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地铁车站基坑石方爆破安全专项方案.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9871785 上传时间:2025-04-11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铁车站基坑石方爆破安全专项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地铁车站基坑石方爆破安全专项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铁车站基坑石方爆破安全专项方案 21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 目 录 一、编制依据 1 1.1编制依据 1 1.2编制原则 1 1.3编制范围 1 二、工程概况 1 2.1设计概况 1 2.2周边环境概况 1 2.3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2 2.4主要工程数量 2 三、工程重难点 3 四、施工进度与计划 3 五、施工工艺技术 3 5.1总体方案 3 5.2爆破参数 5 5.3装药与填塞 5 5.4起爆网路 6 六、资源配置计划 6 6.1劳动力组织计划 6 6.2主要物资材料配置计划 7 6.3主要机械设备及器材 7 七、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8 7.1 8 7 .2爆破有害效应控制 8 八、技术保证措施 11 九、事故应急预案 12 9.1 预案制定的原则 12 9.2 可能发生的事故 12 9.3 应急机构的组成 12 9.4 救援报警和联络电话 13 9.5 应急响应 13 9.6 爆破事故应急组织机构 14 9.7事故应急处理流程 15 一、编制依据 1.1编制依据 (1)深圳地铁11号线碧头站设计说明及相关图纸与资料; (2)现场调查资料; (3)《爆破安全规程》(GB6722- ); (4)《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5)《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 (6)《深圳市经济特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条例》; (7)政府有关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规定; (8)爆破施工合同。 1.2编制原则 (1)依据石方爆破有关规范、规程及爆破技术要求; (2)爆破有害效应控制在《爆破安全规程》规定范围内; (3)根据爆破区域到保护物的不同距离,严格控制爆破单位炸药消耗量、单响最大药量和一次爆破规模,采用微差起爆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爆破振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4)采用可靠得当的覆盖防护法; (5)实施严格的安全警戒。 1.3编制范围 本方案适用范围为碧头站南端基坑石方爆破施工。 二、工程概况 2.1设计概况 碧头站为深圳地铁11号线终点站,位于朗碧路,沿朗碧路设置,车站南端位于松福路和朗碧路的交叉路口。 车站总长425.9米,标准段标准段宽19.6m,基坑深16~18m,顶板覆土约3m。车站为地下二层岛式单柱双跨框架结构,采用明挖顺筑施工。车站南端为盾构接收井,北端预留未来向东莞延伸条件。车站主体围护结构采用800mm厚的地下连续墙,设一道砼支撑和两道双拼钢管支撑。 碧头站共设5座出入口,3个风亭组,均为地下一层结构,全部采用明挖法施工,基坑深约10m,围护结构采用600mm厚地下连续墙,设两道钢管内撑。 2.2周边环境概况 车站西侧为深圳地铁11号线车辆段,整个车站西侧均为车辆段拆迁范围。站址范围内原始地貌为海冲洪积平原,地形平坦,地面高程2.93~3.97m。 碧头站周围主要建筑物有东侧创业工业区5层楼房、浦京半导体厂房6层楼、翔泰科技厂房5层楼、朗碧路和西侧生活区2层活动板房,南端为新建松福大道。 本车站爆破内容主要是基坑石方爆破,基坑爆区长49.0m,宽19.6m,爆破深度最厚为8.5m。爆区距东侧的5层工业楼约27m,距浦京半导体厂房6层楼45.7m,距翔泰科技厂房5层楼26m、距朗碧路4m;距东南侧的民房146m;距南侧新建的松福大道30m;距西侧五层的宿舍楼36m,2层的项目部板房39.33m;北侧为车站施工区域。碧头站周边平面示意图见图2-1。 