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助词,“,过,”,焦海眀,201221140411,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了解助词,“,过,”,现象,掌握使用规则,避免使用偏误。,了解助词,“,过,1,”,和,“,过,2,”,的使用现象。,区分助词,“,过,1,”,和,“,过,2,”,,,“,了,”,和,“,过,”,。,导入-,A:小时候我很喜欢看书,所以常常去过书店。,B:昨天我去过北大看朋友。,C:我们已经见面过。,句中含有表示动作多、词性反复性发生的,“,经常、有时候,”,等词语,不可使用动态助词,“,过,”,。,eg:小时候我很喜欢看书,所以常常去过书店。,eg:昨天我去过北大看朋友。,句子是连动句,况且第二个动词表示的动作是第一个动词表示的动作的目的,句子意义的重点在第二个动词上。在这种条件下,第一个动词,“,来、去、到,”,等后面都不可以使用动态助词,“,过,”,。,句子含有离合动词,动态助词应该放在离合词的中间,而不应该像,“,休息,”,等一般动词一样放在后面。,eg:我们已经见面过。,过,1,”,表示,曾经发生过某一动作或状态,即经历、动作或状态已经不再继续,。如:,1,我曾经学,过,日语。(现在已经不再学习),2,我们学校举行,过,大型运动会。(已经成为过去),讲解1,过,1,肯定形式是,:,Sb+V+,过,+O,;,否定形式是,:,Sb+,没,+V+,过,+O,老师:,你是第一次来北京吗?,学生,1,:,是第一次。,老师:,请说一个完整的句子。,学生,1,:,我是第一次来北京。,老师:,很好。(对学生,2,)你呢?你是第几次来北京?,学生,2,:,我也是第一次来北京。,老师:,那谁不是第一次来北京?,学生,3,:,老师,我不是第一次来北京。,老师:,很好。现在注意听我的问题,你以前来过北京吗?,学生3:,我以前来过北京。,老师:,对。小王以前来过北京。,老师:,(对学生1)你以前来过北京吗?,学生1:,我以前没来过北京。,老师:,很好。你们吃过北京烤鸭吗?,学生齐声:,我们吃过烤鸭。,老师:,你们当过老师吗?,学生齐声:,我们没当过老师。,老师:,非常好。,讲解2,“,过,1,”,在话语中常用来,说明和解释某个道理或观点,即用带,“,过,”,的句子所表达的经历作为依据,,阐明道理,说明观点。,如:,你去,过,那儿,应该知道人家那儿 的禁忌。,A:那部电影很有意思,快去看吧!,B:你怎么知道?,A:我刚看,过,,当然知道。,B:我还没看,过,。,(,1,)王再山去年去,过,美国。(王再山现在在本班学习),(,2,)王晓娜去年去,了,上海。(王晓娜现在在上海,学生共知),区分,“,了,”,和,“,过,1,”,“,过,”,只是说过去有过这样的经历,现在已经不再持续;而,“,了,”,表示过去的某个行为可能持续到了现在。,再如:,1,我当,过,十年老师,从来没见过你这样的学生。(现在是不是老师?),2,我当,了,十年老师,从来没见过你这样的学生。(现在是不是老师?),区分,“,了,”,和,“,过,1,”,(,1,)王再山去年去,过,美国。(王再山现在在本班学习),(,2,)王晓娜去年去,了,上海。(王晓娜现在在上海,学生共知),区分,“,了,”,和,“,过,1,”,“过,2,”,“,过,”,是助词,表示,“,发生并终结,”,。,吕叔湘:念轻声,是,“,动态助词,”,“,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毕,这种,“,V+过,”,是一种特殊的,“,动结式,”,。,讲解3,注意:,“,发生并终结,”,完毕,做,过,作业了。,做,完,作业了。,拖,过,地板了。,拖,完,地板了。,结,过,婚了。,结,完,婚了。,区分,“,过,1,”,和,“,过,2,”,“,过,2,”,表示,“,发生并终结,”,这一点与,“,过,1,”,一样,所不同的是,“,过,2,”,既不表,“,时,”,也不表,“,频率,”,。,如:,a1.他找,过,她。(,“,过,1,”,),a2.他找,过,她了。(,“,过,2,”,),可知:,“,过,2,”,可与,“,了,”,同时出现,而,“,过,1,”,则不能与,“,了,”,同时出现现。,作业:,区分以下两句话:,1,昨天我吃过饭以后找过你。,2,昨天我吃了饭以后找了你。,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