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谐园北路路网道路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1
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 1
一、项目概况 1
二、项目由来 1
三、建设单位基本情况及建设环境 1
四、报告编制依据及过程 4
五、研究范围与主要内容 5
六、主要研究结论 6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与意义 11
一、项目背景 11
二、项目建设的意义 16
第三章 综合交通运输概况 18
一、宁乡交通概况 18
二、综合交通发展规划 19
三、拟建道路现状基本状况分析 22
第四章 经济和交通流量的发展预测 23
一、调查区域概况 24
二、调查区域各地区社会经济概况 24
三、调查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测 27
四、宁乡县交通流量发展预测 32
五、本项目交通量发展预测 35
第五章 道路建设技术标准与规模 40
一、远景交通量对本项目的要求 40
二、技术标准 40
三、建设规模 41
五、道路建设技术标准论证 43
第六章 安置方案与拆迁申诉 45
一、安置目标与原则 45
二、******区拆迁户安置方案 45
三、拆迁申诉程序 47
第七章 投资估算及财务评价 50
一、投资估算 50
二、 财务评价 56
第八章 实施方案与招投标工作 64
一、建设工期 64
二、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64
三、建设投资安排 64
四、招投标工作 64
第九章 经济评价 66
一、评价参数与模型的确定 66
二、国民经济评价 67
三、综合评述 77
第十章 节 能 78
一、节能工程 78
二、节约土地 78
第十一章 环境保护评述 80
一、环境现状 80
二、项目施工与运营对环境的影响 80
三、道路建设环保措施 81
第十二章 社会评价 83
一、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83
二、项目与社会的互适性分析 84
三、项目对公平的影响 84
四、社会风险分析 85
五、社会评价结论 85
第十三章 问题与建议 86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86
二、建议 86
88
第一章 总 论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本项目为******区四期路网谐园北路道路工程,西起既有火车站与谐园路交点,起点里程为K0+000,起点坐标为N-3131654.159,E-361533.999,先呈南北走向向北走行140余米,与经远路相相交,再右转与石长铁路基本平行,距离石长铁路控制边线约220m,先后与蓝月谷路和茶亭寺路相交,止于宁乡县道X073改线,终点里程为K2+479.465,终点坐标为N-313085.207,E-363348.784,路面设计使用年限12年,路幅宽度24.0m,车行道宽度2×7.5m,绿化带宽度2×2.5m,人行道宽度2×2.0m,道路全长2.479km。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技术等级为城市II级主干道。
2、项目管理机构
该项目建设的承办单位为******区下属的******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项目工程质量、进度的管理和监督由******区规划建设局负责,项目工程结算由******区财政投资评审中心负责,项目工程质量控制、工程结算等环节受政府相关部门全程监督。
二、项目由来
谐园北路是******区道路路网的一条主要干道,随着物流园区土地开发即将启动,它的建设实施对******区路网骨架形成,构筑园区道路体系,促进物流园区周边土地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建设单位基本情况及建设环境
******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是2001年2月22日注册成立的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2000万元,行政隶属******区管委会,是开发区市场运作、公司经营、建设开发的法人主体。公司组建以来,始终围绕开发区发展主题,不断优化投、融资环境,推进了开发区快速健康全面协调发展。
******区创建于2001年,是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审核设立的省级开发区,2004年跻身“湖南省首届十大投资环境诚信安全区”;2007年荣获湖南省唯一“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2008年成为湖南省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并已由省人民政府申报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
1、区位优越
