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二课时),目录,一、教材分析,二、教学目标,四、学情分析,五、教学过程,三、教学重、难点,一、教材分析,(一)系统性,1.纵向联系,本模块内容以细胞这一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为主线展开,依次讲述了细胞的组成结构,功能和变化过程。其中第二、三章主要讲述了细胞的组成成分与基本结构,第六章是细胞从增殖,分化,到衰老凋亡的生命历程。而第四章和本章的内容主要是物质的输入输出和能量的供应和利用,因此本章对学生理解,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生命系统,有重要意义。,一、教材分析,“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所在的第五章,主要讲述了细胞作为一个开放的生命系统,,在,多种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一系列,伴随着能量变化,的新陈代谢活动,其中,本节,能量通货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就是机体代谢的反应之一,而本节课的内容也,为,学习机体代谢能量的另一来源,光合作用打下基础。,一、教材分析,2.横向联系,本课时是“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这一节的第二课时,主要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个概念,通过对比这两个概念,异中求同,可得出细胞呼吸的概念,最后对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则是对,细胞呼吸这一概念的巩固和拓展。,一、教材分析,(二)科学性,本课时主要讲述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以及细胞呼吸三个概念,可使学生在将其带入细胞生命活动的概念体系的同时,,进行有氧呼吸概念模型的构建,;并模仿有氧呼吸的概念,,尝试对无氧呼吸下定义,,,进行下定义技能训练。,一、教材分析,(三)思想性,本课时讲述了细胞这一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的能量来源细胞呼吸,结合发酵,酿酒,以及医疗包扎伤并使学生体会生命的奇妙,,形成珍惜生命,爱护生命的观念,;同时结合线粒等结构,分析有氧呼吸的反应过程,是为了使学生,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说明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细胞呼吸的概念,场所以及反应过程,2.写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各阶段的反应式及总反应式,3,.举例说明细胞呼吸原理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二、教学目标,(二)能力目标,1.通过有氧呼吸三个阶段过程图解,尝试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构建有氧呼吸的概念模型,2.通过模仿有氧呼吸的概念归纳总结无氧呼吸的概念,尝试下定义的技能训练,二、教学目标,(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线粒体与细胞呼吸之间的联系,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2,.通过了解发酵等生命过程,体会生命的奇妙之处,形成珍惜生命,爱护生命的观念,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说明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细胞呼吸的概念、场所以及反应过程,2,.通过有氧呼吸三个阶段过程图解,尝试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构建有氧呼吸的概念模型,3.,通过总结无氧呼吸的概念,尝试下定义的技能训练,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难点,1,.说明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细胞呼吸的概念、场所以及反应过程,2,.通过有氧呼吸三个阶段过程图解,尝试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构建有氧呼吸的概念模型,3.,通过总结无氧呼吸的概念,尝试下定义的技能训练,四、学情分析,本课时的教学对象是高一的学生,他们在初中已经对细胞呼吸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了细胞呼吸是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的过程,并且在之前的学习中,他们已经理解了细胞的组分、结构,以及物质的输入和输出,而且高一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归纳和交流表达的能力,能够尝试进行概念模型的构建和下定义的技能训练。,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引导学生,复习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指出细胞呼吸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2.,通过复习细胞代谢,酶等知识,构建细胞代谢活动的概念体系,引出新课有氧呼吸,五、教学过程,(二)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1.学生阅读课本有氧呼吸第一段并回答问题“有氧呼吸的场所是什么?”,2.教师讲解线粒体结构与有氧呼吸过程的联系,使学生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线粒体具有内、外两层膜,内膜的某些部位向线粒体内腔折叠形成嵴,使内膜的表面积大大增加。,嵴,的周围充满了液态的基质。线粒体的内膜上和基质中含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的酶。,五、教学过程,(三)基于有氧呼吸的概念模型,进行有氧呼吸的概念教学,1.,教师借助课件上依次出现的有氧呼吸的概念模型,通过板书的形式,讲解有氧呼吸的过程,A.,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反应式,:,C,6,H,12,O,6,2C,3,H,4,O,3,+4H+,少量能量,B.,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反应式,:,2C,3,H,4,O,3,+6O,2,20H+6CO,2,+,少量能量,C.,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反应式,:,24H+6O,2,12H,2,O+,大量能量,五、教学过程,2.,学生通过有氧呼吸各个阶段的反应式,推出总反应式,并根据有氧呼吸的反应过程,得出有氧呼吸的概念,总反应式:,C,6,H,12,0,6,+6H,2,0+6O,2,6CO,2,+12H,2,O+,能量,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五、教学过程,(四),下定义的技能训练,1.学生阅读课本,94,页无氧呼吸到,95,页前两段,,分析有氧呼吸的反应过程,并仿照有氧呼吸的概念,总结无氧呼吸的概念,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不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小分子有机物,,同时释放能量,,生成少量,ATP,的过程。,五、教学过程,2.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以下有氧呼吸和有氧呼吸异同点对比的表格,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不同点,场所,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细胞质基质,条件,需氧、需酶,不需氧、需酶,产物,CO,2,、,H,2,O,酒精和,CO,2,或乳酸,能量变化,释放大量能量,合成,38ATP,释放少量能量,合成,2ATP,相同点,联系,从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阶段相同,以后阶段不同,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合成,ATP,五、教学过程,3.学生通过对比有氧呼吸和和无氧呼吸的实质,异中求同,得出细胞呼吸的概念,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CO,2,或者其他产物,释放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五、教学过程,(五)通过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巩固细胞呼吸的概念,教师结合课本上的实例,通过分析解释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现象,巩固细胞呼吸的概念,(六)总结,师生共同回顾本课时所讲内容,巩固新知,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