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1北京四十三中初三(上)期中
语 文
(2021.11.3)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基础·运用(16分)
学校开展“走进新首钢,喜迎冬奥会”综合实践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小题。
1. 下面是同学为启动仪式发言准备的文稿,阅读文稿,完成小题。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冬奥会,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冬季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届,1994年开始与夏季奥运会相间两年举行,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参与国分布在欧、非、美、亚、大洋五大zhōu( )。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2月4日至2月20日在中国举行。这是中国举办的首个冬奥会,也是继北京奥运会、南京青奥会之后,中国举办的第三个奥运赛事。北京、张家口同为本届冬奥会的主办城市。
北京冬奥组委会的首钢办公区由首钢老厂区改造而来,是本届冬奥会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范例之一。办公区建筑外部保留着原来的风貌,室内却是明亮的现代办公空间。核心办公区占地约5.2公顷,主要利用原由厂房、筒仓等建筑改造而成。厂房改造遵循绿色生态理念,① 尊重原有工业架构,② 考虑到奥运会后再利用问题,筒仓改造保留了原有外立面,在筒仓壁开洞采光,同时加建钢结构楼板,在同舱之间新建景观电梯。在阳光照耀下,改造后的建筑群,以美妙的光影勾勒出历史和现代交融的奇丽画面。
办公区的南面坐落着北京冬奥会唯一处于市区内的雪上项目比赛场地——首钢滑雪大跳台。放眼望去,水光潋滟的群明湖畔,五彩镶边的大跳台与它身旁高高矗立的银灰色晾水塔③ ,后面是绿意盎然的石景山,这一切让人仿佛置身于光彩绚丽的画卷之中。
(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括号内应填写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间(jiàn) zhōu(州) 处(chǔ) B.间(jiàn) zhōu(洲) 处(chǔ)
C.间(jiān) zhōu(州) 处(chù) D.间(jiān) zhōu(洲) 处(chù)
(2)在文中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①与其 ②不如 ③交相辉映 B.①与其 ②不如 ③遥相呼应
C.①既 ②又 ③交相辉映 D.①既 ②又 ③遥相呼应
2. 为准备活动展板,同学们编写了一些材料。阅读这些材料,完成小题。
(1)下面是介绍首钢滑雪大跳台的图文资料,请将文字材料横线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2019年10月31日,融入了“飞天”元素的首钢滑雪大跳台正式建成。它宛如一条从敦煌壁画中幻化出来的飞天飘带,舞动在群明湖畔的碧水蓝天之间,让人不禁想起①_____代(填朝代)大词人_____②(填人名)词中的名句“起舞弄清影”。
(2)下面是介绍园区“绿色冬奥”理念的文字材料,其中画线句有两处表达不够妥当,请加以修改。
北京水资源匮乏,所以冬奥首钢园区的绿化用水主要来自中水和雨水。园区的雨水调蓄设施,以雨水调蓄为主,以下凹绿地和透水砖路面为辅。采用透水砖铺设路面,可以使雨水迅速渗入地下,有效补充此前流失的地下水,提高这一区域水资源的均衡,全面解决园区的用水问题。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在了解前往园区的交通线路时,一位同学查阅到新首钢大桥通车的资料,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小题。
2019年9月29日,新首钢大桥正式开通,人们去往冬奥组委会和首钢滑雪大跳台又多了一条新途径。这座大桥通体白色,桥身被一高一矮两座钢塔牢牢抓住,从高空俯瞰,两座钢塔仿佛两个对坐的巨人,脚抵着脚,手拉着手,和睦互助,给人一种沉稳大气之感。同时,从远处看,微微向外倾斜的弧形钢塔又好像两弯拱门,中间根根钢缆则如同竖琴的琴弦,宽阔的桥身连通了永定河两岸的城市与山乡,这一切仿佛是一曲流畅自然的乐章。正因如此,这一造型设计被称为“和力之门”。有关人士介绍,根据《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综合规划》①陆续颁布的新首钢发展建设系列规划②以及2022年冬奥会功能需求,新首钢大桥将实现承载城市交通、提升环境质量、构建多元活动空间等多种重要功能。
(1)填入文中①②处的标点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 B.①、《②》, C.①,②; D.①、②,
(2)新首钢大桥造型方案被称为“和力之门”,如果要借助汉字书法艺术引出对这座大桥造型之美的介绍,你会选择下面哪一个“和”字?请填写选项序号并补全理由。
【甲】取自晋代王羲之《兰亭集序》 【乙】取自唐代颜真卿《颜勤礼碑》
选择:①________
