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检测卷.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9444434 上传时间:2025-03-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检测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检测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历史单元检测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当时(1580年前),一艘开往东方的葡萄牙商船的运货单显示:船上装载了热那亚的平绒,佛罗伦萨的绯布,伦敦的棉布,还有荷兰的亚麻布。(任学安《大国崛起·葡萄牙西班牙》) 材料不能反映出当时(  ) A.葡萄牙海外贸易发达                                      B.意英荷等国手工业较为发达 C.商业革命蓬勃开展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这一评价(  ) A.未揭示新航路开辟带来的灾难,是对西方殖民行为的开脱 B.认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建立在殖民掠夺的基础之上的 C.用辩证的方法分析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D.较为客观的分析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作用 3.“公元1500年前后,当西方进行海外扩张时,这种传统的地区自治便开始让位于全球统一。各个种族不再互相隔绝,因为成千上万的人自愿或不自愿地移居到新的大陆。”这段话表明1500年前后的世界(  ) A.人口迁移都是被迫的                                      B.各地联系逐步加强 C.隔绝状态完全被打破                                      D.逐渐走向政治一体化 4.以下是1400—1800年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人口分布表(单位:百万)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1400年 1600年 1800年 印度 74 145 180 欧洲 52 89 146 非洲撒哈拉以南 60 104 92 拉丁美洲 36 10 19 A.1400—1600年印度人口的增长主要源于英国的殖民扩张 B.1400—1600年拉美人口的锐减主要是因为新航路的开辟 C.1600—1800年欧洲人口增长主要是因为奴隶贸易的盛行 D.1600—1800年非洲地区人口减少主要源于工业革命开展 5.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经济发展有重大的影响。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 ①欧洲一些城市出现证券市场 ②西欧依靠固定地租为生的地主地位下降 ③中国农民开始种植玉米烟草 ④以欧美资本主义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形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② 6.“西班牙的物价在16世纪中叶开始上涨,17世纪初上涨四倍。英法的物价上涨晚于西班牙五十年,到17世纪中叶达到顶点。中国物价的上涨,比英法又慢一百年。”这一系列现象反映了(  ) A.殖民国家先后崛起的顺序                              B.物价水平决定了大国兴衰 C.工业革命在全世界的传导                              D.白银在世界市场中的流动 7.《新全球史》作者本特利说:“正当中国船队在印度洋上进行探察之时,欧洲航海家也正准备进入大西洋和印度洋。与郑和及其同伴不同的是……他们的探险有两种不同却互补的动机。”“两种不同却互补的动机”是(  ) A.政治和军事动机      B.经济和政治动机       C.经济和宗教动机      D.政治和宗教动机 8.“美洲的殖民地为欧洲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初级产品,从而扩大了英国的土地基础。在十八世纪后期,美洲的土地还成为欧洲过剩人口的接收地”。其意为(  ) A.欧洲完成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换          B.促使英国于北美殖民区域的急剧扩大 C.美洲的殖民开拓了新市场促进新分工          D.北美取代西欧占据世界市场中心地位 9.“西班牙海外事业的最后结果是进一步刺激西北欧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而在伊比利亚半岛,它仅仅提供了足够的财富,以阻挡早该实行的基本制度改革的压力。这就是帝国繁荣数十年后突然地、无可挽回地衰落的根本原因。”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海外殖民活动使西班牙积累了大量财富 B.海外殖民活动是西班牙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 C.海外殖民活动延缓了西班牙的社会变革进程 D.海外殖民活动推动了英荷等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 10.下表是法国货币图尔里佛中含银量的变化,对该现象的影响分析正确的是(  ) 时间 1541—1550 1551—1560 1561—1570 1571—1580 1581—1590 1591—1600 含银量 50% 39% 11% 17% 18% 5% A.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B.实现了贸易中心地理转移 C.促进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                              D.实现了西欧封建制度解体 11.17世纪以来,英国社会资本出现了转移,乡绅、市民等中间阶层逐渐兴起,贵族渐渐衰落,自由农有的转向工资劳动者阶层,甚至穷人也出现了分化。这种状况突出反映了当时英国(  ) A.价格革命影响深刻  B.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C.政府推行重商政策  D.资本原始积累加快 12.一个国家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其生产力和经济发达水平息息相关。下图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一书,以下判断正确的是(注:中国指长江三角洲地区)(  ) A.①西班牙②荷兰③英国                                  B.