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解读郭晓黎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赛课一等奖课件.pptx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0270055 上传时间:2025-05-09 格式:PPTX 页数:102 大小:2.3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解读郭晓黎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赛课一等奖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解读郭晓黎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赛课一等奖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编写历程,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方法1997版,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版,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方法,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版,第1页,版与版内容增补,样本采集中,增加了增加了滤纸干血斑样品、快速检测样品采集和处理,用于CD4+/CD8+T淋巴细胞测定样品、尿液和唾液样品采集和处理;,在HIV抗体检测中,增加了免疫荧光法和化学发光法,深入明确了不一样情况下检测策略;,在HIV核酸检测中,增加了HIV感染产妇所生婴儿HIV感染早期诊疗检测流程和适合用于窗口期集合核酸检测方法;,依据临床治疗需求,增加了HIV-1耐药检测;,深入完善了艾滋病检测试验室安全防护和艾滋病检测试验室质量管理,使其愈加符合当前艾滋病防治工作需求,愈加含有可操作性;,考虑到技术发展和新需求,增加了HIV-1新近感染检测和HIV-1分离培养技术。,第2页,版内容,样品采集和处理,HIV抗体检测,HIV-1抗原检测,HIV核酸检测,HIV-1耐药检测,CD4+和CD8+T淋巴细胞检测,HIV-1分离培养,试验室生物安全,艾滋病检测试验室质量管理,九个章节包括样本采集、检测技术、生物安全等全方面质量管理体系,合并了版第十章试剂评定内容到质量管理章节。,第3页,第一章 样本采集和处理,第4页,一、规范性引用文件,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疗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 293-2008,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CD4+T淋巴细胞检测质量确保指南(试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年2月),HIV-1病毒载量测定及质量确保指南(试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月),Guidelines for Using HIV Testing Technologies in Surveillance WHO/CDS/CSR/EDC/2008,可感染人类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要求,卫生部第45号令 年2月1日,第5页,二、样品种类及对应用途,全血、血清、血浆、唾液、尿液以及DBS样品可用于HIV抗体检测。,抗凝全血可用于CD4+和CD8+T淋巴细胞测定。,血浆可用于HIV-1病毒载量、基因型及耐药检测。DBS样品可用于HIV-1基因型及耐药检测。,全血、血浆、淋巴细胞富集液、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及DBS样品可用于HIV核酸定性检测。,PBMC、全血、淋巴细胞富集液等可用于HIV-1分离培养。,第6页,二、样品种类及对应用途,需要考虑问题:,1、假如下级试验室送来“尿液或DBS样本”,上游试验室是否能够接样?,依据本试验室开展检测项目标实际能力出发,该类样本是否可用于现阶段检测方法,如不适用,怎样处理?,第7页,二、样品种类及对应用途,2、用途不一样,样本类型选择也不一样。全血样本是否能够送检?,抗体检测目标,淋巴细胞检测目标,分子生物学检测目标,第8页,二、样品种类及对应用途,3、对于VCT、哨点监测样本,怎样做到第二次获取?,匿名检测受试者,有可能只有一次检测面对面机会,样本处理及保留就尤显主要,拒收不合格样本应慎重对待。