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4章-旅游景观认知简史.ppt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296333 上传时间:2025-05-19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4.77MB 下载积分:14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章-旅游景观认知简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第4章-旅游景观认知简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彭 华,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旅游景观,第四讲 景观园林认知简史,QQ 旅游景观学课程讨论群:142178463,1 景观环境认知简史,景观概念及其景观研究的进展,反映了人们对人-自然关系的认识的不断加深。,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对同一景象,不同的人也会有很不同的理解。,在认识上,景观是美,景观是人所向往的自然,景观是人类的栖居地,景观是人造的艺术品,景观是需要科学分析方能被理解的物质系统,景观是可以带来财富的资源;景观是反映社会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的意识形态,景观是历史,景观是有待解决的问题。,1.1 景观的原意风景及其演变,1.1.1 景观概念的诞生,(1)西方,“景观”一词最早出现在希伯来文的圣经旧约全书中,它被用来描写梭罗门皇城(耶路撒冷)的瑰丽景色。,古埃及人把几何的概念用之于庄园城镇的设计。水池和水渠的形状方整规则,房屋和树木都按几何形状加以安排,是世界上最早的规整式花园设计。,公元前五百年,古希腊的雅典城邦及罗马别墅园宅园;,公元七世纪,阿拉伯人建立的伊斯兰大帝国,伊斯兰园林的盛行。,(2)中国,景观一词在中国出于何时尚没有确切的说法。,山海经,记载了禹帝以前帝王、神话人物的巡游和景物事项;,现实主义诗集诗经 大雅 卷阿描述的卷阿游览区。,最早的古代园林景观遗址秦阿房宫遗址内园林景观。,从东晋开始,山水画独立成门,风景(山水)很快就成为艺术家们的研究对象。景观的这种含义一直为文学艺术家们延用至今。,大多数园林风景学者所理解的景观,也主要是视觉美学意义上的景观,也即风景。,1.1.2 景观作为视觉审美对象的演变,风景画传播的乡村和自然之美:,文艺复兴时期对乡村土地的贪欲,原意为城市建筑或园林的景观向城市外围延伸,作为城市景观的延伸。,英文Landscape一词的直接来源是荷兰语,特指写实性的风景画,尤其是自然风景和田园风景。它源于文艺复兴初期经济最发达的意大利中北部,又在威尼斯得到发展,继而在荷兰达到高峰,之后于15世纪传入英、法各国。,使人们认识到了乡村和自然景观的美。,1.2 景观作为栖居地是整个生存环境的概念,景观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在大地上的烙印。,每一景观都是人类居住的家园,或是家的环境。,中国古代山水画把可居性作为画境和意境的最高标准。,栖居的过程实际上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以取得和谐的过程。,景观是人的体验空间:人的生存空间不一定是审美意义上的景观,有时候是一种很平常的景观。,但寻常景观也是诗(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1.3 景观作为地学概念是地理环境的整体,地理学家不满足于对地形、地物的观赏和对其美的描述,开始更多地从科学的角度去分析时空间演化。,地理大发现和探险加深了人们对景观的认识。德语的景观已用来描述环境中视觉空间的所有实体。,19世纪地理学家洪堡德,将景观作为一个科学术语引用到地理学中,定义为“某个区域内的总体特征”。,地理学、地质学及其它地球科学中,景观一度被看作是地形(landform)的同意语。,俄国地理学家把生物和非生物的现象都作为景观的组成部分,并把研究生物和非生物这一景观整体的科学称为“景观地理学”。这种整体景观思想为以后系统景观思想的发展打下了基础。