园区总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以打造西长沙工业新城为规划定位,以“一体、两翼(沩江东、西岸)、六园(中小企业发展园、食品工业园、服饰工业园、机械工业园、再生纸业园、制造园)”为基本布局,以长石铁路、长张高速公路、国道319线和长沙城市快速干线金洲大道为交通辐射源,距长沙市区25公里、黄花国际机场45公里,园区是宁乡县城“北拓东进,快速融城”的第一建设带、长沙大河西产业经济带的首发阵地,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资源集中。
2、设施齐全
园区实现水、电、路、通讯、宽带网络、有线电视、天然气、排污管网等基础设施“八通”。立足提升区域竞争实力,打造“长沙的区位,宁乡的成本”比较优势,在建湖南省工业园区首家热电厂,商贸、物流服务网点健全,后勤服务实行社会化、集约化,并出台招贤引智政策,在人才劳务资源保障上做足文章。
3、服务到位
宁乡经开区实行“一个窗口对内,一个窗口对外”的“一站式”、“一条龙”、“超市化”服务。县级立项、规划、建设行政审批职能授权管委会;国土、公安、城管、环保、工商、房产、劳动、国税、地税等9个职能部门在园区设立派出机构(分局),相关职能授权到位,实现园区封闭式管理和项目引进、建设,运营手续全程代理;同时,园区实行“以区管乡”,将规划区域内城郊乡成建制划归经开区管理,进一步优化了建设发展环境。
4、发展高效
目前,园区食品、机电、新材料等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已引进项目160多个,建成投产企业80多家,青岛啤酒、香港加加集团、台湾宏全(国际)、法国乐福来、威胜电子、中国水务集团、杉杉股份、美怡乐食品、唐人神集团、湘电股份、浙江中财招商集团、楚天科技、华良中意电器、盛隆集团、飞翼集团、上海交大昂立、大连明辰等国内外知名项目均落户于此,园区内自创中国名牌1个,中国驰名商标4个,国家免检产品9个,湖南名牌13个,湖南著名商标14个,国家级品牌数量居中部地区县级之首,2008年完成工业销售收入120亿元,主体园区财政总收入4亿元,连续多年名列长沙市省级开发区年度综合考核第一名。
“十一五”期间,园区明确了“工业企业300家、工业产值200亿元、力争跻身国家级开发区行列”的总体目标,以打造“和谐生态园,诚信安全区”和“森林里的工业城市”为目标,并将紧扣工作重心,提升发展品质,在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先导区”中率先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宁乡经济开发区的工业用地均实现了“九通”,即供水、排雨污水、供电、供燃气、供热、道路、通信、卫星电视、互联网,市政管线均接通到项目用地红线处,并可根据项目要求进行用地平整。商贸、物流服务网点健全,后勤服务实行社会化、集约化,各类设施相当齐全。
四、报告编制依据及过程
1、报告编制依据
①《宁乡县城总体规划》(2009-2030);
② ******区总体规划
③《宁乡县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④《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
⑤ 国家发改委、建设部2006年7月联合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⑥《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⑦《实用给水排水工程施工手册》
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
⑨其他有关专业设计规范;
2、报告编制过程
2009年11月受******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的委托,由我公司承担******区四期路网谐园北路建设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工作,接受任务后我公司积极组织人员,立即开展工作,除了现场踏勘外,还深入有关部门收集资料,研究小组对沿线地形、地质、水文、环境保护等进行了细致的勘察,对项目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状况、交通运输现状、筑路材料、环境保护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对线路的路基、构造物设置等进行了踏勘和分析,对各种可行的路线方案进行了进一步的论证,在充分掌握定性、定量资料的基础上,开展了社会经济分析、交通量预测和工程概略设计,根据交通量预测成果、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来源开展了本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2009年12月完成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五、研究范围与主要内容
