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增 值 税 纳 税 申 报 表
(适用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填表日期:年月日 申报日期:年月日
税款所属期: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 金额单位:元至角分
纳税人名称
纳税人识别号
法人姓名
注册地址
营业地址
开户银行
银行账号
所属行业
1700=纺织业
项目
栏次
一般货物及劳务
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
本月数
本年累计
本月数
本年累计
销
售 额
(一)按适用税率征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
1
其中:应税货物销售额
2
应税劳务销售额
3
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
4
(二)按简易征收办法征税货物销售额
5
其中: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
6
(三)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销售额
7
(四)免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
8
其中:免税货物销售额
9
免税劳务销售额
10
税 款 计 算
销项税额
11
进项税额
12
上期留抵税额
13
进项税额转出
14
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
15
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
16
应抵扣税额合计
17=12+13-14-15+16
实际抵扣税额
18(如17<11=17 否=11)
应纳税额
19=11-18
期末留抵税额
20=17-18
简易征收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
21
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
22
应纳税额减征额
23
应纳税额合计
24=19+21-23
税
款
缴
纳
期初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
25
实收出口开具专用缴款书退税额
26
本期已缴税额
27=28+29+30+31
(1)分次预缴税额
28
(2)出口开具专用缴款书退税额
29
(3)本期缴纳上期应纳税额
30
(4)本期缴纳欠缴税额
31
期末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
32=24+25+26-27
其中:欠缴税额(>=0)
33=25+26-27
本期应补(退)税额
34=24-28-29
即征即退实际退税额
35
期初未缴查补税额
36
本期入库查补税额
37
期末未缴查补税额
38=16+22+36-37
授权人
声明人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材料(表二)
(本期进项税额明细)
所属时间: 年 月
纳税人名称: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金额单位:元至角分
一、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
项目
栏次
份数
金额
税额
(一)认证相符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
1=2+3
其中:本期认证相符且本期申报抵扣
2
前期认证相符且本期申报抵扣
3
(二)非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及其他扣税凭证
4=5+6+..+10
其中: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
5
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
6
废旧物资发票
7
运输费用结算单据
8
6%征收率
9
4%征收率
10
(三)外贸企业进项税额抵扣证明
11
当期申报抵扣进项税额合计
12=1+4+11
二、进项税额转出额
项目
栏次
本期进项税转出额
13=14+...+21
其中:免税货物用
14
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个人消费用
15
非正常损失
16
按简易办法征税货物用
17
免抵退税办法出口货物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18
纳税检查调减进项税额
19
未经认证已抵扣的进项税额
20
红字专用发票通知单注明的进项税额
21
三、待抵扣进项税额
项目
栏次
份数
金额
税额
(一)认证相符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
22
期初已认证相符但未申报抵扣
23
本期认证相符且本期未抵扣申报
24
期末已认证相符但未申报抵扣
25=23+24-3
其中:按照税法规定不允许抵扣
26
(二)非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及其他扣税凭证
27=28+...+34
其中: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
28
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
29
废旧物资发票
30
运输费用结算单据
31
6%征收率
32
4%征收率
33
34
四、其他
项目
栏次
份数
金额
税额
本期认证相符的全部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
35
期初已征税款挂账额
36
期初已征税款余额
37
代扣代缴税额
38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及其附列资料填写说明
本纳税申报表及其附列资料填写说明(以下简称本表及填写说明)适用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以下简称纳税人)。
一、名词解释
(一)本表及填写说明所称“货物”,是指增值税的应税货物。
(二)本表及填写说明所称“劳务”,是指增值税的应税加工、修理、修配劳务。