理由:这是②___________ (从“篆”“隶”“草”“楷”“行”五种字体中选一个填写)书。可以借它的书法艺术引出对新首钢大桥造型③_______________之美的介绍。
4. 合唱团的同学要学唱一首冬奥歌曲《晴雪飞虹》,下列对歌词的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纯洁的白雪温暖心胸,
苍茫的大地绽放笑容。
燃烧的激情热血奔涌,
张开翅膀海阔天空。
追梦的身影惊艳苍穹,
当流星划破夜空,
许愿不如行动。
只要努力就能出众,
所有愿望都有可能。
每一个梦想都有人懂,
平凡的人生不可平庸。
真情的陪伴勇敢前冲,
纵情飞翔睛雪飞虹。
追梦的身影惊艳苍穹
当流星划破夜空,
许愿不如行动。
梦想成就四海英雄,
精彩握在你我手中。
A. 这首歌词运用白雪、大地、飞虹、四海等形象,真切生动地呈现出北京冬奥会的盛况。
B. “苍茫的大地绽放笑容”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冬奥会给中华大地带来的喜悦之情。
C. “纵情飞翔晴雪飞虹”令人仿佛看到了运动健儿的矫健英姿,感受到他们那种拼搏精神。
D. 歌词反复咏唱“当流星划破夜空,许愿不如行动”,激励人们用行动实现梦想,寓意深远。
5. 为了总结这次活动的收获,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个上联,下面同学们对出的下联中,内容和形式都恰当的一项是( )
上联:冰雪北京,静候体坛盛会 下联:
A. 苍茫大地,笑容靓丽绽放 B. 飞天舞袖,笑看跳台健儿
C. 湖山新厂,喜迎冬奥群英 D. 首钢跳台,有我追梦身影
二、古诗文阅读(16分)
(一)默写。(共6分)
6. 默写
跨越时空,李白、刘禹锡、苏轼等文人相遇。大家要用飞花令的形式来一场诗词大会,彼此商定以“酒”为令(上下两句中要带有“酒”字)。根据你的阅读积累,为后面横线处补上恰当的句子。
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刘禹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行路难》,完成问题。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7. 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一个怀有伟大政治抱负的人物,却不被任用,这正像遇到冰塞黄河、雪拥太行。
B. 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一位是吕尚,一位是伊尹,不由让诗人更加悲苦愁烦,自感希望全无。
C. 最后两句写出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像南朝时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D. 全诗抒写了李白在政治道路上遭遇了艰难险阻之后,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李白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8. 这首诗运用了多种手法,请从对比或夸张的角度,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B]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滕子京负①大才,为众忌疾,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②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文正)患无隙以规③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有在矣。
(选自范公偁《过庭录》)
【注】①负:依仗。②贻:遗留。③规:劝诫。
9.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后天下之乐而乐 恐后贻祸
B. 满目萧然 然滕豪迈自负
C. 或异二者之为 为众忌疾
D. 正患无隙以规之 属予作文以记之
10. 翻译甲文中两处画线句子,并依据上下文对其做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此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翻译:这就是岳阳楼的盛大壮观的景象,前人的描述很详尽了。
理解:作者之所以要交代前人对岳阳楼的壮丽景象描述得很详尽,是为了后文转写“迁客骚人”因景而产生的“览物之情”。
B. 微斯人,吾谁与归?
翻译: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同谁一道呢?
理解: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因当今时代没有与自己志同道合之人而倍感孤独忧愤,表达了作者对古仁人的深切怀念之情。
11. 用原文来回答。
【甲】文中体现范仲淹政治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表现范仲淹对滕子京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12. 从范仲淹、滕子京身上我们可以获得哪些人生启示?
