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岗位操作人员消防平安技能竞赛规程
一、理论考试
由竞赛组委会确定考试范围与题目,考试在场地赛前进展。
二、 场地比赛
〔一〕两盘水带连接消火栓、水枪
1.参赛场地器材设置:在长37米、宽2.5米的铺带线路上,标出起点线与终点线。在起点线前1米处标出器材线,在器材线后放置水枪、消火栓各一只,立放两盘65卡式双卷水带,水带与消火栓接口及器材线相齐。每盘水带长度为20米〔不得超过或减少0.5米〕,两接口相距约10厘米,垫圈完整。
2.比赛要求:当听到“准备器材〞口令后,参赛队员检查器材,然后回原位站好。听到“开场〞信号后,第一名参赛队员迅速向前,手持水带,先甩开第一盘水带,在跑动中甩开第二盘水带,连接上水带、水枪接口,冲出终点线,做立射姿势喊“好〞。 第二名参赛队员将第一盘水带接口及消火栓连接,翻开消火栓喊“好〞。
3.操作要求:参赛队员比赛时,身着工作服,头戴平安帽。操作中水带不应出线或扭圈超过360度,接口不得脱口或卡口,参赛队员必须在铺带线路内完成全部动作。
4.计时:计时从发出“开场〞信号至最后一名参赛队员喊“好〞为止。
5.检查:
〔1〕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计取成绩:接口脱口、卡口;未接上水枪冲出终点线的。
〔2〕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加2秒:水带出线或扭圈超过360度,每出现1次加2秒。
6.不准抢跑,一次警告,两次取消参赛资格。
7.成绩判定:每组参赛队员只允许操作1次,分别按个人、集体计时决定个人、集体成绩。
〔二〕8公斤干粉灭火器灭油盆火
1.参赛场地器材设置:在长30米、宽2米的平地上,标出起点线与终点线。在起点线前1米、23米、25米处分别标出器材线、喷射线、油盆设置线。在器材线后放置8公斤干粉灭火器1具。
2.比赛要求:当听到“准备器材〞口令后,参赛队员检查器材,然后回原位站好。听到“开场〞信号后,参赛队员迅速向前手提灭火器跑至喷射线〔使用前先把灭火器上下颠倒几次,使筒内干粉松动〕,拔下保险销,握住喷管,按下压把对准火焰根部,按照扑救油盆火灾的动作要领实施灭火实施灭火。灭火时操作人员应站在上风方向。火被全部扑灭后,手提灭火器冲出终点线喊“好〞。
3.操作中,如使用1个灭火器未将油盆火扑灭,可利用备用灭火器实施灭火,最终将火扑灭为止。
4.操作要求:参赛队员比赛时,身着工作服,头戴平安帽。在操作使用中灭火器应保持直立状态,不得出现横卧、不得颠倒使用,不得出现灭火器罐体触地等现象;参赛队员必须在30米的跑道内完成全部动作;冲出终点线后不允许再次返回灭火。
5.计时:计时从发出“开场〞信号至参赛队员到达终点喊“好〞为止。
6.检查:
〔1〕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计取成绩:油盆火未被扑灭冲出终点线的;未站在上风方向灭火的;冲出终点线后再次返回灭火的。
〔2〕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加2秒:操作中出现灭火器触地或拖地跑等现象。
7.不准抢跑,一次警告,两次取消参赛资格。
8.成绩判定:每名参赛队员只允许操作1次,分别按个人、集体计时决定个人、集体成绩。
〔三〕石棉毡灭油盆火
1.参赛场地器材设置:在长30米、宽2米的平地上,标出起点线与终点线。在起点线前1米、25米处分别标出器材线、油盆设置线。在器材线后放置石棉毡1块。
2.比赛要求:当听到“准备器材〞口令后,参赛队员检查器材,然后回原位站好。听到“开场〞信号后,参赛队员迅速向前手持石棉毡跑至油盆处,按照扑救油盆火灾的动作要领实施灭火。确认火被全部扑灭后冲出终点线喊“好〞。
3.操作要求:参赛队员比赛时,身着工作服,头戴平安帽。操作中不得出现石棉毡触地或拖地跑等现象,参赛队员必须在30米的跑道内完成全部动作。冲出终点线后不允许再次返回灭火。
4.计时:计时从发出“开场〞信号至参赛队员到达终点喊“好〞为止。
5.检查:
〔1〕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计取成绩:油盆火未被扑灭冲出终点线的;冲出终点线后再次返回灭火的。
〔2〕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加2秒:操作中出现石棉毡触地的或拖地跑等现象。
7.不准抢跑,一次警告,两次取消参赛资格。
8.成绩判定:每名参赛队员只允许操作1次,分别按个人、集体计时决定个人、集体成绩。
〔四〕佩戴空气呼吸器30m往返跑