1、研究的范围
根据国家有关法令、法规、法律、制度、政策、规程及规范,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建设条件、建设技术标准、建设规模、工程技术方案、环境保护、资金筹措、社会效益等进行综合研究。包括:
⑴分析湖南省宁乡经济开发区的发展现状,提出谐园北路建设的必要性,包括拟建项目背景、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等;
⑵分析了******区四期路网谐园北路建设技术标准及建设规模的合理性。
⑶分析项目环境保护及节能措施等,确保工程符合国家有关建设要求和标准
⑷对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进行进一步的审核,确定资金来源的形式。
⑸分析项目建设的进度安排,确保在确定的时间完成项目的主体和验收工作。
⑹对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包括两厢征地拆迁成本、通过土地出让取得的收益。
⑺对项目的社会效益进行评价,包括其对于提供就业、增加当地收入、创造税收等方面的作用。
2、研究的主要内容
⑴项目所在区域社会概况及发展分析
⑵区域交通现状和交通量发展预测
⑶技术标准及建设规模
⑷建设条件及设计方案
⑸安置方案与拆迁申诉
⑹投资估算及财务评价
⑺工程实施与招投标工作
⑻经济评价
⑼环保评述
⑽社会评价
六、主要研究结论
⑴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宁乡经济开发区建设以“长沙西郊工业新区”、“宁乡新城区”为总体定位,以******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为载体和平台,发挥工业园区聚集资金、项目和人才的优势,集中发展要素,优化配置资源,创新政策体系,扩大对外开放,强力实施招商引资和项目工程建设两大发展战略,经过几年发展,宁乡经开区在宁乡县域经济发展和加速工业化进程中进一步奠定龙头和主力的地位。,2004年位列“湖南省首届十大投资环境诚信安全区”,在长沙市人民政府组织的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中,排名省级工业园区第一;2007年荣获湖南省唯一“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2008年成为湖南省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并已由省人民政府申报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
⑵交通发展状况
经济的快速发展,既依赖于已有的高质量的交通体系,同时又不断推动新的交通体系的建立和发展。谐园北路是******区道路路网的一条主要干道,随着物流园区土地开发即将启动,它的建设实施对******区路网骨架形成,构筑园区道路体系,促进物流园区周边土地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⑶技术标准与建设规模
通过论证,该道路技术标准采用“公路技术标准”的二级城市主干道标准建设,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谐园北路西起既有火车站与谐园路交点,基本平行石长铁路走行,止于宁乡县道X073改线。路面设计使用年限12年,路幅宽度24.0m,车行道宽度2×7.5m,绿化带宽度2×2.5m,人行道宽度2×2.0m,道路全长2.479km。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路基、路面、排水、亮化、绿化、沿线交通设施等工程。
⑷工程投资估算与施工期
总投资约20528.74万元。
1、直接工程投入:4398.60万元。
①道路路面费用:1285.61万元;
②道路土方费用:1127.43万元;
③道路排水费用:858.64万元;
④交通设施工程:148.74万元;
⑤两幅绿化:160.00万元;
⑥两幅亮化:140.00万元;
⑦预备费:399.87万元;
⑧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78.31万元。
2、征地、拆迁安置费用:15662.14万元。
3、道路建设期贷款利息:468.00万元。
施工期:
2010年8月1日前作好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道路施工阶段:2010年11月30日前完成道路工程和排水工程的施工,计划工期120天;
道路附属工程的施工阶段:在2011年1月31日前,完成绿化工程、亮化工程等施工,计划工期60天。
⑸经济评价指标
国民经济评价指标如下:
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28.8637%
经济累计净现值ENPV(万元):8172.71358万元
投资回收期(N):1.88353年(不包括建设期)
经济效益费用比EBCR:1.61249
⑹综合评价