三、名著阅读(4分)
13. 根据你对艾青诗歌的了解,选出不是评论艾青诗歌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长诗,用沉郁的笔调细写了乳娘兼女佣(“大堰河”)的生活痛哭……我不能不喜欢《大堰河》。——茅盾
B. 归真返璞,我爱好他朴素、平实,爱读他那用平凡的语言,自由的格式,不事雕琢地写出的激动人心的诗篇。——唐弢
C. “他的诗”把我们从怀疑、贪婪的罪恶的世界,带到秀嫩天真的儿童的新月之国里去……它能使我们在心里重温着在海滨以贝壳为餐具,以落叶为舟,以绿草上的露点为圆珠的儿童的梦。——郑振铎
D. 在国难当头的年代,诗人歌唱“土地”具有格外动人的力量,而诗人那种不断转折和强化的抒情方式,当然也是和充满险阻坎坷的时代相吻合的。——孙光萱
14. 读书有很多方法,日本的奥野宣之《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就强调了读书笔记的重要性,要通过做笔记汲取书中营养。某同学读了《艾青诗选》中的《树》,写了一段读书笔记,请你根据诗意把它补充完整。
今天读诗歌《树》,初读诗歌,觉得是一首写景诗,描写根须缠在一起,树干彼此独立的两棵树。再读诗歌,诗人通过对比的手法,从表面看,树与树之间没有联系,但在“泥土的覆盖下”,其实是根须纠缠在一起的,这就给我们启示:(1)_____。第三遍读诗歌,我先了解的写诗的背景:1939艾青到湖南任教,感受到长期奴化的人们都为自己活,彼此没有联系,而诗人知道有些人在白色恐怖下还是有力量的。所以,我觉得这首诗歌的深刻主题应该是(2)_____。
附:
树
一棵树,一棵树
彼此孤离地兀立着
风与空气
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
它们的根伸长着
在看不见的深处
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四、现代文阅读(24分)
(一)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冬奥会会徽美好的形象背后隐藏着文化属性。小小的冬奥会会徽体现了各民族、各国家的文化内涵,促进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增进了大众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吸收与融合,推动了会徽的国际化发展。此外,冬奥会会徽不仅要体现出“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而且还要加入冰雪文化,在文化层面上区别于夏季奥运会会徽。冰雪文化不是一个雪花图形所能代表的,它是层次性和功能性的意识形态统一体,是知冰识雪的各族人民在特定的时空里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就完美地体现了这些共有的文化属性,即① 、国际性、奥运精神和② 。
【材料二】
2022年北京冬奥会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把坚硬的冰设计成柔软的丝带”,蕴含了中国人对自然的深层思考和刚柔并济的智慧。22条飘逸的丝带,像是速滑运动员在冰上划过的痕迹,冰上画痕成丝带,象征速度和激情,又代表北京冬奥会举办的2022年。
为实现美好的设计理念,北京建院的建筑师和工程师团队提出了一系列极具科技含量、经济可行的工程方案。为实现马鞍形双曲面屋顶设计,设计团队采用了难度极高的单层双向正交索网结构。承载“冰丝带”概念的“曲面幕墙”,集成了小半径弯曲、钢化、夹层、镀膜和印刷等复杂工艺,挑战“现有幕墙体系和玻璃的工艺极限”。
为践行绿色节能和智慧场馆的目标,国家速滑馆严格控制平面轮廓和空间体积,并使用数字冰场技术。这种设计,节省了空调制冷、制冰、除湿费用。制冰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还可回收并循环利用,每年能节省约180万度电。数字冰场技术则可实现冰的温度、空气温湿度的自动调节,还可为运动员比赛和训练提供实时数据,为观众提供导航服务等。
超大跨度的索网计算分析和找形,曲面幕墙的几何优化和工艺设计,先进的制冰工艺……同一个场馆中集成这么多先进技术,使国家速滑馆成为当今最具科技含量的场馆。
“冰丝带”效果图
【材料三】
