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松鼠》的教学设计
设计者: 蚌埠八中 陈德红
2017年3月23日
教学目标:
1.掌握根据事物特点组织材料的方法。
2.学会理清说明顺序。
3.激发学生关心动物、保护动物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1. 掌握根据事物特点组织材料的方法。
2. 学会理清说明顺序。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题
1. 图片导入
2. 了解辞里对松鼠的定义
二、初读课文
1.初读课文 认识布丰笔下的松鼠
2..品析句子(课文第一段) 把握松鼠特点,
原文: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
改动句:1.松鼠是一种漂亮的、驯良的、乖巧的、很讨人喜欢的小动物。
(比较后把握松鼠的特点)
三、 再读课文
1.分析第一段的句子成分
说明松鼠的特征是:漂亮、驯良、乖巧
(1)先说松鼠的“漂亮” (外形)
面容 ——清秀、玲珑
眼睛 ——闪闪有光
身体、四肢——矫健、轻快
尾巴——帽缨形、翘
坐姿——直、竖
吃相——用前爪送
(2)再说松鼠的“驯良”:( 性格 秉性)
活动范围:主要在树林 (不侵犯人类)
活动时间:晚上 (不骚扰人类)
常吃食物:杏仁、榛子、榉实和橡栗等 (不伤害人畜)
(3)再说说松鼠的“乖巧” ( 性格 秉性)
不敢下水、过水巧妙(聪明智慧)
稍触树根、速逃他树(警觉机敏)
蹦跳前进、爬树极快(轻快敏捷)
叫声响亮、不悦出声(感情丰富)
选择窝址
搭窝过程 (机灵、能干、勤劳)
窝口设计
这样的说明顺序是:有外表到性格、由外到内
本文结构层次是怎样划分的?课文按什么顺序说明松鼠的特征?
2.作者为什么说松鼠是“讨人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文中第一自然段的“漂亮”、“驯良”、“乖巧” 这个顺序是否能颠倒?为什么?
不能。因为三个词语概括了松鼠的三个特点,这是总写,与下文分写一一对应,这是按照从外形到习性的顺序写的,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逻辑顺序)。
四 品味语言 体会感情
2.从文中哪些语句能看出松鼠很讨人喜欢(很讨布丰喜欢)
A、人格化的描写:赋予松鼠人的习性
肖像:清秀的面容 动作:练跑、编扎等
感情:会恨会恼 习性:乖巧、驯良
B.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摹状貌)
c.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打比方)
D.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E.人格化的描写:赋予松鼠人的习性
肖像:清秀的面容 动作:练跑、编扎等
感情:会恨会恼 习性:乖巧、驯良
五、 课堂总结:
法国博物学家布丰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说明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点,现在学习后我们也喜欢上了这种小动物———松鼠。
六、 拓展作业
请你拟一条保护小动物的公益标语。
提示:标语要求语言简洁,尽量使用对偶等修辞手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