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1北京精华学校高三三模历史(教师版).docx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9578948 上传时间:2025-03-3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北京精华学校高三三模历史(教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1北京精华学校高三三模历史(教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北京精华学校高三三模 历 史 2021.05 本试卷共10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5分) 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诗句中,创作于下图所示水利工程竣工的历史时期的是 A.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B.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C穿来自秦汉,流出注湘漓。 D.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2.十六国时期到北朝,北方政权在民族交融的基础上逐渐壮大,一些北方政权的君主普遍具有很高的汉文化造诣.例如:匈奴政权前赵的刘渊“《史记》、《汉书》、诸子,无不综览”,鲜卑政权前燕的慕容“尚经学,善天文”,氐人政权前秦的符坚“博学多才艺”等。这种现象 A.有利于巩固儒学的正统 B.为统一全国准备了条件 C.导致了九品中正制确立 D.受北魏孝文帝改革影响 3.宋代笔记《玉壶清话》记载,一次宋太祖派遣武将党进戍边,依例应出行前向皇帝致辞,但宋太祖念其“本出溪戏,不识一字”,便破例让他“不须如此”。但党进性格刚强,坚决要求致辞,便使人将内容写在“”(手板)上,并反复背诵、结果当天由于紧张,党进“不能道一字”,最后只说出一句“臣闻上古其风朴路,愿官家好将息”,引发哄堂大笑。后来他自己解释说“也要官家知道我读书来”。这反映出北宋初年 A.程朱理学盛行,引导朝廷政治风向 B.重视科举考试,成为唯一晋升途径 C.提倡武将读书,文官群体得到推崇 D.设置二府三司,枢密院只负责军事 4.朝鲜使者许在明万历年间出访中国,当时明朝正准备将王阳明入祀孔庙,许询问此事,明朝生员回应他“本朝阳明老先生,学宗孔孟,非邪说害道者比,且文章功业,具有可观,为近世所宗”。他对此倍感失望,在自己的见闻录《朝天记》中写道:“今亡之天下,不复知有朱子矣。邪说横流,禽兽逼人……国家将至于沦亡。这说明 ①王阳明理论水平低于朱点 ②传统的幕藩体制已经瓦解 ③程朱理学在明末受到挑战 ④朝鲜学术受中原王朝影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5.下图是有关学者基于经济数据测算出的清代康乾时期粮食产量相关数据 由此可以看出 ①明后期引进了新农作物使粮食总产量提高 ②政治局势的不稳定导致人均粮食产量下降 ③南方地区推广水排灌溉提高了粮食总产量 ④清康乾时期的农业发展水平处于世界前列 A.① B.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6.有学者认为,近代列强的侵华战争将条约关系推向新的阶段,中国的主权遭受空前的损害。条约中规定,“各国应分自主,当驻兵队护卫使馆,并各将使馆所在境界自行防守”。该条约后 A.列强以打开中国市场为目的 B.列强实现了鸦片贸易合法化 C.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工具 7.中国近代伴随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以下为某位伟大的革命者人生经历的不同阶段。空白处应填写 一 得风气之先的华侨少年 二 革命之路创中国同盟会 三 四 国共合作之再启征程 A.创办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B.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发动武昌起义 D.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8.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初步发展,1898年南通大生纱厂创办,下表为《大生系统企业史》统计的1912-1918年大生一厂的相关情况。对此解读正确的选项是 年份 锭数 资本额 利润 1912年 40800 1130000 326985.232 1914年 40800 2000000 347573.760 1915年 60000 2000000 275649.933 1916年 60000 2000000 62920.316 1918年 60000 2000000 638669.775 ①锭数和资本额明显增加与一战爆发有关 ②中华民国成立后利润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③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推动企业的发展 ④国民政府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促进其扩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9.毛泽东在某部著作中总结抗战开始以来的战争形势,科学论证了中国必须通过持久作战赢得最后胜利。该著作为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新民主主义论》 C.《论持久战》 D.《论人民民主专政》 10.