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最初的创意为“冰糖葫芦”,出自广州美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刘平云之手。修改专家组建议这个吉祥物设计方案应融入互联网、新技术、时尚文化等元素,并明确了卡通动物、拟人化、科技化和立体化的修改方向。之后广美设计团队对吉祥物进行了反复探索,又确定了“被冰壳包裹的熊猫”这一新创意。但是设计团队还是感觉“冰壳熊猫”与冬奥会的联系不够紧密,于是又经过无数次探讨,产生了融进“冰丝带”元素的创意。当象征着冰雪运动赛道的彩色光环出现在熊猫脸庞时,这个身穿冰壳的吉祥物看上去酷似航天员,瞬间变成了“宇航熊猫”,有了未来感、科技感。紧接着,设计团队又围绕冰晶外壳和流动线条带来的速度感进一步创意:把代表互联网时代的5G概念加入其中,把熊猫头部装饰的彩色光环打造成可以赋能的能量环。瓶颈突破之后,团队朝着更精确的方向进行细节修改,例如,在熊猫的掌心画了一个心形图案,表达爱心、和平的理念;在熊猫的背后,连接两个胳膊的黑色图案,形成了一个雪板的图形。
吉祥物的名字也经过了反复斟酌。曾用名“冰墩儿”,来自最初的创意“糖墩儿”(冰糖葫芦),但后来又发现,南方人和外国人很难读出“墩儿”,最后就改成了“冰墩墩”。
“冰墩墩”
15. 结合【材料一】中文字和图片的内容,在【材料一】的①②处依次填入恰当词语。(每空不超过4个字)
16. 结合材料分析,下列表述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冬奥会会徽美好形象背后隐藏着文化属性。
B. 冬奥会会徽不仅要体现出“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而且还要加入冰雪文化,在文化层面上区别于夏季奥运会会徽。
C. 承载“冰丝带”概念的“曲面幕墙”,集成了小半径弯曲、钢化、夹层、镀膜和印刷等复杂工艺,是对“幕墙体系和玻璃的工艺极限”的挑战。
D. 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设计融入了互联网、新技术、时尚文化等元素。
17. 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分别概括“冬梦”“冰丝带”“冰墩墩”是如何各有侧重地体现出创造力的。
【链接材料】
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节选自《谈创造性思维》)
(二)
阅读曹文轩的《我的语文老师》,完成问题
我的语文老师
曹文轩
①我的语文老师是南京大学的高材生,是一个高高的、身体有些瘦弱的女人。这位女性是我心目中最高贵、最美丽的人。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千百次寻找过,但是再也没有找到过一位这样的女性。
②我记得她第一次走上讲台,把两只手轻轻地悬在讲桌上,她没有带粉笔,没有带备课笔记,也没有带语文教材,是空手走上来的。她望着我们,说:“同学们,什么叫‘语文’?”然后她用了两节课的时间,给我们阐释什么叫“语文”。那期间,天开始下雨,她把脑袋转向窗外,对我们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年四季的雨是不一样的。”
③然后她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天里的雨也是不一样的,上午的雨与早晨的雨不一样,下午的雨与上午的雨也不一样,傍晚的雨与夜里的雨也不一样。”然后她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雨落在草丛中和落在水塘里,那个样子和发出来的声音都是不一样的。”我至今还记得,我们所有的同学都把脑袋转向了窗口,外面有一大片荷塘,千条万条银色的雨丝正纷纷飘落在那口很大很大的荷塘里。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
④大概一个星期后,她又走上讲台,那是一节作文课。她说了一句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班上作文写得最不好的同学是曹文轩。”在此之前,我的历任语文老师都说作文写得最好的同学是曹文轩。这个反差太大了!对我来讲,这个打击是巨大的,我根本无法接受她的判断,所以我当着她的面就把作文本撕了,扔在了地上,一头冲出教室。来到了离教室不远处的一条大河边。我至今还记得,我坐在大河边上,望着那条河,把地上的石子、瓦片一块一块狠狠地砸到水面上,一边砸,嘴里一边骂:“丑八怪!”