(三)本表及填写说明所称“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是指销售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以下简称应税行为)。
(四)本表及填写说明所称“扣除项目”,是指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在确定销售额时,按照有关规定允许其从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中扣除价款的项目。
二、《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填写说明
本表“货物及劳务”与“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各项目应分别填写。
(一)“税款所属期”是指纳税人申报的增值税应纳税额的所属时间,应填写具体的起止年、月、日。
(二)“纳税人识别号”栏,填写纳税人的税务登记证件号码。
(三)“纳税人名称”栏,填写纳税人名称全称。
(四)第1栏“应征增值税不含税销售额(3%征收率)”:填写本期销售货物及劳务、发生应税行为适用3%征收率的不含税销售额,不包括应税行为适用5%征收率的不含税销售额、销售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和销售旧货的不含税销售额、免税销售额、出口免税销售额、查补销售额。 纳税人发生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行为且有扣除项目的,本栏填写扣除后的不含税销售额,与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附列资料》第8栏数据一致。
(五)第2栏“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含税销售额”:填写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销售额合计。
(六)第3栏“税控器具开具的普通发票不含税销售额”:填写税控器具开具的货物及劳务、应税行为的普通发票金额换算的不含税销售额。
(七)第4栏“应征增值税不含税销售额(5%征收率)”:填写本期发生应税行为适用5%
征收率的不含税销售额。纳税人发生适用5%征收率应税行为且有扣除项目的,本栏填写扣除后的不含税销售额,与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附列资料》第16栏数据一致。
(八)第5栏“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含税销售额”:填写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销售额合计。
(九)第6栏“税控器具开具的普通发票不含税销售额”:填写税控器具开具的发生应税行为的普通发票金额换算的不含税销售额。
(十)第7栏“销售使用过的固定资产不含税销售额”:填写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不含不动产,下同)和销售旧货的不含税销售额,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3%)。
(十一)第8栏“税控器具开具的普通发票不含税销售额”:填写税控器具开具的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和销售旧货的普通发票金额换算的不含税销售额。
(十二)第9栏“免税销售额”:填写销售免征增值税的货物及劳务、应税行为的销售额,不包括出口免税销售额。应税行为有扣除项目的纳税人,填写扣除之前的销售额。
(十三)第10栏“小微企业免税销售额”:填写符合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政策的免税销售额,不包括符合其他增值税免税政策的销售额。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不填写本栏次。
(十四)第11栏“未达起征点销售额”:填写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未达起征点(含支持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政策)的免税销售额,不包括符合其他增值税免税政策的销售额。本栏次由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填写。
(十五)第12栏“其他免税销售额”:填写销售免征增值税的货物及劳务、应税行为的销售额,不包括符合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和未达起征点政策的免税销售额。
(十六)第13栏“出口免税销售额”:填写出口免征增值税货物及劳务、出口免征增值税应税行为的销售额。应税行为有扣除项目的纳税人,填写扣除之前的销售额。
(十七)第14栏“税控器具开具的普通发票销售额”:填写税控器具开具的出口免征增值税货物及劳务、出口免征增值税应税行为的普通发票销售额。
(十八)第15栏“本期应纳税额”:填写本期按征收率计算缴纳的应纳税额。
(十九)第16栏“本期应纳税额减征额”: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照税法规定减征的增值税应纳税额。包含可在增值税应纳税额中全额抵减的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费用以及技术维护费,可在增值税应纳税额中抵免的购置税控收款机的增值税税额。当本期减征额小于或等于第15栏“本期应纳税额”时,按本期减征额实际填写;当本期减征额大于第15栏“本期应纳税额”时,按本期第15栏填写,本期减征额不足抵减部分结转下期继续抵减。
(二十)第17栏“本期免税额”:填写纳税人本期增值税免税额,免税额根据第9栏“免税销售额”和征收率计算。
(二十一)第18栏“小微企业免税额”:填写符合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政策的增值税免税额,免税额根据第10栏“小微企业免税销售额”和征收率计算。
(二十二)第19栏“未达起征点免税额”:填写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未达起征点(含支持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政策)的增值税免税额,免税额根据第11栏“未达起征点销售额”和征收率计算。
