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外科学:脓胸、纵膈肿瘤.ppt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0289950 上传时间:2025-05-16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8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学:脓胸、纵膈肿瘤.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外科学:脓胸、纵膈肿瘤.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脓胸、纵膈肿瘤,教学大纲,脓胸:,熟悉急性、慢性脓胸的诊断和治疗原则。,纵膈肿瘤:,掌握纵膈分区及好发肿瘤;,常见肿瘤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胸壁疾病:,了解肋软骨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胸壁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一、脓 胸,定义:,脓性渗出液积聚于胸膜腔内的化脓性感染,脓胸示意图,脓 胸 分 类,按发展过程:急性脓胸(一般,病程在,4-6,周以内,),慢性脓胸,按致病菌:非特异性脓胸(一般性细菌感染),特异性脓胸(,结核菌和阿米巴原虫感染;,亦,可直接称之为结核性脓胸或阿米,巴脓胸),腐败性脓胸(,包含厌氧菌在内的混合菌种感,染),按波及范围:全脓胸,(指脓液占据整个胸膜腔),局限性脓胸(,指脓液积存于肺与胸,壁或横隔或纵隔之间,,或肺叶与肺叶之间,也,称包裹性脓胸),脓 胸 分 类,致 病 菌,在广泛使用抗菌素以前,脓胸的致病菌多为肺炎球菌及链球菌,以后则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肺炎球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真菌,厌氧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感 染 途 径,脓胸多数是继发性的,病原体来自胸腔内或胸腔附近脏器或组织间隙感染,直接侵入:肺部感染,外伤,手术,淋巴途径:纵隔感染,纵隔脓肿,化脓性心包炎,血源播散:败血症,脓毒血症,病 理 分 期,渗出期:大量胸水渗出,脓液稀薄,浆液性,化脓期:大量纤维蛋白沉积,形成纤维素,膜、脓性分泌物,机化期:脓栓、纤维板形成,脓腔内有脓,液沉淀物和肉芽组织,慢性脓胸的特征是脏、壁层胸膜纤维性增生,即纤维板形成,临 床 表 现,急性,急性中毒症状;高热,寒战,脉速等,呼吸功能障碍: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慢性,慢性中毒症状:低热,消瘦,贫血等,运动能力减弱:胸闷,乏力等,诊 断,相关疾,病史和发热等病史,体格检查:胸腔积液征,血常规:白细胞增高,X,线检查:胸腔内脓密阴影,CT,检查:显示横切面,超声波检查:准确定位,诊断性胸穿:可作涂片,细菌培养,胸 片,CT,表 现,治 疗 原 则,控制感染:,抗生素,支持疗法:,补充营养,输血,血浆,维生素等,排净脓液:,胸穿,渗出期、化脓期,胸腔闭式引流,化脓期,手术清创,化脓期,消灭死腔:,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机化期,胸廓成形术,机化期,胸腔穿刺,胸腔引流,胸腔镜手术,慢性脓胸纤维板剥脱,二、原发性纵隔肿瘤,纵隔内组织器官较多,胎生结构来源复杂,肿瘤类型繁多,纵膈解剖图,纵膈肿瘤分类、分布特点,胸腺肿瘤、神经源性肿瘤、畸胎瘤和各类囊肿和甲状腺肿,瘤最常见,占纵隔肿瘤的,8090%,,其中前三者占纵,隔肿瘤的,2/3,。