,第9页,三、操作步骤,第10页,采前准备,依据检测项目标详细要求,确定采集样品种类、处理、保留及运输时限和方法,按照临床采血技术规范要求操作,恪守生物安全要求(参见本规范第八章试验室生物安全)。,要检验所需物品是否已备齐,是否在使用期内,有没有破损,是否足量,尤其应检验受检者信息与样品容器表面标识是否一致,并注明样品采集时间。选择适当室内(外)采血空间,受检者坐(卧)于适当位置,准备采血用具、皮肤消毒用具、采血管及试管架、硬质废弃物容器等。,第11页,采前准备,样品编码和统计,应制订样品编码标准操作程序(SOP),要求样品编码标准和方法,为样品制订唯一性编码(编号),确保其唯一性。,采血前,先对装有样品离心管或滤纸进行标识,查对后编码。要将标签贴在试管侧面,最好使用预先印制好、专门用于冷冻储存耐低温标签。,应使用专门样品统计本或记录表统计样品,同时录入电脑保留。,第12页,采集和处理样品,血液,抗凝全血:消毒局部皮肤,用加有抗凝剂(EDTA钠盐或钾盐、枸橼酸钠、肝素钠)真空采血管抽取适量静脉血,或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静脉血,转移至加有抗凝剂试管中,轻轻颠倒混匀68次,备用。,末梢全血:消毒局部皮肤(成人和1岁以上儿童可选择耳垂、中指、无名指或食指。1岁以下儿童采取足跟部)。用采血针刺破皮肤,用无菌纱布擦掉第一滴血。搜集滴出血液,备用。,血浆:将采集抗凝全血15003000r/min离心15min,上层即为血浆,吸出置于适当容器中,备用。,血清:依据需要,用一次性注射器(或真空采血管)抽取510ml静脉血,室温下自然放置12h,待血液凝固、血块收缩后再用15003000r/min离心15min,吸出血清,置于适当容器中,备用。,淋巴细胞富集液:将采集抗凝全血15003000r/min离心15min,吸收血浆层下淋巴细胞富集液,置于适当容器中,备用。,PBMC:使用淋巴细胞分离液,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吸出PBMC层,备用。,依据检测要求选取适当抗凝剂,如CD4+和CD8+T淋巴细胞测定可选取EDTA钠盐或钾盐、枸橼酸钠、肝素钠,HIV病毒分离、核酸定性/定量检测可选取EDTA钠盐或钾盐或枸橼酸钠。,样品采集后处理、保留、运输时限和条件,因不一样检测项目而异,应参见不一样检测项目要求。,采血完成后穿刺针头必须丢弃于尖锐危险品容器里,妥善处理,预防发生职业暴露。,第13页,采集和处理样品,滤纸干血斑,依据需要,可将采集各种血液样品制备成滤纸干血斑,保留、运输及检测。最惯用是用抗凝全血、末梢全血和血浆制备滤纸干血斑。,用移液器从样品管中吸收100L抗凝全血(或血浆)样品,对准滤纸印圈中心处,将样品滴在滤纸上,或将穿刺后自皮肤伤口流出末梢全血直接滴加在滤纸印圈中心处。,依据需要,连续在数个印圈上滴加样品。,于室温下自然干燥最少4小时(潮湿气候下最少干燥二十四小时),不要加热或堆叠血斑,勿与其它界面接触。,血斑充分干燥后,将其放入密封袋中,防止血斑之间相互污染,同时放入干燥剂及湿度指示卡,密封包装,保留备用。,第14页,采集和处理样品,尿液和唾液,尿液:使用清洁容器搜集尿液。女性应避开月经期。尿液样品能够在28下存放。存放时间、是否冻存以及是否添加防腐剂以试剂盒说明书为准。,唾液:使用试剂盒提供容器搜集唾液样品。存放时间和是否冻存以试剂盒说明书为准。,第15页,样品保留,用于抗体和抗原检测血清或血浆样品,短期(1周)内进行检测可存放于28,一周以上应存放于-20以下。,用于核酸检测血浆和血细胞样品4天内进行检测可存放于4,3个月以内应存放于-20以下。3个月以上应置于-70以下。,艾滋病检测筛查试验室检测筛查阳性样品应及时送确证试验室,筛查阴性样品,可依据详细需要决定保留时间,提议最少保留12个月。特殊用途或专题项目标样品依据详细要求确定保留时间。,艾滋病检测确证试验室收到筛查阳性样品,不论确证结果怎样,均应将剩下样品保留最少,特殊用途或专题项目标样品依据详细要求确定保留时间。,对于CD4检测样本,本节去掉了在版描述,详细采集方式第六章。,第16页,样品运输,应符合生物安全要求;要取得对应部门同意并由含有资质人员专程护送。,版未对运输人员资质进行要求,同时版去掉了“试验室间传递样品应为血清或血浆,除特殊情况外普通不运输全血”描述。,应采取三层容器对样品进行包装,随样品应附有与样品唯一性编码相对应送检单。送检单应标明受检者姓名、样品种类等信息,并应放置在第二层和第三层容器之间。,第17页,样品运输,用于抗体检测血清和血浆样品应在冻存条件下运输。用于CD4+和CD8+T淋巴细胞测定样品应在室温下(1825)或4(特殊要求时)运输。用于病毒载量检测样品应在-20以下运输。DBS样品应在室温下(1825)运输。每一件包装体积以不超出50mL为宜。,第18页,样品运输,运输样品必须有统计。,版对样本定义为“感染性材料”,有一定不足。,特殊情况下经相关部门同意能够用特快专递邮寄样品,但必须按三层包装,将样品管包扎好,禁止(版:防止)使用玻璃容器。,第19页,样品接收,样品包裹必须在含有处理感染性材料能力试验室内、由经过培训、穿戴防护衣、戴口罩、防护眼镜工作人员在生物安全柜中打开,用后包裹应及时进行消毒。