图2-1 碧头站周边平面示意图 2.3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站址范围自上而下地层依次为:素填土、淤泥质粘性土、粘性土、细砂、粗砂、砾砂、有机砂、中砂、砂质粘性土、全、强、中、微风化花岗岩,站址范围内砂层普遍较厚,最厚达15m,车站底板大部分位于砾砂层,局部位于强风化变粒岩层,中心里程处底板埋深为16.5m顶板覆土3米。连续墙底大部分位于全、强分化层,南段处于微风化层。 沿线地下水根据其赋存介质的类型,主要有二种类型:一是第四系地层中的上层滞水和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另一类为基岩裂隙(构造裂隙)水。上层滞水赋存于第四系人工填土(填石)层中,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冲洪积砂土层中;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强、中等风化带中。 2.4主要工程数量 南端基坑爆破区长49.0m,宽19.6m,根据地质补勘资料,爆破区岩面为三角斜面,爆破厚度最深为8.8m,基坑爆破石方量计算为4225m³。 三、工程重难点 基坑石方爆破区域四周为车站地下连续墙,石方爆破过程中易对连续墙产生振动,造成连续墙混凝土开裂,出现渗漏水现象。 解决措施:在靠近基坑连续墙边缘时,预留4m范围为缓冲区对围护结构进行保护,采用静态破碎法施工,爆破后连续墙边预留松动石方靠挖机挖除。接近基底时,保证基底岩体完整及控制超欠挖。 四、施工进度与计划 根据本车站工程特点、工期、安全和质量要求,确定合理施工顺序和起爆顺序,现场采用分层分段爆破开挖作业,爆破区段工期安排如下: 序号 施工项目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工天 1 冠梁及第一道混凝土支撑施工 -5-13 -5-19 7 2 土方开挖施工 -5-23 -5-27 5 3 基坑石方爆破施工 -5-28 -6-16 20 4 主体结构施工 -6-17 -7-27 40 五、施工工艺技术 5.1总体方案 根据以往同类施工经验及本爆破工程的具体特点,综合考虑爆区环境、地形条件、结合现有设备和施工技术条件,距基坑连续墙4m范围内,基坑爆破作业拟采用非爆破法开挖;其它范围拟采用φ42的浅孔台阶控制爆破法。 结合本站地质情况及车站结构形式,基坑开挖遵循“纵向分段、竖向分层、先支撑后开挖”的原则。总体爆破顺序与开挖基本相同,沿车站纵向流水工作面方向台阶开挖,严格按照总包施工顺序进行。考虑基坑爆区长49.0m,宽19.6m,见岩深度约8.5m,岩石厚度约8.8m,石方爆破开挖拟从北向南分为8大段,每段约6m,分段顺序示意图如图2所示。拟设计为三个台阶,其中第一台阶高度为3.0m,长度约18m,分3段完成;第二台阶高度为3.0m,长度约42m,分7段完成;第三台阶高度为2.8m,长度约49m,分8段完成。台阶爆破分层及开挖顺序示意图如图5-1所示。 第一次爆破前,先在基坑爆区北端采用挖机挖出或炮机凿出足够的临空面后,再向南边推进工作面。 根据周边环境对爆破振动的要求,基坑石方采取“多打孔、少装药、短进尺、弱振动”的浅眼松动微差控制爆破的方法施工。为了使岩石充分破碎及避免大块的产生,采用“梅花型”布孔,排间微差起爆方式。考虑到爆破振动和飞石,在施工过程中,创造良好的临空面,控制一次起爆药量,确保爆破安全。 在靠近基坑边缘时,预留4m范围为缓冲区对围护结构进行保护,采用静态破碎法施工,爆破后连续墙边预留松动石方靠挖机挖除。接近基底时,保证基底岩体完整及控制超欠挖。 图5-1 爆区分段顺序示意图 图5-2 台阶爆破分层及开挖顺序图 5.2爆破参数 基坑石方爆破时,采用φ42mm的浅孔爆破法。浅孔台阶控制爆破参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1)底盘抵抗线:W0=25Φ,m (2)钻孔超深:h=0.4W,m (3)炮孔深度:L=H+h,m (4)堵塞长度:l’=(1.0~1.3)W0,m (5)装药长度:l=L—l’m (6)孔间距:a=W,m (7)排间距:b=w,m (8)单孔药量:Q=q.a.b.H,kg (9)炸药单耗:q=0.3~0.4,kg/m3 由此计算得到浅孔台阶松动爆破参数,如表1所示。 表5-1 浅孔台阶松动爆破参数表(Φ=42mm) 台阶高度H(m) 抵抗线W(m) 孔深L(m) 超深h(m) 装药长度l(m) 堵塞长度l’(m) 间距a(m) 排距b(m) 单孔装药量Q(kg) 1.0 0.8 1.3 0.3 0.4 0.9 1.0 0.8 0.32 2.0 1.0 2.4 0.4 0.9 1.0 1.1 1.0 0.88 3.0 1.2 3.4 0.4 1.8 1.2 1.2 1.2 1.73 4.0 1.2 4.4 0.4 2.6 1.4 1.3 1.2 2.50 以上爆破参数应根据工地地质、岩石条件和初期实际爆破效果进行调整优化。 5.3装药与填塞 采用孔底连续柱状装药结构,每个炮孔按照起爆顺序的要求装1~2发延时雷管,起爆药包置于炮孔的中下部。