,成人的上、前下、中下和后下纵隔肿瘤分布分别为,20%,20%,20%,及,30%;,儿童则,63%,位于后纵隔,,26%,位于前纵隔,中纵隔仅,占,11%,。,纵隔肿瘤多数为良性:,成人的恶性肿瘤仅占,10%,一,25%,,,儿童则一半以上是恶性的。,二分区法,三分区法,改良三分区法,四分区法,五分区法(最常用),七分区法,九分区法,纵膈分区,二分区法(最早),通过气管前面作一假想冠状面:,将纵隔分为前、后两部分,分别叫前纵隔和后纵隔。,三分区法,以气管和气管权的前面及心包的后面的额状面为界,,分为,前、后纵隔;,前纵隔又,以胸骨角平面为界分为,上、下纵隔。,四分区法,以胸骨角平面为界,,将纵隔分为上、下纵隔;,下纵隔又,以心包的前、后面为界,分为三部:,心包前面与胸骨之间为前纵隔;,心包及大血管所占据的区域为中纵隔;,心包后面与脊柱之间为后纵隔。,纵隔分上、下,2,个区(,从胸骨角向后引,水平线至第四胸椎,下缘),上纵隔,:前上纵隔和后上纵隔(以气管,前缘为界),下纵隔,:前纵隔(从心包前缘到胸骨下,段),后纵隔(心包后缘至,5-12,胸椎,的区域),中纵隔(心脏所占据的区域及,前、后纵隔之间),纵膈五分区法,九分区法,在侧位胸片上,将纵隔按纵的和横的方向划两条线,各分,为三个部分共计分为九个区。,纵的方向分区:,前纵隔:系胸骨后缘与气管、升主动脉和心脏前缘的间隙,为较透光的倒置狭长的三角形,其中主要有胸腺和前纵隔淋巴结。,中纵隔:相当于心脏、主动脉弓、气管和肺门所占据的范围。,后纵隔障:食管前缘以后内含食管,降主动脉,胸导管、静脉、交感神经及淋巴结等。,横的方向划为自胸骨柄、体交界入至第四胸椎体下缘划水平线,其上,为上纵隔,该线以下至肺门下缘水平线之间为中纵隔,其下方至,横膈之间为下纵隔。,纵隔肿瘤好发部位,上纵隔前部:胸腺、甲状腺肿瘤,前纵隔,:,畸胎瘤、皮样囊肿,中纵隔,:,淋巴瘤、心包、气管囊肿,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食管囊肿,纵隔肿瘤有比较恒定的好发部位,可助诊断,纵隔肿瘤好发部位,胸片:纵隔肿瘤,CT,:,胸腺瘤,CT,:,神经源性肿瘤,临床表现与诊断,与肿瘤的大小、部位、生长速度、质地及性质有关,压迫症状:胸闷、声嘶、吞咽困难等,转移症状:,特异性症状:与肿瘤性质有关,临床上原发性纵隔肿瘤主要依靠胸部正、侧位线摄片上肿瘤的部位和形态,以及某些特有的症状作出诊断:,神经源性肿瘤,常位于后纵隔呈圆形或椭圆形,密度均匀,边沿光整;,胸腺瘤和甲状腺肿瘤,常见于前上纵隔,胸腺瘤常紧贴在胸骨后,而甲状腺瘤则与气管的关系较为密切,应用同位素扫描可助诊断;,淋巴肿瘤,常见于中纵隔气管分叉部位,呈分叶状扩向左右两侧;,如在线片中发现肿瘤中有牙齿或骨质阴影,或咯出物中有毛发存在都是,畸胎瘤的特征,。,中纵隔中的肿瘤,常需与主动脉弓或降主动脉动脉瘤相鉴别。肿瘤阴影在正、侧、斜位各个方向的线摄片中都不能与主动脉影分开时,即应考虑主动脉动脉瘤。虽然在线透视下大多数主动脉动脉瘤有扩张性搏动,但如有多量附壁血栓存在,搏动可能不明显,而靠近主动脉的纵隔肿瘤也可随主动脉搏动呈现推动性搏动,与主动脉动脉瘤难以鉴别。