(二十三)第21栏“本期预缴税额”:填写纳税人本期预缴的增值税额,但不包括查补缴纳的增值税额。
三、《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附列资料》填写说明
本附列资料由发生应税行为且有扣除项目的纳税人填写,各栏次均不包含免征增值税项目的金额。
(一)“税款所属期”是指纳税人申报的增值税应纳税额的所属时间,应填写具体的起止年、月、日。
(二)“纳税人名称”栏,填写纳税人名称全称。
(三)第1栏“期初余额”:填写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行为扣除项目上期期末结存的金额,试点实施之日的税款所属期填写“0”。
(四)第2栏“本期发生额”:填写本期取得的按税法规定准予扣除的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行为扣除项目金额。
(五)第3栏“本期扣除额”:填写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行为扣除项目本期实际扣除的金额。第3栏“本期扣除额”≤第1栏“期初余额”+第2栏“本期发生额”之和,且第3栏“本期扣除额”≤第5栏“全部含税收入(适用3%征收率)”。
(六)第4栏“期末余额”:填写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行为扣除项目本期期末结存的金额。
(七)第5栏“全部含税收入(适用3%征收率)”:填写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行为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数额。
(八)第6栏“本期扣除额”:填写本附列资料第3栏“本期扣除额”的数据。第6栏“本期扣除额”=第3栏“本期扣除额”。
(九)第7栏“含税销售额”:填写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行为的含税销售额。第7栏“含税销售额”=第5栏“全部含税收入(适用3%征收率)”-第6栏“本期扣除额”。
(十)第8栏“不含税销售额”:填写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行为的不含税销售额。第8栏“不含税销售额”=第7栏“含税销售额”÷1.03,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
》第1栏“应征增值税不含税销售额(3%征收率)”“本期数”“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栏数据一致。
(十一)第9栏“期初余额”:填写适用5%征收率的应税行为扣除项目上期期末结存的金额,试点实施之日的税款所属期填写“0”。
(十二)第10栏“本期发生额”:填写本期取得的按税法规定准予扣除的适用5%征收率的应税行为扣除项目金额。
(十三)第11栏“本期扣除额”:填写适用5%征收率的应税行为扣除项目本期实际扣除的金额。第11栏“本期扣除额”≤第9栏“期初余额”+第10栏“本期发生额”之和,且第11栏“本期扣除额”≤第13栏“全部含税收入(适用5%征收率)”。
(十四)第12栏“期末余额”:填写适用5%征收率的应税行为扣除项目本期期末结存的金额。
(十五)第13栏“全部含税收入(适用5%征收率)”:填写纳税人适用5%征收率的应税行为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数额。
(十六)第14栏“本期扣除额”:填写本附列资料第11栏“本期扣除额”的数据。第14栏“本期扣除额”=第11栏“本期扣除额”。
(十七)第15栏“含税销售额”:填写适用5%征收率的应税行为的含税销售额。第15
栏“含税销售额”=第13栏“全部含税收入(适用5%征收率)”-第14栏“本期扣除额”。
(十八)第16栏“不含税销售额”:填写适用5%征收率的应税行为的不含税销售额。第16栏“不含税销售额”=第15栏“含税销售额”÷1.05,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第4栏“应征增值税不含税销售额(5%征收率)”“本期数”“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栏数据一致。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
(小规模纳税人适用)
纳税人识别号:
纳税人名称(公章):金额单位:元至角分
税款所属期: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一、计税依据
项 目
栏次
本期数
本年累计
应税货物及劳务
应税
服务
应税货物及劳务
应税
服务
(一) 应征增值税不含税销售额
1
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
票不含税销售额
2
税控器具开具的普通发票不含
税销售额
3
(二) 销售使用过的应税固定资产不
含税销售额
4(4≥5)
——
——
其中:税控器具开具的普通发票不含
税销售额
5
——
——
(三)免税销售额
6=7+8+9
其中:小微企业免税销售额
7
未达起征点销售额
8
其他免税销售额
9
(四)出口免税销售额
10(10≥11)
其中:税控器具开具的普通发票销售
额
11
二、税款计算
本期应纳税额
12
本期应纳税额减征额
13
本期免税额
14
其中:小微企业免税额
15
未达起征点免税额
16
应纳税额合计
17=12-13
本期预缴税额
18
——
——
本期应补(退)税额
19=17-18
——
——
纳税人或代理人声明:
本纳税申报表是根据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填报的,我确定它是真实的、可靠的、完整的。
如纳税人填报,由纳税人填写以下各栏:
办税人员: 财务负责人:
法定代表人: 联系 :
如委托代理人填报,由代理人填写以下各栏:
代理人名称(公章): 经办人:
联系 :
主管税务机关: 接收人: 接收日期: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附列资料
税款所属期: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纳税人名称(公章):金额单位:元至角分
应税服务扣除额计算
期初余额
本期发生额
本期扣除额
期末余额
1
2
3(3≤1+2之和,且3≤5)
4=1+2-3
应税服务计税销售额计算
全部含税收入
本期扣除额
含税销售额
不含税销售额
5
6=3
7=5-6
8=7÷1.0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