炮孔装药后,剩余空孔段用粘土或钻屑填塞密实。装药结构如下图5-3所示。 图5-3 浅孔装药结构示意图 5.4起爆网路 采用串联电爆网路或电-非电起爆网路,采用CHA-500型起爆器起爆。起爆网路如图5所示。 图5-1电爆网路示意图 图5-2电-非电起爆网路示意图 六、资源配置计划 6.1劳动力组织计划 碧头站基坑石方爆破选择有专业资质的爆破公司施工,根据考察,我部选定由深圳市华西工程爆破有限公司负责基坑石方爆破施工。现场管理由我部负责,爆破施工人员由爆破公司专业人员施工,人员配置计划见表6-1 表6-1 人员配置计划表 序号 职 务 姓 名 证件编号 1 施工负责人(项目部管理人员) 2 技术负责人(项目部管理人员) 3 安全负责人(项目部管理人员) 4 爆破员(爆破公司人员) 5 爆破员(爆破公司人员) 6 安全员(爆破公司人员) 7 安全员(爆破公司人员) 8 安全员(爆破公司人员) 6.2主要物资材料配置计划 基坑石方爆破主要材料为火工品,根据本工程爆破石方数量,投入的火工品数量见表6-2。 表6-2 物资材料供应计划表 序号 名 称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1 炸药 吨 2.5 2 雷管 非电毫秒雷管 发 10000 6.3主要机械设备及器材 基坑石方爆破机械设备及器材配置见表6-3 表6-3 拟投入的机具、仪表和器材 序号 名 称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电雷管测试仪 2H-1 台 4 合格 2 起爆器 YJGN-500 台 2 合格 3 对讲机 KENWOD 台 12 合格 4 扩音器 部 3 合格 5 砂轮机 台 4 合格 6 火工品储存箱 个 2 合格 7 潜孔钻机 台 3 8 液压破碎锤 120挖机 台 2 七、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7.1施工现场安全控制措施 1)建立完善有效的安全管理系统,切实行使安全监察职能,项目部设安全主任,负责抓施工安全,施工队须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员,使安全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2)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宣传,增加全员安全知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执行安全规范。按照责任和“一标三规范”定期检查,制定安全奖罚制度,坚决实行安全生产否决权。 3)为现场职工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和劳保用品。加强作业人员的自我保护,使安全生产建立在科学的管理、先进的技术、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及防护设施的基础上。 4)施工人员进场需实行三级安全技术教育,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制度。特种作业人员上岗持上岗证率须达100﹪。 5) 爆破作业对使用的火工品必须进行检测。 6)爆破施工时遇雷雨天气应停止爆破作业,将人员撤至危险区以外,并派人警戒,防止有人误入危险区。 7) 严禁无证人员进入爆区,严禁烟火。 8)施工爆破前,向邻近单位发出通知,请其配合搞好安全工作。 7 .2爆破有害效应控制 爆破有害效应有爆破地震、空气冲击波、爆破飞石、爆破有害气体和爆破噪声等。经过采取相应的措施,能够把有害效应降低到可控和规范规定的范围内。 1)爆破振动效应的控制 根据《爆破安全规程》提出的计算公式,微差爆破时的同段最大装药量Qmax按下式计算: Qmax=[R *(V/K)1/a]3 (kg) 式中Qmax—微差爆破时同段最大药量,kg; R—爆破中心到测点的距离,m; V—建筑物允许的安全振速,对厂房的安全振速取2.0cm/s,民房的安全振速取1.0cm/s。 K—与场地有关的系数,根据经验与类比实测值K =165; a—地震衰减指数,类比实测值a=1.65。 为了降低爆破振动,确保周边厂房及宿舍楼的爆破安全,应严格控制同段最大装药量,总装药量相同分段越多,爆破振动越小。在实际施工中,还须进行爆破振动测试,根据爆破振动测试数据,以及不同的爆破距离范围,及时调整爆破规模和参数。 