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版西师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认识钟表导学案表格式.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461940 上传时间:2025-03-2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西师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认识钟表导学案表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版西师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认识钟表导学案表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 题 整个数加减整十数口算 主备人 课 型 新授 使用时间 教 者 课标(考纲)要求 掌握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导学目标 知识目标 会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能力目标 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注重算法的多样化 情感目标 感受数学与生活联系,体验数学价值 教法 (自填) 学法 (自填)X k B 1 . c o m 导 学 核心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 关键:口算时通过摆小棒体验算理 导学准备(用具) (自填) 第 课时: 导学过程 导学环节 任 务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备注 导入 复习数的组成 出示: 40里面有( )个十,5个十是( );56里面有( )个十( )个一;( )个一和( )个十是78;9个十减3个十是( )个十;6个十加2个十是( )个十。课件出示例1: 问:你们从图上能获得什么信息? 每盒有10支铅笔,左边4盒,右边有2盒…… 复习数的组成,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作铺垫 自主学习,提出疑问,合作探究,点拨解疑 采用动手摆一摆,动口说一说的方法在操作中学习整十数加整十数的方法 大家观察得真仔细,获得这么多信息应该怎样列式呢?能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吗? 出示例2:(整十数减整十数)问:如果拿走10支,还剩多少支? 师追问:去掉1捆怎样表示? 计算减法时怎样想?X k B 1 . c o m 学生积极举手回答、交流汇报。1、想:40+20=60,4个十和2个十是6个十;2、学生摆小棒;3、4+2=6,所以40+20=60,学生比较几种算法 学生观察图,找出相关信息。学生摆小棒,学生可能拿走1捆。画虚线,学生列出算式:60—10学生口述 根据情境图理解几个十加几个十的意义,从而理解整十数加整十数的算理。 根据已有知识,教学中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入手,让学生根据具体情境理解整十数减整十数的算理。 拓展提升 通过类似练习,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率。 1、出示教材36页试一试。 2、完成教材37页课堂活动第1题。 3、口算游戏 学生独立计算,并说说是怎样想的,学生合作交流、汇报得出结果。 学生看图,摆小棒填得数,并说说:10+40=□与50-40=□之间的联系。 同桌两人一组,一人说算式,一人说得数。 计算方法与10以内数的加减法类似,主要区别在于计算数单位不同。 作业布置:(自填) 板 书 设 计 导 学 反 思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 1、想: 40+20=60 4+2=6 40+20=60 2、4个十加2个十是6个十就是60 1、想: 60-10=50 6-1=5 60-10=50 2、6个十减1个十是5个十就是50新-课- 标-第-一 -网 1、本节亮点: 新|课 |标|第 |一| 网 2、待改进处: 课 题 比多比少 主备人 课 型 新授 使用时间 教 者 课标(考纲)要求 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多少的道理 导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多少”的解题方法 能力目标 掌握“求两数要差多少”的解题思路 情感目标 根据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法 (自填)X|k | B| 1 . c |O |m 学法 (自填) 导 学 核心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多少”的解题方法 难点:“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多少”的解题方法 关键:通过整盒乒乓球一一对应建立“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用减法”的解题思路 导学准备(用具) (自填) 第 课时: 导学过程 导学环节 任 务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备注(自写) 导入 1、理解为什么要这样算? 1、复习巩固,出示口算卡 2、操作引入,在黑板上画8个O,一个对着一个,刚好对完,上下的图形就同样多 如果我们再多画一个△应该怎样说? 抽生说出答案,并让一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学生在草稿上画出同样多的△ 让一名学生上台画,并说一说对同样多的理解 同桌互说同样多 学生回答:○比△少一个 △比○多一个 回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熟练掌握 自主学习,提出疑问,合作探究, 点拨解疑 进一步感知比多比少的意义 (一)教学例3 1、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分析问题: 同学们提出的2、3问,虽然提法不一样,但都是求两个数相差多少要用减法计算,且是大数减小数。 