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p><span id="_baidu_bookmark_start_0" style="display: none; line-height: 0px;"></span>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谢谢,高二复习课件第三、四章,第1页,一、DNA是主要遗传物质,1肺炎双球菌转化试验,(1)加热杀死S型细菌过程中,其蛋白质变性失活,不过其内部DNA在加热结束后随温度降低又逐步恢复其活性。,(2)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原因是S型细菌DNA与R型菌DNA实现重组,表现出S型菌性状,此变异属于,基因重组,。,(3)体内、体外转化试验都遵照了,单一变量,标准和,对照试验,标准,各试验组互为对照,增强了结论说服力。,第2页,2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1)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说明:,DNA能自我复制,使前后代保持一定连续性;,DNA能够控制蛋白质生物合成。,(2)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合成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所需原料氨基酸全部来自细菌;,组成子代噬菌体DNA现有来侵入细菌亲代噬菌体(起模板作用),也有利用细菌体内原料脱氧核苷酸新合成。,第3页,3肺炎双球菌转化试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比较,第4页,(1)一切有细胞结构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2)生物遗传物质是核酸(DNA和RNA),DNA是主要遗传物质,是针对整个生物界而言。,(3)蛋白质不可能是遗传物质原因:,不能进行自我复制,而且它在染色体中含量往往不固定;,分子结构也不稳定(易变性);,不能遗传给后代。,4DNA是主要遗传物质原因,练习,第5页,1.肺炎双球菌转化试验中,将加热杀死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在小鼠体内S型、R型活细菌含量改变情况如图所表示。以下相关叙述错误是(),A在死亡小鼠体内存在着S型、R型两种类型细菌,B小鼠体内出现S型活细菌是因为R型细菌基因突变结果,C曲线ab下降原因是R型细菌被小鼠免疫系统作用所致,D曲线bc段上升,与S型细菌在小鼠体内增殖造成小鼠免疫力降低相关,S型细菌因为含有荚膜,不轻易被免疫系统去除,第6页,2.以含(NH,4,)SO,4,、KHPO,4,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向大肠杆菌培养液中接种以,32,P标识T,2,噬菌体(S元素为,32,S),一段时间后,检测子代噬菌体S、P元素,下表中对结果预测,最可能发生是(),选项,S元素,P元素,A,全部,32,S,全部,31,P,B,全部,35,S,多数,32,P,少数,31,P,C,全部,32,S,少数,31,P,多数,31,P,D,全部,35,S,少数,32,P,多数,31,P,32,S,32,P,35,S,31,P,第7页,3.格里菲思(FGriffith)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身上进行了著名转化试验,此试验结果(),A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B证实了RNA是遗传物质,C证实了蛋白质是遗传物质,D没有详细证实哪一个物质是遗传物质,4.赫尔希经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证实DNA是遗传物质,试验包含4个步骤;培养噬菌体,,35,S和,32,P标识细菌,放射性检测,离心分离。试验步骤先后次序为(),AB,C D,第8页,5.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试验,进行了以下4个试验:,S型菌DNA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入小鼠,R型菌DNADNA酶加入S型菌注射入小鼠,R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菌DNA注射入小鼠,S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DNA注射入小鼠(),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B存活,死亡,存在,死亡,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D存活,死亡,存活,存活,第9页,6.以下相关生物体遗传物质叙述,正确是(),A豌豆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酵母菌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CT,2,噬菌体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DHIV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第10页,二、DNA分子结构,1相关DNA分子化学结构,第11页,2关于平面结构和空间结构(双螺旋结构),特点:,(1)两条链反向平行;,(2)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排列在外侧;,(3)两条长链碱基之间靠氢键连接成碱基对,碱基正确形成遵照碱基互补配对标准。,第12页,(1),稳定性,:使DNA双螺旋结构稳定原因取决于:碱基对间氢键;疏水作用(或碱基堆积力);疏水碱基彼此堆积,避开了水相,普通认为后者对双螺旋稳定性贡献最大。,(2),多样性,:碱基对(或脱氧核苷酸对)排列次序千变万化,组成了DNA多样性遗传信息多样性生物多样性。