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农权小学校 张祖荣,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稿,1/16,内容提示:,一、说教材:,二、说学情:,三、说教学目标:,五、说教学方法:,六、说学法指导:,七、说设计思绪:,八、说板书设计:,四、说教学重、难,点 :,2/16,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条形统计图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第八单,元内容。我说是第二课时P121页122页例3和例4。,2、教材地位:,条形统计图这个单元是在学生经过前一课时学习,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了一些简单搜集、整理和描述数据方法,学习了简单条,形统计图基础上学习。,经过本单元复式条形统计图及对应统计表学习,深化对条形统计图,认识,依据统计数据作出简单判断和预测,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价值,感受其优越性,而且这个单元学习也为以后学生学习统计,与概率相关知识作准备。,整个单元知识属于数学教材中新课标比较看重统计与概率领域,也,是培养学生统计意识和能力,发展思维、应用数学主要阵地。,3/16,二、说学情:,学生是学习活动主体。小学四年级学生在,以前学习中,已经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也学会了一些简单搜集、整理和描述数据方法,,还能依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问题,含有初步,统计意识和能力。另外四年级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喜欢探究发觉学习,接收知识能力也较强,,而且也掌握了一定数学学习方法及策略。这些都,是在教学中能够利用资源。,4/16,三、说教学目标:,依据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本单元教材,和四年级学生实际,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经过实例,自主构建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对应统,计表,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学习价值。,2、经历简单搜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过程,,深入培养学生统计意识和能力。,3、能解释统计结果,并依据统计图补充统计表,同,时依据统计结果作出简单分析判断,并能进行交流。,4、深入认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作用,体会数学,价值。,5/16,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自主建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知道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异同。,教学难点:能看懂复式条形统计图,并读取,有用信息填表、分析、判断、交流,并提出数,学问题。,教学准备:我制作课件来辅助教学,6/16,五、说教学方法:,为了到达本节课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结合四年级学生实际,我主要采取“探究,发觉教学法”。,探究学习是美国施瓦布首先提出来。发觉法,是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所提倡。探究,发觉教学意在一切从学生学习、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发觉科学知识,经历知识技能由,未知到已知或由生疏到掌握过程,利用所学知识,技能去解释或处理实际问题。,7/16,六、说学法指导:,依据这节课学习内容,学法指导重在借助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新知。,其依据是当代认知心理学派主要代表人物,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创建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小学数学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数学认知过程,,这个过程是经过同化和顺应去实现,不论是数学知识,同化还是顺应都需要学生含有良好已经有认知发展水,平,所以数学学习要重视学生学习准备。在教学中要,注意利用数学知识和学生认知结构之间矛盾冲突,充,分发挥顺应作用促进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由不平衡状,态向新平衡状态发展。,8/16,七、说设计思绪:,最有利于学生发展学习,是提供各种机会,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自己去尝试与探索,使之发觉有,规律东西概念、规则或原理,这么做不但能使,学生认知主动化,促进知识意义建构,而且对于,培养学生进取精神和探究意义,发展他们获取新知,识能力,形成健全人格,强化学习动机,都会产,生极为深刻影响。,基于这种认识,我这节课教学步骤主要由六大,板块组成。,9/16,板块内容提示,(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二)又见老朋友,引发认知冲突。,(三)认识新朋友,建构新知识,(四)了解利用,交流信息,(五)巩固利用,(六)全课总结,学生质疑,10/16,(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开课时,教师利用教材资源,创设了春天郊外活动场景,,(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大地展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景象,同学,们,在这个季节你们最想去干什么呢?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情境。)然后出示四年级和五年级同学参加各个活动项目标,统计情况,以单式条形统计图形式出现。,(二)又见老朋友,引发认知冲突。,对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学生已能够进行描述、了解、提问,等。这儿提问重点就不但局限于了解到各个活动项目标人数,,什么活动项目标人数最多或最少,教师要侧重勉励学生对不一样年,级各项活动进行横向比较,(这儿学生假如想不到,就能够预,设,提问让学生一会观察四年级统计图,一会儿观察五年级,统计图,还要把两个统计图进行比较)从而让学生感到用两个分,开统计图来进行比较太麻烦了,就产生把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在一起冲动,于是就有了对复式条形统计图需求。,11/16,(三)认识新朋友,建构新知识,在学生有了对复式条形统计图心理需求基础上,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假如我们想把两个年级统计图用一幅图就来表,示出来该怎么办呢?”(教师参加学生讨论,适时进行引导),从而发觉纵轴人数和横轴活动项目都是一样,只有用,来表示两个年级活动项目人数条形,颜色不一样,所以我们能够,把这两幅图合在一起。(用课件演示合过程)让学生清楚地看,到横轴和纵轴完全重合。而两个年级活动项目人数条形图并,在一起,颜色非常鲜明。,这种新组成统计图就叫做复式条形统计图。(板书),12/16,然后大家观察、比较。议一议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前面学过,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分?有什么好处?大家很轻易得出:统,计图条形有两种颜色,不一样年级条形,颜色不一样,这么就,能清楚地看出各年级,各项目标人数,而且很轻易把相同项目、,两个年级人数进行比较,便于分析。)并提醒:黄色是四年,级人数,红色是五年级学生人数。两个方框表示图例,很,关键,是用来区分不一样年级标注。,这个步骤重视表达了学生把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他们数,学认知结构过程,然后利用数学知识和学生认知结构之间,矛盾冲突,充分发挥顺应作用促进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由不,平衡状态向新平衡状态发展。,13/16,(四)了解利用,交流信息,这个步骤也就是例4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基础上回答下列问题,分析统计结果,并依据统计图,补充统计表。,1、先出示四年级男、女生参加体育活动统计图,让学生,观察,获取信息,进行描述。(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复习,对刚,学复式条形统计图加深认识,要求学生会看图分析数据),2、出现问题,让学生填空。,3、质疑,你还能够提出哪些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习惯和能力,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优越性。,4、依据统计图填统计表。目标是经过图表互补,增强统,计意识,感受统计图、表之间联络,在这个统计表中,表头,了解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作用。,14/16,(五)巩固利用,我安排了P122页课堂活动,目标是让学生利用今天所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知识去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讨论怎样采,取对应策略,从而体会统计价值。,(六)全课总结,学生质疑,这个步骤安排就是让学生归纳今天所学知识,看有没有,需要帮助地方。然后引发学生对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向往,,为以后学习做准备。,15/16,八、说板书设计:,这节课我准备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内容包含了例3、,例4 及课堂活动,所以板书设计非常简单但又突出了本节课,重点。,复式条形统计图,0,10,20,30,40,野炊,爬山,划船,放风筝,钓鱼,人数(人),四、五年级郊游人数统计图,项目,四年级,五年级,乒乓,体操,篮球,排球,足球,项目,人数(人),男生,女生,四年级体育活动中男女生人数统计图,16/1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