⑤晚上,我回到学校来到了她的宿舍门口。我记得自己不是轻轻地把她的门敲开,而几乎是用脚把她的门踢开的。她拉开了门,站在门口,微笑地看看我,说:“你请进来坐一会儿。”然后我就进了她的卧室,看到了她不知道从哪里搞来的我的六本作文本。她把这六本作文本一本一本地排列在她的桌子上,然后说:“你过来看看,我们先不说内容,就看这些字,前几本的那些作文,字非常稚拙,但是能看出你非常认真。你再看看最后一本作文,你的字已经张扬到什么程度了,你已经浮躁到什么程度了。”
⑥她又说:“在这六本作文本里,都有一篇作文是写春天的,你在第一本里写春天的时候是非常诚实的,是非常朴素的对春天的描写。但是后来你慢慢地控制不住自己了,你有必要用那么多的形容词吗?你的作文写得越来越臃肿,越来越夸张。当那些老师都说你有才气的时候,你就已经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她说:“才气,有时候是害人的。”
⑦我记得那一天离开她的宿舍,走进校园,月亮特别好。月色如水,清澈的月光整个地铺在校园里头。那个夜晚是值得我一生铭记的。没有那个夜晚,就没有我以后漫长的人生道路。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
⑧我要说语文和语文老师,对一个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我这里无意贬低其他学科的老师们对学生的作用,我只是说语文和语文老师是无可替代的。语文老师永远是一所学校的品质的建构者和体现者。我无法想象一个学校里没有语文和语文老师,我也无法想象这个世界上没有语文和语文老师。
【注】曹文轩(1954年1月9日—),中国儿童文学作家,中国首位获国际安徒生奖的作家,现为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代表作《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根鸟》《青铜葵花》。
18. 从文中可以看出“我”对“语文老师”的情感态度有哪些变化?请用二字词语概括并填入下面的括号中。
欣赏——( )——( )——敬佩
19. 结合语境,赏析划横线的句子的妙处。
月色如水,清澈的月光整个地铺在校园里头
20. 阅读全文,说说“我的语文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21. 细读第⑤段、第⑥段中老师对“我”作文的点评,想一想这给你的写作带来了哪些启示。请至少归纳两点。
(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
眼界与读书
赵 畅
⑴眼界之于读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⑵眼界决定了读书的目的归宿。周总理读书时,提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总理的眼界为其发愤读书作了注脚。既立志于“中华之崛起”,就必须好读书,读好书,时时检点自己,提醒自己,因为“中华之崛起”所呼唤的读书人,不仅要有报国之志,更要有报国之才。冯友兰先生曾在一篇文章里提到,作为一个学问家,做学术研究是要做全民族的智囊。这一点,对读书人很有启发。虽然读书人并非一定是学问家,但读书的眼界却力求要高,这样至少就不至于把读书当作可有可无的休闲娱乐或者陷入无聊的泥潭。
⑶眼界也决定了读书人读书的方式方法和兴趣效果。自古至今,读什么书,怎么读,以及怎么防止“死”读书,都需要从实践出发,形成适合每个人自己的读书方式。可以肯定,有着高眼界的读书人,一定会结合实践去读那些更富价值的书籍。一个拥有高远眼界的读书人,能够牢记使命,超越功利樊篱。他们将读书视为一件高雅而神圣之事,并从广泛的阅读之中,从对历史的理解之中,获得一种对自己时代使命的高度自信并笃行之。
⑷读书的眼界,自然还取决于读书的宽度,这既关乎读书兴趣,亦关乎读书效果。在有些人看来,终日埋头进行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是一些不近人情、枯燥乏味的“怪人”。事实上,对生活和事业的热爱,使不少科学家逐步成为自然美的追求者与发现者。达尔文“常常几小时地阅读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和“拜伦、华尔特·司各特的诗篇”;诺贝尔读过许多名人大家的文学作品;我国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都非常喜爱古典文学。也许对自然科学家来说,了解文、史、哲方面的知识,会有助他们的逻辑思维变得更开阔,流转自如。同理,文学艺术方面的专家如能多读一点自然科学知识,在创作作品与表达自我的时候,往往也能够更加深刻。
⑸读书不打开眼界,不联系思想实际、工作实际、社会实际,不从书籍中思考点什么、采取点什么、解决点什么,那么我们读书做什么?
