食;螳螂以蝉为食,黄雀又以螳螂为食,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相互影10 响的捕食关系,体现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A 不符合题意。B“一山不容二虎”的大体意思是两只老虎为争夺领地、食物、配偶等争斗,属于攻击行为,属于生物对生物的影响,能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B 不符合题意。C草和豆苗相互争夺营养物质和生存空间等,因此属于竞争关系,所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诗句中体

20、现出豆苗与杂草间的生物关系是竞争关系,能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C 不符合题意。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是环境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不能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D 符合题意。故选 D。多选题 16、下列不属于生物生长的是()A气球由小变大 B河马慢慢长大 C小树由小长大 D河水慢慢涨高 答案:AD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只有生物才具有由小长大的生命现象,气球、河水不属于生物,AD 不属生物生长;B 河马慢慢长大和

21、 C 小树由小长大属于生物生长。故选 AD。17、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下列与此相似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A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 B沙漠地区栽种的植物能防风固沙 C雨露滋润禾苗壮 D蚯蚓能够在土壤中活动 11 答案:BD 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如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据此分析答题。“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指的是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A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能保护体温,抵御寒冷,属于生物适应环境。B沙漠地区栽种的植物能防风固沙属于生物影响环境。C雨露

22、滋润禾苗壮属于环境影响生物。D蚯蚓在土壤中穴居生活,在土中钻来钻去寻找食物,可以疏松土壤,属于生物影响环境。故选 BD。小提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18、存在即有合理之处,以下情形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A大树底下好乘凉 B生活在寒冷海域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C阳台植物朝外生长 D企鹅行走笨拙缓慢 答案:BC 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同时生物也会影响环境。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

23、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A 错误;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较厚,有利于保持体温,减少热量的散失,适应寒冷的环境,B 正确;阳台的植物朝外生长,体现了植物的向光性,说明生物适应环境,C 正确;企鹅行走笨拙缓慢,不是生物适应环境,D 错误。12 小提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不同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同。19、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B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C厚度约 20 千米 D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答案:BC 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

24、10 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 10 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 20 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所有的生态系统,是最大的生态系统。A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圈的表面,A 错误。BD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B正确,D 错误。C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 10 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 10 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 20 千米左右的圈层,C 正确。故选 BC。20、下列关于多种多样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农田生态系统 B湿地生态系

25、统具有净化水源的作用,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肾”C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起重要的支配作用,不容易产生环境问题 D草原生态系统一般分布在干旱地区,影响生物分布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水 答案:BD 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分析答题。13 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森林生态系统,A 错误;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源的作用,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肾”,B 正确;城市生态系统也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部分等组成。但是,生产者的数量较少,制造的有机物不能满足人类的

26、需要,因此需要从城市外购进大量的农副产品,才能保持平衡;由于人特多,产生的废物特多且集中,而分解者的比例偏低,因此需要建设垃圾废水处理厂,所以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起重要支配作用,但会破坏环境,C 错误;草原生态系统一般分布在干旱地区,水是影响生物分布的非生物因素,D正确。小提示:生态系统的知识是中考的热点,要重点理解和掌握,结合题意答题。21、从古城荷花湾取一滴水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一些能运动的绿色小颗粒,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A有细胞结构 B呈球形 C能运动 D繁殖后代 答案:BC 分析:生物体的共有特征是区分生物与非生物的依据。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7、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等。所以,B 呈球形、C 能运动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而 A 有细胞结构、D 繁殖后代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故选 BC。小提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22、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下列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有()A生活在沙漠中的植物骆驼刺的根可以深入地下 20 米以吸收地下水 B野鼠以草根为主要食物,并会在地上打洞,致使草原土地沙化、塌陷 C绿色植物可以吸附、阻滞灰尘,具

28、有很强的空气过滤能力 D常在雪地间活动的雪豹皮毛呈现灰白色 答案:BC 14 分析:根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生物也能影响环境。A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沙漠中生活的骆驼刺,根比地上部分长许多,可以吸收到沙漠深处的水分,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A 错误。B野鼠以草根为主要食物,并会在地上打洞,致使草原土地沙化、塌陷,是老鼠对草原生态环境的一种破坏,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 正确。C绿色植物能够净化空气,如侧柏能吸附灰尘,吸收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植物叶片表面多茸毛,粗糙不平,有油脂或黏性物质,能吸附、滞留和黏着一部分粉尘,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29、,C 正确。D常在雪地间活动的雪豹皮毛呈现灰白色,与雪地相一致,目的是为了与环境颜色一致,避免敌害发现,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D 错误。故选 BC。23、下图为生物兴趣小组对某一生态系统调查后,绘制的该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分析叙述错误的是()A该图所示食物网中有 4 条食物链 B该图只表示了生态系统中的部分成分,未表示出来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和生产者 C该食物网中,鹰有两个营养级,分别是第三和第四营养级 D若此食物网遭到重金属污染,体内积存重金属污染物最多的生物是绿色植物 答案:BD 分析: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和