①荷兰②西班牙③英国 C.①英国②荷兰③西班牙                                  D.①英国②西班牙③荷兰 13.1602年,荷兰成立的东印度公司,是世界上第一个可上市交易的股份公司。它成功地将社会分散的财富,变成了自己对外扩张集中的资本,然后派遣更多更大的商业船队前往南洋,通过买卖交易换回当时欧洲没有的货物。东印度公司的成立的直接原因是(  ) A.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B.欧洲贵金属货币短缺 C.世界贸易规模的扩大                                      D.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14.我们习惯上称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所开辟的时代分别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技术革新的开始领域不同                              B.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同 C.动力机器的发展阶段不同                              D.对世界市场的形成意义不同 15.“在这些场合,政府的座右铭或格言应当是——无为而治……农业、工业和商业对政府所提出的要求,就像第欧根尼对亚历山大提出的要求一样合情合理、毫不过分:请不要挡住我的阳光。”对该政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并不能完全自动调节,达到供求平衡       B.主张“看得见的手”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C.美国是较早奉行自由主义政策的国家          D.重商主义思想是其后实行的主要思想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材料解析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本大题共2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6.(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54年英国完成了第一个以入股形式进行海外殖民贸易的特许公司“莫斯科公司”。该公司成立当年,即进行航行白海的冒险尝试,要发现新的地区和岛屿,深入俄国内地。最初把整个公司的资本分为240股,每股25金镑,每人投资一部分,由6人分担风险。开始时规定,公司营业只限一次行程,每次远航归来,按股份分配所有的利润。并连股本一起发还。后来随着贸易活动的频繁和规模扩大,就把原来投入的股份全部或一部分留在公司,作下次航行使用。到1604年该公司股东增加到160人,15人董事管理整个业务。继之而起的,有1557年成立的西班牙公司、1579年成立的伊士特兰公司、1581年成立的勒凡特公司、1588年成立的几内亚公司,1600年又组织了东印度公司。这些贸易公司都是以股份制形式组建的,是英国向海外扩张殖民势力的工具。 材料二 1872年,洋务派创办了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轮船招商局。此外,洋务派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一批近代工矿、交通企业也相继采用了股份制。据统计,从1877年到1883年,先后有苏、皖、鄂、鲁、热、奉、直、滇、桂等省相继采用的纺织、煤炭、铜、银、金等行业中的19家企业采用公开招股形式,形成了中国股份制企业发展的一个高潮。总体看,晚清时期股份制企业数量并不是很多,且大多数采取“官督商办”的体制。 ——摘编自朱荫贵《中国近代股份制企业的特点——以资金运行为中心的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至17世纪英国股份制公司兴起的背景。(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相比,中国近代股份制企业起步的特点。(8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股份制公司(企业)兴起的影响。(4分) 17.(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仅有先进的数学或其他技术突破并不足以导致经济发展的加速。而且,在这些伟大的文明(指中国、印度和伊斯兰文明等)中,政治危机常常会导致政府努力恢复传统或宗教正统来帮助其重建秩序,而科学的发展往往会被这一过程所阻断,甚至一些先进的科学成果还会被遗失。 而在1500年以后的西方,一系列的新发现促使着思想家们去突破古代和宗教传统所赋予的知识,并专注于通过数学/逻辑的研究方法和经验主义的研究方法来理解自然界……并且使科学技术成为工业生产中应有的一个组成部分。正是18世纪的英国,这些变化第一次被聚拢到了一起,从而创造出了一波又一波由科学所激发的技术革新,进而产生了现代工业的增长。 ——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作者认为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18世纪的英国的条件。(8分) 材料二 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各经济部门的产出指数(1750年或1800年为1,同一行业下面的数据为倍数。) 年份 棉织品 煤 生铁 汽船 铁路 蒸汽机 水车 毛织品 亚麻布 人口 1750 1 1.0 1.0 — — 1.0 1.0 1.0 1.0 1.0 1800 24 2.1 6.7 1.0 1.0 7.0 1.71 1.4 3.1 1.5 1850 267 10.6 83.3 56.0 62.4 114.8 2.79 2.2 7.3 3.1 1900 788 53.2 337.2 2402.7 191.6 1931.8 2.54 7.2 5.4 5.6 ——摘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经济发展主要趋势或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8分) 材料三 早在1952年12月5—8日,伦敦发生了由于环境遭受严重破坏而导致4000余人死亡的“烟雾事件”。该事件提醒人类,肆意破环自然环境,最终将会招致严重的报复。 ——摘自金重远、冯玮、李海东《世界现当代史》 (3)综述上述材料,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工业化。(4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葡萄牙海外贸易发达材料论据不足,故A项错误;意英荷等国手工业较为发达材料论据不足,故B项错误;商业革命蓬勃开展材料论据不足,故C项错误;材料“船上装载了热那亚的平绒,佛罗伦萨的绯布,伦敦的棉布,还有荷兰的亚麻布”表明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初具雏形,故D项正确。 