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2—2023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第一部分 单项选择题(共 3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 张老师:小明是个遵守纪律,乐于助人的学生。 王奶奶:小明是个孝顺长辈的孩子。
公交车司机:小明是个遵守交通规则的初中生。 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B. 小明的身份是唯一的、固定不变的
C. 每一个人在社会关系中身份单一 D. 人们只能通过他人评价认清自己的不同身份
2. 下图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心手标”。我国每年都有很多志愿者尤其是青年志愿者为经济社会发展提 供志愿服务,他们的行为是我国大力倡导的亲社会行为。我们之所以要养成亲社会行为,是因为( )
①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②个人的力量太弱小,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就必须向社会屈服
③只有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④只有少数杰出精英人物才能有这种高尚的表现,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3.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句古语启示我们要( )
A. 关心社会发展 B. 遵守社会规则 C. 掌握学习方法 D. 培养批判精神
4. 青少年在社会中成长,应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A. 在风景区的石墙上刻画励志语 B. 在观看足球比赛的时候给对方喝倒彩
C. 向环保部门提出垃圾分类问题的建议 D. 将捡到的 100 元钱捐给灾区群众
5. 2021 年 11 月,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首次在网上举办,吸引了海内外近 2.6 万家企业参展。本届进博会按一年计累计意向成交金额 707.2 亿美元。这表明网络( )
A. 为文化建设搭建新平台 B. 为民主政治拓展新思路
C. 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D. 为生态建设提供新途径
6. 下边漫画提醒我们青少年要( )
(图中文字: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不乱扫二维码;不连公告场合不明免费 WiFi)
A. 增强防范意识,保护个人隐私 B. 学会信息节食,防止沉迷网络
C. 完善相关法规,加大执法力度 D. 认清网络弊端,拒绝使用网络
7. 利用电脑、摄像头等就能实现省级医院专家与偏远地区患者远程连线,患者不出远门就能享受优质的医 疗服务……近年来,这种“远程医疗平台”已经开始在全国推广。该平台的推广( )
①有效缓解了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状况 ②可以减少偏远地区患者长途奔波求医看病之苦
③能保证所有人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④体现了互联网超越时空的独特优势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 《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第二条规定:遵守公共秩序,不喧哗吵闹。排队遵守秩序,不并行 挡道,不在公共场所高声交谈。之所以要求公民维护社会秩序, 是因为( )
A. 社会秩序是靠强制命令来维持的
B. 违背了社会秩序就要受到法律制裁
C. 有了良好的社会秩序,社会才能正常运转
D. 维护了秩序才能提高公民的个人修养
9. “放学后,路上要注意安全,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乘坐公共汽车要排队等候,上车后不抢座、不打闹, 做到文明乘车。”以上是九年级某班“文明礼仪篇”的内容之一,制定“文明礼仪篇”是因为( )
①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②规则是一成不变的
③集体的建设需要自主建设、自我管理
④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 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礼仪规范和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以礼待人,让中国赢得了“礼仪之邦”的美 誉。下列名言警句中能表现这一美誉的是( )
A.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D.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1. 一位建筑工人上公交车后,主动坐在车内台阶上。 小明:“您好!有空座位,您为什么不坐?”
