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学家长学校任课教师培训记录表
受训教师姓名
时间
2010.10
学习主题
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
培训内容:
1 .孩子不愿意做作业与学习困难的原因
客观原因:1)对学习缺乏兴趣;2)学习方法不正确;3)有不良的情绪体验;4)厌学心理;5)学习动机不良
2 .针对原因,给出具体可损伤的教育对策:
3.家长在家里这样要求孩子:
有一个固定的学习地点,比如有一张专门写作业的桌子。
书桌上不放与学习无关的东西。字典、参考书、文具等井然有序地放在书桌固定的地方,触手可及,既避免浪费时间寻找,又保证心情不被干扰。
不要边玩边学,更不要边吃边学。
把作业当作考试,抓紧每一分钟。
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孩子要有指导孩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会学习、成绩好的孩子,都拥有一套行之有效、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而学习困难成绩总是不理想的孩子,往往都是死读书、读死书的孩子,缺乏完整高效可行的学习方法。有教育专家说:出色的人生源于出色的学习,出色的学习源于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源于父母从小对孩子的精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正确的学习方法,除了个别孩子可以无师自通外,大部分孩子都需要在家长与教师的悉心指导下逐渐习得。所以,家长要有从小就培养孩子正确学习方法的意识,不要只看成绩,有时候,高分并不代表优秀。也不要一看孩子长呢国际不好就批评孩子,批评是消极的做法,于事无补,积极的做法是寻找解决方法,在发现孩子成绩下降后,要与教师沟通,了解孩子成绩下降的主要原因。不要一味指责孩子,也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
小学家长学校任课教师培训记录表
受训教师姓名
时间
2010.12
学习主题
强化孩子的自我管理
培训内容:
小学生三、四年级的孩子自主意识明显增强,在花钱与游戏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家长为此深感困惑:孩子该不该有零花钱?零花钱的限度是多少?小学生迷恋网上游戏怎么办?如何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为了帮助家长解除困惑,特设计本讲课题。通过本讲学习,目的是帮助家长主动培养孩子对金钱的管理与使用能力,提高孩子对游戏的抗诱惑能力。
建议一:教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生活。
建议二:教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
建议三: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建议四: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
建议五:教孩子学会自我保护。
1、关于零花钱的问题:
①给孩子零花钱的时间;②规划合理的零花钱的数量;③规划零花钱的适用范围;④不随便增加或减少零花钱;⑤教会孩子储蓄;⑥教会孩子把零花钱捐助慈善事业;⑦建立家庭银行卡;⑧孩子的小账本。
2、游戏的规则
①不强行禁止;②培养孩子网络游戏或电视以外的兴趣;③创造孩子与小伙伴交往的机会;④精神奖励为主,惩罚为辅;⑤家长做孩子行为的榜样;⑥可以与孩子一起玩游戏,在玩的过程中正确引导孩子;⑦逐渐减少玩游戏或看电视的时间。
小学家长学校任课教师培训记录表
受训教师姓名
时间
2011.4
学习主题
帮助孩子在阅读中成长
培训内容:
一、阅读对孩子的影响以及深远意义
广泛的阅读不仅能够丰富人的知识,开阔人的视野,而且可以开启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培养人的审美品质,甚至还会对孩子将来正确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形成都有重大影响。
二、孩子们的阅读现状分析
很多孩子爱看书,但看的书仅限于漫画、笑话之类的,这些书不是不可以看,但只应该占所读书中很小的一个分支,孩子应当度的书,更应该是具有教育意义的,可以增长知识锻炼思维的书籍。
也有一些孩子不热爱读书,在家庭中,影响孩子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因素有很多。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喜欢看电视、玩电脑与迷恋网络游戏,以电视、电脑为主的现代信息媒体比书本更形象有趣,更具有娱乐性、快捷性与丰富性,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更愿意通过电视与电脑获取信息、愉悦身心。
三、有兴趣,才爱阅读
对于三、四年级的孩子来讲,重要的还是引起孩子的阅读兴趣,调动起孩子读书的热情,让孩子主动读书。父母在引导孩子读书时,要特别关注孩子的情绪,因为当书与一种亲切、温馨、甜蜜而愉快地感受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书就会在孩子的心灵里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书就会成为孩子生活的必需品,孩子榆树从此就有可能密不可分。于是每天都会有一个声音在孩子的心中不断呼唤:“我要读书!我爱读书!”孩子爱读书,使孩子的天性;让孩子爱读书,读好书是父母责无旁贷的责任。
四、与孩子共同享受阅读的乐趣
我们今天的主体既然是“家长、孩子的心灵之旅”,那么阅读这件事情不应该仅仅要求孩子,而是应该有我们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享受这个过程。同时,无论家长也好,孩子也好,都不要把阅读作为任务、负担。要当成是无比愉悦的享受。这也是与孩子更好的接触沟通的最佳方式。
让我们来想象一下,家里温暖的灯光下,您与孩子各执一本书,津津有味地读着,仿佛在与品格高尚的朋友交谈,书籍带给人们的心灵安危于感动,是别的媒介所无法给予的。畅游在文字的海洋中,真可谓是美妙绝伦的心灵之旅。
五、展示阅读积累的成果
小学家长学校任课教师培训记录表
受训教师姓名
时间
2011.6
学习主题
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
培训内容:
1.一个爱劳动的孩子,成年后的犯罪率,明显低于不爱劳动的孩子。爱劳动的孩子成年后,更懂得体贴父母,体贴家人,体贴朋友!爱劳动的孩子因为手脚协调锻炼了,脑细胞也活跃,当然也越聪明!爱劳动的孩子也更能够适应这个社会,更得上司的赏识。
2.不要舍不得让孩子劳动,劳动只会让您的孩子更健康,更优秀,更开朗!现阶段的您,必须让您的孩子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尽管我知道,孩子可能会越帮越忙,可能远不如你自己亲历亲为来的爽快利落,但是您也要努力为孩子创造机会去劳动。让他从劳动中懂得劳动的意义,劳动的辛劳,从而做一个爱劳动,懂体贴的合格、健全的人。
3.很多孩子在家长的你包办下,到现在依然还不会自己洗脸,还不会自己穿衣服,还不会自己整理书包,还不会自己收拾的学习用品!总是丢三落四,一会儿没橡皮,一会儿没铅笔,让人很头疼。你说,这样的教育方式合理吗?