2.【答案】D 【解析】“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说明揭示新航路开辟带来的灾难,故A项错误;“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说明西方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建立在殖民掠夺的基础之上的,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新航路开辟的消极影响,不属于辩证的方法,故C项错误;材料分析了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对美洲、对西方资本主义的作用,故D项正确。 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因为成千上万的人自愿或不自愿地移居到新的大陆”得出当时人口迁移并非全是被迫的,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当西方进行海外扩张时,这种传统的地区自治便开始让位于全球统一。各个种族不再互相隔绝,”得出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对外殖民扩张,各地联系逐步加强,故B项正确;各地联系加强并不意味着隔绝状态完全被打破,说法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公元1500年各地之间的联系主要是经济联系,走向政治一体化的说法错误,故D项错误。 4.【答案】B 【解析】英国的殖民扩张使在新航路开辟之后,故A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后,开辟了新大陆,导致病菌等传入新大陆,并且伴随制直接的屠杀等政策,导致拉美地区人口锐减,故B项正确;奴隶贸易主要是将非洲的黑人奴隶贩卖到美洲,因此不是导致欧洲人口增长的原因,故C项错误;工业革命开展是在18世纪后半期开始的,非洲在1600—1800年间人口减少主要是欧洲的殖民扩张和黑奴贸易,不是工业革命的开展,故D项错误。 5.【答案】A 【解析】新航路的开辟导致欧洲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故①正确;由于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造成物价上涨,依靠固定地租为生的封建地主地位下降,故②正确;欧洲的商人们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他们把美洲的玉米、烟草等运往各地销售,故③正确;在新航路开辟的推动下,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形成是在19世纪中后期,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6.【答案】D 【解析】17世纪初最先崛起的殖民国家是荷兰, 17世纪中期,英、法两国开始崛起,故A项错误;决定大国兴衰根本因素是综合国力,故B项错误;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新航开辟后,大量白银主要流入欧洲市场,导致金银贬值,物价上涨,故D项正确。 7.【答案】C 【解析】郑和下西洋也有政治动机,故A项错误;政治动机是中西方都有的,故B项错误;经济上,欧洲航海家要寻找黄金,宗教上要传播基督教,这是郑和下西洋不具备的,故C项正确;政治动机是中西方都有的,故D项错误。 8.【答案】C 【解析】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换材料论据不足,故A项错误;“美洲的殖民地为欧洲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初级产品,从而扩大了英国的土地基础”不等于英国在美洲的殖民地区域扩大,故B项错误;“大量的初级产”“欧洲过剩人口的接收地”可知美洲地区的殖民活动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分工、形成,故 C项正确;十八世纪后期世界市场中心在欧洲,故D项错误。 9.【答案】B 【解析】从材料“在伊比利亚半岛,它仅仅提供了足够的财富”可知,海外殖民活动为西班牙积累了大量财富,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中“……以阻挡早该实行的基本制度改革的压力。这就是帝国繁荣数十年后突然地、无可挽回地衰落的根本原因。”可知西班牙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不是海外殖民活动,而是没有进行制度改革,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海外殖民活动延缓了西班牙的社会变革进程可以从“它仅仅提供了足够的财富,以阻挡早该实行的基本制度改革的压力”分析得出,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阐述了“西班牙海外事业的最后结果是进一步刺激西北欧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10.【答案】C 【解析】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于1789年,材料中的现象距法国大革命爆发差200年左右的时间,二者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联系,故A项错误;实现了贸易中心地理转移的是新航路开辟,故B项错误;16世纪随着法国的不断向外殖民扩张,法国用含银量越来越少的货币进行海外贸易,是对被殖民国家的更为残酷的掠夺,促进了法国等西欧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故C项正确;实现了西欧封建制度解体的是新航路开辟后的价格革命以及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故D项错误。 11.【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了英国资本的转移,没有体现出价格革命对英国的影响,故A项错误;根材料中“乡绅、市民等中间阶层逐渐兴起,贵族渐渐衰落,自由农有的转向工资劳动者阶层,甚至穷人也出现了分化”说明在资本主义的影响下,英国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政府推行重商政策,故C项错误;英国的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是在16世纪,且材料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12.