必要时需行逆行主动脉造影术才能作出最后诊断。,神经源性肿瘤,最常见的原发性纵隔肿瘤:,绝大多数发生在后纵隔的交感神经链或和肋间神经上;,在胸部侧位片中,可见肿瘤圆形阴影与脊柱重叠,甚或更偏向脊柱的稍后方;,神经源性肿瘤中有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神经母细胞瘤、节细胞瘤和神经肉瘤等不同种类;,虽然不同年龄的人都可发生神经源性肿瘤,而且以良性者居多,但在儿童中神经源性肿瘤有较多的恶变趋向。,肿瘤可向椎间孔内生长而呈哑铃状,也可侵蚀骨质,使椎间孔扩大。大多数神经源性肿瘤不产生临床症状,但如肿瘤生长较快,或压迫侵蚀椎间孔骨质时,可出现胸背痛的症状。,胸腺瘤,小的胸腺瘤,多无临床主诉,也不易被发现,肿瘤生长到一定体积,常有胸痛、胸闷、咳嗽及前胸部不,适,严重者压迫无各静脉或上腔静脉梗阻,剧烈胸痛,短期内症状迅速加重,严重刺激性咳嗽,胸腔积,液所致呼吸困难,心包积液引起心慌气短,周身关切骨,骼疼痛,均提示恶性胸腺瘤或胸腺癌的可能,胸腺瘤特有的表现是合并某些综合征,如重症肌无力,(,MG,)、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低球蛋,白血症、肾炎肾病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肌炎、,红斑狼疮、巨食管症等。,畸胎类瘤和囊肿,常见于儿童和年轻病人,;,前纵隔是最常见的发病部位,,,可为实质性畸胎瘤或为皮样囊肿,其中包含外胚叶、内胚叶和中胚叶的组织结构,因此常带有毛发、牙齿或肠粘膜等组织;,由于畸胎瘤的组成结构复杂,其中任何一种组织都可能发生恶变,使肿瘤迅速增长。,畸胎瘤还可穿破入肺组织或支气管,从而招致感染,同时病人痰液中排出肿瘤的内容物如毛发等,有助於确定临床诊断。,淋巴瘤,淋巴瘤常发生在前纵隔和中纵隔,大多数为恶性肿瘤,,如淋巴肉瘤、网状细胞肉瘤和,od,kin,病等;,临床上病人常有不规则发热;,胸部线片上,常见肿瘤呈分叶状,,向纵隔两侧扩展;,有时可压迫气管产生呼吸道症状,压迫上腔静脉产生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应详细检查锁骨上和腋下有无肿大的淋巴结,摘取肿大的淋巴结作病理切片检查可确立诊断。,淋巴瘤对放射治疗甚为敏感,因此不但确定诊断为恶性淋巴瘤的病人应用放射治疗,对临床上诊断有困难的病例,怀疑有淋巴瘤的可能性时,也可应用小剂量放射试验性治疗以帮助诊断,恶性淋巴瘤经(,rd,)小剂量照射后,即有迅速缩小的反应。,胸骨后甲状腺,胸骨后甲状腺可为迷走甲状腺腺瘤,较常见者为 甲状腺叶下极腺瘤移入胸内,,其特点为肿瘤与气管关系甚为密切,,透视下常可见到肿块阴影随吞咽动作与气管一道上下移动。,由于主动脉弓及其大分支的走向关系,,不论是甲状腺左叶或右叶下极的腺瘤,移入胸内时,常顺主动脉的斜坡偏向纵隔右侧。,巨大胸骨后甲状腺可压迫气管,引致呼吸道阻塞。,治 疗,除恶性,淋巴瘤外,绝大多数原发性纵隔肿瘤均应手术治疗,恶性肿瘤无法切除或转移者,可予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可能产生压迫症状和恶变,,因此,一经诊断,都应早期手术切除肿瘤。,对恶性纵隔肿瘤,手术后常需辅以放射治疗或和化疗。,在胸腺瘤病例,即使切除标本的病理切片表现为良性淋巴型或混合型胸腺瘤,一般也主张在术后进行放射治疗,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