4.难道孩子将来不用走向社会?不需要成家立业,担任责任?你也别总以为孩子年纪太小,舍不得让他干!难道您希望自己头发斑白了,您的孩子还不会最起码的自理能力?难道您希望在自己偶遇伤寒,希望您孩子帮忙倒杯开水,煮顿饭的时候,他也像您当年一样拉着的儿子甩头就走?
5.当然,这不应该仅仅是您嘴里高高呐喊的口号。您需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告诉您的孩子,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您现在静下心来思考,您觉不觉得您的孩子在某一方面的行为,很像您或者您的爱人?您仔细再看看自身的优缺点是不是也传给了您的孩子?这就是一直以来,您无声的教育的结果。
6.如果考虑好了,我想您应该知道该约束自己的行为,该知道有很多事情,您的孩子在向您看齐!
小学家长学校任课教师培训记录表
受训教师姓名
时间
2011.9
学习主题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之间的关系
培训内容:
为了适应当代社会对家庭教育的需要,家长必须认真学习现代家庭教育理论,转变家教观念,提高家教水平。家长学校则肩负着宣传党的教育方针与现代家教理论,帮助家长转变家教观念,提高家教水平,协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任务。
1.正确理解与履行父母的职责
2.加强与学校的密切配合
3.父母要作孩子的好榜样
家长们应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1.家长的榜样作用。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是孩子首先模仿的榜样。父母的言行、思想观念与文化素质无时不刻地影响着孩子,可以说从孩子身上,我们总能找到父母的影
2.家长是有目的进行教育的实施者。孩子基本素质的形成与家长的培养、教育分不开。古今中外众多名人成材的事例无不说明家庭与父母的作用。
3.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成长与学习知识的良好环境。这里说的环境包括物理环境与心理环境。能够满足孩子生活学习必要的物质条件与适合的场所,可以说是良好的物理环境;由家长高尚的品德、健康的心态与不断进取的精神所营造的家庭氛围是良好的心理环境。
父母应怎样引导孩子学习。
1.布置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如果希望孩子喜欢读书,那么,家中应该有书、杂志、报纸。孩子在书香环境中成长,自然会喜欢接近书,喜欢看书。但是,这个环境还必须是简化了的,不能太嘈杂或是一下子提供太多的学习刺激,以免孩子无法专心地学习。
2. 用正面的语言与亲自示范的方式来教导他。
如果您希望孩子学习一种好的行为,那么您最好使用正面的语言,明确地告诉他所要做的行为,例如告诉他“我们应该……做”,而不只是批评他、责备他做得不对。然后再亲自示范正确的动作来教导他。如果孩子说会,那么就让他做给你看,再指导他正确的方式。
3.不要打扰他的专心。
孩子专心在做某一件事时,不要去打扰他。第一件事还没完成之前,不要叫他做第二件,也不要让他做太多或做一些超乎他能力的事,否则,孩子在匆忙、心急的情况下,很容易就会养成放弃的习惯,怎会有始有终呢?
4.孩子一起游戏。
从游戏中可以训练他的一些基本能力。有时也可以将复杂的学习活动分成几个简单的步骤,引导孩子一步一步去完成。
小学家长学校任课教师培训记录表
受训教师姓名
时间
2011.11
学习主题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训内容:
就现在家长们存在的一些问题讲授以下几个内容:
1.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
一个孩子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才能为将来的人生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李岚清副总理曾指出:“家长对孩子不能只注意在校的学习成绩,也要关注思想品德方面的修养,注意他们在社会上可能受到的不良影响,否则好孩子也有可能变坏,有的甚至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有的家长成天把孩子禁锢在家里学习,不注意开拓孩子视野,增长社会实践经验等,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
2.家长在培养孩子健康心理上,特别要注重
3.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应注意的问题
(1)在家庭生活中,对孩子要有一定的要求,家长应明确提出要求,并落实检查,不要“事事说,事事空”
(2)当孩子出现错误时,家长应戒躁,但也不可小而视之,应有一个客观的态度,细心地负责,把准脉,对症下药。
第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