【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提供的是时间1300—1800年,因此体现的是早期殖民扩张时期,这一时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商贸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荷兰和英国迅速崛起,根据材料提供的时间,16世纪荷兰崛起,成为“海上马车夫”故③为荷兰,因果在18世界后半期逐渐成为殖民大帝国和海上霸主,故①为英国,西班牙掠夺的财富没有转化为资本,因此西班牙的实力下降,逐渐走向衰落,故②为西班牙,选择D项符合题意。 13.【答案】C 【解析】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故A项错误;材料与贵金属货币短缺无关,故B项错误;由于世界贸易规模的扩大,东印度公司“将社会分散的财富,变成了自己对外扩张集中的资本,然后派遣更多更大的商业船队前往南洋,通过买卖交易换回当时欧洲没有的货物”,故C项正确;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战争,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材料与此无关,故D项错误。 14.【答案】C 【解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是纺织领域,而不是蒸汽机的发明,所以划分的主要依据并不是技术革新的领域不同,故A项错误;两次工业革命都对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并不是进行划分和命名的依据,故B项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主要的动力机器为蒸汽机,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主要的动力为电,故C项正确;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不同,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二次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但是此不同与两次工业革命的命名无关,故D项错误。 15.【答案】A 【解析】材料中“政府的座右铭或格言应当是——无为而治”表明是自由主义政策,该政策并不能完全调节经济,故A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看得见的手”,与 “无为而治”不符,故B项错误;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成为较早奉行自由主义政策的国家,故C项错误;重商主义思想是在自由主义之前实行,而非“其后”,故D项错误。 16.【答案】(1)背景:资本主义兴起与发展(或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文艺复兴提倡人文主义;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兴起;贸易活动频繁、规模扩大。(每点2分,答出其中4点共8分) (2)特点:借鉴西方经验;政府主导;以“求寓”为目的;官僚地主阶级推动;采用“官督商办”形式;集中在工矿、交通运输业。(每点2分,答出其中4点共8分) (3)影响:引发了经营方式变革;推动了经济发展;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化;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每点1分,共4分) 【解析】(1)根据材料一可知英国股份制公司兴起与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兴起以及贸易活动的频繁和规模扩大有关,再结合所学知识,联系16至17世纪世界阶段特征,从资本主义兴起与发展、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等角度回答。 (2)根据材料二可知,中国近代股份制企业起步于洋务运动。结合洋务运动知识,从主导者、推动者、形式和集中领域等角度回答。 (3)从对经营方式、社会结构变化、人们思想观念以及经济的发展角度来作答。 17.【答案】(1)条件:政府的支持和倡导;经验和技术应用于生产;新航路开辟,市场扩大;牛顿力学等的创立和突破;宗教宽容(或改革)等(任何四点8分) (2)趋势或特点:1750—1800年增长速度相对缓慢,1850—1900则增长速度极快;各部门之间增长不平衡,新式产业增长快快而传统工业和人口增长慢甚至下降。(4分) 原因:19世纪上半期,机器制造业(重工业)完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与技术结合,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大企业时代到来(或进入垄断时代);这些都导致生产力飞速提高。(4分) (3)对待:顺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积极展开工业化,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工业化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加强政府规划和法制建设;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和发挥联合国等国际环保机构的作用。(每点1分,共4分) 【解析】(1)根据材料一“一系列的新发现促使着思想家们去突破古代和宗教传统所赋予的知识”得出突破宗教的阻碍,即指宗教改革,根据材料一中“并专注于通过数学/逻辑的研究方法和经验主义的研究方法来理解自然界……”并结合所学得出牛顿力理论的形成,根据材料一“科学技术成为工业生产中应有的一个组成部分”得出科技用于生产,结合所学可得出新航路的开辟,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2)第一小问趋势或特点,根据材料二中的图表从纵向看可以看出是1750—1800年增长速度相对缓慢,1850—1900则增长速度极快,但是各部门之间增长不平衡,棉织品、生铁、蒸汽机、铁路等新式产业增长快而传统工业,如毛织品、水车等增长慢甚至下降 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上半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出现了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3)对待工业化要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看到它对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同时要看到它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消极影响,并且多方面采取积极措施,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保护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