,查对样品与送检单,检验样品管有没有破损和溢漏。如发觉溢漏应马上将尚存留样品移出,对样品管和盛器消毒,同时汇报试验室责任人和上一级试验室技术人员。,检验样品情况,统计有没有严重溶血、微生物污染、血脂过多以及黄疸等情况。假如污染过重或者认为样品不能被接收,应将样品安全废弃。并将样品情况马上通知送样人。,接收样品时应填写样品接收单。,版中“因特殊临床治疗造成自发荧光样品不可用于荧光方法测试”被删除掉,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应考虑。,第20页,样本运输、接收表单,筛查阳性样本运输:,启运方:筛查试验室,内容:抗体检测 血清或血浆,送检单:,HIV抗体筛查阳性送检单.doc,CD4/VL检测 抗凝全血,送检单:,山西省艾滋病CD4病毒载量检测 样本送检单.doc,接收方:筛查中心/确证试验室,检验样本物理性状,送检单完整性,填写接收统计单,HIV抗体检测收样统计.doc,第21页,第二章 HIV抗体检测,第22页,规范性引用文件,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疗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293-,),Guidance for HIV testing in 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WHO Draft 19 July.,Statementfrom the Surveillance and Survey Working Group and the Laboratory Working Group to the Office of the Global AIDS Coordinator.26 Nov.,Guidelines for the use of the BED assay for incidence estimation and surveillance in resource-limited countries.Atlanta,5 June.,Revised Guidelines for HIV Counseling,Testing,and Referral.U.S.CDC.,Current HIV-2 diagnostic strategy overestimates HIV-2 prevalence in China.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81:790-797.,第23页,HIV抗体检测试验室要求,应符合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方法()中对试验室人员、建筑设施和设备等条件要求。,试验室质量确保和试验室安全防护按本规范相关章节要求执行。,第24页,HIV抗体检测目标和关键点,HIV抗体检测目标,HIV抗体检测可用于诊疗、血液筛查、监测等。,以诊疗为目标检测是为了确定个体HIV感染情况,包含临床检测、自愿咨询检测、依据特殊需要进行体检等。,以血液筛查为目标检测是为了预防输血传输HIV,包含献血员筛查和原料血浆筛查。,以监测为目标检测是为了解不一样人群HIV感染率及其改变趋势,包含各类高危人群、重点人群和普通人群。,HIV抗体检测关键点(),依据目标选择检测方法及检测策略。,严格恪守试验室SOP。,筛查试验阳性,须作确证试验。,筛查试验阴性,不应做确证试验。,筛查及确证试验阳性均应做好咨询工作。,HIV抗体检测关键点(),筛查试验阳性不能出阳性汇报。,严格恪守试验室标准操作程序(SOP)。,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注意预防样品间交叉污染。,第25页,检测程序,在版中,依据应用范围不一样分三个方面阐述:,1、以诊疗为目标,2、以监测为目标,3、以血筛为目标,第26页,以诊疗为目标检测策略,HIV抗体检测分为筛查试验(包含初筛和复检)和确证试验。,筛查试验,筛查试剂 必须是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同意、在使用期内试剂,其中酶联免疫试剂应批批检合格。推荐使用临床质量评定敏感性和特异性高试剂。,筛查样品 HIV抗体筛查可采取血清、血浆、滤纸干血斑、唾液和尿液样品。,第27页,以诊疗为目标检测策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可使用血液、唾液、尿液样品,ELISA多为单纯HIV抗体检测试剂。HIV抗原抗体联合检测试剂可同时检测血液中HIV-1P24抗原和HIV-1/2抗体。HIV抗原或抗体包被于固相载体,加入待检样品和酶标识HIV抗原或抗体,加底物显色,用酶标仪测定结果。有效试验阴性和阳性对照必须符合试剂盒要求。,第28页,以诊疗为目标检测策略,化学发光或免疫荧光试验,这类试剂采取发光或荧光底物,既可检测抗体,也可联合检测抗原抗体。