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历史必修三专题七知识点总结.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9971433 上传时间:2025-04-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必修三专题七知识点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历史必修三专题七知识点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三专题七知识点总结 一、 认识史上的飞跃 1、 背景 ①中世纪时期的欧洲,亚里士多德的学说长期被教会奉为教条 ②近代科学诞生后,亚里士多德的力学不断受到质疑 ③伽利略在观察、实验和推理的基础上,创立了自由落体定律,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近代科学之父〕 2、 内容: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 3、 意义 ①牛顿的运动三定律构成了近代力学体系的基础,成为整个个物理学的重要支柱 ②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 二、 驱走乌云的太阳 1、 背景 ①19世纪的物理学领域,以牛顿力学为基础,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②19世纪末,黑体辐射问题成为物理学界的重大研究课题 2、 发展过程 ①奥地利斯蒂芬:1879年发现黑体辐射的总能量与其温度之间的定量关系 ②德国普朗克:1900年提出量子概念,标志着量子理论的诞生 ③德国爱因斯坦:1905年利用量子理论解释光电效应 ④法国德布罗意:1923年提出物质波论,将量子论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⑤奥地利、德国物理学家:建立量子力学 3、 意义 ①量子力学成为反映自然界基本规律的理论体系,指导着人们向物质运动的各个层面进行深入讨论. ②改变了近代物理学中的传统观念,使物理学乃至整个自然科学的观念都发生了重大变革. 三、 爱因斯坦的“时空” 1、 主要内容 ①狭义相对论:1905年创立,发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 ②广义相对论:1916年,第一次阐述了四维时空和物质分布相联系的重要思想 2、 意义 ①是对近代物理学理论框架的重大突破,不仅揭示了空间、时间的可变性,而且说明它们都不可能单独发生变化,其改变与物质运动和状态密不可分 ②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中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对整个自然科学和哲学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③相对论同量子理论一起,构筑了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四、 问题探究 1、 近代自然科学产生和发展的条件 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物质基础和根本动力〕 ②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创立 ③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打破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 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研究课题、实验材料和实验条件 ⑤科学家们勇于科学探索、敢于追求真理和坚持不懈的可贵精神 2、 经典力学的特征、历史地位及影响 特征:①注重实验②数学化③研究人们日常生活中易于理解的宏观世界 地位和影响:①成为你人类在认识自然的历史上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总结与概括②形成经典力学体系,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和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 ③引发了第一次技术革命 ④为法国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打击了神学,促进人类思想不断解放 第二课 一、 近代生物学发展的原因 ①随着近代科学的兴起,上帝创造万物和物种不变的观点越来越受到怀疑和反对. ②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相继发生,人们的视野不断拓宽,思想更加开放. 二、近代生命科学的成果 1、血液循环理论:哈维运用解剖和实验的方法,建立了血液循环理论. 2、细胞学:施莱登和施旺共同创立了细胞学说,首次科学地触及了生命运动的过程,为比较解剖学、生理学和胚胎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微生物学: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的研究为微生物学奠定了基础,其研究促进了细菌学和免疫学的发展. 4、近代生命科学研究过程中呈现出的特点 ①研究领域:群体——个体——微生物. ②重视实验和观察,崇尚理性的风气盛行. ③科学家是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上不断创新和探索. 5、生物进化论产生的条件 ①19世纪中期,欧洲经历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洗礼,基督教神学思想遭受重创,人们开始面向世界、重视实践、崇尚理性 ②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相继发生,为进化论的产生提供了政治和物质基础 ③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也为进化论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④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和刻苦钻研精神 三、达尔文和进化论 1、基础 〔1〕林耐的研究为进化论的产生打下了基础. 〔2〕19世纪初期,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提出了生物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肯定了环境对物种变化的影响.为达尔文创立进化论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3〕1831年,达尔文参加了环球考察,发现南美洲和太平洋一些岛屿上的物种存在变异.从事地质学研究的结果更坚定了他关于物种进化的看法. 2、创立 〔1〕标志:1859年,《物种起源》出版. 〔2〕内容 ①自然界中生物的物种是不断进化的,是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②自然界进化的规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3、 宗教与科学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①经济上,古代生产力水平极低,农业发展落后,未出现较为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 ②思想上,愚昧落后,神学思想左右着人们的思想意识. ③文化上,没有近代的思想文化教育. ④政治上,统治者实行愚民政策,以神学维护其统治.主要原因是生产力不发达,人们认识自然的能力有限. 四、造物主的落寞 1.原因 〔1〕达尔文的进化论给上帝创造万物说以致命的一击. 〔2〕达尔文还提出人类起源于古猿的观点. 2.经过 〔1〕人物:达尔文学派的代表人物赫胥黎与威尔伯福斯主教. 〔2〕焦点:《物种起源》一书. 〔3〕结果:以进化论者的胜利告终.1863年,赫胥黎发表《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使人猿同祖论进一步得到了确立,促进了进化论的传播. 