表2 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标准 序号 保护对象类别 安全允许振速/(cm/s) <10Hz 10~50Hz 50~100Hz 1 一般砖房、非抗震的大型砌块建筑物 2.0~2.5 2.3~2.8 2.7~3.0 2 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 3.0~4.0 3.5~4.5 4.2~5.0 3 新浇大致积混凝土: 龄期:初凝~3d 龄期:3d~7d 龄期:7d~28d 2.0~3.0 3.0~7.0 7.0~12.0 4 水工隧道 7~15 5 交通隧道 10~20 6 矿山巷道 15~30 频率范围参考数据:硐室爆破<20Hz;深孔爆破10~60Hz;浅孔爆破40~100Hz 表3 不同距离的同段最大药量(V=1cm/s) 距离(m) 振动速度(cm/s) 最大同段装药量(kg) 30 1.0 2.51 40 1.0 5.95 50 1.0 11.62 60 1.0 20.08 80 1.0 47.59 100 1.0 92.94 表4 不同距离的同段最大药量(V=2.0cm/s) 距离(m) 振动速度(cm/s) 最大同段装药量(kg) 20 2.0 2.62 30 2.0 8.86 40 2.0 20.99 50 2.0 41.00 60 2.0 70.85 2)爆破飞石控制 基坑爆破采用松动控制爆破方法,严禁过量装药,保证炮孔填塞长度和质量。基坑爆破时,需对爆区进行表面覆盖防护和支撑梁上搭防护网防护,防护网每块用钢管架做成6m×6m规格的,然后上面固定竹夹板,最后再加上一层密目网,覆盖防护示意图如图6、7所示。 图6 平面覆盖防护示意图 每次施爆前应发放放炮通知,警戒时应依次发出预告信号、起爆信号和解除警戒信号。声响信号以口哨和警报器为主,视觉信号以红旗为主。警戒人员配带红袖章。警戒人员巡视确认警戒完备后,指挥长才能向起爆站下达起爆命令。 雷电来临时,应停止爆破作业,所有人员应立即撤至安全地点,并设置警戒,防止她人误入爆破作业区。 起爆时,应根据周边道路、建筑物的现状,警戒到位,而且起爆应选择在周边道路上没有车辆通行时实施。 图7 基坑覆盖防护示意图 八、技术保证措施 1) 炮孔 炮孔位置精度直接影响爆破效果和爆破安全,必须严格控制。 2)装药和堵塞 炸药量、装药结构和堵塞质量对破碎效果、爆破飞石、爆破振动控制以及保留岩体的保护都至关重要,必须严格按设计执行。装药时应设置警戒,非爆破作业人员禁止入内。 3)起爆网路 技术指标主要有以下几项: a.单发电雷管绑扎非电雷管数量≤12发。 b.采用电与非电混合式起爆网路时,在装药、堵塞作业结束后,电雷管才能与非电雷管的导爆管绑扎联接,如有雷暴天气,电雷管不能接入起爆网路。 c.遇有雷暴天气,应停止爆破作业(包括装药、堵塞、防护等),作业人员迅速撤离至警戒范围,并对爆破区域加强警戒。雷暴天气过后再进行爆破作业。 4)设置爆破警戒、起爆 根据《爆破安全规程》有关规定确定爆破警戒范围,并设置明显标志及岗哨。每次爆破前30分钟进行警戒,警戒范围内的一切人员必须全部撤离。 每次爆破应依次发出预告信号、起爆信号和解除警戒信号。 第一次信号为预告信号,警戒人员从爆区由里向外清场,所有与爆破无关人员、机械设备立即撤离到安全区域,在第二次信号发出前,固定警戒点的人员已经到达指定地点。 第二次信号为起爆信号,爆破工程师在确认人员、设备全部撤离危险区、爆破网络通畅,具备安全起爆条件时,爆破工程师才能发出起爆信号,起爆人员收到起爆命令后开始充电起爆。 第三次信号为解除警戒信号,未发出解除警戒信号前,警戒人员应坚守岗位,无关人员不准任何人进入危险区。经检查确认安全后,爆破工程师方准发出解除警戒信号。 5)爆后安全检查 基坑石方爆破后15分钟,爆破技术人员进入爆破现场,检查爆破效果。如果发现危石、盲炮等现象应及时处理,未处理前应在现场设立危险警戒或标志。 6)爆破记录 爆破结束后,爆破技术人员对本次爆破过程进行记录,包括爆破参数、爆破效果,爆破器材使用情况,以及爆破出现的问题等。 爆破员应将剩余器材仔细清点,如数及时交回爆破器材仓库,并作好火工品器材使用记录。 九、事故应急预案 9.1 预案制定的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实施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令法规的有关规定,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确保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能有效的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优先保护人和优先保护大多数人,优先保护贵重财产,使救援工作科学、迅速、措施得当,特制定本预案。 9.2 可能发生的事故 根据项目的特点和施工任务,本工程项目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有:机械操作失误伤害、意外爆炸伤害、爆破飞石伤害、爆破振动伤害、爆炸气体伤害、食物中毒等。上述事故一旦发生,均会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必须引起项目管理人员和现场作业人员的高度重视。 