通过经济评价分析,表明本项目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均能较好地满足有关要求,有助于促进当地工业经济与商贸发展,合理配置当地的经济资源,促进宁乡经济开发区整体发展,有效带动社会经济繁荣。建议积极做好项目建设前期工作,争取尽快实施。
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次
项目名称
单位
各项指标
备注
一
道路长度
m
2479
二
道路技术等级
城市Ⅱ级主干道
三
主要技术指标
1
设计车速
Km/h
40
2
路幅宽度
m
24
3
机动车道
m
2×7.5
4
人行道
m
2×2.0
5
绿化带
m
2×2.5
6
最大纵坡
%
3.5
7
13
最小凸型竖曲线半径
m
6000
8
最小凹型竖曲线半径
m
8000
9
设计荷载
城-B级
四
主要工程数量
1
车行道
㎡
37403.00
2
人行道
㎡
10640.00
3
植草防护
㎡
51180.00
4
路基挖淤泥
m3
38859.00
5
路基清表
㎡
35516.00
6
挖土场内转运回填运距1公里
m3
164442.00
续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次
项目名称
单位
各项指标
备注
7
外借三类土回填 运距5公里
m3
227773.00
五
投资估算总金额
万元
20528.74
1
道路路面工程
万元
1285.61
2
道路土方工程
万元
1127.43
3
道路排水工程
万元
858.64
4
交通设施工程
万元
148.74
5
绿化工程
万元
160.00
6
亮化工程
万元
140.00
7
预备费
万元
399.87
8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万元
278.31
9
征地、拆迁费用
万元
15662.14
10
建设期贷款利息
万元
468.00
六
建设工期
天
180
2010.8-2011.1
七
经济评价指标
国民经济评价
1
内部收益率
%
28.8637
2
经济累计净现值
万元
8172.71358
3
效益费用比
1.61249
4
投资回收期
年
1.88353
不含建设期
八
结论
经济合理,技术可行,项目效果好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与意义
伴随着宁乡经济开发区发展的大好态势,尤其是园区入园企业的日益增多,园区内土地利用份额及土地有效利用率已成为制约园区发展速度的重要因素。本次道路工程的修建正是抱着充分利用现有土地为出发点而提出的,该工程的顺利实施能使得在园区内多增加有效用地近1200亩;同时随着各地开发力度的加大,园区基础设施的配置直接影响了园区的招商,而路网建设正是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园区路网的启动将极大的提升园区的整个市政水平,更有利于园区在基础配套设施上的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能有效优化园区的总体环境,为园区的招商引资搭铺一个更好的平台;能为宁乡更好更快的实现“崛起中西部、挺进五十强”战略目标铺垫基础。
一、项目背景
宁乡县隶属长沙市,地处湘中东北部、湖南“五区一廊”金三角地带,是长沙通往湘中、湘北之要冲,是长沙的西大门。近年来宁乡县大力实施“兴工强县”战略,工业园区和产业双轮驱动,工业经济步入发展快车道,其中规模工业产值和增加值两项增速连续18月居长沙四县之首,创造了工业发展的“宁乡速度”。作为长沙市的卫星城,近几年来总体水平也一直呈良好的上升态势,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县。全县总面积2906k㎡,县城规划面积50k㎡。至2008年底末,全县总人口为135.38万人。1995年5月撤区并乡建镇后,由原来的65个乡、12个镇,调整为18个镇、17个乡,共35个乡(镇)。改革开放以来,宁乡县域经济发展迅速,1995年提前实现生产总值翻两番。宁乡县作为长沙市的卫星城,近几年来总体水平一直呈良好的上升态势。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GDP)突破200亿元,达到207.23亿元,在第六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宁乡县列全国第114位,同时首次进入了“中部十强”。 2008年,宁乡县跻身“全国百强县”,名列第97位。2008年,全县生产总值(GDP)282.41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0.31亿元,增长7.8%;第二产业增加值161.83亿元,增长19.6%;第三产业增加值70.27亿元,增长14.0%。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县人均生产总值22659元,比上年增长15.6%。
2007年12月14日,长株潭城市群北批准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群一起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成渝经济圈之后的第四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具有“先试先行”的政策优势。