,1.4 景观作为生态系统表达着系统的科学,景观生态思想的产生使景观的概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1939年,德国生物地理学家Troll提出了景观生态学,他认为景观是人类生活环境中“空间的总体和视觉所触及的一切整体”,,把陆圈、生物圈和理性圈都看作是这个整体的组成部分。,系统景观的思想和景观生态学的思想在北美很早就有发展。,40年代,植物生态学家Egler就提出了“整体人类生态系统”。,生态学家Dansereau也提出了“人类生态学”。,景观作为系统的理解:,第一是景观与外部系统的关系。村寨与山水田园;大地本身是一个生命体:地表、空气、海洋和地下水系等通过各种生物的、物理的和化学的过程,维持着一个生命的地球。,第二是景观内部各元素之间的生态关系。如雨水森林截流、涵养泉水寨中饮水洗涤池塘养鱼农田作物蒸发大气。这种生态流包括水流、物种流、营养流,形成村寨景观结构。,第三是景观元素内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如森林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其结构是食物链和营养阶,其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第四是生命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植物与植物个体之间或群体之间的竞争,共生关系;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及个体与群体的进化和演替过程。,第五是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物质、营养及能量的关系,这是人类生态学所要讨论的。,1.5 景观作为符号承载着特定的科学与文化,20世纪90年代,景观的符号意义才被重视,它是一个形象传播的载体,承载着历史,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的;讲述着故事,包括美丽的或是凄惨的。,景观具有语言的所有特征,有石头、水、植物、动物、人和人的创造物,有状态、颜色、线条和质地,有各种图案、结构、材料、形态和功能等。,有些语言不一定被外来者所读懂,但它在族群内部有着广泛的认同;自然景观也是如此,庄子: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万物有成理而不说。,景观作为一种符号,表达了特定社会和政治,互助互爱,或你死我活;有时为了交流而修驰道、掘运河;有时却为了隔离而筑城墙,设陷阱。,在人们与自然相处中,人们把洪水猛兽视为共同的敌人。有时又爱之殷殷,不惜挖湖堆山,引草木虎狼入城。这些复杂的人性和需求被刻写在大地上。,2 世界景观营造简史,2.1 世界古代三大园林景观体系,(1)西亚园林(伊斯兰园林),从古波斯(今伊朗)开始,吸收古埃及园林思想,并最后影响到南亚、西亚、北非、西南欧等所有伊斯兰教地区。水和绿荫是伊甸园的主题。喜欢用篱或墙围成方直平面的庭园。,(2)欧洲园林(古希腊园林),源于古希腊,逐渐学仿波斯造园艺术,发展成为四周为住宅围绕,中央为绿地,布局规则方整的柱廊园。随后被罗马继承,发展成大规模的山庄园林。这种造园思想在法国发展到登峰造极,巴黎凡尔赛宫苑是举世公认的欧洲古典园林杰作。,(3)东方园林(中国园林),以中国山水园林为代表的东方园林表现的是自然美,布局形式以自由、变化、曲折为特点,要求景物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使人工美和自然美融为一体,做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因而形成了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的独特风格。,2.2 外国古代园林(约公元前3000一公元500年),(1)古埃及园林,公元前三千多年,古埃及人也把几何的概念用之于园林设计。是为世界上最早的规整式园林设计。,(2)古希腊园林,公元前五百年,古希腊通过波斯学到西亚的造园艺术,发展成为住宅内布局规则方整的柱廊园。,第一类是供公共活动与游憩园林,第二类是城市的住宅,以柱廊围绕成庭院,庭院中散置水池和花木。,第三类是寺庙园林即以神庙为主体的园林风景区。