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努力,在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成就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③ B.②④①③ C.③①②④ D.②③①④ 11.雅典卫城及矗立其的帕特农神庙,是古代希腊文明的一种象征。在它静谧而沉寂的遗址深处,记叙着一种与古代中国迥然不同的政治制度——城邦民主制度。有关雅典民主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②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③只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④直接民主有利于避免政治腐败、社会动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16世纪中后期,西班牙开创了在菲律宾马尼拉和墨西哥阿卡普尔科之间的大帆船贸易。每一年,大笔白银自墨西哥运抵马尼拉。丝绸会从明朝南部海岸运送到菲律宾,然后装上马尼拉大帆船,向东运送到阿卡普尔科。下图为贸易路线示意图,该图可说明 A.西班牙主宰了亚洲经济贸易 B.帆船贸易使美洲极大受益 C.世界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 D. 世界贸易中心转移至亚洲 13.法国启蒙思想家对中国的看法有很大不同,伏尔泰根据元杂剧改编的《中国孤儿》将中国描绘成一个宗教宽容、君主贤明的理想国度,而孟德斯鸠则从方方面面抨击中国的弊端。二者研究中国的共同日的是 A.为建立民主共和制营造舆论 B.为各自的思想寻找依据和佐证 C.达成对中国文化的全面了解 D.探寻推翻法国君主统治的对策 14.1964年,法国主动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成为与新中国正式建交的第一个西方大国。1966年,法国宜布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体系,提出对苏联、东欧国家“缓和,谅解、合作”的原则。这表明法国力图 A.脱离美国主导的西方联盟 B.争夺欧洲霸权 C奉行和对独立的外交政策 D.放弃国际竞争 15.下表为二战后世界贸易额的相关统计,这体现出 时间 世界贸易额 1948年-1966年 年均增长率6.6% 1966年-1977年 年均增长率9.2% 20世纪80年代 增速有所放缓 20世纪90年代 世界贸易翻峰值相当于1980年的两倍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B.凯恩斯主义的指导作用 C区域性经济集团的出现 D.经济全球化的曲折前行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5分) 本部分共5题,共55分。 16.(10分)“大泽乡起义” 材料一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戌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新。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史记·陈涉世家》 材料二 按照《史记》中的说法,这二人都是戎卒中的屯长,而按照《商君书·境内》中的记载:“(军爵)五人一屯长,百人一将”。屯长应该是一个常设的职务,而非临时指派,因此准确说来,陈、吴二人在当时很可能是属于基层军官。..... 这场暴动与其说是一次偶然性的“官逼民反”,倒不如说是一次有预谋的反叛行动。.... ——整理自王伟《看懂中国格局的第一本书——从诸侯到帝国》 材料三 睡虎地出土的秦代竹简中《徭律》对这种情况(大雨失期)有明确的规定:“御中发征,乏弗行,赀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谇;六日到旬,赀一盾;过旬,赀一甲。水雨,除兴“翻译过来就是:征发徭役,如耽搁不加征发,应罚二副铠甲。迟到3至5天,斥责;6至10天,罚一个盾牌;超过10天,罚一副铊甲。因大雨或洪水导致的耽误,可免除本次征发。当然,如果秦二世胡乱修改秦法波及《徭律》,那就只得另说了。 ——整理自王伟《看懂中国格局的第一本书——从诸侯到帝国》 材料四 由于秦朝的法律被汉朝当局全部毁掉,司马迁也难以从秦朝的法律找出依据。因此这段没有依据的记载(“失期,法皆斩”)就成了秦始皇“残暴”的一个重要的依据。 对“失期当斩”制度持质疑态度者认为,“在出土的《秦律》里面,失期并不是重罪,甚至,因客现原因而失期的无罪”。“从这件事我们可以推断:秦朝的法律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残酷',有可能是被某些神秘的力量歪曲了。”这被看作“汉朝‘黑’前朝(秦朝)的事情”之一。……“到底是陈胜吴广利用大家的无知,为了成功起义而故意夸张了失期的惩罚,还是秦二世上台后修改了秦法,这就需要更多出土的文物来考察了。 ——王子今(<史记>“失期,法皆斩”辨疑》 材料五 我们综览秦汉间的史料后反而认为,陈胜的出身是相当高贵的。其理由有:(一)陈胜有士以上阶层特有的出身标志——字:(二)陈胜出生于阳城,而阳城恰恰是贵族聚居之地;(三)陈胜的“鸿鹄之志”及号召能力是一般农民所不能具有的;(四)陈胜对于一般民众所不关心也无由知道的政界秘闻,了解得很是清晰:(五)秦代战士是光荣的职业,而陈胜一开始即能当上“屯长”,其身份应不是一般平民。陈胜的出身,影响了他发动起义的动机。 ——曾祥文《陈胜新论》 请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对“大泽乡起义“的性质提出你的看法。(10分) 17.(12分)“双城”的出现与消亡 材料一 在中原地区,双城体系是在传统城区外加多国集中组成的租界区,普遍意义上的中国近代“双城”首先是由一个城市中两个截然不同的主权分别建立的,即“双城“意味着双政权。由于政体和意识形态的差异甚至矛盾,必然产生迥异的城市空间。