2008年1月8日,长沙市委决定在长沙市河西的大片区域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先导区,范围为:湘江以西,以绕城公路为轴线的相关区域,包括长沙岳麓区、长沙高新开发区、宁乡金洲新区、******区及望城、宁乡县部分乡镇。
长沙大河西先导区现有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开发面积约380平方公里。按照规划,长沙大河西先导区到2020年将建成“两型社会”示范区、高新产业聚集区、城乡统筹样板区、生态宜居新城区和支撑区域发展的增长地。按照规划,长沙新区起步区将建成“三圈一带”,“一带”即指金洲配套产业带。金洲配套产业带地处长沙大河西先导区腹地,以金洲大道(已于2008年8月15日正式通车)为骨架,发展定位为先进制造基地和产业转移承接基地。
而宁乡县是先导区“1+2+3”多组团区域发展模式的产业服务次区域之一,是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改区的重要组团。
“十一五”期间,宁乡县将围绕“鼎足三湘,进军百强”的宏伟目标,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指导,突出兴工强县战略,主攻城镇建设、三产强县、特色强农、交通先行和资本运作,加强经济环境和政府自身建设,奋力打造发展优势,致力增强竞争能力,全力加快赶超速度,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建设经济繁荣发达、社会和谐进步、环境优美秀丽、人民安居乐业的新宁乡。宁乡县人民政府利用全国、尤其是湖南省基础建设快速发展的大好时机,大力推行“走城市经营之路”的宏伟战略,决定以“天人合一,城乡一体,以环境为中心,以经济为重点,高起点,达目标,重实际,可操作”的原则,实施宁乡县城市建设开发战略。2000年,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将县城建设成为省会的“卫星城、商贸城、生态城、休闲城”,确立了宁乡新县城“北拓南联”的发展方向和“四城一中心”的规划定位;拉开了宁乡城市经营、扩容提质的序幕。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使宁乡县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自2000年起,尤其是县城一环西路、二环西路、新康路、三环路、宁乡大道、人民北路、花明北路、春城北路、东沩广场、行政中心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宁乡县新城区建设已经跃上了一个台阶,展现一个崭新的局面。同时,玉潭商贸步行街、文化超市、粤宁装饰建材城、摩托汽配大市场、沿江风光带等项目建设的开发成功,奏响了旧城区改造的序曲。
2007年3月“沩江两岸三洲”项目被纳入宁乡城市建设重要议事日程,宁乡县城开发开始向山水城市转变。为加快“长株潭”经济圈的融城步伐,实现“鼎足三湘、进军百强”的战略目标,县委、县政府抢抓机遇,提出了建设“一江两岸三洲”的宏伟蓝图。
2008年以来,宁乡围绕县委、县政府发展思路,以“一江两岸三洲”建设为重点,打造出了沿江风光带、新城大市场、人民北路、新康路、三环路、凝香华都、富豪山庄二期、水晶郦城、爱琴湾项目等一大批精品工程,全年累计完成项目工程投入达到12.3亿元,直接带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4.5个百分点以上。
2009年,面对2008年9月以来的金融风暴,中央提出并逐步实施了投资4万亿元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宏伟措施,给宁乡县的建设发展提供了资金和政策保障。宁乡县在上年的基础上,制定了新的建设目标:“三桥六路一湖一带一中心”,以项目带动经济继续快速平稳地增长。道路的建设对改善宁乡城区的交通状况、并对宁乡县城“东扩西改”及“两型社会”先导区“金玉组团”的发展,促进宁乡县城与省会长沙的对接,有着重要的作用。
“十一五”期间,宁乡县将围绕“鼎足三湘,进军百强”的宏伟目标,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兴工强县战略,主攻城镇建设、三产强县、特色强农、交通先行和资本运作,加强经济环境和政府自身建设,奋力打造发展优势,致力增强竞争能力,全力加快赶超速度,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建设经济繁荣发达、社会和谐进步、环境优美秀丽、人民安居乐业的新宁乡。
宁乡经济开发区是宁乡经济增长的重点,目前,园区食品、机电、新材料等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已引进项目160多个,建成投产企业80多家,青岛啤酒、香港加加集团、台湾宏全(国际)、法国乐福来、威胜电子、中国水务集团、杉杉股份、美怡乐食品、唐人神集团、湘电股份、浙江中财招商集团、楚天科技、华良中意电器、盛隆集团、飞翼集团、上海交大昂立、大连明辰等国内外知名项目均落户于此,园区内自创中国名牌1个,中国驰名商标4个,国家免检产品9个,湖南名牌13个,湖南著名商标14个,国家级品牌数量居中部地区县级之首,2008年完成工业销售收入120亿元,主体园区财政总收入4亿元,连续多年名列长沙市省级开发区年度综合考核第一名。
