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杨林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7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
杨林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 下学期)
为贯彻落实县局深发课堂教学改革的工作精神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杨林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适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宗旨,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突出更新教育理念和提高课堂效率两个重点,以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全面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工作。
二.现状分析
1.优势:
⑴教师爱岗敬业,工作热情高,责任感强。全体教师都有强烈的上进心和高度的集体荣誉感,有团结合作的精神。工作认真负责,还经常加班加点,牺牲个人的休息时间下班辅导。
⑵杨林的学生遵规守纪做得比较好,违纪违规的现象很少。家长支持老师和学校工作,一般不娇惯、溺爱子女。学生尊重老师,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不讲价钱,作业能按时完成,拖拉或逃避作业的很少。课堂纪律也比较好,不守课堂纪律,影响老师上课的现象几乎没有。
2.不足
⑴部分老师的作业超量,加重了学生负担。学生课余时间主要就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没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精力。
⑵学生学习被动,大部分学生心目中的学习任务就是完成老师要求上交的作业,没有自主学习意识。学生学习方法欠佳,绝大部分同学都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不喜欢思考问题,没有动脑筋的习惯。很多学生没有主观意识,过分依赖老师,机械的接受老师的讲课。一题多解的习题,老师讲的方法与她的解答方法不同时,她不去反思自己的方法是否正确,而是毫不思考的划掉自己的解答方法,照抄老师的解答方法,当老师再讲另一种方法和她自己的解答方法相同时,她就长叹一声,后悔不该划掉。
三.成立课改领导小组
组长:龙顺安 副组长:文友生
组员:将中华 黄桃开 谌自立 刘建才 谌秋珍 王明权
吉 坚 吉长征 各教研组长
三.工作措施
1.全体动员,重视课改。让全体教师树立课改意识,认识课改的重要性,更新课改理念,明确课改方向。要求全体教师:从重视教师中心转向重视学生主体;从重视知识传授转向重视能力培养;从重视教师的教法转向重视学生的学法;从重视认知转向重视发展;从重视结果转向重视过程;从重视传统转向重视创新。
2.全体参与,体验课改。先制订课堂教学改革计划和实施方案。要求每个教研组都要寻找一个或多个需要改进的教学问题,能够是教学方法问题,也能够是作业的设计、作业的份量、单元考试的理念、试题的设计及试卷的讲评方法等,制订课改计划,设计实施方案。然后进行改革尝试,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再进行对比,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成绩。
3.开展教研,突出课改。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开展教研活动,上好教研课,每堂教研课都要突出一个课改问题。所有组员和相关学校领导参予听课与评课,肯定总结授课者的个性特色,并帮助提升个性风格,从而带动其它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4.走入名校,学习课改。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联系一些课改工作搞的好的学校,安排有关老师去参观、听课,学习她人经验,借鉴她人方法,提搞我校的课改效果。
四.本期的课改主题
1.教师方面,发现有个性特色和个性风格的先进教师,提升其个性特征,以引领全体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2.学生方面,改变学生学习状态,变被动为主动,充分调动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五.落实课改主题的实施方案
1.各教研组推荐一名有教学特色的先进老师,树立典型。
2.以教研组牵头组织教研活动,由本组推荐的先进教师授课,上课时充分体现个性特色,充分挖掘个人潜力,尽可能的上出有特色的教研课。本组教师及相关领导参与听课,课后组织评课和研讨。评课时充分总结成功经验,肯定优点和个性特征,号召全体教师学习、效仿。同时要寻找存在的问题,集体商讨改进措施,确定新的教法,提高教学水平,提升先进形象。
3.作为本组的先进教师,上完第一次教研课后,对评课意见以及改进意见进行总结,在教学中继承优点,改正存在的问题,提升个人教学特色。然后再上一堂教研课,教研组组织听课和评课。同时作为学校的教学比武课,学校评出名次给予奖励。
4.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更新强迫高压的教学理念,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向学生传授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在探究过程中掌握知识的学习方法;不搞题海战术,提倡习题精选;不机械套用资料或试卷,提倡自己精心设计习题,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能力情况拟制单元试卷和期中试卷。
5.重视思维方法,培养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辅导学生解答习题时,不要急于告诉她答案,要教给她解这一类题的思维方法,先要引导她们审清题目,理解题意,分析出要解答的问题和给出的已知条件或隐含条件,再寻找解答的方法,思索应该用哪个概念或哪个公式来解答。解一道题要懂这一类题。
6.注重学习方法,引导自主探究,培养自学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诱导学生重视知识的理解、掌握探究的方法。学校学生集会时,在强调纪律和安全之余,相关领导多讲一点学习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指点学习方法。
7.开展课外活动,举行各种竞赛,提倡课外探究。如知识竞赛、智力竞赛,班活动中开展脑筋急转弯、知识抢答赛,课外小实验等。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8.中学以七年级116班和117班为实验班,小学以五年级80班为实验班。成立学习小组,先辅导学习小组长,指导组长领导组织本组学生搞好学习,开展活动。平时以小组为单位检查落实学习任务。学校其中和期末总结表彰时,增设小组名次奖励。以小组的平均成绩排队,并奖励前三名。以此激发小组成员的团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六.活动安排
九月份:1.教导处组织召开教研组长会议;
2.教研组长组织召开教研组会议;
3.教研组制定好教研组课改计划;
4.教研组写好微型课题课改方案。
十月份:1.教导处组织一次学习方法指导性讲座;
2.教研组推荐出本组先进教师上好教研课;
3.完成第一轮提升教学品位的课改研讨工作。
4.检查全体教师微型课题课改方案实施情况。
十一月份:1.组织期中考试,搞好试卷分析;
2.反馈课改效果,改进教学方法;
3.进行二轮教研,树立先进典型;
4.开展课外活动,进行相关竞赛。
十二月份:1.制订复习计划,确定复习方法;
2.组织全面复习,迎接期末考试;
3.检查计划落实,发现课改典型;
4.总结课改成绩,写出总结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