⑹我以为,读书人欲从书本中汲取力量,高远的眼界是至关重要的。
(选自2011年3月29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22. 阅读全文,说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3. 第⑵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4. 第⑷段提出了什么见解?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一段?
25. 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五、写作(4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26. 生活在阴暗角落的爬山虎,一直努力向上攀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在恶劣的环境面前勇敢前行,从不退缩;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无数国人逆行而上……这就是向上的力量。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自己无能为力的时候,但只要不放弃,找到奋斗的力量,努力向上,相信你一定会有所收获。请你以“向上的力量”为题 ,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3)字数在600-800之间。(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27. 在生活中,我们头脑中经常会有一些念头出现,有时,想成为李白;有时,也想化作一条河;有时,想成为一件文物;有时,想飞向太空等等。请“有时,我也想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3)字数在600—800之间。(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参考答案
一、基础·运用(16分)
学校开展“走进新首钢,喜迎冬奥会”综合实践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小题。
1. 下面是同学为启动仪式发言准备的文稿,阅读文稿,完成小题。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冬奥会,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冬季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届,1994年开始与夏季奥运会相间两年举行,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参与国分布在欧、非、美、亚、大洋五大zhōu( )。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2月4日至2月20日在中国举行。这是中国举办的首个冬奥会,也是继北京奥运会、南京青奥会之后,中国举办的第三个奥运赛事。北京、张家口同为本届冬奥会的主办城市。
北京冬奥组委会的首钢办公区由首钢老厂区改造而来,是本届冬奥会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范例之一。办公区建筑外部保留着原来的风貌,室内却是明亮的现代办公空间。核心办公区占地约5.2公顷,主要利用原由厂房、筒仓等建筑改造而成。厂房改造遵循绿色生态理念,① 尊重原有工业架构,② 考虑到奥运会后再利用问题,筒仓改造保留了原有外立面,在筒仓壁开洞采光,同时加建钢结构楼板,在同舱之间新建景观电梯。在阳光照耀下,改造后的建筑群,以美妙的光影勾勒出历史和现代交融的奇丽画面。
办公区的南面坐落着北京冬奥会唯一处于市区内的雪上项目比赛场地——首钢滑雪大跳台。放眼望去,水光潋滟的群明湖畔,五彩镶边的大跳台与它身旁高高矗立的银灰色晾水塔③ ,后面是绿意盎然的石景山,这一切让人仿佛置身于光彩绚丽的画卷之中。
(1)文中加点字读音和括号内应填写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间(jiàn) zhōu(州) 处(chǔ) B.间(jiàn) zhōu(洲) 处(chǔ)
C.间(jiān) zhōu(州) 处(chù) D.间(jiān) zhōu(洲) 处(chù)
(2)在文中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①与其 ②不如 ③交相辉映 B.①与其 ②不如 ③遥相呼应
C.①既 ②又 ③交相辉映 D.①既 ②又 ③遥相呼应
2. 为准备活动展板,同学们编写了一些材料。阅读这些材料,完成小题。
(1)下面是介绍首钢滑雪大跳台的图文资料,请将文字材料横线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2019年10月31日,融入了“飞天”元素的首钢滑雪大跳台正式建成。它宛如一条从敦煌壁画中幻化出来的飞天飘带,舞动在群明湖畔的碧水蓝天之间,让人不禁想起①_____代(填朝代)大词人_____②(填人名)词中的名句“起舞弄清影”。