宁乡经济开发区建设以“长沙西郊工业新区”、“宁乡新城区”为总体定位,以******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为载体和平台,发挥工业园区聚集资金、项目和人才的优势,集中发展要素,优化配置资源,创新政策体系,扩大对外开放,强力实施招商引资和项目工程建设两大发展战略,经过几年发展,宁乡经开区在宁乡县域经济发展和加速工业化进程中进一步奠定龙头和主力的地位。2004年位列“湖南省首届十大投资环境诚信安全区”,在长沙市人民政府组织的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中,排名省级工业园区第一;2007年荣获湖南省唯一“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2008年成为湖南省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并已由省人民政府申报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
近年来,宁乡经济开发区形象提升,资金聚集,不断掀起了发展高潮,其中公司经营的运行机制发挥了主导作用。******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涵盖园区建设投资、房地产开发和建筑材料销售等领域。其投资收益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公司经营性收入,如土地出让,园区基础设施配套费,园区规划商贸服务用地开发等;二是公司代表县人民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作为开发区建设的出资人,理顺与县级财政的收入关系,建立财政税收分成的政策体制,开发区企业税收的地方部分70%返还公司,用于开发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国土收入地方部分全额返还。因此,公司投资行为决定开发区的建设速度,开发区的加速发展为公司的不断壮大提供了坚实保障。公司成立以来,累计投入4.56亿元,实现了开发区水、电、路、排污、通讯、网络、有线电视、混合燃气等基础设施“八通”,已拉开开发区首期8平方公里开发骨架,今年底可将开发面积拓展到11平方公里。
二、项目建设的意义
1、是宁乡县“十一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区四期路网谐园北路工程建设项目符合国家现行的宏观经济政策、社会效益显著。项目建设属于市政基础工程,对于完善经开区基础配套设施,大大改善区域内交通环境,加强区内、外交通联系,发展经开区的整体规划,促进经开区的提地利用、招商引资及环境治理都有重大意义。而且将有助于当地拆迁安置户的就业,合理配置当地的经济资源,满足当地人民日常生活和消费水平日益增长的需求。
2、是优化和完善区域道路网结构的需要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商品流通的重要条件,大量的事实说明,交通闭塞,经济必然落后;经济发达,一定是交通便利之地。园区管委会领导和规划、建设等部门就目前园区的发展态势,根据实际需要做出了细致、客观、长远的规划定位,决定适时启动园区的谐园北路建设,项目的建设既能保证入园企业用地的需要,又能为园区招商引资中增加厚实的底蕴,确保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园区正处在发展壮大阶段,基础好、潜力大。谐园北路的建成将盘活石长线以南,发展路以东约1200亩用地,为重大工业项目的顺利签约奠定扎实的基础,随着石长铁路复线扩建,物流园区土地开发即将启动,谐园北路的建设实施已势在必行。
3、是宁乡实施经济发展战略、发挥省会卫星城功能的现实需要
“长沙奔小康,关键看宁乡”,作为长沙市卫星城——宁乡,扼湘北、湘中、湘西之咽喉,以长株潭为核心的都市圈经济向湘北辐射,第一驿站是宁乡,这种交流辐射将给宁乡带来发展契机。2005年,宁乡县委、县政府响亮地提出了“鼎足三湘,进军百强”的奋斗目标,力争2010年县域基本竞争力跻身全国百强行列。这一目标在2008年就得到实现了。2008年,宁乡县跻身“全国百强县”,名列第97位。2008年,全县生产总值(GDP)282.41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0.31亿元,增长7.8%;第二产业增加值161.83亿元,增长19.6%;第三产业增加值70.27亿元,增长14.0%。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县人均生产总值22659元,比上年增长15.6%。以长株潭一体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为契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县域卫星城功能,实现撤县设市,形成县城面积30km2,城市人口26万的规模。园区基础设施与配套工作的建设,可以构建工业园区快速发展,打造具竞争强势和聚集能力的优势平台。