引导学生说出: 学生计算后,抽一生说说计算过程。 3、及时反馈 师:完成教材39页的第10题 讲评:《动物世界》比《西游记》多多少元? 《西游记》比《动物世界》少多少元? 想: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列式为什么相同?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观察图,同桌交流。 1、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 2、黄色的比白色的多多少个? 3、黄色多,白色少。 学生列式并解答。 抽几名学生板演,其余做在草稿本上。 学生自由讨论。 在已学过的比多、比少基础上,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比多、比少,从而抽象出比多比少的数学模型。新-课- 标-第-一 -网 拓展提升 多练题型 1、教师写题 70比50多( ),20双40少( ), ( )比10多60, 50比( ) 少30。 2、完成教材“练习七”的第9题。 问:不改变问题意思,还可以怎样提问? 学生说:怎样想怎样列式 学生看图写算式,说说计算过程 学生讨论、交流,抽生反馈。 作业布置:(自填) 板 书 设 计 导 学 反 思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比多、比少)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多少的问题 黄色乒乓球比白色乒乓球多多少个? 白色乒乓球比黄色乒乓球少多少个? 40—30=10(个) 1、本节亮点: 新|课 |标|第 |一| 网 2、待改进处: 课 题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 主备人 课 型 新授 使用时间 教 者 朱学英 课标(考纲)要求 通过算珠图形象展示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要求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导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能力目标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情感目标 体验数学与生活时密切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维 教法 (自填) 学法 (自填) 导 学 核心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的算理 难点: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的算理 关键:借助具体实物和半抽象的计数器,让学生交流算法,思考并理解算理 导学准备(用具) (自填) 第 课时: 导学过程 导学环节 任 务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备注(自写) 导入 情境引入:通过复习温故知新新 课 标 第 一 网 1、口算开火车,教师念题 2、听算练习。老师念题 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口算抽一道让生说说自己的算法。 学生直接在草稿本上写出答案 通过多种类型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和技能 自主学习,提出疑问,合作探究, 点拨解疑 采用区别比较的方法,让学生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异同点 例1:情境图: 1、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师:一共有多少个月饼,怎样列式? 你能说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义吗? 2、多种形式探讨计算方法 ①看图说计算过程 追问:为什么要把左边3个和右边3个在一起呢? ②用计数器来算 在计算器上拨出23,引导学生说出: 为什么不在十位上加拨3呢? ③用摆小棒的方法来算 师小结:我们采用了看图,用计数器拨珠,摆小棒,做出了23+3的计算,虽然思考方法不一样,但计算时大家都发现一个重要问题:个位上的数与个位数的数相加 3、及时反馈 出示23+5 42+6 5+24 5+73 例2: 1、理解题意:师改题后,出示例2情境图,同样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月饼?又该怎样列式呢? 2、采用刚才学的方法能解决吗? 问:为什么在十位拨3颗? 3、比较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区别 观察:23+3 23+30 小结:今天学的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要记住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看见左边有2盒月饼和盒外3个,右边也有3个月饼 23+3 左边2盒表示的是2个十,先把两盒放一边,用左边的3个加上右边的3个,再把它们合起来 3+3=6 20+6=26 学生讨论:因为它们都表示3个一,计数单位一样 在十位上拨2颗表示2个十在个位上拨3颗,表示3个一 学生体会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加在一起 学生操作:先摆2捆3根,再加上3根 3+3=6 20+6=26 学生选择刚才用的几种方式,独立做 集体点评 X| k |B| 1 . c| O |m 学生说出:左边有3盒月饼加3个,右边有30个,学生尝试列式计算:23+30 学生摆小棒,在计数器上拨珠 30是3个十,所以要在十位拨3颗 学生观察抽生说出:计算时的不同23+3加在个位上,23+30,30的3加在十位上 通过情境图、计数器、摆小棒等方式,理解只有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的算理,深入理解计数单位。 