(2)下面是介绍园区“绿色冬奥”理念文字材料,其中画线句有两处表达不够妥当,请加以修改。
北京水资源匮乏,所以冬奥首钢园区的绿化用水主要来自中水和雨水。园区的雨水调蓄设施,以雨水调蓄为主,以下凹绿地和透水砖路面为辅。采用透水砖铺设路面,可以使雨水迅速渗入地下,有效补充此前流失的地下水,提高这一区域水资源的均衡,全面解决园区的用水问题。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在了解前往园区的交通线路时,一位同学查阅到新首钢大桥通车的资料,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小题。
2019年9月29日,新首钢大桥正式开通,人们去往冬奥组委会和首钢滑雪大跳台又多了一条新途径。这座大桥通体白色,桥身被一高一矮两座钢塔牢牢抓住,从高空俯瞰,两座钢塔仿佛两个对坐的巨人,脚抵着脚,手拉着手,和睦互助,给人一种沉稳大气之感。同时,从远处看,微微向外倾斜的弧形钢塔又好像两弯拱门,中间根根钢缆则如同竖琴的琴弦,宽阔的桥身连通了永定河两岸的城市与山乡,这一切仿佛是一曲流畅自然的乐章。正因如此,这一造型设计被称为“和力之门”。有关人士介绍,根据《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综合规划》①陆续颁布的新首钢发展建设系列规划②以及2022年冬奥会功能需求,新首钢大桥将实现承载城市交通、提升环境质量、构建多元活动空间等多种重要功能。
(1)填入文中①②处的标点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 B.①、《②》, C.①,②; D.①、②,
(2)新首钢大桥造型方案被称为“和力之门”,如果要借助汉字书法艺术引出对这座大桥造型之美的介绍,你会选择下面哪一个“和”字?请填写选项序号并补全理由。
【甲】取自晋代王羲之《兰亭集序》 【乙】取自唐代颜真卿《颜勤礼碑》
选择:①________
理由:这是②___________ (从“篆”“隶”“草”“楷”“行”五种字体中选一个填写)书。可以借它的书法艺术引出对新首钢大桥造型③_______________之美的介绍。
4. 合唱团的同学要学唱一首冬奥歌曲《晴雪飞虹》,下列对歌词的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纯洁的白雪温暖心胸,
苍茫的大地绽放笑容。
燃烧的激情热血奔涌,
张开翅膀海阔天空。
追梦的身影惊艳苍穹,
当流星划破夜空,
许愿不如行动。
只要努力就能出众,
所有愿望都有可能。
每一个梦想都有人懂,
平凡的人生不可平庸。
真情的陪伴勇敢前冲,
纵情飞翔睛雪飞虹。
追梦的身影惊艳苍穹
当流星划破夜空,
许愿不如行动。
梦想成就四海英雄,
精彩握在你我手中。
A. 这首歌词运用白雪、大地、飞虹、四海等形象,真切生动地呈现出北京冬奥会的盛况。
B. “苍茫的大地绽放笑容”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冬奥会给中华大地带来的喜悦之情。
C. “纵情飞翔晴雪飞虹”令人仿佛看到了运动健儿的矫健英姿,感受到他们那种拼搏精神。
D. 歌词反复咏唱“当流星划破夜空,许愿不如行动”,激励人们用行动实现梦想,寓意深远。
5. 为了总结这次活动的收获,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个上联,下面同学们对出的下联中,内容和形式都恰当的一项是( )
上联:冰雪北京,静候体坛盛会 下联:
A. 苍茫大地,笑容靓丽绽放 B. 飞天舞袖,笑看跳台健儿
C. 湖山新厂,喜迎冬奥群英 D. 首钢跳台,有我追梦身影
【答案】1. ①. (1)B ②. (2)C
2. ①. (1)①宋 ②. ②苏轼 ③. (2)将“提高”改为“保持”,将“全面”改为“部分”
3. ①. (1)D ②. (2)示例一:甲, ③. 行, ④. 流畅自然(示例二:乙,楷,沉稳大气) 4. A 5. C
【解析】
【1题详解】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和形近字的辨析,难度不大。多音字“间”有“jiān”和“jiàn”两个读音,根据语境此处有“隔开、不连接”之意应读作“jiàn”;“处”有“chǔ”和“chù”两个读音,根据语境此处用法为动词应读作“chǔ”;形近字“洲”与“州”的区别,“州”为行政区划单位,而“洲”指一块大陆和附近岛屿的总称,此处应为“洲”。因此应选择B项。
(2)本题主要考查关联词和成语用法,难度不大。从语境可见,前后句意应为并列关系,而“与其……不如……”表示选择关系,此处应该用“既……又……”;“遥相呼应”指远远地互相配合,“交相辉映”指指各种光亮、色彩等互相映照。多用于形容美好的景象。此处应该用“交相辉映”。因此应选择C项。
【2题详解】
(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从后文的“起舞弄清影”即可判断第一空应填“宋”或“北宋”,第二空应填“苏轼”。