HIV抗原或抗体包被于固相载体,加入待检样品和酶或荧光标识HIV抗原或抗体,加发光或荧光底物,用发光或荧光仪测定结果。有效试验阴性和阳性对照必须符合试剂盒要求。,第29页,以诊疗为目标检测策略,快速检测(RT)及其它检测试验,这类试验简便快速,适合用于应急检测、门诊急诊检测。普通可在1030分钟内得出结果。,明胶颗粒凝集试验(PA):是HIV血清抗体检测一个简便方法。将HIV抗原致敏明胶颗粒作为载体,与待检样品作用。当待检样品含有HIV抗体时,明胶颗粒与抗体发生凝集反应,依据凝集情况判读结果。PA试剂有两种:同时检测HIV-1和HIV-2抗体以及分别检测HIV-1和HIV-2抗体。有效试验必须有阴性和阳性质控。,免疫渗滤试验:斑点ELISA和斑点免疫胶体金(或胶体硒)快速试验:均以硝酸纤维膜为载体,HIV抗原点状固定在膜上,加待检样品。阳性结果在膜上抗原部位显示出有色斑点。反应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效试验质控点必须显色。,免疫层析试验:以硝酸纤维膜为载体,HIV抗原线状固定在膜上,待检样品(血液或唾液)沿着固相载体迁移,阳性结果在膜上抗原部位显示出有色条带。有效试验质控带必须显色。,第30页,以诊疗为目标检测策略,初筛试验,依据检测目标选取符合要求筛查试剂对样品进行初筛检测,对呈阴性反应样品,可出具HIV抗体阴性(-)汇报;对呈阳性反应样品,需要深入做复检试验和确证试验。,版:依据检测目标选取符合要求筛查试剂对样品进行初筛和重复检测(复检)。,复检试验,对初筛呈阳性反应样品,应使用原有试剂和另外一个不一样原理(或厂家)试剂,或另外两种不一样原理或不一样厂家试剂进行复检试验。假如初筛检测使用抗原抗体联合试剂,则复检必须包含一个抗原抗体联合试剂。如两种试剂复检均呈阴性反应,则汇报HIV抗体阴性(-);如均呈阳性反应,或一阴一阳,需送艾滋病确证试验室进行确证试验(图1)。假如抗原抗体联合试剂检测呈阳性反应,而抗体试剂检测为阴性反应,则应考虑进行HIV-1 p24抗原或核酸检测,必要时进行随访。,艾滋病检测筛查试验室复检判定为阳性反应样品,确证试验室能够直接进行确证试验。,第31页,以诊疗为目标检测策略,样品,初筛试验,筛查试剂,阳性反应,阴性反应,复检试验,原有试剂,+,另一不一样原理,(,或厂家,),试剂或另外两种,不一样原理,(,或厂家,),试剂,均阳性反应,一阴一阳,均阴性反应,确证试验,汇报阴性,图,1,HIV,抗体筛查检测流程,第32页,以诊疗为目标检测策略,筛查试验结果汇报,HIV抗体筛查试验用,HIV抗体筛查汇报,进行汇报,阴性反应汇报为“HIV抗体阴性(-)”;阳性反应汇报为“HIV抗体待复检”。,第33页,以诊疗为目标检测策略,筛查试验呈,阳性,反应样品转送,如需送上级试验室进行复检,,需要,查对身份,补充个人信息(如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必要,时采集第二份血样,持,HIV抗体筛查复检送检单,,送当地艾滋病筛查中心试验室,或直接送确证试验室复检。HIV抗体复检试验用,HIV抗体复检汇报单.doc,进行汇报,两次检测均阳性或一阴一阳汇报为“HIV抗体待确证”;两次检测均阴性汇报为“HIV抗体阴性(-)”。HIV抗体复检汇报需由1名检验人员和1名审核人员签字。,第34页,以诊疗为目标检测策略,确证流程,第35页,以诊疗为目标检测策略,注意事项:,确证为不确定反应样本,进行二次随访,须做确证试验,而不是筛查试验。,第36页,以诊疗为目标检测策略,HIV抗体确证试验结果判定,HIV-1抗体阳性,同时符合以下2条标准可判为HIV-1抗体阳性:最少有2条env带(gp41和gp160/gp120)出现,或最少1条env带和p24带同时出现;符合试剂盒提供阳性判定标准。,HIV-2抗体阳性 出现HIV-2型特异性指示带样品:假如同时呈HIV-1抗体阳性反应,汇报HIV-1抗体阳性,不推荐深入做HIV-2抗体确证试验;假如同时呈HIV-1抗体不确定或阴性反应,需用HIV-2型确证试剂再做HIV-2抗体确证试验。,同时符合以下二条标准,即出现最少2条env带(gp36和gp140/gp105),和试剂盒提供阳性判定标准,可判为HIV-2抗体阳性。,HIV抗体不确定 出现HIV抗体特异带,但不足以判定阳性。,注:HIV-1抗体特异带包含:env带:gp160/gp120、gp41;gag带:p55、p24、p17(或p18);pol带:p66(或p65)、p51、p31。HIV-2抗体特异条带包含:env带:gp140/gp105、gp36;gag带:p56、p26、p16;pol带:p68、p53、p34。(因为使用毒株不一样,HIV-2 env带也可为gp125/gp80、gp36)。,HIV抗体阴性 无HIV抗体特异带出现。,确证汇报单.doc,第37页,以诊疗为目标检测策略,质量控制,1、抗体检测统计学室内质量控制,2、快速检测质控,试剂内对照 在质控窗口内出现质控带,该质控带是试剂自带内部过程质控,说明试验操作全部完成而且试验所用材料处于工作状态。清洁检测区背景是内部阴性过程质控。如试验完成后未展现红色质控带,说明试剂盒内质控无效,该试验结果无效,样品须重检。