4、是拉动综合性现代化工业园区开发步骤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近年来,宁乡随着经济发展,物流业迅猛增长,在中部崛起发展战略、长株潭城市联盟战略、长沙市副中心发展战略指导下,宁乡为了真正融入长沙及更大区域发展格局中,加快城市化步伐,积极引进外商投资,大力发展工业园区。根据宁乡县人民政府与投资方的协议,本项目先期工作由政府负责,三通一平工作是拉动工业园区开发步骤的基础和先决条件,能极大地加快园区的开发步伐,在招商引资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三章 综合交通运输概况
一、宁乡交通概况
宁乡县隶属长沙市,是长沙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中的两个中等城市之一,位于长沙市西部,与益阳、娄底、湘潭三市相邻接。国土总面积2906km2,2008年末人口总数为135.38万人。沩水是县域唯一的水运航线;境内有石长和洛湛铁路经过,区域内综合运输方式有公路、铁路、水运三种运输方式,以公路运输为主,其他运输方式为辅。
区域内综合运输方式的主要指标统计如下:
表3-1
2003年至2008年宁乡县社会客货交通流量
年份
旅客交通流量
(万人)
旅客周转量
(万人公里)
货物交通流量
(万吨)
货物周转量
(万吨公里)
2003
4090
1352762
6279
1375276
2004
4385
1365051
4766
1048066
2005
4550
1416922
4810
1058546
2006
4691
1460846
4998
1099829
2007
4871
1506682
5147
1132823
2008
5165
1559369
5405
1155480
注:表中未包含铁路交通流量
铁路概况:石长铁路和洛湛铁路从宁乡县境内经过,区域内里程67.54km,目前地方客货交通流量不大(主要为过境运输),对县域综合运输网影响有限。
水运概况:宁乡县河流比较少,通航里程短且河流水流量季节性变化很大,水运属短途运输且运量小,所以水运在综合运输网中影响很小。
公路概况:区域内由国道、省道、县、乡村公路组成区域公路运输网。截至2009年6月,我县现有国道24.72KM、省道172.703KM、县道494.213KM、村道2704.33KM,大部分等级公路路面为水泥混凝土路面,部分为砂石路面,县、乡、村道大部分为碎石路面,城市道路组织框架随着城区总体规划日趋成熟。
经济的快速发展,既依赖于已有的高质量的交通体系,同时又不断推动新的交通体系的建立和发展。谐园北路的建设将对******区路网骨架形成,构筑园区道路体系,大大降低沿线企业单位的生产运输成本,进一步完善长、株、潭经济一体化交通网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物流园区土地开发即将启动,它的建成将盘活车站路以北、石长铁路以南、发展路以东和X073(沩水第二道防洪堤)以西区域。伴随着宁乡经济开发区发展的大好态势,尤其是园区入园企业的日益增多,园区内土地利用份额及土地有效利用率已成为制约园区发展速度的重要因素,本次道路工程的修建正是抱着充分利用现有土地为出发点而提出的,该工程的顺利实施能使得在园区内多增加有效用地近1200亩;同时随着各地开发力度的加大,园区基础设施的配置直接影响了园区的招商,而路网建设正是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园区本次路网的启动将极大的提升园区的整个市政水平,更有利于园区在基础配套设施上的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能有效优化园区的总体环境,为园区的招商引资搭铺一个更好的平台;能为宁乡更好更快的实现“崛起中西部、挺进五十强”战略目标铺垫基础。
二、综合交通发展规划
宁乡地处长沙西部,资源丰富、环境优越,是省会辐射湘中、湘西北的第一驿站。县城玉潭镇,是省会长沙的西大门、卫星城,地处湘中偏北,扼湘中、湘西北咽喉,倚长(沙)株(洲)(湘)潭经济一体化黄金圈。长石铁路、洛湛铁路、长常高速公路、319国道贯境而过,距长沙仅36公里,距黄花国际机场60公里,距霞凝深水港40公里。因其独特的交通和区位优势历来为湘中重镇。根据《宁乡县县城总体规划(2009-2030)》,宁乡县城将由现在的老县城拓展为西至茆田供销社、东达夏铎铺六渡庵、北抵长常高速公路出口、南临候旨亭、总面积为34.5km2的区域。预计2020年城区人口规模将达到30万,远景设想2030年将达到35万人。城市建设目标以“四城一心”(即集商贸、休闲于一体的长沙市卫星城;具有山水风光的生态城市;宁乡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信息中心)为发展方向,以现状城区为依托,重点向北沿花明北路延伸线两侧向东、向西发展,利用“一江”(沩江)“一渠”(民兵渠)“三溪”(朝阳溪、化龙溪、东沩溪)“群岗”(山地、丘岗)的自然山水要素,构建生态山水城市骨架,形成“一中心、四组团”的放射状城市空间格局。
