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选修,1,(,人教版,新课标,),生物,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谢谢。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谢谢。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1/31,2/31,考纲展示,考向预览,1.微生物分离和培养,2.某种微生物数量测定,3.培养基对微生物选择作用,4.酶在食品制造和洗涤等方面应用,5.制备和应用固定化酶,6.从生物材料中提取一些特定成份,7.利用发酵加工食品基本方法,8.植物组织培养,9.蛋白质提取和分离,10.PCR技术基本操作和应用,本专题是试验内容,主要包含微生物利用、酶应用和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它方面应用等。从近几年高考情况看,高考命题时往往从试验细节入手,比较重视对试验基本操作方法考查。如山东理综选做第34题考查了“微生物培养与利用”,山东理综第34(3)题考查了酶活性检测和固定化酶应用,江苏生物第3题考查了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北京理综第1题、广东理综第25题、江苏生物第7题考查了果酒和果醋制作方法和应用。预期在今年高考中,命题热点有:以发酵食品加工为背景考查微生物分离、纯化和培养过程以及在食品加工中所起作用;结合食品制造和洗涤业考查酶固定化及实际应用;将植物组织培养相关知识与植物激素应用和植物有效成份提取相联络,进行综合考查;以环境污染(如某种有害物质存在及量多少)为背景考查微生物生存条件和培养以及生物技术在其它方面应用。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从试验角度剖析每项技术,把握其原理、材料与器材、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等;(2)用对比方法区分一些主要概念和方法,假如酒和果醋制作比较,水蒸气蒸馏法、压榨法、有机溶剂萃取法比较,平板划线操作与涂布平板操作比较等;(3)用联络观点对待不一样技术,如酵母菌可包括果酒制作、微生物分离与培养、固定化酵母菌细胞等内容。,3/31,4/31,5/31,6/31,7/31,一、果酒制作,1,原理:酵母菌在,_,条件下能进行酒精发酵。,3,发酵条件:,(1),温度控制在,18,25,,最适温度为,_,,,(2)pH,呈,_,。,4,制作流程:挑选水果冲洗,_,酒精发酵果酒。,8/31,二、果醋制作,1,原理:醋酸菌在,_,条件下进行醋酸发酵。,3,发酵条件:,(1),最适温度为,_,,,(2),适时通气,,(3),控制,_,供给。,4,制作流程:挑选水果冲洗榨汁,_,醋酸发酵果醋。,9/31,三、制作腐乳,1,原理:毛霉等微生物产生蛋白酶能将豆腐中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_,;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_,。,2,制作流程图: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_,装瓶密封。,3,影响品质原因:豆腐含水量、盐用量、卤汤中酒含量。,10/31,3,制作流程图:,四、制作泡菜,1,原理:利用,_,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_,。,11/31,4,影响品质原因:泡菜坛选择,腌制条件如,_,、,_,、,_,。,12/31,五、亚硝酸盐含量测定,1,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_,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_,结合形成,_,色染料,将显色样品与已知浓度,_,进行目测比较,大致估算出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2,测定方法:配制溶液制备标准显色液制备样品处理液比色,13/31,答案:,一、,1.,无氧,3.20,酸性,4.,榨汁,二、,1.,有氧,3.30,35,糖源,4.,酒精发酵,三、,1.,肽和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2.,卤汤,四、,1.,乳酸菌乳酸,4.,腌制时间温度食盐用量,五、,1.,对氨基苯磺酸,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玫瑰红标准液,14/31,15/31,酵母菌,醋酸菌,毛霉,乳酸菌,生物学分类,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生活方式,异养兼性,厌氧,异养需氧,异养需氧,异养厌氧,适宜温度,20,左右,30,35,15,18,室温,主要生殖,方式,出芽生殖,二分裂,生殖,孢子生殖,二分裂,生殖,主要用途,酿酒、发面,酿醋,制作腐乳,制作酸奶、泡菜,16/31,尤其提醒:,因为醋酸菌和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所以在利用这两类微生物时,其环境中一定不要加入青霉素等抗生素。,17/31,1,酵母菌,(1),有氧大量繁殖,C,6,H,12,O,6,6O,2,6CO,2,6H,2,O,(2),无氧产生酒精,C,6,H,12,O,6,2C,2,H,5,OH,2CO,2,2,醋酸菌,(1),糖源充分时:糖醋酸,(2),缺乏糖源时:乙醇乙醛醋酸,18/31,1,发酵温度控制,果酒制作时,将温度严格控制在,18,25,;而果醋制作时,则要将温度严格控制在,30,35,。,2,对氧控制,果酒制作时,前期需氧而后期不需氧;果醋制作时一直需氧。,3,预防发酵液被污染,榨汁机和发酵瓶等都需清洗洁净,且发酵瓶要进行消毒处理。,19/31,1,原理,(1),毛霉等微生物能产生蛋白酶和脂肪酶。,(2),蛋白酶能将蛋白质分解成肽和氨基酸;脂肪酶能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2,流程:,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20/31,1,与人体健康关系,(1),在膳食中普遍存在,在人体内以,“,过客,”,形式随尿排出,但当摄入总量较多时,可引发中毒或死亡。,(2),亚硝酸盐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能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物质,亚硝胺。,21/31,2,含量测定,(1),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经过目测比较,大致估算其含量。,(2),测定操作:配制溶液制备标准显色液制备样品处理液比色。,22/31,23/31,图甲是果醋发酵装置。发酵早期不通气,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中期能够闻到酒香;后期接种醋酸菌,适当升高温度并通气,酒香逐步变成醋香。图乙中能表示整个发酵过程培养液,pH,改变曲线是,(,),24/31,A,B,C,D,解析:,果醋制作是利用醋酸菌将葡萄糖或乙醇生成醋酸原理进行。本题中醋酸菌利用原料是发酵早期产生酒精,故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培养液,pH,一直降低,如曲线,所表示。,答案:,B,25/31,关于醋酸菌叙述,正确是,(,),A,醋酸菌为严格有氧呼吸,B,醋酸菌有氧无氧都能生存,C,醋酸菌能形成芽孢,D,醋酸菌能将淀粉分解成醋酸,答案:,A,解析:,醋酸菌代谢类型是需氧异养型,反应底物是酒精。,26/31,以下关于腐乳制作描述中,错误是,(,),A,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产生蛋白酶微生物参加,B,含水量大于,85%,豆腐利于保持湿度,适宜制作腐乳,C,加盐和加酒都能抑制微生物生长,D,密封瓶口前最好将瓶口经过火焰以防杂菌污染,27/31,解析:,腐乳制作原理是利用毛霉等微生物产生蛋白酶和脂肪酶将豆腐中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多肽、氨基酸和甘油、脂肪酸。普通说来,含水量为,70%,豆腐最为适宜,水分过多则腐乳不易成形。,答案:,B,28/31,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操作中,用不到试剂是,(,),A,对氨基苯磺酸溶液,B,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C,氯化镉和氯化钡溶液,D,双缩脲试剂,答案:,D,29/31,解析:,本题考查对亚硝酸盐含量测定时各种物质作用识记。在对亚硝酸盐含量测定时,利用对氨基苯磺酸溶液和,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作为显色反应试剂,而氯化镉和氯化钡溶液作为提取剂,该过程并没用到双缩脲试剂。,30/31,31/3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