拓展提升 通过练习,掌握算法 1、完成教材“练习八”的第1题 2、完成教材“练习八”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与同桌交流 交计算,再观察每组上下2个算式有何区别 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小组合作讨论,巩固并熟练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理解相同数位才能相加 作业布置:(自填) 板 书 设 计 导 学 反 思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 23+3=26 23+30=53 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加 1、本节亮点: 2、待改进处: 课 题 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一位数 主备人 课 型 新授 使用时间 教 者 课标(考纲)要求 理解并掌握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的计算方法,体现算法的多样化 导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能力目标 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思维判断能力,体验数学价值 教法 (自填) 学法 (自填) 导 学 核心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难点:掌握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关键:充分借助整十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知识基础,通过直观操作,计数器演示,让学生理解相同数位的数相减的算理。 导学准备(用具) (自填) 第 课时: 导学过程 导学环节 任 务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备注(自写) 导入 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加的理解 一、复习巩固 出示:18+70 56+20 45+40 34+5 6+27 71+6 谁能说说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 学生答: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通过复习巩固,让学生理解算理,并熟练掌握口算方法。 自主学习,提出疑问,合作探究, 点拨解疑 经历从具体实物到半抽象的计数器的过渡理解算理新 课 标 第 一 网 二、探究新知 (一)数学例3: 1、创设情境,出示例3情境图,你能从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如果让你提一个数学问题,你会怎么提? 追问:该怎么列式,为什么? 问:为什么要在十位上减3呢? 还可以怎样算 小结:不管采用哪种算法,都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二)试一试 1、改变情境图的条件:如果在这54只纸鹤中,小明只做了3只,其余的是小华做的,小华又做了多少只? 问:54-3与54-30有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吗? 学生观察并回答:小华折了多少只千纸鹤? 引导学生列式: 54—30 从总数中减去一部分数就是剩下的数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 1、计数器算 抽和演示 学生回答: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2、用小棒算 学生独立操作完成 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计算方法:50-30=20 20+4=24 学生列式:54-3 学生说出:54-30是十位上减3,是减去的3个十,而54-3是个位上减3,减去的是3个一 让学生识图,在情境中搜集有用的信息,同时在学生原有基础上着重训练学生口述能力 拓展提升 熟练掌握算理 1、练一练 43-20 56-20 78-60 43-2 56-2 78-6 42+34 2+30 2、完成教材第41页“课堂”练习的第2题 3、口算(教材练习八的2、6题) 4、教材练习八第3题 学生先比较上、下两题有什么区别,再小组合作交流算法 学生自由练习,全班集体订正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全班反馈 1、学生看图,明确图意 2、分析图中的数量关系 3、全班反馈 设计不同层次,形式多样的练习,巩固算法 作业布置:(自填) 板 书 设 计 导 学 反 思 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 54-30=24 54-3=51 想:50-30=20 4-3=1 20+4=24 50+1=51 1、本节亮点: 2、待改进处: X| k |B| 1 . c| O |m 课 题 两位数加两位数 主备人 课 型 新授 使用时间 教 者 课标(考纲)要求 理解、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导学目标 知识目标 初步理解和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类推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教法 (自填) 学法 (自填) 导 学 核心点 重点:掌握加法竖式规范的书写方法,理解在竖式计算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 难点:掌握加法竖式规范的书写方法,理解在竖式计算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 关键:以计算器做形象支撑,再通过学生自己设计竖式充分暴露问题,教师再示范规范的竖式计算写法;多形式分层次练习突破难点 导学准备(用具) (自填) 第 课时: 导学过程 导学环节 任 务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备注(自写) 导入 更好理解算理和算法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53+20 36+40 28+30 57+20 76+3 43+2 65+2 31+4 21+4 问:口算时,十位上的数要加在哪一位,个位上的数呢? 