,外部质控品对照,外部对照质控品,可采取商用质控品或自制质控品。质控品应包含抗体阳性样品和阴性样品。自制质控品可使用本室保留阳性样品。不能使用酶联试验外部质控品。,以下情况需做质量控制:更换试剂批号;更换检测人员;更换包装;每个检测日;更换试剂厂家。,第38页,以诊疗为目标检测策略,出现以下问题,提醒存在质量隐患,应引发重视:运输包装、内盒或试剂盒物理损伤;在单包装内存在混杂物质;标签出现错误、缺失或字迹含糊(尤其是产品名称或出产厂家名称,批号和货号,失效期或/和生产日期);缺失目录;泄漏或污染;不宜存放条件;保护包装纸破损或污染;未到达质量控制标准(阳性/阴性控制结果以及质控条带出现是否等标志)。,除上述情况以外,提议:每个检测日检测一次阳性和阴性质控品;假如日检测量大于50份样品,最少应作2次质控。,开展快速检测确实证试验室须参加中国CDC组织检测能力验证,开展快速检测筛查试验室及检测点须参加省级或地市级CDC组织试验室能力验证。,第39页,试验室生物安全,第40页,规范性引用文件,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标准(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年5月31日颁布,年6月1日起实施。,试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 19489-2008,207月1日起实施。,微生物和生物医学试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S 233-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2002-12-03公布,2003-08-01实施。,Guidelines for the Safe Transport of Infectious Substances and Diagnostic Specimens.WHO 1997.,消毒技术规范(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2-11-15公布,2003-04-01起实施。,第41页,艾滋病检测工作中生物安全,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方法第五章21-24条,对传染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弃物进行消毒和无害化处理,遵照“标准防护标准”预防室内外传染,艾滋病毒株和样品采集、保藏、携带、运输,必须符合可感染人类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品运输管理要求要求,硬件必须执行试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相关要求,职业暴露预防,第42页,艾滋病防治条例,(,29/1/06,1/3/06),第三章第三十二条,对卫生技术人员和在执行公务中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人员,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和其它相关部门应该组织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相关单位应该采取有效卫生防护办法和医疗保健办法。,第七章第六十三条附则,标准防护标准,是指医务人员将全部病人血液、其它体液以及被血液、其它体液污染物品均视为含有传染性病原物质,医务人员在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办法。,第43页,HIV生物危害,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人类免疫缺点病毒(HIV)属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定义了艾滋病病毒分级标准。,第44页,HIV相关检测生物安全级别,HIV抗体检测(包括筛查和确证实验)、抗原检测和相关免疫学检测应在符合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2)要求艾滋病检测实验室中进行。,HIV分离培养、浓缩、中和试验、细胞培养及研究工作及其它需要应用活病毒研究工作,应在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3)中进行。,HIV核酸提取和检测均应在符合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2)要求艾滋病检测实验室中进行。,HIV病毒株应保存在符合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3)要求艾滋病实验室;HIV阳性样品,包括全血、血清、血桨和其他组织(液)、核酸提取物应保存在符合BSL-2要求艾滋病实验室。