其次,在产生所谓的”双城"格局前,这些城市就有了成熟的中国传统城市格局,两套城市空间布局在时间上并非并行发展,一套是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控制形成的,另一套则是在西方近代规划思想影响下形成的。最后,在这样背景下形成的双城,传统城区和殖民城区都是在规划控制下完成的。城市空间的碰撞,事实上是中西方不同营城思想和规划观念的碰撞,更深层次上讲,是意识的碰撞。 ——摘自周丽娜、吕海平《近代军港旅顺的城市空间演进1880-1945》 (1)解释中国近代“双城”现象并说明“双城”是如何出现的。(4分)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1917年8月14日中国政府对德奥两国宣战的当天,中国政府宣布接收天津和汉口德租界以及天津典地利和界;中国北洋政府军警进驻天津德、奥租界。1919年6月28日签订的《凡尔赛和约》确认中国收回两处德租界….1921年德国政府声明承担《凡尔赛和约》中有关在华租界条款,中国政府正式将德租界收回….1927年北伐战争,2月20日,武汉国民政府与英方签订《收回九江英租界之协定》;3月1日,汉口英和界工部局解散,3月15日成立了汉口第三特区,直属于国民政府外交部管辖。1929年11月11日国民政府收回镇江英租界。1930年9月17日国民政府收回厦门英租界。1931年8月31日收回天津比利时租界,改为天津市第四特区 ——摘自陈明远《百年租界的数目、面积和起迄日期》 (2)结合材料并联系所学,评析“双城”现象的消亡过程。(8分) 18.(12分)西方对“人”的看法 材料5世纪至20世纪西方人对“人”的看法 时间 西方人对“人”的看法 5世纪 被称为基督教“圣人”的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论述神圣的照管及人类的历史,提醒神的国度是属灵及永垂不朽的,而并非是达世界任一国家能取代的(注:《上帝之城》后来成为基督教的经典之一)。 16世纪 拉伯雷《巨人传》中人物之一的高康大,刚刚出生时一天要吃一万七千多头奶牛的奶,不到两岁就长了一个十八层的下巴。从三岁到五岁,他的生活就是喝、吃,睡;吃、睡、喝;睡、喝、吃, 18世纪 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书中认为;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又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必须通过人去研究社会,通过社会去研究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中的人。” 南和战争期间 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所有脱离联邦并回到邦联掌控下的州之奴隶最迟于1863年1月1日后当被解放”。1865年1月31日国会通知各州议员批准将成为美国宪法第13号修正案的法案,其禁止美国国土上任何的畜奴行为。 20世纪前期 在1914年7月,大约2379万女性公民中,就业总数为590万;到1918年7月,就业妇女总数达830万人,其中大多数是自愿为国效力。1918年,美国议会下院通过法案,600万年满30岁的女户主获得选举权;1927年,英国妇女取得了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 (1)根据材料,说说奥古斯丁、拉伯雷和卢梭心中的“人”是怎样的?(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以来“人”的变化及背景。(6分) 19.(9分)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融合从而有了新的生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代,自从孔子开创以人为本的儒家,中国的思想家们,有延续,也有对立,百家争鸣,各擅胜场。秦政之时,独重法家,其他学派无不遭受压制。汉兴之初,人主与民休息,黄老之学是主流,百家也渐有传人。汉武帝以后,独尊儒学,又压抑了其他学派。一般历史,大致都如此谈。然而,如从另一个角度思考,秦汉时代毋宁是经历了一次全盘整合;先秦思想学派,如百川汇海,终于综合为中国文化的思想模式。 明代中叶以后,士大夫不再专控学术与文化活动,于是明代后半期的文学、戏刷、艺术诸方面,也出现了湿漫精神的风气。….戏剧方面,自从元曲兴起,中国的舞台艺术进入成熱阶段。明代南曲渐盛,多为民间传奇戏,却各地有各地的地方戏。明代中叶,昆曲兴起,经过魏良辅的改革,吸收南北曲艺长处,甚至引入江南民歌小调,又经江南文人学士的帮助,昆曲遂一跃而为戏剧主流。 ——摘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 中国文化往往是进进出出,一会儿进入儒家,一会儿进入佛家,一会儿进入道家。清代的雍正皇帝可以代表历代开明皇帝的思维,用儒家治国,用佛家治心,用道家治身体。基本上是多元并举,不仅国家是这样,老百姓也是这样,谁也不排斥,这是中国文化非常好的开放互融的态势。图示如下: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中华文化的发展。(9分)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12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个完全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从此,中国彻底结束了近代百年的屈辱外交,揭开了对外关系的新篇章。 (1)下表为新中国不同阶段的外交成就,请将序号①,②、③、④分别填入表中相应位置。