(2)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根据题干可见有两处语病,第一处在前半句,是“提高”与“均衡”搭配不当的问题,将“提高”改为“保持”即可;第二处在后半句,前文并未表达完全解决了用水问题,因此为了符合语境,将“全面”改为“部分”即可。
【3题详解】
(1)本题考查标点符号。《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综合规划》和“陆续颁布的新首钢发展建设系列规划”属于同类的并列的事,所以用顿号分隔;并列词语之间有了“和”“与”“及”等连词,连词前不再用顿号,用逗号,故选D。
(2)本题考查书法。甲图为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天下第一行书,乙图为颜真卿的《颜勤礼碑》,为楷书书体。第一个空选择,第二个空填与之对应的字体,第三个空填特点,要与文义对应,可从题目所给文段中得出。“从高空俯瞰,两座钢塔仿佛两个对坐的巨人,脚抵着脚,手拉着手,和睦互助,给人一种沉稳大气之感。”“从远处看,微微向外倾斜的弧形钢塔又好像两弯拱门,中间根根钢缆则如同竖琴的琴弦,宽阔的桥身连通了永定河两岸的城市与山乡,这一切仿佛是一曲流畅自然的乐章。”两句中的“沉稳大气”、“流畅自然”体现了新首钢大桥造型的特点。而行书与流畅自然对应,楷书与沉稳大气对应。
【4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句赏析。本首诗歌没有运用“四海”的形象,诗歌意象寻找错误,且诗歌呈现的是对冬奥会的期待和心情,并非冬奥会的盛况。故选A。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联的知识点。要求对仗工整和平仄协调。上联中的“北京”为名词,B和D选项中的“舞袖,跳台”均为动词,对仗不工整,排除。A选项中的“放”字属于仄声,下联应为平声,排除。故选C。
二、古诗文阅读(16分)
(一)默写。(共6分)
6. 默写
跨越时空,李白、刘禹锡、苏轼等文人相遇。大家要用飞花令的形式来一场诗词大会,彼此商定以“酒”为令(上下两句中要带有“酒”字)。根据你的阅读积累,为后面横线处补上恰当的句子。
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刘禹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今日听君歌一曲 ②. 暂凭杯酒长精神; ③. 明月几时有 ④. 把酒问青天 ⑤.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⑥.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跟酒有关古诗句即可。含酒字的诗句正确即可。
【解析】
【详解】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在平时多整理和积累。注意所写的诗句要和酒有关。如:刘禹锡的“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杜牧的“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李白的“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注意易错字:暂凭、遥、笼、壶、酌。
(二)
阅读《行路难》,完成问题。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7. 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一个怀有伟大政治抱负的人物,却不被任用,这正像遇到冰塞黄河、雪拥太行。
B. 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一位是吕尚,一位是伊尹,不由让诗人更加悲苦愁烦,自感希望全无。
C. 最后两句写出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像南朝时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D. 全诗抒写了李白在政治道路上遭遇了艰难险阻之后,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李白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8. 这首诗运用了多种手法,请从对比或夸张的角度,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7. B 8. 示例一:诗歌的前四句以珍贵丰盛的美酒佳肴与诗人“停杯投箸”“拔剑四顾”的行为形成对比,突出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忧愁苦闷、怅惘迷茫。
示例二:诗歌开头以夸张的手法领起,写“金樽清酒”“玉盘珍羞”写出价格昂贵的美味佳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