2、在□里填适当的数 39 28 35 □ □ □ □ □ □ 31 63 29 □ □ □ □ □ □ 学生口答 抽生板演,集体订正 练习数的组成,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作准备 自主学习,提出疑问,合作探究, 点拨解疑 多形式分层练习 1、出示例1情境图: 讨论算法 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寻找多种方法 及时给予表扬,同学们想出这么多算法,真棒 教学生用竖式计算,边写边说明竖式的写法 观察算珠图和竖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呢? 强调: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再相加 4、对比算法 你们认为哪一种口算方法更简便合理? 5、试一试 出示:37+21 43+42 1、让学生先说说题目的意思。 生:班上有23个男生,22个女生,一共有多少个同学? 2、列式:23+22 3、算法1:口算:23和22分别由哪两个整十数和一位数组成的 ①23+20=43 43+2=45 ②3+2=5 20+20=40 ③23+2=25 25+20=45 ④20+22=42 42+3=45 算法2:用计数器 抽生上台演示,边拨边讲,先拨23,加上22就在十位上拨2颗,个数上拨2颗,合起来是45 学生在草稿本上写一遍 学生答:都是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对齐相加,个位和个位上的对齐相加 抽生说说各自的看法 新 课 标 第 一 网 指名学生说出口算步骤 利用多种算法,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让学生明确无论用哪种方法,只要你认为是最简便的即可。 拓展提升 学生操作小棒,讨论为什么这样算 1、出示教材45页课堂活动的第1题:小棒图 2、教材“练习九“第1、2题。 学生观察再计算,并抽生说说自己的算法 作业布置:(自填) 板 书 设 计 导 学 反 思 两位数减两位数 2 3 + 2 2 ———— 4 5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1、本节亮点: 2、待改进处: 课 题 两位数减两位数 主备人 课 型 新授 使用时间 教 者 课标(考纲)要求 进一步理解竖式计算的意义w W w .X k b 1.c O m 导学目标 知识目标 归纳比较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不同算法,进一步理解竖式计算的意义 能力目标 体会多种方法计算,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感受数学方法的多样化 教法 (自填) 学法 (自填) 导 学 核心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两位数减两闰位数的算理 关键:利用旧知识构建新知,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并借助数位表将竖式形象化 导学准备(用具) (自填) 第 课时: 导学过程 导学环节 任 务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备注(自写) 导入 温故知新,交流算法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64-30 76-40 53-20 64-3 76-4 53-2 64-6 76-7 53-5 2、计算: 32+25 46+13 27+32 37+25 46+17 27+23 学生口答 学生独做,抽一生说说计算过程 在熟练口算的前提下,回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为两位数减两位数作铺垫 自主学习,提出疑问,合作探究, 点拨解疑 利用数位表、计算器理解竖式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2 出示例2图: 师:你会列算式吗? 讨论算法 教师指导学生在数位图上摆 问:要从39里减去25要怎么减? 如果不摆圆片,你还能怎样计算? 让学生类比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在草稿本上完成 集体交流通算法 组织学生观察、比较,使学生明确:减法的竖式写法与加法的竖式写法是相同的,都要相同数位对齐 (二)试一试 请同学们按照刚才的口算方法完成试一试的两道题 (三)教学例3 1、指导学生看图,并分析图中的数量关系 从图中你获得哪些信息?X k B 1 . c o m 根据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看图理解图意39—25页,学生分组讨论,讨论后操作: 1、摆图片 想:先摆哪个数,然后怎么办?生:先摆39,十位摆3个,个位摆9个 把25分成2个十和5个一,在十位和个位分别去掉2个圆片和5个圆片 学生边摆边说出计算过程 生1:39分成30和9 25分成20和5 30-20=10 9-5=4 10+4=14 行2:可以竖式计算 3 9 - 2 5 -------------- 1 4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独立做,集体讲评,并抽生说说用的什么方法解的? 生:小客车23个座位,大客车45个座位,同桌交流,抽生回答: ①小客车比大客车少多少座位? ②大客车比小客车多多少个座位? 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讨论 新-课- 标-第-一 -网 鼓励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推想出得数,让学生初步掌握简单的知识迁移的学习方法 拓展提升 加深学生对算法的理解 1、课件出示教材45页课堂活动第1题中的小圆片图 2、用竖式计算 学生看图列式并口算出结果 抽生板演,其余的在草稿上做,集体订正 通过练习巩固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作业布置:(自填) 板 书 设 计 导 学 反 思 1、本节亮点: 2、待改进处: 系列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