(4分) 50年代 日内瓦会议 70年代 中美关系最正常化 中日建交 改革开放后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积极发展与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③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④万隆会议 (2)下面是编辑中的“新中国外交”三张资料卡片。参照范例,从以上①-④中分别挑选一项,完成“50年代”和“70年代”的资料卡片。简介限100字内。(8分) 改革开放后 条目: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简介: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后,积极参加了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对世界和平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50年代 条目:_____________ 简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0年代 条目:_____________ 简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北京精华学校高三三模历史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B C D A D B A C B A C B C D 第 II 卷(非选择题 共 55 分) 16. 评分标准: 等级四(10-8分):能够依据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从多个角度论证,证据充分,推断合理。并结合史料类型得出相对准确的结论。 等级三(7-5分):能够依据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合理论证,证据充分但角度欠缺。并结合史料类型得出相对准确的结论。 等级二(4-3分):无法提出明确的观点,论证过程不充分,证据不确凿,推断具有臆测成分。没有结合史料类型得出相对准确的结论。 等级一(2-0分):无明确的观点或无论证过程。没有结合史料类型得出相对准确的结论。 答案示例一: 大泽乡起义属于一次有预谋的政治反叛活动。(观点 2 分) 依据秦代史实,陈胜的“字”、出身以及屯长身份都证明了其不是一个简单的农民,一 定程度上应是对秦统治不满而有准备的基层军官。(材料内容 3 分)根据出土秦简,并没有 准确记述“失期,法皆斩”等相关法律,由于睡虎地秦简属于出土文献史料,时间相对《史 记》更近,可信度更高。而《史记》成书于汉代,有可能是一定程度上为了政治目的而描述 秦朝“严刑酷法”。所以大泽乡起义也不应该属于严刑峻法下的“官逼民反”,“失期皆斩” 可能是后人的附会或是陈胜的政治宣传。(史料分析 3 分) 所以,大泽乡起义应不是简单的农民起义,而是有一定预谋的政治反叛。(逻辑 2 分) 答案示例二: 大泽乡起义仍是一次典型的由于残暴统治而出现的农民起义。 秦代实行法家治国,严刑峻法,统治手段严酷。《史记》中也记述了有关“失期皆斩” 的内容,阐述了大泽乡起义的诱因。大泽乡起义的主体应还是农民,起义的原因也是由于统 治而出现的官逼民反。(材料 3 分) 《史记》作为官方史书,其内容为官方记录的历史,价值较高可信。同时秦简中的文字 并没有结合陈胜时期的具体情况,可能由于状况不同或时代不同法律产生修改,史料依据不 充分,也没有相关的文献互证其内容,孤证不立。而陈胜的身份可能是由于后来起义成功后 人附会,并不能因此而得出陈胜身份的确切结论。(史料角度 3 分) 所以,大泽乡起义仍应该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起义。(逻辑 2 分) 17.(1) “双城”现象主要是指中国城市中西方列强控制的租界区域与中国传统城市区域并存的现象。(2 分)租界是自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得在中国城市中拥有独 立于清政府之外的行政自治权和治外法权的区域。租界的设立是对中国的领土主权和司法主 权的严重侵犯,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在城市空间中的反映。(2分) (2) 一方面,随着列强的侵略的不断深入,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不断高涨,中国人 民采取罢工、游行等方式表达自己的爱国诉求,给予列强巨大的压力,也推动民国时期中国 政府收回租界的外交谈判,如材料中提到的 1927 年北伐战争期间,武汉、九江等地人民不 断发动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及罢工活动,并一度占领租界,最终迫使英国政府在与武汉国民 政府的谈判中交还了汉口、九江英租界。(4 分)另一方面,中国政府利用国际形势的变化, 特别是列强之间的矛盾收回租界。比如材料中提到的中国政府利用一战向德奥宣战的契机收 回了天津、汉口的德租界以及天津的奥租界。总的来说,中国政府利用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 并主要最终通过外交谈判逐步收回租界,这反映了中国政府和人民主权意识的不断提高。(4 分) 18. (1)近代以前,奥古斯丁等人认为整个世界都是受神控制,这些都成为中世纪天主教否定人、限制人性、推行禁欲主义、实行思想禁锢的依据。文艺复兴时期,拉伯雷肯定了人与生俱来的的欲望,正是一批像拉伯雷一样的人文主义者的努力,人们认识到人的高贵与人性之美,有力地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神学世界观,促进了人的思想解放。启蒙运动中,卢梭等人关注“人的知识”,关注到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充分保障人权的同时,主张“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对人文主义的发展。 (2)19世纪中期以后,美英等国以明确的法律条文确保这些权利,如美国废除黑人奴隶制、英国赋予妇女的选举权等等。 背景: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不的发展;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和完善;启蒙思想的传播;公民政治地位的提高; 19. 【答案】要求:联系中国文化发展史实;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等次 论述 第一等 观点明确,有概括性表述;史实明确,并能充分支持观点;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第二等 观点明确,表述较充分;史实基本准确,尚能支持观点;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第三等 观点不明确或无观点;史实不准确或未引用史实;表述不清。 示例:观点:中华文化创新精神源远流长 角度一:文化理念的达变求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各派站在不同角度提出了新的思想,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体系;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新时期的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角度二:制度建构的济世经邦:秦朝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巩固了国家统一,促进了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辛亥革命创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角度三:技术创新的独具匠心:四大发明是我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对世界文明的进程产生巨大的影响;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袁隆平研制的杂交水稻,大大提高了中国水稻产量,并且有助于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 角度四:文明气度的纳新接远: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与朝鲜、日本等国交流频繁,兼收并蓄,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面对内忧外患,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的格局,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华文化自古至今富有创新精神,体现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示例 2: 中华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顽强的生命力。 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法家和道家的思想改造先秦儒学,形成了新儒学并被汉武帝采纳,成为统治阶级的治国思想;宋明时期儒学家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哲学;近代以来,先进的仁人志士以中国文化为基础,向西方学习,吸收、融合西方文化,先后出现“中体西用”思想、维新思想、革命思想,指导中国社会变革;五四运动以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国情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并形成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维护着国家的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着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更加见证着中国历史的发展。 20.(1) ❷、❹、❶、❸ (4分) (2)参考答案示例(8 分): 50年代 1 条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简介: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1953 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50年代 2 条目:万隆会议 简介:在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形势下,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万隆会议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70年代 条目: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简介: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第 26 届联大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此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3 / 13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