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9-2021北京重点校初二(上)期中历史汇编:中华民国的建立.docx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9582280 上传时间:2025-03-3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1北京重点校初二(上)期中历史汇编:中华民国的建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1北京重点校初二(上)期中历史汇编:中华民国的建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1北京重点校初二(上)期中历史汇编 中华民国的建立 一、选择题 1.(2019·北京四中八年级期中)四中话剧社准备排演一个历史剧,如图文框中是其拟定的该剧各幕题目。依此判断剧本名称应该是() A.近代开端 B.国家统一 C.军阀割据 D.走向共和 2.(2019·北京四中八年级期中)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献是() A.《资政新篇》 B.明定国是诏书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约法》 3.(2021·北京师大附中八年级期中)某同学计划寒假去参观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地点,他应该去的城市是() A.北京 B.天津 C.南京 D.上海 4.(2021·北京·101中学八年级期中)“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上述材料应出自(   ) A.《大总统誓词》 B.《清帝退位诏书》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5.(2021·北京师大附中八年级期中)“我四万万同胞如新婴儿新出于母胎,今日起为新国民,道德一新,学术一新,冠裳(文明、礼仪制度)一新……”《申报》这篇元旦《新祝词》应发表于(     ) A.1900年 B.1911年 C.1912年 D.1921年 6.(2021·北京·人大附中八年级期中)下列栏目是某班同学排演历史剧拟定的各幕题目。依此判断剧本名称应该是() A.师夷长技 B.国家统一 C.军阀割据 D.走向共和 7.(2021·北京师大附中八年级期中)下图是同学们排演历史剧拟定的各幕题目。依此判断,该剧本的名称应该是() A.近代开端 B.走向共和 C.军阀割据 D.国家统一 8.(2019·北京师大附中八年级期中)革命元老林伯渠在1941年感慨说:“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因为他们体会不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事。”这段话旨在赞扬辛亥革命() A.宣传了民主自由思想 B.终结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 D.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9.(2019·北京师大附中八年级期中)1912年,许多满清宗亲和官僚纷纷逃离北京,“每次火车均挤不能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八国联军占据北京城 C.义和团民众进入北京 D.辛亥革命影响北京城 10.(2021·北京师大附中八年级期中)你认为下列哪些措施限制了袁世凯的权利?() ①清帝必须退位                           ②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③临时大总统到南京就职             ④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综合题 11.(2019·北京四中八年级期中)探究辛亥革命 【革命主张】 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1)依据材料一,概括其所反映的核心主张。 【革命经过】 (2)上述图片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辛亥革命的某一片段。请仿照示例,选择除示例以外的任意一幅图片进行介绍。 示例:图4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1911 年4月,黄兴领导革命党人在广州发动起义,因众寡悬殊,很多革命党人牺牲。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革命意义】 材料二 皇帝……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已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 ——金冲及《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 (3)依据上述材料,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评价伟人】 (4)上述三位同学对孙中山的评价都正确吗?请结合所学,阐述你的理由。 12.(2019·北京师大附中八年级期中)1912年1月1 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标志着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诞生。 材料一   皇帝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潮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 ——金冲及《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 材料二   辛亥革命时期旗袍的演化过程可以说是中国民族服装发展的典范,尤其是“改良旗袍”出现更是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人服装生活发生的重大变化。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相互碰撞,造就了中国服装的革新发展。 ——张玲《关于辛亥革命时期“民族服装”演化进程的研究——以旗袍为例》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辛亥革命的意义。 材料三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责任、司法独立。 (2)材料三出自哪一历史文献?如何评价该文献? (3)材料三中“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体现了什么原则?统治权力的分工体现了什么思想? 13.(2019·北京四中八年级期中)解读“民主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近代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让我们一起来进行解读。 【走近革命先行者】 图1: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图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图3:同盟会成立(油画) 图4: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在整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做出了杰出贡献。 (1)请以时间为线索,将上述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进行排序,整理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只写图号即可)    →   →   →    (2)仿照范例,从图2、图3、图4中任选一幅,介绍孙中山的相关革命活动。 「范例」图1:1911年4月,由孙中山等人策划的广州起义爆发,起义军浴血奋战,终因众寡悬殊失败。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探究革命之影响】 材料一:皇帝……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 ﹣﹣金冲及《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 材料二 清帝退位诏书 辛亥革命后军警为行人剪辫子 (3)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传承革命之精神】 (4)今年是辛亥革命108周年,请以“纪念辛亥革命108周年”为主题,设计一枚纪念章,并对你的设计图案进行说明。(要求:主题突出,符合史实) 参考答案 1.D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第一幕,武昌首义;第二幕,民国建立;第三幕,清朝告终;第四幕,约法颁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这一年是农历辛亥年,史称辛亥革命。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使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因此判断剧本名称应该是走向共和。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所以C项符合题意;《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近代中国的先进人士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近代化纲领,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中华民国约法》,又名袁记约法,为袁世凯实行独裁、复辟帝制披上了“合法”的外衣,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C。 