,版新规定了病毒分离培养、保存不一样样本实验室级别,第45页,生物安全确保办法,建立安全制度,试验室主任是试验室安全第一责任人,,对试验室工作和环境安全负责,负责制订全方面试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并监督落实。全部工作人员都应无条件恪守试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保护自己和他人安全。,艾滋病检测试验室应建立以下安全制度,每年都应对安全制度或安全标准操作程序及其落实情况进行检验和修订,并有统计。,第46页,生物安全确保办法,应建立制度:,试验室安全工作制度或安全标准操作程序(S-SOP)。,意外事故处理预案,主要是生物安全意外事故。内容包含应急处理、登记和汇报、调查和处理。,信息安全及保密制度:与HIV/AIDS检测相关全部资料均应严格保密,包含送检单、检测统计、样品登记、汇报单及工作人员年度检测结果等,不得对无关人员透露检测结果。,第47页,生物安全确保办法,培训和管理,试验室应进行全员安全培训并强化“普遍性防护标准”安全意识,全部血液、未固定组织和组织液样品,均应视为有潜在传染性,都应以安全方式进行操作。全部管理和检测人员都应接收省级以上艾滋病检测试验室主持安全培训,包含上岗前培训和复训,并接收管理人员监督。,必须对新上岗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版仅仅是通知,未要求培训),使他们清楚试验室工作潜在危险,经过考评等方式确认他们具备安全操作能力后方可单独工作。,必须对新调入人员、外来合作、进修和学习人员进行生物安全培训(版仅需同意即可进入),经试验室主任同意后,方可进入试验室。,生物安全培训和监督应有客观详实统计。,试验室主任应详细了解全部工作人员教育和培训背景、专长、性格特点等。要依据人员特点、工作种类、所包括生物材料合理安排工作区域,要定时对试验室环境进行安全检验。,第48页,生物安全确保办法,个人保健和防护,遇有手部皮肤有开放性伤口及其它不适于工作情况,应暂停工作。,皮肤微小伤口、擦伤、皲裂等,应用防水敷料严密覆盖。,应为每一名在艾滋病试验室工作人员提供充分防护服、一次性乳胶手套、口罩、帽子和覆盖足背工作鞋。应将清洁防护服和其它个人防护用具置于试验室清洁区内专用处存放。,试验室应设置应急冲洗眼睛装置。,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HIV抗体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应接种乙肝疫苗。应每年对工作人员采血检测HIV抗体,血清应长久保留。,进试验室工作前要摘除首饰,修剪长带刺指甲,以免刺破手套。,第49页,生物安全确保办法,个人保健和防护,禁止在试验室内进食、饮水、吸烟和化装。,试验操作时应穿适当防护服(白大衣、隔离衣或一次性工作服)、戴手套和口罩、穿试验室专用工作鞋。如接触物传染性大、应戴双层手套;含有HIV液体(样品或病毒培养液)有可能喷溅时,应戴防护眼镜、穿防水(如塑料)围裙。工作完成,先脱去手套,再脱去防护服,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穿过污染防护服应及时放入污物袋中,消毒后方可洗涤或废弃。,操作过程中,如发觉防护服被污染应马上更换,如手套破损,应马上丢弃、洗手并换上新手套。不能用戴手套手触摸暴露皮肤、口唇、眼睛、耳朵和头发等。不要将手套清洗或消毒后再次使用,因为使用表面活性剂清洗可使手套对水通透性增加,消毒剂能够引发手套破损。,禁止使用口腔吸液管,必须使用移液器来操作试验全部液体。,第50页,生物安全确保办法,安全操作,试剂及样品管理,试验室清洁和消毒,样品带入、带出和操作,使用利器注意事项,较版相比,将个人防护、安全操作分开来阐述,更细致、清楚,能够有效指导试验室技术人员实际工作。,第51页,污染物处理,应按照试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 19489-)和消毒技术规范(版)处置试验室废弃物。,艾滋病试验室产生全部废弃物,包含不再需要样品、培养物和其它物品,均应视为感染性废弃物,应置于专用密封防漏容器中,安全运至消毒室,经高压消毒后再进行处理或废弃。,第52页,污染物处理,艾滋病检测试验室惯用消毒方法,物理消毒方法,高压蒸汽消毒,121,保持1520min;,干燥空气烘箱消毒(干烤消毒),140,保持23h。,化学消毒方法,含氯消毒剂(次氯酸钠,含有效氯5000mg/L),75%乙醇,2%戊二醛,艾滋病检测试验室物品惯用消毒方法,废弃物缸:5000mg/L 次氯酸钠。,生物安全柜工作台面和仪器表面:75%乙醇。,溢出物:5000mg/L次氯酸钠。,污染台面和器具:mg/L 次氯酸钠,也能够用过氧化氢或过氧乙酸。器械可用2%戊二醛消毒。,第53页,意外事故处理,将意外、事故定义合并,取消形式化解释,小型意外、重大意外等词汇被删除。