30、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主要是植物)、消费者(主要15 是动物)和分解者(腐生的细菌、真菌)组成。A该食物网中共有 4 条食物链:绿色植物昆虫杂食性鸟鹰;绿色植物鼠鹰;绿色植物鼠狐;绿色植物吃草籽的鸟鹰,A 正确。B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分、空气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此食物网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未表示出来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若要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B 错误。C该食物网中,鹰在食物链绿色植物杂食性鸟鹰和绿色植物鼠鹰处于第三营养级;在食物链绿色植物昆虫杂食性鸟鹰中属于第四营养级。因

31、此,该食物网中,鹰有两个营养级,分别是第三和第四营养级,C正确。D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此食物网中绿色植物的级别最低,体内积存重金属污染物最少,D 错误。故选 BD。24、下列哪项是竞争关系()A牛和羊 B狐狸和野兔 C牛和草 D麦子和杂草 答案:AD 分析: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牛和羊都吃草,相互争夺食物,属于竞争关系,A 符合题意;狐狸和野兔,狐狸吃野兔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B 不符合题意;牛和草,牛吃草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

32、关系,C 不符合题意;麦子和杂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D 符合题意。小提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25、新疆库尔勒市孔雀河中一只天鹅,因嘴被冰冻住了根本张不开,有不少市民向河里投食,天鹅野鸭都争相来夺食,而这只天鹅只能眼睁睁看着美味从嘴边溜走却抢不到,它那充满求助的眼神甚是可怜。下列说法正确16 的是()A孔雀与河中生活的天鹅和野鸭属于共生关系 B身体呈流线型、胸肌发达、前肢变成翼等都与天鹅飞行生活相适应 C严寒时,天鹅的体温会随温度的减低而适当降低 D天鹅体内有气囊辅助呼吸 答案:BD 分析:多数鸟类会飞行,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

33、相适应的。如前肢变成翼,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共生是指有些生物与其它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要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不能生活而死亡,孔雀与河中生活的天鹅和野鸭不属于共生关系,A 错误;身体呈流线型、胸肌发达、前肢变成翼等都与天鹅飞行生活相适应,B 正确;天鹅属于鸟类,体温恒定,严寒时,天鹅的体温不随温度的减低而适当降低,C 错误;天鹅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D 正确。小提示:解题的关键是主要掌握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填空题 2

34、6、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实验时,根据生活经验,对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的湿度情况做出假设:在同一时间内,_的湿度最大,_的湿度最小。答案:茂密的灌丛 裸地 通过实验可以预测实验结果:茂密的灌丛湿度最大,草地一般,裸地的空气湿度最小,草地一般,茂密的灌丛最高。因为裸地没有植物、草地有矮小的植物、灌木丛植物相对高大且茂密,空气湿度的不同,主要是由于植物引起的,因此测量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木丛中的湿度,能说明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27、“惊蛰雷鸣,谷米成堆”。该农谚说明在惊蛰时期,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_。答案:水 17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

35、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据此分析解答。农谚“惊蛰雷鸣,成堆谷米”,主要意思是惊蛰时节常出现春旱现象,雷鸣下雨,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因此说明此时主要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水分。28、在自然界中,碳是以_的形势,不断地在_环境和生物_中循环着。答案:二氧化碳 无机 群落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物质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往返循环。绿色植物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生态

36、系统中微生物是分解者,分解动植物的遗体、粪便和枯枝落叶,把它们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促进生物圈中的碳循环。因此在自然界中,碳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不断的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中循环着。29、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 _和 _流动的。答案:食物链 食物网 分析:生态系统的功能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特点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并且是不循环的。生态系统中生物所需的能量来源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并且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向下流动的。能量的流动特点是单向的、逐级递减,且不循环的。30、在一定时间内,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内的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_和_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生态平衡。答案:物质循环#能量流动 能量流动#物质循环 分析:本题考查生态平衡的概念,难度较小。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内的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物质循环指无机物和有机物相互转换的过程,能量流动指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随着食物18 链传递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生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