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9年级-专题10-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演变.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9582653 上传时间:2025-03-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9年级-专题10-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演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9年级-专题10-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演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演变 【考纲解读】 (1)了解赫鲁晓夫改革。 (2)知道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 (3)以匈牙利为例,了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运动。 【知识清单】 赫鲁晓夫改革:苏联的改革是从赫鲁晓夫开始的。赫鲁晓夫试图对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中的各种弊端进行改革,虽然从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但由于客观和主观的原因,改革只是在原有体制的框架内进行小修小补,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加之他的主观上急躁冒进,导致其改革失败黯然下台。  戈尔巴乔夫改革: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重点实施经济改革,因方式不当毫无成效,使得苏联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进而转向把政治改革作为重点,在苏联实行多党制等,致使人们思想混乱,国家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离心倾向加剧。 苏联解体:1991年12月21日,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原苏联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在哈萨克首都阿拉木图签署了《阿拉木图宣言》等六项文件,正式宣告11个原苏联共和国以创始国身份自愿结成独立国家联合体,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解体。 匈牙利改革: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匈牙利先后进行了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收效,成为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中成就较为突出的一个。 【中考试题解析】 ( 江苏连云港)“当斯大林逝世之际……俄罗斯当时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那些指责斯大林的人却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作者是在抨击苏联的 A.新经济政策   B.农业集体化运动   C.工业化运动   D.戈尔巴乔夫改革 解析:根据题干界定“毁灭超级大国——苏联”的双手,题意明显指向是人,答案ABC是斯大林统治时期打造超级大国苏联的措施,与题意矛盾排除,故正确答案D。 【强化训练】 第一部分 选择题 1.俗话说“事与愿违”,用于某人做事为达到某种目的但结果使自己适得其反,下列答案与这一说法相吻合的是( ) A.彼得一世改革   B.日本明治维新   C.苏联赫鲁晓夫改革  D.中国改革开放 2. 改革的目的是增加国家体制的活力和民族向心力,达到国家和民族强大的目标,下列答案里,与此相反的是( ) A.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斯大林模式 C.勃烈日涅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3. 中国有句俗语“人活七十古来稀”,回顾前苏联的起止历史,与这一说法大致吻合,下列其准确的一组时间是( ) A.1922年底——1991年底 B.1922年底——1992年底 C.1921年底——1991年底 D.1921年底——1992年底 4.关于苏联改革,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把苏联改病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死了”。这句话中“改死了”即指苏联解体。从实质上分析,苏联解体是( ) A.国家已经四分五裂      B.国家名称发生变化 C.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D.执政党失去了政权 5.毛泽东说:“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就此找出导致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共同原因是( ) A.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B.各国执政党改革的失败 C.民族矛盾的激化      D.其他党派的夺权 6.分析右图,探讨其所指东欧剧变的史实是( ) A.苏联解体 B.南斯拉夫一分为五 C.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 D.德国实现统一 7.1991年,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导致“红旗悄然落下”的事件是( ) A.苏联解体    B.东欧剧变    C.赫鲁晓夫改革    D.美苏争霸  8.二战后,东欧国家先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走了不少弯路,我们总结其经验教训,找出其关键原因是( ) A.东欧国家经济基础落后  B.东欧国家缺乏高素质的劳动大军 C.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影响   D.北约集团的经济封锁 9.20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动荡不安,有的甚至发生了国家分裂,下面的国家里,符合这一结论正确的一组是( ) A.苏联、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 B.苏联、波兰、民主德国 C.南斯拉夫、罗马利亚、波兰 D.罗马利亚、民主德国、匈牙利 10.上世纪末有人描绘欧洲社会主义阵营遭受严重挫折的时候,而东方社会主义的“一枝红杏”却光鲜亮丽焕发勃勃生机,他们口中的“红杏”指的是( ) A.中国的土地改革        B.中国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 C.中国的文化大革命        D.中国的改革开放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些欧洲和亚洲国家相继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大都按照斯大林模式进行经济建设……20世纪80年代,东欧各国的经济每况愈下,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国家风云突变。在一年之内,执政四十多年的各国党,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乌克兰前总统克拉夫说过:“造成苏联今天的局面是谁的错?谁应该受到责难?”莫斯科《独立报》则指出:“戈尔巴乔夫造成了苏联的混乱,毁坏了这个帝国。” ——王斯德、钱洪主编《世界当代史》 (1)“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 (2)请简要回答苏联解体的原因。  (3)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启示? 12..读图题:大国的陨落 图(一) 图(二) 阅读图文,回答下列问题: (1) 图片一人物的名字和身份各是什么? 图二的名称又是什么? (2) 图一和图二有什么联系?图二结局如何? (3) 大国陨落和图一人物有什么关系?其中谁的责任更大?为什么? 13.探究题:以史为鉴 从东欧剧变到苏联解体的过程,各国在早期都实行了改革,但结果没有给人民带来实惠和解决基本矛盾,使得社会危机的进一步加剧,导致了社会主义阵营的悲剧发生。 阅读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 苏联发生了哪些改革,结果如何?东欧改革成就突出的国家是谁? (2) 东欧国家经济停滞不前的深层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说东欧各国的改革没有给人民带来实惠? (3) 社会主义阵营的悲剧指的是什么?对我们中国有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一.选择 1.C 2.D 3.A 4.C 5.B 6.D 7.A 8.C 9.A 10.D 二、非选择; 11.(1)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 (2)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所造成的经济困难和政治混乱;戈尔巴乔夫改革,造成苏联混乱等。 (3)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启示: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健全社会主义的民主与法制。 12.(1)叶利钦和戈尔巴乔夫、俄罗斯领导人和苏联总统、八一九事件; (2)戈尔巴乔夫政治多党制的改革导致了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离心倾向加剧,正当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准备与各加盟共和国即将签署新的联盟条约之际,8名苏联高级官员为挽救苏联成立了“国家紧急委员会”发动了“八一九事件”的政变,结果失败,苏联解体; (3)大国陨落就是苏联解体,与叶利钦和戈尔巴乔夫有关,其中戈尔巴乔夫的责任更大,他的不当改革加剧了苏联的解体。 13.(1)赫鲁晓夫改革因收效不彰而黯然下台、戈尔巴乔夫劳而无功的改革最后导致苏联解体、东欧改革以匈牙利成就较为突出 (2)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使东欧经济发展停滞不前、东欧各国劳而无功的改革没有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反而加剧了社会危机; (3)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改革要从本国实际出发和注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化解社会矛盾,加强政治民主和民族向心力。 4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