,突出强调发生意外事故后处理方法。,第54页,意外事故处理,发生意外事故时,应针对事故类型马上进行紧急处理,主要包含:,皮肤针刺伤或切割伤,应马上用肥皂和大量流水冲洗,尽可能挤出损伤处血液,用70%乙醇或其它消毒剂消毒伤口。,皮肤污染:用水和肥皂冲洗污染部位,并用适当消毒剂浸泡,如70%乙醇或其它皮肤消毒剂。,粘膜污染:用大量流水或生理盐水冲洗污染部位。,衣物污染:尽快脱掉污染衣物,进行消毒处理。,污染物泼溅:小范围污染物泼溅,应马上进行消毒处理和清洗。发生大范围污染物泼溅事故时,应马上通知试验室主管领导和安全责任人抵达事故现场,查清情况,确定消毒程序。,发生空气污染时,可采取低温蒸汽甲醛气体对空气进行消毒,但甲醛有致癌作用,不宜用于生物安全柜和试验室常规空气消毒。,第55页,意外事故处理,假如发生重大泼溅事故,应采取以下办法进行,从污染处疏散人员,但要预防污染扩散;,控制污染扩散,锁门并禁止人员进入;,通知试验室主管领导、安全责任人等,查清情况,确定消毒处理程序;,必要时可进行生物安全柜和/或试验室低温蒸汽甲醛气体消毒,使用这种方法生物安全柜和/或试验室必须密闭,人员必须离开。详细操作可按说明书执行。,溢漏处可用经消毒剂浸泡吸水物质覆盖;消毒剂作用1015分钟后,移走吸水性物质,用消毒剂冲洗,用水清洗。,第56页,意外事故处理,版采取以下办法:,从污染处疏散人员,但要预防污染扩散;,控制污染锁门并预防深入进入;,通知试验室主管领导、安全责任人等,方便查清情况,确定消毒处理程序;,假如认为适当,可进行生物安全柜和/或试验室低温蒸汽甲醛气体消毒,但生物安全柜和/或试验室必须有可靠密闭性能,人员必须完全离开。【生物安全柜:25ml福尔马林和等量水混合后放在一个蒸发皿中使其在密封生物安全柜中蒸发,保持最少6h,最好过夜。试验室:福尔马林和水体积依据试验室大小而定】。详细操作可按说明书执行。,发生溢出后应离开房间约30分钟。穿防护服,被溅地方用经消毒剂浸泡吸水物质覆盖;消毒剂起作用1015分钟后清理该地方。移走吸水性物质,用消毒剂冲洗该地方。,第57页,意外事故处理,意外及事故登记、汇报和检测,对重大意外和事故必须进行登记,对职业暴露事故应填写“艾滋病职业暴露人员个案记录表”(附表9,明确了事故发生时必须填写个案表,)。内容包含:,意外和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及详细经过。详细统计职业暴露发生时间、地点及经过;暴露方式;损伤详细部位、程度;暴露物种类(培养液、血液或其它体液)和含有HIV情况;,事故处理方法和经过,包含教授或领导赴现场指导和处理情况。处理方法及经过;是否采取暴露后预防药品,详细统计用药情况、首次用药时间(暴露后几小时或几天)、药品毒副作用情况(包含肝肾功效化验结果)、用药依从性。,随访和检测日期、项目和结果。,对重大意外和事故必须进行汇报和检测,发生重大事故时,在紧急处理同时要马上向主管领导和教授汇报。同时抽血检测HIV抗体,暴露后4周、8周、12周、6个月要定时检测。,发生小型事故时可在紧急处理后马上将事故情况和处理方法汇报主管领导和教授。,第58页,HIV职业暴露特点,经血传输,为主,第59页,可能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主要工作场所,医疗机构,病原制备机构,血源性病原体临床试验室,血源性病原体研究试验室,医疗废弃物搜集、运输和处理单位,其它场所:采供血机构、戒毒所、殡仪馆、羁押或劳教机构等。,第60页,可能接触血源性病原体主要人群,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人员(包含志愿者),微生物试验室和科研机构工作人员.,其它人员,如羁押或劳教机构、戒毒所工作人员和殡葬业工作人员等,*,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报批稿),第61页,医疗机构中可能包括人员,医务卫生人员(有接触传染因子护理、手术、接生、拔牙、内窥镜检验、输血、透析等),清洁人员,检验人员,病理人员,护工人员,第62页,年全国职业暴露汇报情况,单位汇报例数*%,医院 633 67.5,公安司法系统 224 23.9,采供血机构 7 0.7,疾控机构 43 4.6,其它 31 3.3,*20(938)比年(598)增加56.9%.因为HIV检测试验室建立加紧,第63页,2005-年HIV职业暴露系统分布,第64页,我国HIV职业暴露事故发生试验室类别统计(1997-),第65页,经血(体液)传输方式,输血,血制品,共用针具,皮肤粘膜刺伤,擦伤,供血,医源性传输,日常生活传输,其它,第66页,职业暴露病因,已发觉病因,20种,常见病因,HIV,、HBV、HCV,常见路径,皮损和粘膜暴露,溅向眼,鼻,口,这里指病因,HIV,第67页,最常见经血传输传染因子,病毒类,HIV,HBV,HCV,HGV,TTV,HTLV-1,HTLV-2,螺旋体类,梅毒螺旋体,原虫类,疟疾,南美洲锥体虫病(Chagas