3.C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于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故C符合题意;AB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4.D 【详解】 依据题干“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等信息,可知材料出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主权在民、三权分立以及实行责任内阁制等内容,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性质的宪法,D正确;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宣读《大总统誓词》,A排除;1912年2月,清朝末代皇帝宣统宣布退位,发布了《清帝退位诏书》,B排除;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后于1914年颁布《中华民国约法》,企图取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排除。故选D。 5.C 【详解】 依据题干我四万万同胞如新婴儿新出于母胎,今日起为新国民,道德一新,学术一新,冠裳(文明、礼仪制度)一新……”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故C正确;ABD错误。综上故选C。 6.D 【详解】 武昌起义、民国建立即中华民国建立、清朝告终、约法颁布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它们都属于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走向共和过程中的重要史实,依此判断剧本名称应该是走向共和,D符合题意;洋务运动时期师夷长技,A排除;当时国家没有完成统一,B排除;题干没有涉及军阀割据,C排除。故选择D。 7.B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武昌起义的爆发使清王朝走向瓦解,结合“民国建立”、“清朝告终”等信息可知图示信息反映的是封建专制制度终结和民主共和制度的建立,所以改剧本的名称应该是走向共和,B项正确;近代开端是鸦片战争,排除A项;军阀割据是在辛亥革命、中华民国建立之后,排除C项;图示内容反映的是推翻专制制度、建立共和制度的过程,并不是国家统一的过程,排除D项。故选B项。 8.C 【详解】 根据“因为他们体会不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可知,这段话旨在赞扬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C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辛亥革命宣传了民主自由思想,A不符合题意;辛亥革命没有终结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不符合题意;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D不符合题意。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9.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A项不符合题意;八国联军占据北京城是1900年,B项不符合题意;义和团民众进入北京是1900年,C项不符合题意;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打击了清朝的统治,1912年,许多满清宗亲和官僚纷纷逃离北京,由此可知,辛亥革命影响北京城,D项符合题意;故选D。 10.C 【详解】 据所学知识,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孙中山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要求历史政府设在南京,要求袁世凯临时大总统到南京就职,并于1912年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因此②③④说法正确,C项正确;①清帝必须退位是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前的事件,排除含有①的ABD项。故选C项。 11.(1)三民主义。 (2)赋分标准:时间、事件经过、评价。 (3)赋分标准:依据材料得出三点正确结论。 (4)甲、丙同学的观点正确,乙同学的观点有错误。 理由:孙中山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并领导一系列革命斗争,以维护革命成果,反对北洋政府的独裁统治,他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约法》是袁世凯颁布的维护专制统治的法案,与孙中山无关。 【详解】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因此材料所反映的核心主张是三民主义。 (2)根据图片1中国同盟会成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8月,孙中山等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确立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选举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创办《民报》作为机关报。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3)根据图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4)根据图片三位同学对孙中山的评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丙同学的观点正确,乙同学的观点有错误。因为孙中山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并领导一系列革命斗争,以维护革命成果,反对北洋政府的独裁统治,他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约法》是袁世凯颁布的维护专制统治的法案,与孙中山无关。 【点睛】 解答第一问的关键是识记辛亥革命指导思想。解答第二问的关键是识记辛亥革命的经过。解答第三问需要识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解答第四问的关键是评价孙中山。 12.(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也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发生变化。 (2)文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评价—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3)原则—主权在民       思想—三权分立 【详解】 (1)根据材料一“皇帝都可以被打倒”“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潮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材料二“辛亥革命时期旗袍的演化过程可以说是中国民族服装发展的典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也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发生变化。 (2)据材料三“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出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以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3)根据材料三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知,材料三中“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体现了主权在民原则。根据“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责任、司法独立。”可知,统治权力的分工体现了三权分立。 13.(1)图3——图1——图4——图2 (2)图2:1912年,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图3:1905年,孙中山联合兴中会等革命团体成员成立同盟会。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图4: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3)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移风易俗,推进社会进步。 (4)符合史实即可。奖章,说明。 【详解】 (1)依据课本所学,孙中山、同黄兴、赵声等人商讨在广州举行起义。由于情况发生变化,1911年4月,黄兴等人临时决定提前举事。起义失败后将收敛的七十二具烈士遗骸,合葬于广州黄花岗,称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为了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革命形势发展要求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经过多方协商决定在南京成立临时中央政府。1911年12月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故按时间顺序排列:图3——图1——图4——图2. (2)依据范例答出事件、事件结果、影响。结合课本所学,图2: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图3:为了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1905年,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同盟会。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图4: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1911年12月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3)依据材料一“皇帝……都可以被打倒”“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和图片“清帝退位诏书”,由此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由图片“辛亥革命后军警为行人剪辫子”,得出辛亥革命革命改变人们的生活习俗,移风易俗,推进社会进步。 (4)依据题干今年是辛亥革命107周年,可设计图片主题为三个数字:107,字体中空。在“1”中间写清朝结束;“0”中间写1911年武昌起义;“7”中间写中华民国。 9 / 9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