1.场地器材:在长30米、宽2米的平地上,标出起点线与终点线。在起点线前1米、30米处分别标出器材线、折返线,在折返线后放置8公斤干粉灭火器1具。
在起点线前铺设垫子一张,垫子上整齐摆放正压式空气呼吸器1具〔容积不能小于6.8升,压力不能低于25〕。空气呼吸器摆放方法:气瓶朝下,背托朝上,面罩放于背托上,面镜朝上,快速插头及面罩脱开。
2.比赛要求:当听到“准备器材〞口令后,参赛队员检查调节呼吸器,翻开气瓶开关,查看气压表,调整肩带、腰带与面罩系带至适合长度,然后回原位站好。听到“开场〞信号后,参赛队员左脚向前一步,右膝跪地,背好空呼,扣牢腰带,将快速插头及面罩连接,按逆时针方向完全翻开气瓶开关,拿起面罩,由上而下戴好,收紧系带,所有动作完成后跑向30米折返线,将8公斤干粉灭火器带回起点线,举手示意。
3.计时:计时从发出“开场〞信号至参赛队员举手示意为止。
4.检查:
〔1〕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计取成绩:气瓶开关未翻开;快速插头没有及面罩连接上。
〔2〕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加2秒:气瓶开关未完全翻开;面罩系带松动超过2厘米;跑动中出现灭火器触地或拖地跑等现象。
5.成绩判定:每名参赛队员只允许操作1次。
〔五〕隐患排查识别
每个参赛队指定2名队员〔至少有1名女队员〕参赛,竞赛组委会提前在现场规定路线中“模拟隐患〞,比赛场地设在延炼40万吨/年催化装置。
1.比赛要求:2名队员在巡检中找标牌,每个标牌代表一处隐患,最后根据标牌向裁判报揭发现的隐患及处置措施。当每一组队员巡检完后,工作人员会对路线中隐患标牌重新布置,总数量不变,位置变化。
2.计时:由起点计时开场,到达终点后计时完毕,每组安排15分钟。
3.评分标准:
〔1〕发现1处隐患得1分,未找见隐患计0分。
〔2〕应急处置措施5分,1名队员答复不完整时,另1名队员可以补充。
〔3〕隐患识别难易程度0.2分1分。
〔4〕超出规定的时间〔15分钟〕,扣0.5分。
4.个人成绩取团队总成绩的平均分。
〔六〕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一、操作前准备
二、操作方法及程序〔C—A—B〕
1.观察周围环境,确定平安,口述“环境平安,可以操作〞。〔开场计时〕
2.判断患者意识:轻拍患者双肩,同时俯身分别对左、右耳高声呼叫“喂,你怎么啦?〞,判断有无意识,如无意识,口述“意识丧失〞,高声呼救,寻求他人帮助,记录时间。
3.判断大动脉搏动:触摸颈动脉〔右手食、中二指并拢,由喉结向内侧滑移2-3㎝检查颈动脉搏动〕,判断时间小于10秒,口述“大动脉搏动消失〞。
4.摆放患者体位:仰卧在坚实的平面或硬板上。
5.解开衣领、腰带。
6.胸外心脏按压〔C〕:
①术者体位:双手按压,位于患者右侧,根据个人身高及患者位置上下选用踏脚凳或跪式体位。
②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处,成人为两乳头连线及胸骨穿插中点或食指、中指沿肋缘向上触摸至剑突上两横指处。
③按压姿势:手臂长轴及胸骨垂直,双手掌根重叠,手指扣手穿插,手指不触及胸壁,双臂肘关节绷直,以髋关节为支点运动,垂直向下用力。
④按压深度:胸骨下陷3.8-5㎝。
⑤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
⑥按压及放松时间比例为1:1,放松时掌根部不能离开按压部位。
7.开放气道(A):
①双手轻转头部,将患者头偏向一侧,检查口腔,纱布缠绕手指,去除异物或义齿〔疑有颈椎骨折除外〕。
②开放气道:采用仰头抬颏法—左手掌外缘置于患者前额,向后下方施力,使其头部后仰,同时右手食指、中指指端放在患者下颌骨下方,旁开中点2㎝,将颏部向前抬起,使头部充分后仰,下颌角及耳垂连线与身体水平面呈90°。
8.人工呼吸〔2次〕(B):
口对口人工呼吸:吸一口气,用操作者口唇严密地包住患者的口唇,平稳地吹气,注意不要漏气,在保持气道通畅的操作下,将气体吹入患者的口腔到肺部,使胸廓抬起;吹气后,口唇离开,并松开捏紧鼻孔的手指,使气体呼出。并侧转头吸入新鲜空气,同时观察患者胸廓起伏情况,再进展第二次吹气;吹气时间大于一秒,每次吹气量500-600毫升。
9.如此反复操作,完成五个循环、呼吸周期。
10.判断心肺复苏是否有效〔呼吸、颈动脉搏动、四肢循环及瞳孔情况〕,口述判断情况,整理患者衣物。如心肺复苏有效,口述“患者心肺复苏成功,进一步生命支持〞。〔计时完毕〕
“操作完毕〞。
三、每个队员考核结果为合格、不合格,不计成绩,此项不参及排名。
第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