Disease),第68页,流行病学和试验研究证实增加感染危险原因,接触血液量大,接触时间又长(血量),受损伤口深(深度),造成伤口器械上有显著血迹(血污),器械曾插入静脉或动脉内(采血针头),接触患者在事故后60天内死于AIDS(滴度),HIV,培养物(滴度),皮肤粘膜,病人处于急性感染与发病期(滴度),CD4低,VL高,第69页,预计暴露危险性,HIV皮肤 0.3,粘膜 0.09,HCV皮肤 1.8,HBV皮肤,eAg(+)40%,eAg(-)1.5-10%,第70页,全球卫生保健人员被针刺伤,病种传染力感染可能性流行率,(中国),HBV,30%,14%,HCV,6%,10,倍,4.1%,HIV,0.3%,20,倍,0.1%,第71页,HIV职业暴露,存在危险性,发生率很低,第72页,预防关键,认识和建立制度,建筑,布局,安全操作,个人防护,医疗器具设备和消毒,废弃物处理,健康监护,第73页,HIV/AIDS预防,策略,一切阻断HBV,办法完全能对付HIV暴露,阻断重点是血液和体液,严格执行阻断血液传输法规,条例和要求,加强工作人员防范意识教育,树立良好消毒灭菌观察,恪守各种制度,要建立起管理系统,纳入单位主要工作议程,一旦发生意外事故,按要求处理,对阳性者态度,第74页,医务人员须知,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要戴手套,操作完成,脱手套洗手或消毒,血液、体液飞溅到面部时,要戴口罩和防护眼镜,必要时穿隔离衣,操作工作环境光线充分,预防意外刺伤或者划伤,防止锐器或针头刺伤,*,卫医发108号,第75页,普通病房,,如并有结核病要分开,接触到血液、体液、分泌液事先戴好手套,手术时可戴上两付手套,接触后洗手,工作人员有皮损或皮炎要用纱布覆盖,直至痊愈,用纸巾擦去溅出血并烧去,HIV/AIDS预防,要求,1,第76页,对血液或体液污染环境要消毒,小心使用尖锐器具(尽可能不用),,刺破粘膜要消毒后移出,不能共用牙刷、剃须刀和其它个人用具,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时要确保充分光线,HIV/AIDS预防,要求,2,第77页,试验室安全办法,布局,有专用试验室(最少检测台),划分清洁区和污染区(半污染区),有显著标识,充分操作空间,墙面、地面、台面耐酸、耐碱、易消毒、不渗液,检验台应装置紫外灯,备有消毒药品、消毒器材和设备,有脚踏或感应流水装置,备有冲眼睛水,足够一次性手套、口罩、隔离服和防护眼镜,清洁区(间)备有存放个人衣服、用具设施;有条件可设专用淋浴设备,试验室应装置恒温设备,室温保持在20-25,有防蚊蝇、鼠设备,第78页,试验室安全办法,安全操作,1,试验室人员熟悉生物安全操作知识和消毒技术,不在试验室喝饮料、吸烟、吃食物、化装和会客,试验室用具专用,不将私人和无关物品带入试验室,工作时戴手套、穿工作衣和隔离衣,如手套破损应马上丢弃、洗手并戴上新手套,不用戴手套手触摸暴露皮肤、口唇、眼睛、耳朵和头发等,尽可能防止使用尖锐物品和器具;宜用不易破碎材料制品;禁止用口吸任何物质,第79页,试验室安全办法,安全操作,2,结束工作后,对操作台消毒,如用消毒液清洗后,要干燥20分钟以上;操作时有标本、检测试剂溅出时应及时消毒,平时保持环境整齐,工作完成,脱去手套后洗手,再脱去工作衣,用肥皂和流水洗手,遇意外事故,马上处理并分别以口头和书面方式汇报上级部门,并马上进行局部处理,遇高危意外事故,除局部处理外,同时应马上采取预防办法,包含随访、HIV检测、休息并暂时离开原岗位3个月,按医嘱服用抗HIV药品进行预防,第80页,推荐预防办法,对病毒传代、增殖和保留;生物学特征判定;药品体外筛选试验;培养传染性分子克隆;中和抗体试验;病人病毒分离,应在P3进行,,要按三级生物安全水平要求装置、设置、个人防护和消毒,对人或动物疑有HIV或SIV样品、体液,在BSL-2,内进行,如处理浓缩材料,还要采取BSL-3级附加操作技术和防护设备(,灭活样品能够在BSL-1中进行,),第81页,试验室安全办法,健康监护,工作人员从事工作前必须进行HIV抗体(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肝炎病毒标识物)检测,每六个月做一次HIV抗体复测,并保留血样一年以上,第82页,半污染区,污染区,清洁区,第83页,职业暴露后预防,职业暴露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检验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血液、体液污染了针头及其它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情况(版即暴露于含有HIV液体等引发危害)。职业暴露也包含其它行业工作人员,如警察、公安、司法等部门工作人员,羁押或劳教机构、戒毒所和殡葬业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皮肤、粘膜或者刺破皮肤等情况(版:相关监管人员,不尽详实)。,第84页,职业暴露后预防,职业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