9.3 应急机构的组成 工程项目部成立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发生较大事故时,领导小组成员迅速到达指定岗位,因特殊情况不能到岗的,由所在单位按指挥机构组成名单排序递补。 (1)负责制定和修订本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 (2)组织应急救援专业队伍。 (3)检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4)事故发生时,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并组织指挥救援行动。 (5)向上级汇报并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的经验和教训。 9.4 救援报警和联络电话 (1)报警注意事项 ①报告事故发生地址。讲清楚事故发生在什么地方,什么路几号、什么路口、附近有什么特征。 ②报告事故类型。说明伤情(病情、火情、案情)和已经采取了什么措施,好让救护人员事先做好急救的准备。 ③说明事故地点的电话或手机号码,以便救护车(消防车、警车)找不到所报地方时,随时用电话通迅联系。基本打完报救电话后,应问接报人员还有什么问题不清楚,如无问题才能挂断电话。通完电话后,要有人留守电话,并应派人在场外等候接应救护车(消防车、警车),同时把救护车进工地现场的路上障碍及时给予清除,以便救护车到达后能及时进行抢救。 ④如有几部电话和手机,可由数人同时向有关救援单位报警求救,以便让各种救援单位都能以最快的速度到达事故现场。 (2)报警电话及其它联络电话 单位或姓名 电 话 火 警 119 匪 警 110 医 疗 120 交 通 122 9.5 应急响应 安全事故的应急和救援措施应根据事故发生的环境、条件、原因、发展状态和严重程度的不同,而采取相应合理的措施。因此本《应急响应》是安全事故发生后,实施抢救工作和进行事故处理的指导性意见,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不同情况机动处理。 (1) 应急程序 ①重大事故的应急响应 首先发现者紧急大声呼救、同时可用手机或对讲机立即报告工地当班负责人→条件许可紧急施救→报告联络有关人员(紧急时立即报警、打求助电话)→工程项目现场办公室→必要时向社会发出救援请求→实施应急救援、上报有关部门、保护事故现场等→善后处理。 ②一般伤害事故的应急响应 首先发现者紧急大声呼救→条件许可紧急施救→报告联络有关人员→实施应急救援、保护事故现场等→事故调查处理。 (2)事故应急救援措施的基本要求 ① 各有关人员接到报警救援命令后,应迅速到达事故现场。特别是现场急救人员要在第一时间内到达事故地点,以便能使伤者得到及时、正确的施救,保护事故现场,防止事故扩大。 ② 当事故发生后,要立即与工地附近医院联系,要求派遣医生来工地协助救护,当人员伤害较多或较严重时,应同时立即向120急救中心求救,或立即拨打110等求助有关部门或机构。 ③ 当医生未到达事故现场之前,急救人员应按照有关救护知识,立即救护伤员,在等待医生救治或送往医院抢救过程中,不要停止和放弃施救。 ④ 当事故发生后,或发现事故险兆时,应迅速组织疏散无关人员撤离事故现场,积极采取有关措施并组织治安人员建立警戒,不让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并保证事故现场的救援道路畅通,以便救援的实施。发现事故险兆时,应立即停止作业,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后迅速组织人员撤离作业现场,并迅速研究、分析事故险兆的发展,尽可能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⑤ 当发生重、特大事故,如公司在事故现场建立应急指挥部,专业救援队到达事故现场后,应急救援人员应协助她们进行施救,并服从她们的统一指挥。 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工程项目现场办公室,见爆破事故应急组织机构图。 9.6 爆破事故应急组织机构 爆破事故应急组织机构框图 应急指挥部 办公室 技术负责人 后勤组 救护组 抢险组 警戒组 物供组 9.7事故应急处理流程 事故应急处理流程图 组织抢救 拨打120 稳定事故 突发事故 做目击陈述笔录 拍照、 收集资料 保护好现场 立即向上级汇报 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作出事故处理决定 组织事故调查会 分析、确定事故原因 全面总结事故教训 落实整改措施 做好恢复生产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