,(3)古罗马园林,古罗马继承希腊庭园艺术和亚述林园的布局特点,发展成为山庄园林。,罗马别墅花园:罗马继承古希腊的传统而着重发展了别墅园(Villa Garden)和宅园。,别墅园的修建在郊外和城内的丘陵地带,包括居住房屋、水渠、水池、草地和树林。,庞贝(pompei)古城内保存着的许多宅园遗址一般均为四合庭院的形式,一面是正厅,其余三面环以游廊,在游廊的墙壁上画上树木、喷泉、花鸟以及远景等的壁画,造成一种扩大空间的感觉。,(4)古巴比伦波斯园林 巴比伦、波斯气候干旱,重视水的利用。波斯庭园的布局多以位于十字形道路交叉点上的水池为中心。,这一手法为阿拉伯人继承,成为伊斯兰园林的传统,流布于北非、西班牙、印度,传入意大利后,演变成各种水法,成为欧洲园林的重要内容。,2.3 西方封建时期园林,(约公元500一公元1760年),(1)伊斯兰园林 在伊斯兰大帝国(公元715世纪)统治者的推动下,伊斯兰教发展成一个国际大宗教,同时,也把它的景观文化推广到这些地区。,公元7世纪中期,阿拉伯人建立一个横跨亚、非、拉三大洲的伊斯兰大帝国。阿拉伯人对“绿洲”和水的特殊感情在园林艺术上有着深刻的反映;,另一方面又受到古埃及的影响从而形成了阿拉伯园林的独特风格;园内布置成“田”字形,用纵横轴线分开,交叉处设中心水池,象征天堂。,后由单一中心水池演变为各种明渠暗沟与喷泉相互联系,水经常处于流动的状态,发出轻微悦耳的声音。这种水法的运用,深刻地影响了欧洲各国的园林。,印度莫卧儿园林:,公元十四世纪是伊斯兰园林的鼎盛期。,在东方演变为印度的莫卧儿的两种形式:一种是以水渠、草地、树林、花坛和花池为主体而成对称均齐的布置,建筑居于次要的地位。,另一种则突出建筑的形象,中央为殿堂,围墙的四周有角楼,所有的水池、水渠、花木和道路均按几何对称的关系来安排。著名的泰姬陵即属后者的代表。,西班牙的阿拉伯园林:,长期的安定局面,园林艺术得以持续的发展伊斯兰传统并吸收罗马的若干特点而融冶与一炉。,格拉那达的阿尔罕伯宫即为典型的例子。这种理水手法给予后来的法国园林以一定程度的启示。,(2)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园林,十五世纪是欧洲商业资本的上升期,开创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高潮。,意大利半岛上的贵族、大主教、商业资本家们在城市修建华丽的住宅,也在郊外经营别墅作为休闲的场所,别墅园遂成为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中的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类型。,新的造园手法绣毯式的植坛,既在一块大面积的平地上利用灌木花草的栽植镶嵌组合成各种纹样图案,好象铺在地上的地毯。,(3)法国勒洛特尔式园林,(中轴对称规整的园林布局),十七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园林传入法国。,法国人把中轴对称均齐的整齐式的园林布局手法运用于平地造园。园林艺术在17世纪下半叶形成了鲜明特色,对欧洲各国有很大的影响。,十七世纪末,路易十四建立了一个绝对君权的中央政府,尽量运用一切文化艺术手段来宣扬君主的权威。,宫殿和园林的代表作是凡尔赛宫园林,法国园林艺术在欧洲被称为古典主义园林艺术,以法国的宫廷花园为代表的园林则被称为勒诺特尔式园林。,(4)英国风景式园林,公元十八世纪初期,英国的风景式园林的盛行。,英伦三岛多起伏的丘陵,开辟了许多牧羊的草场。如茵的草地、森林、树丛与丘陵地貌相结合,构成了英国天然风致的特殊景观。,这种优美的自然景观促进了风景画和田园诗的兴盛。这种思潮当然会波及园林艺术,于是封闭的“城堡园林”和规整严谨的“勒诺待尔式”园林逐渐被人们所厌弃,促使他们去探索另一种近乎自然,反朴归真的新的园林风格风景式园林。,弯曲的道路、自然式的树丛和草地、蜿蜒的河流,讲究借景和与园外的自然环境相融合。它否定了纹样植坛、笔直的林荫道、方正的水池、整形的树木。,(5)俄罗斯园林,沙皇彼得大帝(1682-1725)将源自西方的法国规则式园林设计手法以一种巨大的尺度移植到俄罗斯帝国。并接受了新的风景倾向(英国特点的风景园)。,彼得宫建筑豪华壮丽,被誉为“俄罗斯的凡尔赛”。“既有卢浮宫的典雅,又有凡尔赛宫的富丽,更有白金汉宫的奢华”。,2.4 西方近现代园林,2.4.1 西方工业社会时期园林(约公元1760一公元1945年),工业时代所带来的弊端使最早进入工业化时期的英国在城市公园的概念、理论及实践方面领先与其他国家。