建筑工:“谢谢!我担心自己衣服弄脏了座位。” 小明:“没事的,您和我们都一样。”
从上述对话中你感悟到( )
①乐于助人,善于应变②互相尊重,关爱他人
③平等待人,文明有礼④服务社会,承担责任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2. 如图告诉我们( )
A. 彼此欣赏是交友的前提 B. 与人为善体现国家形象
C. 相互尊重促进社会和谐 D. 文明有礼是个人的选择
13. 江苏小伙陈伟开的水果店,因亏损倒闭,欠下顾客 8 万多元会员费。为尽快偿还欠款,他一天打三份工, 每天工作 10 多个小时,经过 9 个月的努力,一笔一笔还清了欠款。一时间“陈伟还债”成为美谈,他受到当地政府的褒奖。这告诉我们( )
①要真诚待人,讲信用守承诺 ②做老实人、办老实事,就是吃亏的
③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④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汉朝人季布,十分重视承诺,凡是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做到。他因此在当地人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广受 欢迎。乡亲们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14. 下列行为与故事主题相符的是( )
A. 小东参加学校的艺术社团活动 B. 小方外出就餐时,将剩余饭菜打包回家
C. 小晨与同学共同扶起摔倒的老人 D. 小曦与同学约定周末打篮球,准时赴约
15. 北京市公安局重拳打击制售侵权假冒冬奥会吉祥物行为,于 2022 年 1 月初彻底摧毁了一条生产、销售侵权假冒吉祥物玩偶的犯罪链条。该制假售假行为属于( )
A. 民事违法行为 B. 刑事违法行为
C. 行政违法行为 D. 一般违法行为
16. 某县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齐某犯非法采矿罪,依据刑法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告诉我们
( )
A. 社会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特征 B. 一切违法行为都要追究刑事责任
C. 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 D. 刑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17. 犯罪是成长路上最凶险的陷阱,下图是 15 岁中学生陈某的变化轨迹。对于陈某的上述行为,判断正确的是( )
A. 旷课属于严重不良行为 B. 辱骂同学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C. 偷窃属于民事违法行为 D. 持刀抢劫属于严重违法行为
18. 被告人纪某(16 周岁)人室盗窃财物共计价值人民币 16000 余元。法院认为:被告人纪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被害人数额较大的财物,其行为已构成盗窃罪。依照刑法,判定被告人纪某犯盗窃罪,判处 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千元。以下是同学们对此案发表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
A. 娜娜:纪某的的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
B. 陇陇:我们要学法、懂法、守法
C. 星星:盗窃他人财物的行为违反民事法律
D. 蓉蓉:纪某作为未成年人不需负刑事责任
19. 小圳的妈妈购买的手机不到一个月就出现了故障,到商店请求更换遭到拒绝。小圳得知后,向妈妈提出 了合法合理的建议,最终店主为妈妈更换了手机。小圳的建议应该是( )
A. 向相关部门投诉,依法维权 B. 在网络平台上诋毁商家名誉
C. 向公安部门起诉,争取调解 D. 围堵商店,被迫商家让步
20.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发,作为青少年的我们面对校园欺凌时,正确的做法是( )
A. 有勇有谋,及时求助老师家长
B. 忍气吞声,逆来顺受
C. 等待时机,约上朋友讨回公道
D. 以暴制暴,绝不屈服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20 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21. 材料一 2021 年 9 月,河南安阳一位老人在小区遛弯时被两条大型犬咬伤。面对监控记录,狗主人王某刚却否认狗咬人,并无视民警调查,直到社会广泛关注后才被迫承认。期间,老人家属找当地多个部门反复投诉,要求王某刚道歉。但甚至当地媒体持续做了 10 期节目关注,王某刚仍不肯道歉,导致原本只要说句道歉的小事拖成了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热点“大”事件。
材料二 我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条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王某刚的狗咬伤了老人,其行为属于哪种一般违法行为?
(2) 从道德的角度分析王某刚的行为为何“导致小事拖成了热点‘大’事”?
(3) 根据上述材料,请你为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提一条合理建议。
22. 【德法兼修,做时代新人】
2022 年全国两会分别于 3 月 4 日和 3 月 5 日在北京召开,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序号
观点
①
不论在现实还是网络,都要做到文明待人
在两会召开期间,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携网络环境和安全相关议案、提案上会,聚焦数字安全建设、网络暴力等方面,建议采用专门化、体系化的集中立法来应对网络问题。针对“网络”问题,网 民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②
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很容易泄露,不必大惊小怪
③
支持整顿,不良网络环境对青少年的危害太大了
④
这都是国家考虑的,与我无关
(1) 请任选一个你支持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 全国政协委员会王学坤建议,明确规定网络暴力判断标准,严格落实实名制。有的人提出:“每个人 都有自由,这样规定反而限制了自由”。请你运用“规则与自由”的相关知识对以上观点进行评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