为了与长沙市配套发展,满足宁乡自身发展的需要,并结合城市性质定位、空间结构及用地结构现状,调整城市用地结构比例,重点支持制造业、服务业和旅游业发展,结合新城区建设引导其向新城区产业配套集聚。公共设施用地规划以提升城市品位、完善服务功能为目标,采用集中与分散、综合功能与专项职能相结合的方式,形成科教中心、商务中心、体育中心、博览中心等。工业区集中成组布局,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电器、组装等大型工业集团。仓储用地规划以社会化、大储量、集中型为主,并结合长常高速公路和环线布置,形成加工、储运综合体。绿地系统规划以自然生态用地和城市绿地共同构筑现代化山水城市的绿色空间体系,提高城市的绿化覆盖率,确保综合交通用地的比例,为城市的合理布局、高效运行提供必要的空间。
近年来,宁乡经济虽然有了较快发展,但与发达地区、兄弟县市比较,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相对滞后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制约宁乡发展的“瓶颈”,宁乡的交通优势逐渐消失。随着浏阳、益阳等周边县市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其区位劣势迅速转化为区位优势,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区域经济发展。而宁乡随着经济发展,物流业迅猛增长,公路运输逐渐饱和,区位交通优势不再明显,如果要在下轮经济发展中把握主动,抢占先机,必须以交通突破为发展前提。
“十五”期间,宁乡县以加快发展为主题,大力实施项目工程和招商引资“两个唯一”战略,突出兴工强县,启动板块运作,推动“三化”进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全县呈现出“经济总量大幅增加、综合实力显著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城乡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的可喜局面。县域经济从很大程度上讲是城镇经济。县城建设坚持“北拓南连,新扩旧改”的方针,小城镇建设实施“梯次布局,加快发展”的战略,全力构筑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特别是县城作为省会卫星城,必须加快路网建设和城市配套功能的建设,加速构筑融城的交通新格局。
宁乡经济开发区是宁乡经济增长的新重点,目前,园区食品、机电、新材料等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已引进项目160多个,建成投产企业80多家,青岛啤酒、香港加加集团、台湾宏全(国际)、法国乐福来、威胜电子、中国水务集团、杉杉股份、美怡乐食品、唐人神集团、湘电股份、浙江中财招商集团、楚天科技、华良中意电器、盛隆集团、飞翼集团、上海交大昂立、大连明辰等国内外知名项目均落户于此,园区内自创中国名牌1个,中国驰名商标4个,国家免检产品9个,湖南名牌13个,湖南著名商标14个,国家级品牌数量居中部地区县级之首,2008年完成工业销售收入120亿元,主体园区财政总收入4亿元,连续多年名列长沙市省级开发区年度综合考核第一名。
随着宁乡经济开发区的加速发展,对已有交通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宁乡经济的发展需要,在“十一五”期间,必须加快改造、升级现有的交通网络,按照交通供需平衡的原则,突出重点,建立一个交通网络与经济协调的体系,达到经济发展促交通,交通运输促经济的目的。根据长沙市交通网30年规划,宁乡县“十一五”交通发展的总目标是:到2010年,交通基础设施的紧张状况将得到总体缓解,使全县经济的制约状况得到总体改善,交通基础设施有效供给量明显增加,结构明显合理,对全县经济的支持力明显提高。具体目标是:全力建设以国、省道为公路主骨架,以县、乡道为公路主经络,以乡村公路为触角,以长常高速、娄益高速、上瑞高速互通为联系的公路网络,通过提质扩容,达到纵南贯北,承东启西,通江达海,入乡到村,拉动整个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区、旅游和特色农业园区的全面提速,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使县域经济逐步融入长沙卫星城建设、长株潭经济圈和泛珠江三角区经济圈,基本实现宁乡“一小时快速交通圈”的目标。
到2010年,全县等级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1131.46公里,等级公路将达到39公里/100平方公里,8.57公里/万人。
三、拟建道路现状基本状况分析
1、现有路网基本状况分析
拟建道路为******区谐园北路建设工程,西起既有火车站与谐园路交点,基本平行石长铁路走行,止于宁乡县道X073改线,道路全长2.479km。该路段向南通过车站路与宁乡各主干道相连直接通往宁乡县城中心,随着宁乡经济开发区的发展,谐园北路的建设实施对促进物流园区周边土地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道路现状分析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