,英国自然风景园的风格形成了现代城市公园的主要风格。,这种极具浪漫主义特质的自然风景园的形成对过分人工化的城市环境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同时,这种公园对城市开放空间理论的发展有着较大的贡献。标志着西方现代园林发展序幕的欧美城市公园运动正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4.2 现代西方园林的多样化发展及思潮,二次世界大战后,把现代艺术和现代建筑的构图则运用于造园设计,从而形成一种新型风格的“现代园林”。,这种园林的规划讲究自由布局和空间的穿插,建筑、水、山和植物讲究体形、质地、色彩的抽象构图,并且还吸收了日本庭园的某些意匠和手法。,新艺术运动形成一种有别于传统园林的新园林风格,强调曲张、动感和装饰的浪漫主义。,(1)生态主义与现代景观,认为“自然是最好的园林设计师”,“观察自然、模拟再现自然”的传统为景观设计奠定了应用生态学和美学的基础。,(2)极简主义与现代园林,极简主义园林(Minimalism)是现代主义园林重要体现,它在形式上追求极度简化、客观、抽象,以很少的设计元素控制大尺度的空间。,(3)大地艺术与现代景观,60年代末起源于美国的大地艺术(Land Art)创造性地将艺术与景园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艺术家们试图找回可感知的自然空间,使得人与环境共存的空间成为可能。,(4)解构主义与现代园林,解构主义哲学思潮于1970年代初出现后渗透到建筑界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建筑思维,常常违背常理,古怪晦涩,一般人很难理解。一些先锋派建筑师开始将解构主义理论用于建筑实践,巴黎的拉维莱特公园是解构主义运用到景观设计的一个典型例子。,(5)后现代主义与现代景观,后现代主义者,企图摆脱在日益技术化和商品化的社会发展中人的异化命运,追求对人性的更大自由和彻底解放,追求更大程度的自我表现和自我满足。,3 中国园林景观营造简史,中国园林以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理论与实践,成为东方园林的代表。不仅是日本和朝鲜等亚洲国家园林艺术的源头,而且对欧洲一些国家的园林艺术也都发生过很大的影响。,自唐开始,我国的造园技术传入日本、朝鲜等国。明末的造园理论专著园冶流入日本,至今日本许多园林建筑的题名都还沿用古典汉语。,公元十三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就把杭州称誉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从而使杭州西湖的园林艺术名扬欧洲。18世纪,中国自然式山水园林由英国著名造园家威廉康伯介绍到英国,使当时的英国一度出现了“风景式园林热”,并将影响扩大到欧美。,3.1 中国园林景观的起源,自然景观认知和利用的记载山海经,记述了山川、风景、特产、土风、行止、遭逢、困惑、惊恐、愉悦等。,诗经大雅卷阿中周成王率文武群臣到卷阿(当时的山水游览区)宴歌游乐。,禹贡是先秦最富于科学性的地理记载。,对造园的最早记载是商朝的甲骨文中有园、圃、囿等字,一些文献中称黄帝时代已有造园;夏代已有皇家园林,并种植有芍药、桐树等花木;商汤灭夏后建囿,称为“汤囿”;商末纣王建“沙丘”苑台、“鹿台”宫苑和“朝歌”行宫。,以上述史料推算,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大建宫室园林,是王权强大统一的象征。,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古代园林遗址秦阿房宫遗址内园林景观遗址,在上林苑的基础上扩建而成,是比较典型的小桥流水式园林遗址。,3.2 中国古代景园,3.2.1 秦汉景园,秦汉时期,林苑急剧发展,其中以称为“苑”的皇家园林为代表,广植花草林木,奠定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格调。,3.2.2 魏晋南北朝的园林艺术,魏晋南北朝文化思想也比较自由开放,文学艺术和绘画等方面的发展,人们不再是单纯地追求巨大的花园、崇尚富贵,而是追求自然恬静、情景交融。,3.2.3 隋唐苑园,造园思想的诗画风格,:诗词文学极盛,绘画流行,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山水诗人和山水画家。