,(3),特异性,:每个DNA分子碱基正确排列次序是特定,组成了每个DNA分子特异性遗传信息特异性生物特异性。,3DNA分子结构特点,第13页,7.有一对氢键连接脱氧核苷酸,已查明它结构中有一个腺嘌呤,则它其它组成成份应是(),A三个磷酸、三个脱氧核糖和一个胸腺嘧啶,B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和一个胞嘧啶,C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和一个胸腺嘧啶,D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和一个尿嘧啶,练习,第14页,三、DNA分子复制,1场所:主要是在细胞核(凡是细胞内有DNA地方均可复制),第15页,3过程:边解旋边复制。解旋合成子链母、子链组成双螺旋。,4特点:半保留复制。新合成每个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来DNA分子中一条链(模板链)。,5结果:一个DNA分子形成了两个DNA分子。新复制出2个子代DNA分子经过细胞分裂分配到2个子细胞中去。,练习,8.某DNA分子共有,a,个碱基,其中含胞嘧啶,m,个,则该DNA分子复制3次,需要游离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A7(,a,m,)B8(,a,m,),C7(,a,m,)D8(2,a,m,),第16页,四、基因是有遗传效应DNA片段,(1)基因是DNA分子上一个个特定片段,一个DNA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2)基因与DNA结构一样,也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按一定次序排列而成序列。,(3)每个基因脱氧核苷酸数目及排列次序是特定。,(4)不一样基因,差异在于碱基数目及排列次序不一样。,(5)基因中碱基排列次序代表遗传信息。,1.基因概念了解,第17页,2、基因与脱氧核苷酸、遗传信息、DNA、染色体、蛋白质、生物性状之间关系,第18页,9.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为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4个子代DNA分子对应位点上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推测“P”可能是(),A胸腺嘧啶,B腺嘌啶,C胸腺嘧啶或腺嘌呤,D胞嘧啶,或鸟嘌呤,第19页,五、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1遗传信息、密码子、反密码子区分,(1)存在位置不一样:,遗传信息,存在于基因(DNA)中,是指基因(DNA)中脱氧核苷酸排列次序;,密码子,位于mRNA上,是指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三个相邻碱基;,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是指tRNA中与密码子相互配正确三个碱基。,(2)作用不一样:,遗传信息,决定氨基酸排列次序是间接作用;,密码子,直接控制蛋白质中氨基酸排列次序;,反密码子,是识别密码子。,第20页,2密码子与氨基酸关系,(1)密码子共有64种,不过编码氨基酸密码子只有61种,有3种终止密码子;,(2)一个氨基酸能够有一个或各种密码子,不过一个密码子只能决定一个氨基酸;,(3)起始密码子也能决定氨基酸;,(4)密码子是连续,中间无其它碱基隔开;,(5)不论是病毒,还是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第21页,3tRNA功效,(1)一是转运氨基酸,二是识别密码子,且一个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个氨基酸,所以tRNA有61种;,(2)一个氨基酸可有一个或几个tRNA来转运;,(3)tRNA并非只有三个碱基,有多个碱基;,(4)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基因(,DNA,)碱基数,mRNA,碱基数氨基酸数,6 3 1(,“最少”或“最多”,),4基因中碱基、RNA中碱基和蛋白质中氨基酸数量关系,第22页,10.tRNA与mRNA碱基互补配正确现象可出现在真核细胞(),A细胞核中B核糖体上,C核膜上 D核孔处,11.若一个信使RNA中有m个碱基,其中GC有n个,该mRNA合成蛋白质由一条肽链组成。则其模板DNA分子中AT数、合成蛋白质时脱去水分子数分别是(),练习,第23页,六、基因对性状控制,1中心法则内容图解,(1)a表示DNADNA(或基因到基因):,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DNA自我复制过程,表示遗传信息传递。,(2)b表示DNARNA:,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转录过程。,(3)c表示RNA蛋白质:,发生在细胞质核糖体上翻译过程,b、c共同完成遗传信息表示。,(4)d表示RNADNA:,少数RNA病毒、甲型H1N1病毒、SARS病毒、HIV在宿主细胞内逆转录过程。,(5)e表示RNARNA:,以RNA作为遗传物质生物(如RNA病毒)RNA自我复制过程。,第24页,2、基因与生物性状之间关系,(1)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遗传物质功效单位和结构单位。,(2)基因是经过控制蛋白质合成来控制性状。,(3)基因控制性状两种方式,练习,第25页,12.下表相关基因表示选项中,不可能是(),基因,表示细胞,表示产物,A,细菌抗虫蛋白基因,抗虫棉叶肉细胞,细菌抗虫蛋白,B,人酪氨酸酶基因,正常人皮肤细胞,人酪氨酸酶,C,动物胰岛素基因,大肠杆菌工程菌细胞,动物胰岛素,D,兔血红蛋白基因,兔成熟红细胞,兔血红蛋白,第26页,</p>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