3、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影响 ①对欧洲思想界: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绝大多数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地位的看法,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促进了人们认识的飞跃. ②对欧洲科学界:把发展变化思想引入生物界,开创了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 ③对中国思想界: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产生巨大震动,成为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挽救民族危亡、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④对世界理论界: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自然史基础. 第三课 一、蒸汽机的发明 1、背景 〔1〕棉纺织业的技术创新揭开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序幕. ①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 ”. ②1769年,阿克莱特发明了水力纺纱机. ③1779年,克隆普顿发明了“骡机”. ④1785年,卡特莱特研制出水力织布机. 〔2〕实验科学的长期孕育. ①1690年,法国工程师巴本发明实验型汽缸. ②1705年,纽可门等人合作制造出纽可门蒸汽机. 2、瓦特改良蒸汽机 英国工人瓦特对蒸汽机汽缸进行两次改造并设计了一套连杆曲柄传动装置,提高了蒸汽机的效率和使用率. 3、意义:人类历史跨入蒸汽时代. 4、蒸汽动力的应用 〔1〕推动交通工具的改进:1803年,美国工程师富尔顿造出了汽船,并试航成功;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研制出第一辆蒸汽机车,昭示着“铁路时代”的到来. 〔2〕推动了机械加工业的发展:1794年,英国人莫兹利发明了移动刀架,1797年使刀具的制作实现了机械化.到19世纪初,近代工业生产体系最终确立. 5、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①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机器使用更加普遍,生产技术更加先进;促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 ②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的改变,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③社会财富的大大增加和人们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二、 “科”“技”结合的典范 1、电的发明和应用 〔1〕理论创新:1831年,英国的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提出发电机的理论基础. 〔2〕技术创新 ①1838年,俄国物理学家雅可比制成了第一台实用的电动机. ②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③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制成了电动机. 〔3〕意义: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发明,为电力工业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 〔1〕发明 ①19世纪80年代前期,德国人卡尔本次和戴姆勒各自制成以汽油为燃料的汽车 . ②1887年,狄塞尔发明了一种结构更简单、燃料更便宜的内燃机—柴油机. 〔2〕应用:19世纪末,汽车诞生了.此后,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远洋轮船、飞机等也陆续出现. 〔3〕意义 ①内燃机的发明对交通领域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汽车工业建立起来. ②内燃机的发明也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加速了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 〔4〕化学工业的建立:1867年,瑞典人诺贝尔发明了炸药. 3、蒸汽机发明和电气技术应用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1〕积极影响 ①经济方面: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 ②政治方面:确立和巩固了资产阶级自身和对世界的统治. ③世界体系: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确立,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④社会生活: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2〕消极影响:加剧了殖民扩张和侵略,造成环境污染、贫富悬殊等社会问题. 第四课 一、 立体交通的诞生 1、条件 〔1〕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跨入电气时代. 〔2〕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高效率的内燃机进入推广使用阶段,推动了汽车工业、航空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2、交通工具的发明与改进 〔1〕陆上交通: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和戴姆勒分别制成最早的汽车. 〔2〕水上交通:1887年,把内燃机装配到轮船上. 〔3〕空中交通: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设计制成一架飞机,开创了人类交通事业的新纪元. 3、影响:随着一系列新的交通工具的出现,全世界 交通运输业有了迅猛发展,人类从平面交通时代迅速步入水、陆、空立体交通时代. 4、人类能够从平面交通时代步入立体交通时代的原因及其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①原因:两次科技革命的推动;蒸汽机、内燃机的发明和改进;科学家们的钻研. ②影响:推动了工业革命深入发展;促进了世界联系的加强;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二、穿越大洋的电波 1、发展情况 2、意义 促进了电信事业的发展,为快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使世界的政治、经济联系进一步密切. 三、改变世界的网络 1、条件:计算机的发明 〔1〕标志:1946年,美国研制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2〕发展: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个发展阶段,第五代新型计算机正在研制之中. 〔3〕影响:电子计算机不仅为自动化和控制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而且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有些计算机系统,能部分地代替人类的智力活动,被称为“人工智能”,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教育等多个领域. 2、互联网的诞生 〔1〕含义:电子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互联网. 〔2〕影响:使全人类进行相互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信息传递与汇集成为可能;互联网使信息能够大量、高速并行,被称为“信息高速公路”;互联网以人们无法预料的速度、深度和广度,改变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5 / 5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