因此,该时期的造园活动将“诗情画意”运用到园林艺术之中来,形成文人构思的写意山水园林艺术。,3.2.4 宋元造园,成熟的造园理论,:宋代文化延承唐代的风气和浪漫特质,这些文人画家本人也亲自参加造园,经文人画家着意经营的园林艺术达到了妙极山水的意境。,李格非的洛阳名园记总结宋及宋以前造园的经验。,这时因地制宜的造园原则,使当时的构园得体,精而合宜。,3.2.5 明清园林,明清在风格上一方面继承了传统的水山宫苑和山水建筑宫苑的特点,同时进一步有所发展。这一时期特别是在江南地区的私家园林,由于具有高超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民族风格,而使我国的古典园林艺术在世界园林艺术中独树一格,自成一体。,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 登峰造极,皇家园林,(代表:以北京、承德为代表),天人合一,重要建筑与天星相对应,并成轴线排列,有着泾渭分明的建筑位置;,皇权至上,从规划到设计和建筑装饰处处体现皇室威严;,大气磅礴,占地面积极大,从每个观赏角度看都气势恢弘,但也粗中有细;,形象富贵,景观建筑色彩艳丽,造型敦实,体量厚重,宫殿以金瓦红墙白玉阶为基调;,私家园林,(代表:以苏州等江南为代表),天人合一,将先哲的思想和诗文意境转变为享受生命的实践,天人和谐,重在享受;,师法自然,一切来源与自然,将自然界风景概括、提取、变化、抽象并融入,匠心独运;,曲经通幽,园林场地不大,但善用假山,植物,景观建筑和特色园路进行迂回,并借取园外优美景色为园内所有,延长视觉距离,令人产生“错觉”,最高境界是步移景异;,景观建筑色彩淡雅,造型活泼灵巧,颇具现代“休闲”气质。,寓意深刻的植物配置,满足和体现“雅士”称号。,园林理论,:明代不仅造园活动有较大发展,造园理论也有许多值得我们今天借鉴和学习的地方,特别是计成著园冶,崇帧七年(1634年)印行,是我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的专著。,园冶是计成将园林创作实践总结提高到理论的专著,书中既有实践的总结,并有园林建筑的插图二百三十五张。,园冶共三卷,其“兴造论”和“园说”是全书的立论所在,即造园的思想和原则,后有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十篇。是专门论述造园艺术的理论,也是全书的精华所在。特别是相地、掇山、借景更是该书精华的精华,而屋宇、装折、窗、墙垣则着重建筑艺术的具体论述。,园冶的精髓,可归纳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两句话。,4 世界园林景观思想的演进,4.1 世界园林景观流派,园林景观是民族文化的体现,反映了其发展渊源:,(1)中国自然山水园。中国园林充分体现着天人合一的理念,体现着人们顺应自然,以求生存与发展的思想。在造园技法上是模拟自然而高于自然,即“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达到诗情画意的境地。,(2)意大利柱廊别墅花园。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园林建设也达到极盛时期;融入古希腊文化和造园思想,形成了背山面海、中轴对称、水景居中、花圃合围的“巴洛克式”台地园造园模式。,(3)法国宫廷式花园。法国王室、贵族占地辽阔,为彰显其威,在意大利园林基础上,发展成为整体上为几何图形,以宫殿为主体,向外中轴对称,喷泉、雕塑分列,树木花草整齐的“勒诺特尔式”大花园。,(4)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英国大部分地区丘陵起伏,森林草场景观优美,受风景画思想的影响,形成了崇尚自然的景观理念。疏林草地,野花点缀,小径环绕,村舍点布,成为造园的追求。,4.2 社会变革与景观理念的发展,不同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园林和园林专业,体现在不同的服务对象,不同的改造和创造对象,不同的指导思想和理念,当然还有不同的设计师。,农业时代小农经济与工艺美思想,工业时代与人类的身心再生思想,后工业与人类生态系统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